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班成了「矇事」班?

2020-12-15 搜狐網

  近些年,在北京、上海、珠海等地,各種類型的蒙氏班遍地開花。不少幼兒園把蒙氏班當成提升教學水平的救星、招攬生源的法寶。但是,在一些家長們對蒙氏班趨之若鶩時,另一些家長卻怨聲載道。

  北京東城區教委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官員評價:「蒙氏班,在教育理論界被稱為蒙氏教育法,在老百姓中被稱為蒙氏班,在業界則被稱為『矇事』班。」

  首都師範大學學前教育專家李莉老師介紹,蒙氏教育之所以出現這麼多問題,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是沒有全面理解蒙氏教育。

  崇文三幼的範老師對此深有體會。崇文三幼可以稱為「蒙氏幼兒園」,所有的教室都是按照蒙氏的標準配備的,北京的不少蒙氏教育老師都曾經在這裡接受過正規的培訓。

  範老師介紹,在培訓過程中,很多老師認為有了蒙氏教具就是蒙氏教育了。其實,蒙氏教育的精髓是「尊重兒童」和「認識兒童」,這與我們現在的教育理念完全一致。正因為這種理解不到位,造成很多幼兒園盲目地照搬和模仿,使它無法適應現代社會,也無法適合我國兒童的現實情況。

  李莉老師介紹,造成蒙氏教育出現問題的第二個原因是,教師的素質參差不齊。

  範老師介紹,在蒙氏教育中,老師看似只起到輔助作用,其實,他們要在孩子動手的過程中,仔細觀察孩子,了解每個人的特殊需求,給每個孩子提供有針對性的輔導。有些人覺得蒙氏班的老師基本上是擺設,誰都能幹,其實這種教學對老師的要求更高了。「老師們非常需要正規的培訓。」範老師說。

  據了解,在美國正規的蒙氏培訓通常需要幾周甚至幾個月。在國內,範老師通常只能用業餘的時間,為找上門來的老師儘可能地提供幫助,培訓時間只有一兩天,多的也不過一個星期,培訓的效果可想而知。

  一位專家介紹,幼兒時期的教育非常關鍵,成年人遇到的發展障礙很多是幼兒時的教育不當造成的。如果把一個人的一生比做一座大廈的話,幼兒時期的教育就是地基,地基階段的任何一點問題,都將影響到整個大廈的穩固。

  李莉老師說:「如果不從根本上解決對幼兒教育的認識問題,蒙氏班的問題解決了,還會有其他『矇事』班出現。」

  中國青年報記者 樊未晨

  新聞資料

  蒙氏教育

  蒙氏教育興起於20世紀初。最初是幫助智力殘障兒童的一種教育,後來,經該理論的創始者———蒙特梭利進行改進,開始面向正常兒童。目前這種教學法在國外仍然很流行,美國還有專門的蒙氏幼兒園。一位學前教育專家介紹,「蒙氏數學」是蒙氏教育的經典之一,它通過設計巧妙的教具,幫助孩子理解枯燥的數學概念。但是這些訓練都應符合孩子的發展規律,單純訓練孩子單一技能的做法,對孩子的成長是有害的。

