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PBL科創教育內容跟內涵

2021-02-19 霍博學院

(本文為王靜Julia老師關於《STEM-PBL科創教育內容跟內涵》的線上培訓演講稿,為方便閱讀,稍作整理)

一、前述

今天的內容,我會花一個小時的時間,用語音在群裡進行一個簡單地對STEM跟PPL的這個教育內容做一個分享。主要是講解STEM-PBL教育內容的內涵。

在開始講之前,我很想知道,大家都還好嗎?在這場席捲全國的這個疫情當中,不知道大家還好不好?是不是都跟我一樣已經呆在家裡快長毛了,宅在家裡已經很多天了。我是七號從我老家回到杭州的,現在只能乖乖的在家進行自我隔離14天。看看情形怎麼樣,希望杭州的這個情況會比較好一些,下個禮拜就能解禁。

這場疫情到現在為止,從一月下旬到現在為止,就短短的半個多月時間,我就看到了很多,包括在微博、微信上,到處都是一些關於科學的謠言,也到處都是一些沒有根據沒有出處的說法。整體來說就是一個非常亂糟糟的一些內容在發布,權威的內容也淹沒掉了。

我當時就在想,確實,對於我們普通的老百姓來講,或者說對於我們的孩子來說,的確很需要科普教育。因為看了很多文章,實際上我們去看海外的一些國家,發生這樣的一些大規模的疫情的時候,其實大部分的普通人不會像我們目前這樣存在一些慌張的狀態。當然這個慌張也有一些就是政府的不作為情況下造成的,如果像杭州政府這樣非常透明的在管理的話,那就是非常好的。

所以我在想,就是目前科普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我們現在孩子,包括現在成年人的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維的重要性,確實在現在的社會階段,以及未來,對於我們的人生也好,對於我們社會來講也好,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首先來自我介紹一下我自己,我是霍博學院的創始人王靜老師,2016年轉行創辦這個公司STEAM-PBL教育,2019年我們完成了主編STEAM-PBL科創教育全國團體標準,完成了蘭裡田園學校課程內容的研發與實施,現在也正在逐步為黃山九龍峰保護區研發課程,把我們的課程向各個機構在輸出,娃哈哈雙語學校也在採購了我們的課程,這是我們在這幾年當中做的一些工作,2018年還以杭州女性創業代表的身份接受了中央電視臺的採訪,在CGTN頻道上播出了。

我是做一個做事情比較認真,也是比較執著與專注的一個人。所以在STEAM-PBL的路上也走了幾年了。剛開始我們2016年在倡導STEAM跟PBL的時候,當時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包括教育系統的。那麼待會的具體內容裡面,我們會講到國內的一個發展歷程,就可以看得見STEM跟PPL是怎麼樣慢慢開始然後火起來,或者說慢慢被大家所熟知。

這次開展這個課程,為了使大家更多地了解STEAM-PBL科創教育,利用宅在家裡的這幾天時間,和大家講解各個板塊,平時我們會做一些線下沙龍,去年的STEAM-PBL標準會議解讀沙龍,廣州暨南大學的張老師也飛到杭州和我們溝通,也希望和大家有更多的交流。

今天起連續五天,我們將通過微信進行線上培訓以下幾個內容:第一天,科創教育的內容跟內涵講解;第二天,講科創教育全國團體標準一些解讀;第三天,是教育政策跟科創教育行業的發展現狀;第四天,會涉及到STEM-PBL科創教育怎麼去跟自然教育相結合的,這個是我在華東自然教育論壇上的一個分享專題,這一次也將再次在線上跟大家分享;第五天,科創教育產品跟服務賦能的計劃介紹。

