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質均衡高質量教育,西安新城在努力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憑藉西安市2019—2021建設教育強市基礎教育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大好東風,陝西省西安市新城區努力辦高質量教育,建高質量學校,創建「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全區現有省級示範高中3所,省級標準化高中9所,省級示範小學10所,省級示範幼兒園15所,國家級重點、省級示範職校1所,省、市實施素質教育優秀學校24所,優質教育資源佔比達68.4%,教育綜合實力居西安市前列。2020年提供幼兒園學位6130個、小學學位7100個、初中學位7600個,完全滿足了轄區適齡兒童少年的入學需求,全區秋季招生入學工作平穩有序。
-
西安教育|灃東新城:加快發展教育 打造讓群眾滿意的民生工程
優先發展教育事業,通過建設一流教育設施,打造一流教學團隊,辦出一流教育名校,逐步提升新城基礎教育質量,推進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踐行好「辦人民滿意教育,建設教育強市」的目標要求,在西鹹新區黨工委、管委會的堅強領導下,根據西安市、西鹹新區教育大會會議精神及《基礎教育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灃東新城把教育事業統籌於「宜居環境」「營商環境」建設中,不斷增加教育經費投入,按照「新建一批、改建一批、提升一批、引進一批」的名校發展策略,持續加大學校建設力度,使得基礎教育及教育質量不斷提升。
-
涇河新城兩所學校委託陝師大附中、附小管理 今秋開學
涇河新城與陝西師範大學攜手合作、共謀發展,必將把陝師大附中、附小的品牌資源、人才優勢、學術積澱和管理理念注入涇河新城,實現學校之間多維度合作與深層次融合,為涇河新城教育事業發展帶來新的希望和機遇。陝西師範大學校長遊旭群表示,附中、附小與涇河新城管委會合作辦學籤約儀式是適應國家集團化辦學戰略,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優先發展教育」號召,深入實施西安市「名校+」工程的有效舉措,彰顯陝西師範大學教師教育特色,造福區域百姓的一項民生工程
-
龍巖中心城區——實施「名校帶動工程」推進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為加快龍巖中心城區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破解從「上學難」到「上好學難」問題,2017年8月,龍巖市人民政府出臺《關於龍巖中心城區基礎教育「名校帶動工程」實施方案》,提出推動名校組團發展,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推進中心城區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名校帶動工程」是政府工程,市長掛帥,由市編辦、人社、財政、教育等多家行政主管單位共同組織實施,在組織、經費、政策等方面予以保障。
-
湖南省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研討會召開
11月28日,2020年湖南省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研討會在雙峰縣召開。紅網時刻11月30日訊(通訊員 陸陽 曹鑫宇 譚冀俊)11月28日,湖南省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研討會在雙峰縣召開。會議旨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考察湖南重要講話精神,落實省委省政府大力推廣「瀘溪經驗」的有關要求,就如何促進湖南省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全面提高教育質量進行深入研討、交流。湖南省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省委教育工委委員王玉清出席會議並講話。
-
西安涇河新城迎來陝師大附中附小,兩所「名校+」落地!
