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不分性別 更多中國男性選擇「她職業」

2020-12-22 新華社新媒體

劉鑫在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ICU當男護士已有三年,他每天不但要為病人清理身體、檢查、給藥,進行24小時監護,還需隨時配合醫生做好病危搶救工作。新華社記者 王鵬攝

新華社銀川5月2日電(記者艾福梅 謝建雯 溫競華)很多人在第一次聽說胡炳龍的職業後,都會下意識問一句「你為什麼要幹這行?」工作兩年多,家人朋友漸漸理解了他的選擇,妻子有時還開玩笑說,「你整天被這麼多女人圍著,挺幸福的」。

胡炳龍是一名男護士,也是寧夏回族自治區婦幼保健院手術麻醉科11名護士裡唯一的男性。術前安撫產婦情緒,術中輔助醫生麻醉、給藥,他對一臺產科手術的每個環節都爛熟於心。

「最多時我一晚上輔助了7臺剖宮產手術。」胡炳龍說,在手術麻醉科,將「重量級」孕產婦轉移至手術臺是科室護士的工作之一。每當他這個「大力士」在場,身邊的女護士總是輕鬆不少。

職業不分性別。但長期以來,受薪酬、體力、觀念等因素影響,一些職業被認為更適合男性或女性,從而形成某一職業中性別單一或比例懸殊的「性別隔離」現象,比如護士、幼師、保姆等基本是被女性「承包」的行業。而隨著時代發展,一些男性開始打破性別壁壘,選擇「她職業」,給單一的職場帶去了不一樣的色彩。

41歲的楊文龍拿著繪本繪聲繪色地給孩子們講故事。新華社記者 王鵬攝

在胡炳龍看來,職業沒有男女之分,只有幹得好與不好。大學期間,他主動從口腔醫學轉入護理專業,一方面是因為就業前景好,同時,護士的博愛與奉獻精神也深深吸引著他。

凌晨分娩的產婦很多,胡炳龍值夜班卻很少犯困。他說:「剛出生的小寶貝特別可愛,看到他們能精神一宿。」

雖然女護士更細心,但業界普遍認為,男護士體力好、應急能力突出、操作醫療儀器能力和抗壓能力強,因此很適合手術室、ICU、急診科等特殊科室的高強度工作。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8年10月,中國男護士註冊總數已突破10萬。針對護理隊伍中男護士越來越多的現狀,中國各地開始成立男護士協會。寧夏也在去年4月成立了全區男護士聯盟,讓胡炳龍等200多名男護士有了他們的「兄弟連」。

護理行業的變化只是一個縮影。如今,職業的性別枷鎖正在被一點點打破,人們對社會、家庭分工的觀念越來越開放和多元。有男性開始主動嘗試護士、幼師、保姆等職業,也有女性選擇當鏟車司機、搬運工人,各行各業的大花園裡都不再只有一種顏色。

「95後」張濤畢業後來到銀川市第一幼兒園,成為一名「孩子王」。「當幼師不錯,不僅就業容易,和孩子熟悉後,帶他們做手工、講故事都很有意思。」張濤說,他的舅舅也是一名幼教工作者,受舅舅影響他主動選擇幼教,把男幼師的「火種」傳遞下去。

在張濤來之前,41歲的楊文龍是園裡唯一的帶班男老師,他很享受和孩子們相處時的簡單和純粹。即使後來攻讀了學前教育專業碩士學位,他也沒像其他同學一樣到大中專院校任職,而是繼續陪在孩子們身邊。

當然,挑戰傳統觀念並非易事。「最難的是自己認同自己。」楊文龍說,剛工作那段時間,他連同學聚會都不願參加,「我一個大男人要天天圍著孩子轉,內心深處還是會覺得尷尬」。

26歲的胡炳龍工作之餘在科室休息室自學護理知識。新華社記者 謝建雯攝

有時即便過了心理關,外界的各種壓力也常讓他們深感無奈。男護士劉鑫工作三年多,仍得不到親戚朋友的理解;個別產婦拒絕胡炳龍進行必要的身體接觸,他只得請其他女護士代勞。

「不光是男護士,婦產科的男醫生也會面臨性別引發的尷尬。為避嫌,醫院規定醫生操作時必須有第三人在場,這對醫患雙方都是種保護。」寧夏婦幼保健院手術麻醉科主任李剛說。

做了20多年麻醉醫師,李剛在2003年之前都沒怎麼見過男護士。「發達城市和三甲醫院的男護士多一些,越到基層男護士越少。這幾年醫院終於能招到男護士,但數量很少。」他說。