歡迎大家多多參與,提供您的寶貴意見。

二、STEM-PBL科創教育內容跟內涵

今天要講的是STEAM-PBL的科創教育內容跟內涵。相信大家其實都聽說過STEAM-PBL了吧。STEAM的解釋是科學、數學、藝術、工程技術等跨學科、多學科融合的內容。STEM 為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數學(Mathematics) 四個單詞的首字母簡稱,主要是提倡通過在這四大領域跨學科學習、以及開發多學科融合的課程,培養科技創新能力。STEM 課程重點是加強對學生四個方面的教育:一是科學素養,即運用科學知識(如物理、 化學、生物科學和地球空間科學)理解自然界並參與影響自然界的過程;二是技術素養, 也就是使用、管理、理解和評價技術的能力;三是工程素養,即對技術工程設計與開發過 程的理解;四是數學素養,也就是學生發現、表達、解釋和解決多種情境下的數學問題的能力。

PBL到底是什麼呢?是以項目為導向的,以提升解決問題能力的學習。我們可以看看PBL最終的這個教學成果,它會有哪些能力的提升?我們可以看到七大能力的提升,包括批判性思維能力、自我學習能力等,可以提升我們的孩子的各項能力。其實不僅僅是提升孩子,也是在提升我們自身。但是很多人就會問,為什麼他會提升這七大能力,我們今天講課的重點也會在這裡面。


STEM和PBL的關係 STEM是跨學科、多學科的融合,我們來看看STEM是如何跨學科的,我們講工程,很典型的是建築,它是屬於工程項目裡面的,也就是STEM中的 E,但是建築包括了數學學科,有幾何的內容,有力學計算的內容,還包括了技術的內容,如何使用材料、如何使用機械技術啊,那建築還包含哪些?那你要把建築、把這個產品做的更漂亮,建築產品或者建築工程做的更漂亮,它還涉及到藝術美感的東西。所以它就是跨了很多的學科,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講:這是一個跨學科的,多學科融合的一個項目,或者說我們講一個主題也好,或是一個工程,在這樣的一個基礎上,我們再來談PBL。

那麼PBL是什麼呢?相對於STEM來說,PBL其實是一個學習的方法,或者說教學的方式,是學習一種模式跟體系。我們怎麼去學習這種跨學科的工程也好,項目也好,主題也好,用PBL就能非常好地去解決如何學的這個問題。

PBL分了幾個階段:項目啟動、項目計劃、項目執行、項目收尾。我們的小朋友完成一個調研或者一個章節,我們要學習的是怎麼計劃一下項目,怎麼做一個plan,拿這次疫情為例,武漢政府的項目計劃能力是比較差的。

項目執行和項目合作,整一個過程就是項目制的學習,有一個比較明晰的步驟,項目的啟動,怎麼細分下去做更多的事情。當然,講到項目,有一個項目管理資格證,叫做PMP(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的,現在在國內也有很多人去考,這是一個美國項目管理協會的證書。 我覺得對於我們今天講的來說,項目的執行或者管理的這個角度來講,把握住這四個階段,就已經把項目完成了一大半了。

但是項目管理如何運用到學習當中,如何把我們剛才講的七大能力能夠激發出來?就會涉及到在每一個能力當中,我們在項目管理的過程當中如何去去表達出來,或者說如何發散出來,如何去滲透到這裡面,在每個課題每個主題每個工程當中,你如何去體現,然後如何去加強?

1、批判性思維能力

l  獨立思考的能力,自我分析的能力,站在自己的角度是否可信,批判性思維一旦具備的話,可以教我們的小朋友如何從小學的應用題中解析對你真正有用的信息。

l  系統辯證的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至少你能站在一個客觀的角度,對一件事情進行系統的認證,系統的辨證,一些思維在你的頭腦裡面,你才可以,才能夠非常理性非常冷靜的去認知一個事情。

批判性思維,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又會跟一些邏輯學掛上鉤。關於這一點,我覺得國內現在的教育會有一個比較大的問題就是:我們從小到大其實沒有學過邏輯學。而這個在國外,據Henry在阿根廷、智利、美國上學的經驗,基本上到了初二,也就是說孩子到十三四歲的時候,在他們具備了一定的辯證能力之後,學校會在這個時候開設邏輯學的課程。然後你會發現,就是在這幾年跟我們的外教一起工作的過程當中,外教們就會不斷的問:你做的這個事情,或者說你說的這個事兒,他到底是對的還是不對的,或者說他對你是產生什麼樣的影響,產生什麼樣的效果,對別人產生了什麼樣的效果等等。

