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正是紅軍失散人員範石秀100歲生日。當天,範石秀在兒孫們的幫扶下坐上了孫子的汽車,從興國縣均村鄉中洽村家裡,來到20多公裡外的均村圩鎮,親戚朋友們在酒店裡準備了一臺豐盛的壽宴,為她慶祝百歲生日。
當天中午壽宴後,範石秀在孫子、孫媳的陪同下,高興地坐上孫子的汽車前往在興國縣城紅軍樓的新家。
範石秀是一位紅軍失散人員,蘇區時期曾在當時的均村區參加革命,後調到位於瑞金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財政部工作。紅軍長徵後,範石秀又回到家鄉繼續從事革命工作。
黨和政府沒有忘記範石秀。一直以來,範石秀享受到江西省優撫對象定量補助。今年70歲的範石秀繼子黎敬糧介紹,範石秀每季度享受優撫對象定量補助3000元,還享受到政府發放的高齡補貼、農村醫療保險等政策。
「我16歲就參加革命工作,由於沒有文化,在(臨時中央政府)財政部工作時,領導就讓我去紅軍夜校學文化。」範石秀仍然對蘇區時期的工作記憶猶新。她向記者介紹她第一任丈夫就因為她參加革命工作怕受牽連而離婚,家公因此對她非常刻薄。「我也常跟他們作鬥爭,在他們家我只好『唱獨角戲』。後來嫁到黎家,丈夫黎愛民很支持我參加革命,他也參加了革命工作。現在的兒子雖然是過繼來的,但和自己生的一樣,後輩待我很好。」範石秀雖已百歲高齡,卻能扶著凳子自己行走。歷史遠去,她仍抹不去那些艱苦歲月,把這些陳年記憶一一告訴記者。
在贛南蘇區振興發展中,黨和政府為老紅軍遺孀、紅軍失散人員等送去了親切的關懷,興國縣特地在縣城建設了紅軍樓,讓每一位老紅軍遺孀、紅軍失散人員等住上新房。2014年12月,由政府出資建成的紅軍樓交付使用,興國縣民政部門為範石秀送去了新房鑰匙。
黎敬糧介紹,範石秀近30年沒有再赴均村圩,40多年沒有去興國縣城。眼看著要進城居住了,兒孫們為範石秀準備了兩天,裝了幾大箱行李。
2014年除夕前,範石秀孫子購買了新家具,計劃2015年春節後為奶奶慶祝生日,並帶奶奶進城居住。「黨和政府這麼關心,但奶奶年齡大了,我們決定由我們夫妻倆到縣城照顧好奶奶的一切。」從陝西嫁過來的範石秀孫媳告訴記者。
2月24日下午,範石秀頭一回坐孫子汽車行駛60多公裡,終於來到紅軍樓的新家。範石秀摸摸光亮的牆壁、漂亮的家具,雖然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但為眼前這套100多平方米的新房高興。
她驚訝地問孫子:「哪來這麼多錢,建了這麼好的房子?」當孫子告訴她是黨和政府對她的關心,專門為他們這樣的革命先輩建的新房時,範石秀接連說:「沒有想到啊,沒有想到。」(記者蕭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