相關焦點

  • 蒙氏班,幼兒園贏利新招牌
    離開這家幼兒園之前,記者看到一張蒙氏班的招生宣傳單,上面寫滿了「教育部科研課題」、「蒙氏班的孩子智商高」等詞句。記者隨後來到相鄰的另一家幼兒園,這裡沒有蒙氏班。園長告訴記者:「本來今年要開個蒙氏班,擔心學費高,開不起來,結果好幾個孩子轉到別的幼兒園去了。現在,我們已經派了老師去北京學習,明年無論如何要開蒙氏班。」說這話時,園長的神情滿是懊悔。
  • 鎮裡幼兒園有了「蒙氏班」
    運動場用防滑透水的彩色塑料塊拼接而成;遊樂區裡設置有大大小小十來個大塊頭玩具,有小侄兒喜歡的滑梯、鞦韆、旋轉圓盤,還有好幾樣連我也叫不上名字。很難想像這個設施完備不遜於京城的幼兒園,就在我的家鄉湖北省宜城市鄭集鎮。還沒等我回過神來,小侄子喊了起來:「爺爺!」被孩子們稱作「爺爺」的行政管理人員魯發揚接待了我們。
  • 海外華文班學員走進蒙氏園 ——記廣州市幼兒師範學校海外華文班到...
    為配合華文班學前教育學的課程學習的需要,讓華文班學生能親身實地了解蒙氏幼兒園的教育理念與活動特色,2016年11月25日,廣州市幼兒師範學校組織華文班同學到具有蒙氏教學特色的幼兒園——芊卉園進行參觀學習。
  • 給蒙氏教育熱降降溫 別把「經」給念歪了(圖)
    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之下,在對蒙臺梭利本人狂熱的崇拜之下,一擁而上的蒙臺梭利幼兒園,面臨著「畫虎不成反類犬」的困境:有的蒙氏幼兒園發放大量的書面練習,有的蒙氏課程以集體授課的方式進行,更有的幼兒園將蒙氏教育簡化成了「蒙氏教具」的教育……  這一點,其實也正是蒙臺梭利本人所擔心的。
  • 蒙氏教育之IC班,爸爸媽媽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蒙氏教育中的IC是英語是Infant Community的縮寫,是嬰幼兒社群/社區的意思。  IC班(2.--3歲)主要有兩個工作,一個是日常生活,一個是語言發展,同樣孩子也要是積極參與者。孩子還需要學會選擇,並承擔選擇的後果。孩子每天至少2個小時工作時間。在這個年齡段孩子需要通過家庭以外的環境來獲得多方面的信息。
  • 幼兒園家長會發言稿:蒙氏班家長會發言稿
    首先,感謝和歡迎各位家長們在百忙之中抽空來參加我班的家長會,感謝你們一直以來對我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經過上學期的幼兒園生活和學習,我們班的孩子在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進步。在本學期中我班來了一些新小朋友,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稍後,我會對他們一一進行點評。
  • 上個幼兒園,班級也要分三等 家長不知給孩子報哪個班了
    五月,幼兒園報名活動進行得如火如荼,在各報名點,家長耐心地詢問小孩入園的各種問題,入園條件和學費都不難理解,使家長費解的要數班級的分類了,一所幼兒園有三個等級的班:普通班、蒙氏班、國際班。而且價格不等,家長不解,上個幼兒園也分這麼多班,搞不清行情還真不知道選哪個班了。
  • 蒙氏家長工作坊 | 揭秘上海赫德雙語幼兒園蒙氏教育的「奧秘」
    CASA鯨魚班的Wendy老師就介紹道,感官區教具在操作過程中多採用配對、比較、排序、感知幾何圖形等形式,這是對數學區的直接預備。CASA水母班的Coco老師表示,當孩子們處於蒙氏數學區之時,始終是在用一種生動而具體的方式構建數學概念,這不是死記硬背,也不是埋頭做題,而是在具象的感知中,真正理解數學,愛上數學。
  • 什麼是蒙氏幼兒園?蒙氏幼兒園和普通幼兒園有什麼區別?
    首先,說說蒙氏教育。蒙氏教育即蒙特梭利教育的簡稱。創始人是瑪利亞.蒙特梭利。她的教育法建立在對兒童的創造性潛力、兒童的學習動機以及作為一個人的權利及信念的基礎之上。蒙氏教育以兒童為中心,是混齡教育,跟隨兒童發展,鼓勵兒童專注,體腦和諧並重,環境布置多元化,注重培養獨立,鼓勵孩子發現錯誤,注重真實體驗,師生個別互動。
  • 「蒙氏教育」=優質教育?!5分鐘了解蒙氏教育特性,別再被忽悠