所以說這一塊在我們的整個教育當中確實是有所缺失的。現在,從整體來說,目前國內開展邏輯學的這個教育的並不多,但是開展數學思維的倒是蠻多的。但是講到學習數學思維,我要給大家提個醒,就是所有的奧數,目前的這種針對幼兒園、小學的這些奧數,他並不是在教你邏輯學,所以我們家長一定要清楚孩子真正學習到的是什麼內容。

這裡也要跟大家特別推薦一下可汗學院。如果說要學數學,特別是數學的底層邏輯,我建議家長們可以給你的孩子下一個可汗學院,那裡面反正是免費的。當然,如果你英文好,你可以直接去上他的那個英文原版課,如果英文不好,他也是有中文,現在全球的很多的志願者都在幫他做翻譯,已經翻譯成很多個國家的語言了,我覺得這塊倒是可以去多學學。可以學學這種世界上非常頂尖的人才在講數學,講數學邏輯。話題有點扯開了,不過講到邏輯就順帶跟大家囉嗦了幾句。

2、組織能力

這裡要講到我們有個課程是中國螺旋,其實就是你小時候玩的竹蜻蜓,我們中國人玩的時候從來沒有想過這是一個科學知識與原理,18世紀時英國的傳教士看到這個時候,驚呆了,由此西方國家發明了螺旋槳,然後發明了直升機。我們很難想像,就是在2000年前,我們的夏晉朝時代,人們就已經在玩那個竹蜻蜓了。但是我們沒有找到背後的科學邏輯,也沒有發明螺旋槳和直升機。所以我們就講,組織效率的提升問題。古人有沒有去考慮去提升組織效率,比如說在我們在做事情的時候,怎麼利用各種工具也好,利用各種各樣的內容的內在聯繫產生提升組織效率優化這個結果,我覺得這是非常重要的。

後面的質量把控也是非常重要,質量把控,不僅僅是指產品,更多是指在組織能力裡面,我們講這個東西可能會跟人才也好,財務也好,資金也好,會有很多很多的東西都放在一起。在我們的學習當中來講,會涉及到你的學習效率怎麼去提升的一個問題。你如何去對學習進行架構性的組織,然後考慮找到提升效果的方法,這樣的質量把控是有很大的成效的。

舉個我女兒的例子,女兒她最終在初中的三年完成了幾十萬的小說發布,完成了幾首歌曲的發行,學習成績也沒落下, 時間觀念整理特別強,學習效率與內容的優化等等。

再強調一下,組織這個東西,我們可以把它當成很多東西,不一定說他一定是一個團隊組織。

3、自學能力

PBL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幫助家長幫助我們的孩子能夠自我驅動的去進行學習。

講到我女兒的例子,寫作和寫詞,她自己會進行比較,自己做調研在哪個網站上發布更好。她寫了小說之後自己說要學PS,設計小說的封面。又學了鋼琴,發行小說,歌曲發行之後要做後期又去學了後期,就是視頻製作的後期,她覺得花錢好冤枉,然後她就都學了。

所以說自我驅動和自我學習能力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內力驅動還是需要一些方法的。怎麼做到專注和反省、分析和總結。這裡分享一個實例,系統性學習,我女兒初三要學鋼琴,不講究指法童子功只講究音律,因為只考慮後期她作曲中學得著。當然因為高考的問題,學了兩年沒有堅持下來,高二去學習美術了。

PBL最能解決家長的困境,想讓孩子學孩子卻不肯學,這裡找到孩子感興趣的點。我女兒初中時候寫小說,周末花五六個小時寫,甚至到廢寢忘食地去做,我覺得這點,就是自主學習能力,其實體現還是蠻大的。

