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長大後都「沒出息」,隨便一種都討人嫌

2020-08-22 糯媽育兒經

文/糯媽育兒經(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

中國是一個非常講究禮儀的國家,所以小時候就算家庭條件再艱苦,家長們對於孩子的讀書寫字可能沒什麼講究,但是對於孩子的禮貌問題,還有禮儀問題都是相當注重的

小時候我們可能不能理解家長的一些「窮講究」,但是自己有了孩子以後就知道了禮儀的重要性,也感謝父母當年的一些嚴格的禮儀標準管教。

舉例:

公司聚餐,可以帶家屬,於是一些公司已婚已育的女同事們都將自己的孩子帶來了,好不容易人到齊了,孩子們也落座了,領導說了一些祝酒詞之後就開始吃飯了,大家邊吃邊聊天,因為桌子是可以轉的圓桌子,大家都不太好意思轉,結果沒一會桌子就開始高速運轉。

並給那賺的速度誰都加不了啥東西,小敏不好意思的和大家道歉,原來是小敏的兒子,一個上小學二年級的小男生,平時就聽他說挑食,結果今天才知道,這哪是挑食啊。

因為不滿意自己眼前的菜就開始轉轉盤,直到看到自己想吃的才停下來,而且幾乎每盤菜都被他用筷子挑的帶出都是,最後大家都是不歡而散了,小敏因為受不了公司同事的閒話辭職了。

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長大後都「沒出息」,隨便一種都討人嫌

1. 用自己的筷子挑菜

我們都知道餐桌禮儀的重要性,都說看這個人的教養就看他吃飯時候的一些行為,而餐桌上最忌諱的就是挑菜的行為,尤其是在外面吃飯,你要是在家裡挑菜家長沒阻止那就是家長都會包容你,但是你不以為這是不好行為。

出去之後還是自顧自的挑菜,用自己的筷子,在各種菜裡面挑自己喜歡吃的,這就是沒有教養的行為,筷子上都有你的口水,而你用筷子在菜裡面亂桶,還專門挑自己喜歡的吃,這你讓別人怎麼吃?

2. 夾別人面前的菜

身為父母都會教育孩子,不管你面前的才你喜歡不喜歡吃,你都要吃你面前的菜,因為這是教養問題,但是有些孩子就是自己面前的菜不喜歡,甚至站起來夠別人面前的菜,直接夾別人面前的菜

這是非常沒有教養的行為,這樣的孩子自私,不會看臉色,以後一定是沒出息的,因為這就相當於在職場的為人處世態度都能給你反射出來,以後也一定是自私自利的人。

3. 吃飯「吧唧嘴」

這個問題老人們一直強調,吃飯時要食不言寢不語,並且也不要吧唧嘴,說是你要是吧唧嘴你的福氣都被你整沒了,但其實這就是嚇唬小孩子而已,吃飯不讓你吧唧嘴就是以為讓你吃飯要是聲音太大會讓周圍的人很沒有食慾。

真的很反感,因為你吧唧嘴的時候都是你口中的唾液的聲音,誰聽了還有食慾,都會覺得特別髒,這種人都是自大並且沒有教養的象徵,長大以後也難改掉,哪個領導會重用你?想有出息太難了。

一定要給孩子養成的飯桌禮儀:

1. 食不言寢不語

其實這個一直受爭議,那就是很多人認為吃飯的時候就應該是其樂融融的,大家嘮嘮家常之類的,食不言寢不語是不是太安靜太嚴肅了,這樣會讓我們吃飯的胃口都沒了,但其實這種習慣的養成並不是讓你在家裡,只是讓你形成習慣,在外面吃飯是要明白食不言寢不語,你要是在家裡想要氛圍也是你可以的。

2. 輕拿輕放

很多孩子拿筷子或者是碗的時候,都是叮噹響的,恨不得讓所有人都停下來看他,這種行為就是非常沒有教養的行為,所以家長要讓孩子在飯桌上不管你要用什麼東西都要輕拿輕放,不要影響別人吃飯的進度,也不要因為你讓所有人都停下來或者是受到驚嚇,這是沒有教養和禮貌的行為。

3. 絕不挑菜

還有就是絕對不要讓孩子習慣挑菜,這是很多家長忽略的問題,甚至有很多家長幫助孩子挑菜,詳細很多家長都問過自己的孩子:「你想吃啥跟媽說,媽媽給你夾」,你這就是在助紂為虐,到時候孩子長大了也依舊是習慣了想吃啥就吃啥,不愛吃的就挑出來,這種行為在別人眼中就是沒教養的行為。

沒有出生就是壞孩子的孩子,都是後期的家長教育形成的,大家出生時候都是在一個起跑線,但是慢慢地因為父母的教育拉開距例,出現分叉口,所以作為父母明白教育的重要性是最關鍵的點。

