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學習臨界知識能讓你提升學習層次

2020-12-27 洄秋

在當下信息爆炸的時代,學習,對於有的人來說,也是一種焦慮,看了很多書,記了很多筆記,感覺腦袋裡存儲了很多的知識,但是遇到問題的時候,卻還是覺得不夠用,有一種「我們學了很多知識,卻依然做不好學習這件事」的感覺。

但其實,我們應該問自己一個問題,那些我們覺得自己已經學到的知識,真的是知識嗎?知識管理專家成甲在他寫的《好好學習》這本書裡說到:只有能夠改變你行動的信息才是知識,而且知識與知識也是不一樣的。

圖片來自網絡

很多時候,我們只是知道了一個信息而已,沒有把它轉化為自己的知識,發揮知識的作用。成甲在這裡提到的與一般知識不一樣的知識,叫做臨界知識,臨界知識能夠更加深刻地改變我們的行為,在學習中,學習並運用臨界知識,才能幫助我們解決知識焦慮。

什麼是臨界知識?又怎麼去找到臨界知識,並且掌握應用呢?成甲在《好好學習》裡面一一解答了讀者的這些疑惑。

1、什麼是臨界知識?

成甲在《好好學習》中認為,臨界知識是我們經過深度思考後發現的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規律或定律。

圖片來自網絡

臨界知識,在學習中很重要,是因為它能夠提升認知效率,從而提高學習的層次。在一開始提到當下有很多人,學了很多知識,但是卻沒有成長,遇到問題的時候,不能夠將知識調用,解決問題,其實也是學習層次無法提升,陷入了在「低水平勤奮陷阱」中的表現。

而學習臨界知識,能夠解決這個問題,因為臨界知識,本質上是在研究事物的底層規律,問題的本質。像複利效應、認知偏差、二八法則等,很多學習能力強的人,都會著重去學習這些原理和概念,因為他們知道,這是能提升學習層次的知識。

圖片來自網絡

2、如何找到臨界知識?

當知道臨界知識是什麼,以及它的重要性後,要怎樣去找到臨界知識呢?

先別急,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其實都應該做一些準備,在學習臨界知識上,成甲認為讀者要具備兩個心態:一是綠燈思維,二是以慢為快。

在生活中,當有人反駁自己的觀點,或者反對自己的時候,我們很容易就去想去駁倒別人,對別人發起語言的攻擊,這是一種典型的紅燈思維,帶著這樣的思維,是很難在與別人交流的過程中成長的。

圖片來自網絡

與紅燈思維相反的是綠燈思維,綠燈思維要求我們在遇到新觀點或者不同的意見的時候,積極考慮新觀點裡有價值的地方。

以慢為快的心態,是指在學習的過程中,花時間去打通那些讓知識阻塞的地方,成甲在《好好學習》中舉了他自己讀書的例子,他在讀書的時候,會先找到這本書對他而言重要的知識,然後花時間去弄明白裡面他不懂的,有益的觀點。

圖片來自網絡

綠燈思維、以慢為快是學習臨界知識要掌握的心態,而接下來關於找臨界知識的具體方法,成甲總結了4個步驟:

1、從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入手,學習這個學科的重要知識

2、找到最重要的知識和原理的原始出處

3、嘗試用更加基本的原理來解釋這個知識

4、沒有解釋的時候,想辦法尋找或者自己創造一個假設,並驗證

在這4個步驟中,第一二步是比較容易掌握的,而最後兩個步驟,是尋找和建立臨界知識的關鍵步驟,也是難度比較大的。第三個步驟,是要對原理的原始出處,再進行深入研究,找出更底層的知識,個人理解,這是對第一手知識做背後更深層的挖掘。

圖片來自網絡

最後一個步驟,是在找不到更基礎的解釋的時候,自己去假設,去驗證,找出一個新的臨界知識,這是一種反思探索的能力,需要不斷地去訓練,才能夠獲得。

3、如何運用臨界知識?

只有對我們的行為產生了影響的知識,才能算是真正的知識,不然只能算是你知道的一種信息而已,所以當我們能夠去找到一些臨界知識的時候,要怎麼去運用呢?