4、團隊合作能力

實際上就是PBL也好,STEM學習也好,其實我們大量存在著團隊合作的情形。因為你要完成一個項目,包括你要完成這個項目的每個階段,同時還要跨學科的進行很多項目的內容的時候,這個學習的過程沒有團隊,沒有合作者,你會發現有可能做不成。

特別是一些調研類、探究類的活動與學習,那就更必須要有團隊來做,會比單獨來做更好一些,當然提到團隊來做的時候,我就會有一點的疑慮,因為有些家長對這個其實接受度不是很高。

因為我之前也遇到過一些案例,比如說那個學校安排成績好的學生跟成績差的學生,組成一個小組幫扶的形式,然後比如現在也在推的那個「三疑三問」「翻轉課堂」,這個過程中都會涉及到成績好的去幫扶成績差的。其實我們的孩子在幫扶其他孩子的時候,這是他在輸出學習內容的一個過程。講到學習要把內容學進去,考試是一種輸出,教別人和幫助別人的時候也是一種輸出,而且是一種很好的方式,因為知識是需要進行消化、整理,反芻,才能更好地輸出的,所以講輸出的這個過程也很重要,甚至比學習的過程還重要。

當然之所以強調這個重要,團隊合作也才會重要。只是我們現在的孩子還是比較欠缺一些。也許是我們現在的個人英雄主義,或者精緻的利己主義,目前的社會價值觀下面導致的這些行為,也不完完全全是家長認知水平的問題,是社會化的現象。

5、溝通能力

在團隊合作當中,我們是需要去跟團隊成員進行溝通的,溝通交流就變成非常重要的一環。那麼我們講溝通交流的話,會涉及到幾個方面。第一個是一對一的溝通,就是屬於我們私下的溝通交流。我們現在很多的孩子就是可能碰到一些問題的時候,包括現在年輕人,碰到一些問題的時候,他不敢去說出來。首先是需要意識到這個溝通交流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然後再去找到溝通交流的方式。溝通分幾種,一對一,一對多,一對自己。我覺得這裡需要強調的是一對自己的,就是我們自己對自己的這種交流,其實七零後,八零後也好,可能九零後跟零零後會相對好很多,這個群體,最大的問題就是不敢表達自己的欲望,也就是他實際上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你對你自己溝通和交流出現問題,就會表現出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我個人比較坦率,教孩子也是如此,孩子寫的歌花費了500元,我說你在做事時怎麼沒有想到把錢賺回來的方法,結果她就說讓我幫忙介紹幾個項目。我覺得這個對話也還蠻有趣的,就發到了朋友圈,結果我妹看到後發了大紅包給她,她問我該不該接?我說你想不想要,她說她想,然後我說你想要就接吧,告訴他們不要辜負他們的期望。表達自己的欲望和和自己的溝通交流也很重要。

一對多的公眾演講,我們的孩子包括成年人在此還是比較弱的,練習和鍛鍊比較少,邏輯演講的過程也很少。在科普教育裡,如何展現你嚴密的邏輯,怎麼去做,如何去展示,今天在這裡面沒有時間,以後有機會跟大家講一講。

6、研究能力

包含了調查研究,統計分析,建立模型等內容。

幫女兒填志願的過程,當時我女兒的文化課分數是比去年建築系高10多分,因為我花了一年的時間說服女兒考美院的建築系,所以希望她能進這個專業的,但是也很擔心,所以當時就採用了統計表來統計所有報考建築專業的學習的分數,以及其他的分散的各個群裡的孩子們的小四門分數,再進行了大膽的假設,最終選擇了中國美術學院的創新設計專業。結果最後也證明了這個選擇是對的,如果貿然選擇建築專業,那也許就沒法上中國美院了。

7、資源利用能力

其實我們講的關係,就是資源利用,這裡面還有技術、資訊、人力以及能力等都是資源,那麼如何利用好資源、協調好資源,其實也非常彰顯一個人的能力。大部分時候評價人組織能力比較好的時候,我覺得其實是資源利用能力裡面其中一兩項的內容體現得比較明顯。