你們最反感的餐桌行為是什麼?歡迎大家屏幕下方留言。

-------------------

更多您想知道的育兒母嬰知識、心理健康、成長發育都在這裡。關注糯媽育兒經,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長大後沒出息的孩子,吃飯大多有「3種表現」,每一種都讓人反感
    生活中,有些孩子在飯桌上表現得像個大人一樣,處處滴水不漏,惹人稱讚;而有些孩子則會錯誤百出,甚至會有一些及其不禮貌的行為,讓一起吃飯的人感到厭煩。孩子的一些餐桌行為會引起他人反感,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孩子性格與品德,可以以此來估計孩子長大後的表現。長大後沒出息的孩子,通常會在吃飯的時候有下面的這三種表現,看看你家的孩子有沒有吧!
  • 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的孩子,長大後可能會沒出息,尤其是第一種!
    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我國素來是十分重視餐桌文化的,大到古時帝王將相小到平常百姓,都對餐桌之事十分重視。更重要的是,人在用餐時,大腦皮層會發出一種安全的型號,從而令人徹底放鬆,展現出自己最真實的一面。
  • 長大後自私沒出息的孩子,吃飯多數有這3種表現,第2種最惹人厭
    大家好,我是王師傅帶悟空,大人們常說3歲看大,7歲看老。意思就是在孩子還很小的時候,人們就能通過這個孩子說話做事的方式,基本判斷出他長大後到底是什麼樣的人,是否會有出息。比如說吃飯這種簡單的事情,也能反映出一個人的素質涵養。我們在吃飯時都講究一種餐桌禮儀,而有的小孩在吃飯時無意間展現出來的細節,就能看出這個孩子的生活環境和有沒有家教。
  • 長大後「沒出息」的孩子,吃飯時一般有這3種表現,家長要注意
    其實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反而她寓意的非常深刻。孩子從小的行為就能看出一個孩子的教養和素質。特別是在餐桌上,最能體現一個人的數值水平。老一輩人常說的:「民以食為天」,這句話足可以說明一個人吃飯的表現有多重要,尤其是吃飯時有許多禮儀,我們都更加需要尊重,不能覺得孩子小不懂事,就能讓孩子無所顧忌,吃飯完全可以看出一個孩子的教養深淺,所以家長平時一定要注重孩子的餐桌禮儀。
  • 吃飯時有「3種表現」的孩子,長大後多半沒出息,第一種就討人嫌
    ,包括朋友5歲的女兒,真真是非常乖巧可愛,雖然他們家只有一個女兒,也是寵著愛著,但是該教育給孩子的一點都沒少,孩子表現得很有教養,特別是在餐桌上。當自己夾不到時才和媽媽說想吃哪個菜,也不像一些小朋友那樣,吃飯弄出很大的聲響,就是輕輕的,沒有什麼聲音,等她吃飽了,放下筷子很有禮貌的說自己吃飽了,大家慢慢吃。
  • 長大自私沒出息的孩子,吃飯時都有以下表現,還有家長引以為傲
    文|文兒「長大有出息」這五個字,是多數中國父母對孩子的期望。為了孩子長大有出息,父母也做過很多努力,花費大把的時間和精力、金錢培養孩子。但是,說一句不好聽的話,不是所有孩子長大都能變得有出息,很多父母盼望孩子有出息,一開始就暗示著希望要落空了,只是父母自己不知道而已。
  • 長大後沒出息的娃,吃飯時大多有這3種表現,第一種就讓人反感
    文丨小影(文章原創 ,轉載請註明,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常常說細節會決定一個人的人生,而這樣的說法並不是簡明扼要且武斷的說法,而是有一定的科學根據的,尤其是在小孩的時候,如果在餐桌吃飯的時候沒有表現出應有的禮儀,那麼娃娃在長大後容易受挫,甚至沒出息。
  • 李玫瑾:長大後沒出息的娃,吃飯時多數有這3種表現,要及時糾正
    吃飯是我們每天都會經歷的事情,雖然看似是一種很平常的行為,但是在吃飯的過程中卻能折射一個人的修養與品質。 特別是孩子,從他們在餐桌上的表現,其實家長就能夠窺見孩子以後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這聽起來似乎有些故弄玄虛,但事實確實如此。
  • 李玫瑾:長大後沒出息的娃,吃飯時多數有這3種表現,要及時糾正!
    她指出,如果孩子在飯桌上有這幾種表現,那麼長大後多半不會有太大的出息。 01 飯桌上的哪些表現意味著孩子沒出息?
  • 長大後沒出息的孩子,吃飯時都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而她曾在一次講座中,特意提到過孩子的餐桌禮儀,並表示: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而且孩子沒有分享的意識,自己喜歡就不在乎周圍人的感受,這明顯是情商低的表現,小時候雖然會佔一些小便宜,但是當孩子長大後將會很難找到朋友,過於小氣在工作上也不會太順心如意,因此家長要早日幫忙整改。
  • 李玫瑾提醒家長:孩子吃飯的時候有這3種行為,暗示長大後沒出息
