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一個非常講究禮儀的國家,所以小時候就算家庭條件再艱苦,家長們對於孩子的讀書寫字可能沒什麼講究,但是對於孩子的禮貌問題,還有禮儀問題都是相當注重的。
小時候我們可能不能理解家長的一些「窮講究」,但是自己有了孩子以後就知道了禮儀的重要性,也感謝父母當年的一些嚴格的禮儀標準管教。
公司聚餐,可以帶家屬,於是一些公司已婚已育的女同事們都將自己的孩子帶來了,好不容易人到齊了,孩子們也落座了,領導說了一些祝酒詞之後就開始吃飯了,大家邊吃邊聊天,因為桌子是可以轉的圓桌子,大家都不太好意思轉,結果沒一會桌子就開始高速運轉。
並給那賺的速度誰都加不了啥東西,小敏不好意思的和大家道歉,原來是小敏的兒子,一個上小學二年級的小男生,平時就聽他說挑食,結果今天才知道,這哪是挑食啊。
因為不滿意自己眼前的菜就開始轉轉盤,直到看到自己想吃的才停下來,而且幾乎每盤菜都被他用筷子挑的帶出都是,最後大家都是不歡而散了,小敏因為受不了公司同事的閒話辭職了。
1. 用自己的筷子挑菜
我們都知道餐桌禮儀的重要性,都說看這個人的教養就看他吃飯時候的一些行為,而餐桌上最忌諱的就是挑菜的行為,尤其是在外面吃飯,你要是在家裡挑菜家長沒阻止那就是家長都會包容你,但是你不以為這是不好行為。
出去之後還是自顧自的挑菜,用自己的筷子,在各種菜裡面挑自己喜歡吃的,這就是沒有教養的行為,筷子上都有你的口水,而你用筷子在菜裡面亂桶,還專門挑自己喜歡的吃,這你讓別人怎麼吃?
2. 夾別人面前的菜
身為父母都會教育孩子,不管你面前的才你喜歡不喜歡吃,你都要吃你面前的菜,因為這是教養問題,但是有些孩子就是自己面前的菜不喜歡,甚至站起來夠別人面前的菜,直接夾別人面前的菜。
這是非常沒有教養的行為,這樣的孩子自私,不會看臉色,以後一定是沒出息的,因為這就相當於在職場的為人處世態度都能給你反射出來,以後也一定是自私自利的人。
3. 吃飯「吧唧嘴」
這個問題老人們一直強調,吃飯時要食不言寢不語,並且也不要吧唧嘴,說是你要是吧唧嘴你的福氣都被你整沒了,但其實這就是嚇唬小孩子而已,吃飯不讓你吧唧嘴就是以為讓你吃飯要是聲音太大會讓周圍的人很沒有食慾。
真的很反感,因為你吧唧嘴的時候都是你口中的唾液的聲音,誰聽了還有食慾,都會覺得特別髒,這種人都是自大並且沒有教養的象徵,長大以後也難改掉,哪個領導會重用你?想有出息太難了。
1. 食不言寢不語
其實這個一直受爭議,那就是很多人認為吃飯的時候就應該是其樂融融的,大家嘮嘮家常之類的,食不言寢不語是不是太安靜太嚴肅了,這樣會讓我們吃飯的胃口都沒了,但其實這種習慣的養成並不是讓你在家裡,只是讓你形成習慣,在外面吃飯是要明白食不言寢不語,你要是在家裡想要氛圍也是你可以的。
2. 輕拿輕放
很多孩子拿筷子或者是碗的時候,都是叮噹響的,恨不得讓所有人都停下來看他,這種行為就是非常沒有教養的行為,所以家長要讓孩子在飯桌上不管你要用什麼東西都要輕拿輕放,不要影響別人吃飯的進度,也不要因為你讓所有人都停下來或者是受到驚嚇,這是沒有教養和禮貌的行為。
3. 絕不挑菜
還有就是絕對不要讓孩子習慣挑菜,這是很多家長忽略的問題,甚至有很多家長幫助孩子挑菜,詳細很多家長都問過自己的孩子:「你想吃啥跟媽說,媽媽給你夾」,你這就是在助紂為虐,到時候孩子長大了也依舊是習慣了想吃啥就吃啥,不愛吃的就挑出來,這種行為在別人眼中就是沒教養的行為。
沒有出生就是壞孩子的孩子,都是後期的家長教育形成的,大家出生時候都是在一個起跑線,但是慢慢地因為父母的教育拉開距例,出現分叉口,所以作為父母明白教育的重要性是最關鍵的點。
你們最反感的餐桌行為是什麼?歡迎大家屏幕下方留言。
-------------------
更多您想知道的育兒母嬰知識、心理健康、成長發育都在這裡。關注糯媽育兒經,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