我們可以看到剛才講的七項能力最終是跟什麼能力掛鈎?是領導力。我記得一朋友的小孩,利用家裡的實驗室,做了跟領導力相關的一些事情,他把小朋友都集合在一起,然後來吸引小朋友一起來跟他做實驗,他提供材料,順便地他還把商業計劃告訴媽媽,希望能賺錢。

三、STEM、PBL發展歷程

接下來簡單介紹STEM、PBL在國際國內的發展歷程。發布的這張圖片,表明了在1986年其實美國就發布了STEM教育,也可以說是STEM教育的開端。

這是美國STEM、PBL發展軸線,現在川普總統對這些人才,有一定審查政策,特別從中國進入的留學生,要想去讀與STEM、PBL相關專業的話,可能會受到背景嚴格審查。這個STEM、PBL科創教育說的小一點是教育問題,說的大一點是國家競爭力問題。

我們來看看中國的STEM、PBL發展現狀。時間應該要從2015年開始的,更早的話是2014年浙江省的高考改革,把信息技術這個納入到我們的高考改革後的選考科目當中,從此拉開了STEM、PBL科創教育的序幕。信息技術,簡單說就是編程,現在這個教育也非常的火熱,也主要是從這裡開始的。

來看看STEM、PBL在中國發展的時間線,2015年開始的,文件中提到了探索性教育、創客教育等教育形式。2017年開始第一屆的STEM高峰論壇。2018年國家教育部包括浙江省教育廳也都明確這個發展目標。大眾可能是從2018年底到2019年初開始,陸陸續續聽到STEM、PBL幾個字母。這裡有一些政策性的內容,圖片已經整理了一下,在第三天的講課中也會詳細介紹。這裡還有一個圖表。

這是2016年底跟2018年底的一個對比,全國中小學開展STEM、PBL教育的比例。2016年只有600所,2018年猛竄到了6000多所。兩年之間有了十倍的增長,這個速度還是比較快的。而且這6000多所的話,16年時,STEM、PBL教育只集中在北上廣深一些大城市,但是2018年的話,相信全國各地都有了。

然後2019年在全國各地,包括華南地區,長三角地區,華北地區舉辦了很多場關於STEM、PBL多場學術交流、論壇,以及相關的教育裝備展出與會議。這個密集度相對來說是過去一年的好幾倍。我記得我在2019年12月份就接到了6個相關的會議與論壇的邀請, 特別多,可以說這個STEM、PBL教育已經是星火燎原之勢。