    因此,如果家長想讓孩子在未來有出息,就一定要培養好孩子的情商,而我國的著名教育學者李玫瑾教授對孩子們的情商培養也十分重視,並且也提醒家長們說:吃飯時有這三種行為的孩子情商低,長大之後容易沒出息。餐桌上的3種行為,暗示孩子長大後沒出息一、吃飯不老實、亂動有些家長覺得孩子的年齡很小,因此不需要太多在意禮儀禮貌方面的問題,但其實如果從本質上看,孩子在吃飯的時候不老實,總是跑來跑去甚至影響到別人,那就是規則意識淡薄的重要表現。
  • 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格外討人嫌,長大後也難有出息
    因為拍攝者和朋友去的比較晚,於是就隨便找到一張桌子坐下。那張桌子的三個孩子在吃飯的時候,吃著吃著就吵了起來,原因是相互搶好吃的,出現了摩擦。一開始拍攝者沒當一回事,拍攝的焦點還關注在婚慶舞臺上的節目表演上。
  • 長大後沒出息的孩子,吃飯時多半有這3種表現,不妨自查一下
    的確是如此,衣食住行,吃飯是人最基本的一項技能。如果連吃飯都存在著許多的毛病的話,那麼也意味著孩子性格上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其實在孩子吃飯的過程當中,如果有三個表現的話,就說明他長大後多半沒什麼出息。這些行為都是非常不雅的,如果孩子在飯桌上會有這些行為的話,也會讓別人去排斥他,這會影響到孩子未來的人際關係。
  • 長大後沒出息的娃,吃飯會有3種表現,好的餐桌習慣比想像的重要
    而自此之後,李女士和她兒子基本上是被同學朋友"拉黑",有什麼喜事宴席也都儘量避開她。,就能看出很多的問題,而長大後沒出息的孩子,吃飯時大多會有3種表現:第一種:將愛吃的據為己有孩子吃飯時看到喜歡的食物就據為己有,愛"吃獨食",甚至阻止別人吃,給他人造成困擾卻不當回事,這樣孩子不懂得分享,比較自私,而家長如果還縱容的話,只會助長孩子的氣焰,也沒什麼人願意和他走近了。
  • 長大後沒出息的孩子,吃飯時會出現這幾種表現,你家孩子中招了嗎
    因此,若是孩子有這些飲食表現,長大後會影響人際關係,主動性也會變低,家長需要多注意,引導他們改正吃飯時會出現這幾種表現,家長需要多注意,及時要求孩子改正:1、喜歡在菜裡挑挑揀揀。這養行為是最不受人待見的。這不僅不衛生,而且對一起吃飯的人也不尊重。有不喜歡吃的菜時,孩子便習慣性地在裡面挑挑揀揀。吃飯時總是挑三揀四,這是非常自私的行為。
  • 長大後難有出息的娃,吃飯時常有這3種表現,不及早糾正就晚了
    長大後難有出息的娃,吃飯時常有這3種表現,不及早糾正就晚了王女士的兒子今年5歲了,這孩子什麼都好,就是吃飯的時候最讓人頭疼。孩子看到自己的小把戲沒有得逞便大哭了起來,王女士心疼孩子,可丈夫卻說了,不能一味地慣著孩子,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長大後難有出息,父母要及早糾正而不是由著孩子胡鬧。
  • 長大後沒出息的孩子,吃飯時會有這3種表現,教養騙不了人
    1、專門挑著自己喜歡的菜吃有的孩子在外面吃飯時,遇到自己喜歡吃的菜就一直吃,甚至有些孩子會把這盤菜拿到自己眼前,或者全都倒進自己的碗裡。而且這也會很丟家裡的臉,因為會讓別人覺得你們家什麼都沒吃過。2、不懂得讓長輩先吃飯如今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在家裡定是十分嬌慣的。一般在吃飯的時候,如果有飯菜先上桌,他們也不會等家裡的老人上桌再吃,往往就自己先吃了起來。
  • 長大後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大多都有這4種表現,第一種就惹人煩
    ,吃飯時大多都有這4種表現1、吃飯大喊大叫有一次我去包子鋪吃早飯,剛坐下就聽到一個孩子大喊大叫,一會說包子不好吃,一會又要吃漢堡包,整個包子鋪的人都能聽到他的大喊,本來想安安靜靜吃個早飯,卻被這樣一個孩子打攪了,我還聽到有人都小聲念叨著:「這孩子真沒禮貌」、「孩子家長也不管管」、「這家長怎麼教孩子的」,
  • "吃飯"是小事也是大事,長大沒出息的孩子,在吃飯時有這些表現
    但這頓飯吃得卻令人不太愉快。在大家吃的時候,旁邊已經提醒有公筷了,但大家似乎也沒有用。其實這也沒啥,因為都是家人。但小姨女兒果果卻在吃的時候,喜歡在鍋裡攪來攪去,剛下進去的時候,她就會用筷子在鍋底下攪。大家已經提醒她沒有熟,但她還是這樣。當時小姨說沒事,孩子在家也是這樣,其實大家都是很不滿的。
  • 吃飯時有這3個「壞習慣」的孩子,長大後多半沒出息,要及時糾正
    其實一個人的餐桌習慣可以影響人的一生,所以說,想要孩子將來有出息,一定要從小養成好的餐桌習慣,否則長大了,想改掉都難。這個孩子吃飯時,在餐桌上的表現已經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大家都不好意思說而已,但家長應該要及時糾正才對,可她竟然渾然不知,有些太無知了,這麼做會讓孩子越來越沒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