遭遇過失落和窘迫,但鼓舞和觸動更多,這也正是胡炳龍等人堅守崗位,用努力詮釋職業擔當、實現自我價值的動力。

「有一次我走在街上,迎面跑來一個高個子男孩和我打招呼,後來我才認出他是我多年前帶過的孩子。」楊文龍說,雖然自己對這個孩子已經陌生了,但他卻一直記得自己的「楊老師」,「那一刻,我內心充滿了感動和滿足。」

相關焦點

  • 李佳琦談職業性別歧視:在職業面前,能力比性別更重要
    在最新一期的《她有情緒又怎樣》節目中,請到了「女拳王」張偉麗和「帶貨一哥」李佳琦,他們兩個人雖然在自己的行業裡已經非常成功,但卻遇到了同一個問題:職業中的性別歧視。不管他們多麼優秀,還是會遭到別人異樣的眼光。在很多人在印象中,都會對某個工作或者不同性別有一個定義,就是女生應該做什麼,男生應該做什麼。
  • 「當職業遇上性別」教學案例評析【101】
    2.展開階段——發現性別差異(1)請學生閱讀圖表「浙江新高考選科結果」,並說出圖表中數據呈現的特點。 【引出觀點】更多的男生選擇物理,更多的女生選擇政治,高中學科選擇存在性別差異。(2)請學生閱讀圖表「大學專業選擇結果」,並說出圖表中數據呈現的特點。
  • 職業不分性別,男催乳師你能接受嗎
    可是,對於催乳師的性別你會在意嗎?如果你是女性你能接受男催乳師嗎?如果你是男性,你能接受男催乳師為您的妻子通乳嗎?在現實生活中,幾乎很少有人選擇男催乳師。即使寶媽願意,估計寶爸也沒有願意的吧!除非她是別人家的。催乳師是個比較新興的職業,而男性催乳師更是少之又少。
  • 職業不分性別 魚樂貝貝男水育師備受家長青睞
    原標題:職業不分性別 魚樂貝貝男水育師備受家長青睞說起水育師,不免想到語調溫柔,笑容甜美的溫暖女性形象。受傳統觀念的影響,水育師也一直被人們視為女性的「專利」。然而,在位於廣州佛山中海金沙灣的魚樂貝貝嬰幼兒水育館,記者卻見到了一位「男水育師」,他對寶寶的耐心、細心程度完全不輸女水育師。
  • 學慧網職業發展研究院:職場女性應如何突破「性別歧視」困境?
    但是風光背後,其實職場女性也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壓力,特別是在女性就業率高達73%的中國,長期的性別歧視下,女性在職場上始終處於弱勢地位,並且遭遇了許多不公平待遇。譬如有的用人單位在招聘時,設立「僅招收男性」這樣的性別條款把女性擋在門外;還有的用人單位對妊娠期女性員工進行人事調動,排斥、孤立孕期女性員工,逼迫其自動離職。無法想像,性別竟成原罪。
  • 勵媖中國:《2019女性、職業與幸福感報告》嘉賓定義「她力量」
    尤其是在工作過程中,女性比男性在追求完美的道路上會走得更遠。談及女性幸福感,她也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職場女性可以學會平衡工作和生活,不因小小煩惱而改變軌道,真誠地付出關懷和愛。我希望更多的女性能勇敢向前一步,在生活和職場中發揮自己的優勢,我相信這會推動企業創新的能力。而在網際網路時代,科技的進步也將促進性別平等。
  • 為什么女生打職業電競的人數這麼少,是天生就菜,還是性別歧視?
    根據已有的研究表明由於先天激素的影響,女性相對不傾向爭奪,而更注重溝通合作,所以差別的存在並不奇怪。比如說女生喜歡買漂亮衣服裝扮自己,所以就會去喜歡「暖暖」一類的遊戲,女生會花痴,幻想和帥哥談戀愛,所以就會玩各種二次元「女性遊戲」,而男性自古就有好男兒徵戰四方的說法,所以必然就會選擇SLG、RTS、MOBA一類的遊戲。
  • 領英《中國新興職業報告》顯示,未來女性就業優勢明顯
    僅四成女性對於職業機會的獲得表示樂觀,信心指數低於男性  女性在就業市場的弱勢地位一直以來都是全球性的議題,據世界經濟論壇最新發布的《2018全球性別差距報告》顯示,在經濟機會、教育程度、健康與生存、政治賦權四個維度上,全球144個主要國家及地區平均存在著32%的性別差距,而其中經濟機會是第二大不平等方面,存在著41.9%的性別差距。
  • 巴西最美女裁判:網絡暴力、性別歧視毀了我的職業生涯!
    不堪忍受足球世界的網絡暴力和性別歧視,讓烏利亞諾這位巴西最美麗的女邊裁不得不選擇終止自己邊裁的職業生涯而選擇新生活。一、邊裁生涯和退役後的生活。費爾南達·烏利亞納曾是巴西最為著名的美女邊裁。她擁有模特般的傲人身材,深受眾多男性粉絲的追捧。2010年,烏利亞納開始在巴西從事邊線助理裁判的工作,由於她表現出色,僅過四年她的執法水平就受到國際足聯的認可。
  • 職場性別差距擴大,如何看待女性職業差異性
    世界經濟論壇12月17日發布《2020年全球性別差距報告》。報告顯示,男女在教育和衛生/生存領域已接近實現性別平等,比例分別為96.1%和95.7%,而在經濟參與領域,追求性別平等的努力也面臨巨大挑戰:性別比例從2018年的58.1%退步至2019年的57.8%。