如果你有任何疑問,非常歡迎跟我們聯繫,請掃碼添加小助手。


相關焦點

  • stem教育案例
    近幾年,stem教育教學已經被家長熟悉,學生接受。STEM課程教育作為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是一種重實踐、跨學科,區別於傳統注重書本知識的單一學科教學的教育概念。接下來,格物斯坦小坦克來說說stem教育。
  • 今天我們來看看STEM如何演變為STEAM?
    但是,隨著近幾年教育的深入研究和發展,STEM也被賦予了更多的意義和內涵。在當下的世界中,有時遇到一個問題可能需要融合多種學科知識與技能才能將其解決。過去單一的學科知識與世界的聯繫較少,容易脫離實際,只知理論不懂實踐或是只行實踐不知理論都是行不通的。
  • stem專業包括哪些內容
    隨著國際間文化交流互換程度逐漸加深,起源於美國的stem教育在中國也火熱起來。很多公立學校,培訓機構或者家長自發的都開始注重孩子的stem教育。
  • stem教育課程是如何發展的
    STEM教育本身的定義就是跨學科的整合式教育。科創教育近幾年一直是教育領域的重頭戲,由機器人和3D列印引發的創新科技教育熱潮一直引領著創新教育行業,細分歸屬STEM教育的範疇。格物斯坦小坦克來說說stem教育課程的發展。
  • 幼兒stem教育學習
    現在社會正處於科技發展飛速發展的階段,幼兒教育人一生最快樂純正的一個時間段,但隨著國內職場競爭內捲化的日趨嚴重化,格物斯坦表示孩子在幼兒期間也應掌握一些stem教育模式,為以後成長路上的學業打下紮實的基礎。
  • stem教學裡面內容
    stem教學內容是什麼,很多專業領域的工程人員都不一定能完全有條不紊的說出來,stem教學方式有很多種,不拘泥形式主義,不受點點空間約束,只為孩子們有一個健康充實的未來而提供任其自由發展的平臺。創新型STEM教育就是要綜合運用知識,完成一個創新物品的設計,其進一步的發展就是創客教育。在對STEM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上,創客教育和STEM是相同的,只不過STEM教育面向中小學生,更強調STEM素養的養成,為成為創客奠定基礎。創客教育強調創造新的產品。與創客教育相比,STEM還需要教師對學生的指導,尤其是驗證型STEM,教師的指導應該更多一些。
  • 幼兒園的stem教育有哪些引導思路?
    Stem教育一詞,十分火熱,這引起從業教育行業的我深度好奇。對於很多孩子即將踏入幼兒園大門的小朋友媽媽們來說,對幼兒園的stem教育更為關注。格物斯坦小坦克也是查看了大量書籍和網絡上很多文章,總結歸納了幾點幼兒園stem教育的引導思路,僅代表個人的想法和觀點,希望能給幼兒園教育從業者和媽媽們帶來一點參考價值。
  • 你一定想知道究竟國內stem教育現狀如何
    在中國stem教育是一個從國外引入的概念,中國stem教育興起有兩個重要因素,首先是國家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政策,第二個原因是信息技術發展。2016年stem和創客教育被寫入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文件,此後stem教育在中國進入蓬勃發展階段。下面由格物斯坦小坦克帶您看看中國stem教育的發展現狀。
  • 帶出13位STEM「世界盃」冠軍和隊員,科創專家怎麼看未來教育STEM化?
    隨著全球教育對STEM體系的重視,很多國內的學校紛紛開設了STEM學科、鼓勵跨學科思維、創造機會讓學生參與世界級的科創比賽。但是,想要讓孩子接觸STEM,開始做科創、參與比賽,具體應該如何下手?說到STEM,相信了解國際教育的各位家長都有所耳聞。
  • 【PBL教學設計】數學教學與項目式學習
    就初中數學課程來說,《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版)》(以下簡稱《標準》)指出「數學教育既要使學生掌握現代生活和學習中所需要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更要發揮數學在培養人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1]」為實現數學教育活動的根本目標,《標準》進一步指出,要將「重視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2]」作為重要抓手之一,明確了學生作為學習主體在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的過程中獲得新知,要求教師作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
  • PBL 2.0 版將是什麼?
    事實上社會情感學習應該比現在獲得更高的關注,因為當今課堂上已經急需增加社會情感學習的內容,來培養每個孩子在這個不平衡的世界裡找到平衡的情感能力。作為一個方法論探究,PBL為應對這些挑戰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框架。但是現在大部分學校裡踐行的PBL1.0版本,尚未真正撼動傳統的以達到標準和掌握內容為目標的工業思維模式。