其實這也是學習過程中的怎樣掌握和運用知識的環節,成甲在《好好學習》裡提到的如何去運用掌握臨界知識的方法,是很多學習書籍裡也提到過的方法——刻意練習。

圖片來自網絡

怎麼去刻意練習呢,成甲給讀者總結了兩個方面:第一,是在不同的場景中,重複應用一個臨界知識;第二,在不同的時間裡,重複應用同一個臨界知識。

為了做到這兩點,成甲的經驗是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先去找問題場景下的專業技術解釋,然後對專業技術解釋進一步分析,連結臨界知識,而經過多次積累,在遇到類似情況下,就能第一時間去運用到之前的臨界知識了。

圖片來自網絡

知道很容易,但是做到卻是需要不斷地去訓練、運用的。成甲在《好好學習》裡說到,知識與知識是不一樣的,像臨界知識這樣少數的知識能夠給我們帶來關鍵的影響。

我們想要不斷地提升自己,就需要不斷地學習,學會學習臨界知識,掌握臨界知識,是讓我們在信息爆炸的時代,領先別人幾步的有效方法,也能讓我們從信息海洋裡解放出來,在真正的知識裡遨遊!

相關焦點

  • 孩子學習不會靈活變通?掌握「臨界知識」,讓孩子也能舉一反三
    但是,所有的知識都有一個比較相似的特點,於是可以簡單的來說:知識就是信息。而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獲取對自己有用的信息的能力顯得更加的重要,所以更加需要去掌握"臨界知識"。"臨界知識"的定義"臨界知識",指的是能夠在更廣泛以及更全面地指導我們去行動的基本規律。
  • 《好好學習》:8招讓你提高臨界知識與認知深度,做個會學習的人
    認知深度和臨界知識什麼是認知深度?就是你看問題的本質,尋求到解決的方法,能看得清問題的底層規律。什麼是臨界知識?有一定的認知效率,並且在認識問題上,能看得清背後的實質,能解釋問題的現象。例如我們常聽的「你不了解情況」,「你先聽我說」這類話,在溝通中也很常見。我們在學習重要的內容環節,想要掌握它,不是越快越好,而是慢慢消化。以慢為快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識。提高學習能力的3個方法我們常常在學習中感覺吃力,達不到自己想要的學習層次,那是因為認知效率不夠。
  • 臨界知識——個人學習成長的槓桿支點
    在這個海量信息及時獲取的時代,而知識的定義是能改變你的行動的信息。怎麼才能把信息轉化為知識呢?怎麼找到那些帶給我們關鍵影響的少數知識?
  • 《好好學習》:聰明人不廢蠻力,掌握臨界知識,升職事半功倍
    知識爆炸時代,我們淹沒在海量的信息當中,無法自拔。那麼多的知識究竟學習什麼?怎樣去學?對於學習普通者來說,似乎顯得有些無所是從。相對於學霸來說,我們好像少了高效學習的方法,沒有認識到學習底層的規律,所以總是感覺力不從心。實際上,一個人的記憶是有限的,如果光靠記憶細節,會讓大腦不看重負。
  • 好好學習:掌握「臨界知識」,助你學海無涯
    我們普遍認為的「知識」是:我們在某一個地方購買的課程,或者是一個我們認為的有智慧的人告訴我們的一個道理,在作者眼裡,這些可能是,也可能不是,那麼,他是如何定義「知識」的呢?只有能夠改變你行動的信息才是知識。
  • 這樣「偷懶」的學習讓你更優秀——掌握臨界知識
    在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要想獲得某一方面的專業知識簡直不要太容易。比如,你只需要花199元訂閱《前哨·王煜全》的課程,就能第一時間獲得過去只有少數人才能了解的全球科技創新風口。如果你擔心自己吸收知識的效果不好,還可以花上幾百元去參加某個特練營,在裡面磨練一個月,學習、提升、強化自己在某方面的能力。 即使是免費的,也有大量的優質資源充斥在網際網路上。
  • 知識爆炸的時代我們該如何學習?
    在知識爆炸的時代,知識更新太快,據美國詹姆斯馬丁的測算,在近十年人類知識總量已達到三年翻一番,到2020年甚至要達到每73天翻番的空前速度。
  • 信息爆炸時代,我們該如何提升學習力
    你嘗試去學習一項新的技能,但一次次的失敗使你沮喪,你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太蠢了,是不是不擅長這個領域,「我永遠都學不會這個領域了。」這些聲音不斷的在你腦海裡翻滾,你感到害怕、尷尬或生氣,不再願意去嘗試新的東西,接受新的信息,最終,你變得越來越不會學習。「我真是個十足的失敗者。」
  • 學習了臨界知識該如何利用
    臨界知識是《好好學習》這本書的精華所在,我們知道了臨界知識是我們經過深度思考後,發現的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規律或定律,掌握臨界知識,我們便能開啟學習的「少即是多」「四兩撥千斤」模式,從而極大地提升學習效率。
  • 第三章:發現和應用自己的臨界知識 | 《好好學習》精華版總結03