  • 勵媖中國:《2019女性、職業與幸福感報告》:中國職場女性已開啟自...
    報告背景 ǀ中國職場女性「向前一步」的挑戰女性由於性別及生育等因素,在職場中面臨眾多無法避免的發展阻礙,這些客觀或非客觀的阻礙限制著她們選擇更高級別、更具挑戰的職場角色。
  • 《中國式家長》職業怎麼選擇 職業選擇攻略
    導 讀 中國式家長職業怎麼選?
  • 職業選擇更多 發展前景廣闊
    不一會兒,幾道菜悉數擺盤,伴隨著羅才華一聲「菜齊嘍」,紛紛上了桌。羅才華是一名「家宴廚師」。如今,許多人喜歡組織家庭聚會,可自己準備一大桌菜著實困難,不如請個廚師上門來做?網上下單,廚師上門,網際網路「家宴廚師」應運而生。依託網際網路平臺,產生了許多像「家宴廚師」這樣的新崗位、新職業。有人選擇兼職,利用閒暇時間增加收入;有人選擇全職,錨定新興領域大展拳腳。
  • 外科醫生就是男性?算法為何也有性別歧視
    和我們一樣,算法性別偏見是算法在性別圖示指導下,透過性別這面透鏡來審視世界的代表性現象。正如人的大腦運用性別圖式將生活中遇到的刺激物分為「男性的」或「女性的」,算法也形成並運用它們自己的性別圖式。諷刺的是,這些算法性別圖式所代表的價值觀與創新背道而馳。他們在有能力扭轉這些過程時,卻沒有改變偏見、成見和不平等。
  • 新職業了解下:寵物醫生收入最高 超三成育嬰師是男性
    寵物行業的爆發迎合了消費升級大趨勢,消費者對品質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願意花更多的錢在寵物身上;我國每年動物醫學本科專業畢業生從事寵物診療的人數不足10%,寵物醫生還有極大的人才缺口,其專業性技術門檻較高,因此收入不菲也是順理成章了。
  • 職業也分男女?女程式設計師已成一種趨勢,這屆孩子未來競爭不分男女
    在傳統的社會,基本上每個職業都被貼上了標籤,例如護士、老師一般都是女性,而高管、建築師、工程師等等都應該是男性的專屬職業。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家的刻板印象也在逐漸地消解。例如程式設計師這個職業,也有很多女性出現,並且依舊可以勝任程式設計師的工作。程式設計師不再是男性的專屬職業了。
  • 適合男性女性的十大熱門職業排行
    12年義務教育的普及,及每年的相關政策扶持,教師是未來不容易失業的職業。 心理諮詢師(失業率0.7%) 隨著社會競爭的激烈和人們工作節奏的加快,心理問題已經成為影響人們身心健康和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中國最少需要140萬左右的心理諮詢師,2018年專業心理諮詢師只有約6000人,人才缺口極大。
  • 男性催乳師職業興起,95後寶媽鼓起勇氣嘗試,被婆婆罵「不要臉」
    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更多育兒常識,假如您喜歡這樣的故事,歡迎關注轉發點讚在寶寶的餵養過程中,為了能夠讓寶寶營養跟得上,很多媽媽在生完孩子以後都會選擇母乳餵養,因為母乳含有許多人體必需的營養元素。但是有些年輕的媽媽因為身體素質原因,奶水會比較不足,一些家庭為了孩子的健康,想要堅持母乳餵養,就會找一些催乳師來幫助自己產婦。
  • 富達國際: 資管行業是女性最好職業選擇之一
    中證網訊(記者 吳娟娟)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女性選擇投身資管行業。3月6日,富達國際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叢黎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資管行業是女性最好的職業選擇之一。中國資管行業正融入全球市場,置身於中國資管行業,女性將獲得全球視野和廣闊的發展空間。
  • 女性職業層級變遷:白領速增藍領趨降
    這固然與中國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有關,更與女性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密不可分。■ 王立波有學者認為改革開放促進了性別平等,在市場機制下性別因素被弱化,女性就業空間更廣闊;也有觀點認為隨著國家權力不斷退出微觀經濟領域,計劃經濟時代對女性提供的制度性保護也隨之削弱,勞動力市場的性別不平等在不斷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