  • 小學stem教育課程開發和實施案例
    雖然大家已經知道了stem教育在中國越來越受到重視,也非常贊同讓孩子接受stem教育,但是據格物斯坦的數據調查,被問及stem教育課程具體學什麼,接觸哪些題材,怎麼開展的。大家是一頭霧水,完全不清楚的,今天這篇文章小坦克就以一節小學stem教育課程為例,給大家做一個初步了解。
  • 河南省兒童stem教育培訓_睿誠教育
    河南省兒童stem教育培訓,睿誠教育,2018年獲得亞太機器人競賽全球總決賽總冠軍(雙冠軍)。河南省兒童stem教育培訓, 16歲青兒童STEAM教育品牌的產品研發和營銷推廣,是國內唯一一家集課程評價、教學區運營、比賽舉行、師資培訓與驗證於一體,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STEAM文化教育綜合服務平臺和青少年兒童自主創新服務平臺。不論是只做樂高教育,還是致力於智慧機器人現代化的技術性文化教育,又或者綜合性的STEAM教育雲平臺,都是有分別的生存環境。非原創內容會有明確作者及來源標註。
  • 為什麼學前接受stem教育
    在中小學教育領域,STEM教育搞得如火如荼,而學前教育領域內卻還平靜如水,原因也許是多方面的。下文格物斯坦小坦克就來說說學前stem教育的一些問題。不少人認為,STEM教育的內涵與學前教育的價值重疊度不大,即便幼兒教育中也有科學教育和數學教育,但是都屬於前科學和前數學的範疇,而工程、技術離開幼兒教育則更遠。他們也許會更偏向於強調兒童自然狀態下的遊戲,強調圍繞兒童自己經驗而展開的學習,而不要早早地涉足STEM教育的內核。
  • 思維對stem教育有什麼影響
    隨著近年來stem教育熱度熱起來,人們都已經熟知了stem教育即科學、數學、技術和工程,是學科交叉融合的教育。本文格物斯坦小坦克將思維和stem教育放在一起探討,思維和stem教育究竟有什麼用的關係。與設計思維類似,批判性思維和創造力在教育中都受到高度重視,被認為是21世紀學生的重要認知能力。背景知識被認為是在特定學科中進行批判性思維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在STEM學科中,創造力的重要性得到了普遍的認可和高度的重視。然而,創造力與藝術的關係常被認為是非常密切的,包括視覺藝術和文學藝術,而不關注和研究STEM如何可能在學校教育中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 PBL峰會U盤丨以實踐為基準,讓學習方式更落地
    教育創新的潮水湧動,是永不停息的行動迭代與思考疊加。他的方向只有一個,就是更加有效地融通各種學習方式,引進更加適宜的學習內容和資源,讓孩子們在這個深度擴展的世界中,具備真實的、面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項目式學習這樣一種學習方式,以其更加鮮明的特質與要素為學校帶來了全方位的改變,如學習內容的真實性、以挑戰性的問題開啟學習、注重學生作品、展示與及時評價、致力於提供學生面對真實問題的探究能力等等。蒲公英教育智庫學校內涵發展研究院,經過多年研究與實踐探索,成功舉辦了兩屆項目式學習峰會,在這條並不好走的窄路上,與教育人一起前行。
  • STEM教育,創客教育,和傳統教育有什麼區別
    我們都知道傳統教育方式是「聽」「說」「讀」「寫」,STEM教育區別於傳統教育就是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及思維能力。 STEM教育: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數學(Mathematics) 創客教育
  • 對PBL新課程體系的了解與認知
    ————《pbl行動者手冊》目標:PBL 的最終目的就是培養學習者的「6C」素養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合作能力(collaboration總結:其實,後面還有很多的案例分析,對於很多人,包括我對pbl也是一種新的了解,希望我們一起研究,學習,不管是什麼課程,理論,體系,我想都有它的好處,我們可能沒有時間完全了解一種體系,但是我們也不能只接受一種體系,不去了解其他的教學模式,世界因為多彩,所以美麗。
  • 小學綜合素質:全面發展教育的內涵、內容
    致力於教師資格證考試,想學習的請關注,每天更新學習內容。系統學習上節文章我們學習了教育觀的內涵與構成,對教育觀進行了初步闡述,我們也知道了教育觀的構成,今天我們就對教育觀裡的全面發展教育進行學習,請大家做好相關筆記。
  • stem教育機器人難處
    目前stem課程的體系是有標準化的,適合課堂教學使用,分不同年齡段提供課程教材。格物斯坦認為:即便相差一歲,幼兒也會有相當多的不同。二是拓展課程,在多種玩法的基礎上,使用不同工具材料,在不同環境裡拓展練習。不能說我們的課程體系就OK,這個要看整體的設計出發點和目標是什麼。沒什麼國家標準,只要依據著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邏輯清晰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