    當今很多的培訓機構和幼兒園都會打著"蒙氏班"或者"蒙氏園"的概念,甚至,很多家長都認為"高端必蒙氏"。這類幼兒園或者特色班級,究竟和普通的幼兒園教學有何區別,這種"高端"的教育方式,真的適合我們的孩子嗎?不如先系統地了解一下關於"蒙氏"教育的前世今生。
  • 蒙氏教育亂象多 被金錢異化亟待加強監管
    據園長介紹,該園開設有「蒙氏」班和普通班,「蒙氏」班採用蒙臺梭利教育法,學費比普通班高一倍,但在「蒙氏」班的教室,記者並沒有看到「蒙氏」教具,更沒有看到孩子們進行「蒙氏工作」的場景,記者問園長怎麼沒看到「蒙氏」教具,園長說他們採取的是「平面」蒙氏教育,並拿起一本「蒙氏數學」向記者介紹。
  • 育嬰教育中心——寒假班招生啦!
    本中心環境優雅舒適、乾淨衛生、飲食營養美味,有專業的蒙氏教室,感統訓練室,兒童繪本圖書館,沙盤室等特色教室。我們專注於蒙氏教學,繪本閱讀,注意力訓練和沙盤遊戲分析等,立志於從言行,專注力和心理健康等方面培養孩子,讓孩子在自主,快樂的氛圍中成長成一個自信,高效,身心健康的人。
  • 蒙氏幼兒園和普通幼兒園有什麼區別
    很多孩子到了上幼兒園的時候了,但家長還是非常的苦惱,不只是因為幼兒園的選擇,還因為幼兒園裡有分班的選擇,幼兒園中有蒙氏班和普通班,這兩者的教育是不太相同的。那麼,蒙氏班和普通班的區別有哪些呢?  1、教育方式:蒙氏教育即蒙特梭利教育的簡稱。起初的蒙氏教育是特別針對智力障礙學生的,當然現在已經改變了,因為教育學家發現蒙氏教育也可以針對正常孩子,所以現在幼兒園基本普及了蒙氏教育。
  • 幼兒園興趣班要限時
    晨報訊 「幼兒園能辦興趣班嗎?」開學之初,晨報熱線4249555就接到了讀者的諮詢。9月23日,合肥市教育局明文規定,舉辦興趣班是幼兒園保教活動的補充,但管理上卻有一系列約束。家長不妨仔細看看,寶寶上的幼兒園有無違規現象。時間上,舉辦興趣班應在正常開園時間外(雙休日或工作日16:30以後)。
  • 福州開學季探園,真正的蒙氏園到底什麼樣?
    人家說了愛因斯坦、哈裡威廉王子、比爾蓋茨都是蒙氏寶寶。你說你能用三年時間培養天才,你說父母什麼都不用做只管送來就好。裝,你繼續裝,蒙奶奶的棺材板我幫你摁住。掛羊頭賣狗肉、以次充好、魚目混珠我是不能忍的!!但是到底什麼樣的蒙氏才是真正的蒙氏?蒙氏探園看什麼?一看師資對,沒有錯,就是你一進門牆上貼的那些人物照片。
  • 【與你分享】· 蒙氏教育與傳統教育優勢所在
    3.蒙氏教育的孩子不但能力發展均衡,同時還具有優秀的品格。傳統教育:無法預知教育效果。3歲入學)IC 2 班 25人 (適合2歲-3歲入學)IC 3 班 25人 (適合2歲-3歲入學)2、 蒙臺梭利 Casa 教室
  • [天才幼兒園]國際班招生啦
    國際班特色:蒙氏教育、全天外語及外教陪伴蒙氏教育的一個顯著特徵就是教室中有著十分豐富多樣的教具材料,這些教具材料都是教師根據幼兒成長需求科學地、持續地投放的。蒙氏教師作為孩子的導師則須站在兒童的立場上準備環境,以確保環境及教具材料符合孩子的成長需要,這也是教師的首要職責。劃重點:蒙氏日常生活教育是讓兒童學會優雅禮儀、動作協調、照顧自己、照顧環境等,如打招呼、輕拿輕放、物歸原位、穿衣、吃飯、扣紐扣、繫鞋帶等基本生活技能,培養兒童的生活自理能力,減輕家長帶給兒童的一些負擔。
  • 發「蒙」解惑|CASA班蒙氏教具,讓學習自在有趣!——KA蒙特梭利幼兒園教具介紹
    所以接下來,和我一起來了解一下KA蒙特梭利幼兒園裡的蒙氏教具吧!人們常稱蒙氏數學教育是經典之作,流傳到世界各地,兒童的數學學習不再是一種抽象的文字,而是把數與量結合。數學教育內涵從粉紅塔就開始了,不是突然而成的,而是從生活—感官開始打基礎,只有紮實的基礎建構,兒童學習數學就會輕而易舉,因為所有的抽象都來源於真實、具體的過程。透過感覺教育,兒童的感官、注意力的集中,明確的掌握事物或現象的思考與態度是進入數學教育的基礎。
  • 蒙氏教學VS傳統教學
    為什麼蒙氏教育能夠火遍全球那麼多個國家?為什麼它歷經百餘年而愈發興盛?今天就帶大家看一下,蒙特梭利教育跟傳統教育相比,有哪些不同之處?1、教育主體不同傳統教育的課堂裡,孩子們都是集體上課 ,在同一時間學習同樣的知識,有助於老師管理,讓老師可以  有計劃有組織  的進行教學,在這種教育體制下,孩子的紀律性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