    —邏輯梳理— 第三章的邏輯如下:這章主要講了如何應用臨界知識。本章從以下六個方面展開了論述。為什麼臨界知識可以四兩撥千斤?是不是學習臨界知識能立刻快速進步?如何發現自己的臨界知識?二、是不是學習臨界知識能立刻快速進步答案是不一定,快速進步的概念是相對的。有的人可以通過勤奮的思考,和大量練習來掌握某個行業或領域的技術和工作技巧,從而在這個領域中快速成長。但是這樣下去,能力提升的後勁會越來越不足,能力增長碰到天花板。
  • 《好好學習》掌握學習管理和底層認知,提升高效學習力
    一、學習上沒有得到知識提升,是因為缺少知識管理的認知。在現實知識付費時代,存在了很多知識課程和學習平臺,我們通常都會意識到自己需要提升學習新的知識,看到哪兒課程都覺得對自己提升學習有幫助,就主動地報上名學習課程,好學了很多的知識,卻發現對自己生活需求好像不大,慢慢地就會迷茫和放棄。這是出於什麼原因呢?
  • 好好學習:6個臨界知識的底層邏輯,幫你打造高效的知識管理體系
    這本書為你解開學習迷思,講授「學習的方法」,幫助你將零碎的知識體系打造為高效的知識管理體系,讓所學知識真正變成你的資產,讓學習成為你財富積累的過程!01、理解臨界知識了解臨界知識之前,首先我們應該知道什麼是知識?在作者的定義裡只有能夠改變你行動的信息才是知識。
  • 成甲|好好學習之臨界知識及其應用
    而打造結構洞和關注弱聯繫,增加獲取新信息的渠道和可能性。我們都知道這法則可以運用和表現在生活中方方面面,如世界上20%的人擁有了80%的錢,20%品牌佔有80%的市場,我們也可以用80%的時間來學習真正有用的20%的知識等。
  • 4步讓你發現臨界知識,徹底掌握高效學習秘笈
    瑤瑤很苦惱:看了那麼多書,學了那麼多課,為啥派不上用場,還是處於學習的底層次呢?知識管理專家成甲在《好好學習》一書提到:大多數人的學習層次無法提升,是因為我們掉入了追逐技術效率的遊戲怪圈:我們越努力,要學習的知識越多。
  • 在知識爆炸的時代快速學習的方法
    特別像你進入一個餐廳,環視一圈,然後找到一個舒適的位置坐下來的過程。我們進入一個新的領域時,最重要的目標是先構建一個相關的知識體系,並能找到與問題相關的一系列可能的解決方案。一個錯誤的目標設定是只是為了解決這個單點問題。2,從不同信息密度的來源獲取信息我把信息源分成了四層。
  • 《好好學習》:我們應該學習什麼知識,提高認知深度?
    生活在這個知識獲取如此容易的時代,是幸還是不幸?有人說,所有關注的公眾號資訊什麼的,都是別人的看法,自己都快要失去辨別和思考能力了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獲得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方便,這些唾手可得的信息,對我們而言,也越來越不值錢了。
  • 學習有用?學習無用?知識爆炸、信息噴湧,我們憑藉什麼安身立命
    培根曾經說過,除了知識和學問之外,世上沒有其他任何力量能在人們的精神和心靈中,在人的思想、想像,見解和信仰中建立起統治和權威。學習有用?學習無用?知識爆炸、信息噴湧,我們憑藉什麼安身立命?我想說,唯有學習。
  • 什麼是臨界知識?
    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一起來看看成甲對知識的理解和解釋。 先說對於完成了基礎教育的成年人來說,什麼是知識。我們每天都會接觸到很多信息,但大多數都只是信息,而不是知識,只有那些能改變我們思想和行為的信息,才應該被稱為知識。比如每天讀公眾號文章,看懂、記住甚至能對別人複述,這都只是把它當做信息而已,只要是不能影響、改變我們的思想和行為的,就都不是真正的知識,起碼不是有用的知識。
  • 《好好學習》第十四課 如何發現自己的臨界知識?
    從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入手,學習這個學科的重要知識感興趣的領域,無論是營銷、策劃、諮詢、金融、法律、貿易等等都可以。我們此前說過,所有現象層面的知識研究到底層之後,都會聯繫起來。2. 找到最重要的知識和原理的原始出處這個步驟非常重要,也是大多數人在學習研究的時候忽略的一個環節。比如你可能接觸過1萬小時天才定律,大多數人學習這個方法,就是記住這個結論。
  • 信息爆炸時代,該如何做好知識管理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都成了「松鼠」,很喜歡囤書、囤課程,越多越好,仿佛擁有了這些資料,我們就擁有了知識。 但,真的是這樣嗎?為什麼我們需要做知識管理?信息爆炸時代,人人看似都有很多知識,實則外強中乾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網際網路上信息泛濫,好的壞的什麼都有,這對於我們的鑑別能力和思考能力是非常大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