7月23日,西鹹新區涇河新城與陝西師範大學附屬中學、陝西師範大學附屬小學籤約,將涇河新城第二學校、涇河新城第三小學正式委託給陝師大附中、陝師大附小管理!在今天的籤約儀式上,西鹹新區涇河新城分別與陝師大附中、陝師大附小籤訂《涇河新城第二學校委託管理協議》《涇河新城第三小學委託管理協議》。
-
上海通過系列創新舉措推進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讓每個孩子獲得公平的人生起點——上海著力推進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新華社上海2月14日電(記者仇逸、俞菀)辦好每一所學校,教好每一個學生。 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發布了最新的「國際學生評估項目」結果,全球第一的成績把上海推向了世界基礎教育的前臺,也從一個側面折射出上海重視並推進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不懈努力。
-
新城:當好建設教育強市排頭兵 打造「優質均衡」新高地
按照西安建設教育強市三年行動計劃部署安排,新城區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把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建設教育強市作為加強民生保障的重中之重來抓。「基本均衡」加速邁入「優質均衡」,優質教育正創造著更美好生活。高質量完成三年行動計劃第一年各項目標任務,為承前啟後的「關鍵一年」打下堅實基礎、積蓄充沛動能,全力加速創建「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
-
集團化辦學助推紅谷灘區教育 優質均衡發展
,提高優質教育全覆蓋的覆蓋面,促進全區教育的優質、均衡發展。據了解,紅谷灘區南大附小教育集團主要包括紅谷灘區南大附小教育集團第一分校(南大附小紅谷灘分校)、紅谷灘區南大附小教育集團第二分校(南大附小前湖分校)、紅谷灘區南大附小教育集團第三分校;碟子湖教育集團主要包括碟子湖學校、昌北小學。同時,紅谷教育集團今年新增兩個校區(銀都路校區和鷹潭街校區)。該區南大附小教育集團、碟子湖教育集團也分別在當日揭牌。
-
陝師大附中附小管理!西安這兩所新學校正式交付啟用
兩所新學校已正式委託陝師大附中、附小管理就等著9月1日迎接首批新生入學了,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名校帶來的優質教育資源,新區的娃娃們幸福了。西鹹新區涇河新城第二學校和第三學校是由涇河新城投資建設的公辦學校,是西安市重點建設項目和西鹹新區重點民生建設項目。
-
涇河新城召開慶祝第36個教師節暨優秀教師表彰大會
」的堅定理念,不斷推進教育沿著均衡化、特色化和現代化的路徑,加快轉型升級,促進內涵發展,新城教育事業實現了長足進展。今年以來,涇河新城第一中學、涇河新城第二學校和第三學校建成投用,在「名校+」工程的推進下,先後與西安中學、陝西師範大學附中和師大附小等三所省內名校成功籤約,引進了全省基礎教育方面的先進管理團隊,打造了從小學到高中的優質教育管理體系,持續推動新城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
-
南昌紅谷灘區集團化辦學,助推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提高優質教育的覆蓋面,促進全區教育的優質、均衡發展。據了解,紅谷灘區南大附小教育集團主要包括紅谷灘區南大附小教育集團第一分校(南大附小紅谷灘分校)、紅谷灘區南大附小教育集團第二分校(南大附小前湖分校)、紅谷灘區南大附小教育集團第三分校;碟子湖教育集團主要包括碟子湖學校、昌北小學。同時,紅谷教育集團今年新增兩個校區(銀都路校區和鷹潭街校區)。該區南大附小教育集團、碟子湖教育集團也分別在當日揭牌。
-
涇河新城第一中學發放首屆錄取通知書
本網訊 7月23日,西鹹新區涇河新城第一中學舉行首屆錄取通知書發放儀式,為初一年級第一批錄取的194名學生發放了首屆錄取通知書。據悉,作為涇河新城2020年新建學校之一,該校目前教育教學各項準備工作已經到位,已具備秋季學生入學就讀條件。
-
西鹹新區秦漢新城與名校合作辦學 滿足百姓對優質教育資源需求
,積極促進城鄉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這是秦漢新城打造教育高地、增進群眾福祉的重點民生項目。為了實現高標準硬體設施與高水平教育管理的有機融合,打造群眾家門口的優質學校,新城按照省、市、新區關於「名校+」工作的相關要求,分別與西安市第一中學、西安市新城區後宰門小學實行合作辦學,著力把兩所名校的品牌資源、師資優勢和管理理念注入秦漢新城,實現學校之間多維度合作與深層次融合,為秦漢新城教育事業實現新的更大的發展帶來了機遇。
-
濟南以「底線思維」促基礎教育優質均衡
近年,濟南市堅持以「辦有溫度有品質的教育」為目標,以「底線思維」定邊界、把節奏、控力度,打出了一套促進基礎教育優質均衡高質量發展的「組合拳」,促使教育資源配置不斷優化、教育質量明顯提升、教育品牌持續凸顯。
-
西安交大、西安市教育局、灃西新城管委會
12月11日上午,西安交大、西安市教育局、灃西新城管委會在創新港中學建設指揮部聯合召開創新港中小幼籌備工作推進會。西安交大副校長鄭慶華,西安市教育局副局長趙春平,灃西新城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劉宇斌參加會議。西安市教育局及灃西新城管委會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西安交大創新港辦公室、後勤保障部、黨委宣傳部、保衛處、基礎教育黨委、社會教育管理處、附中、附小、幼兒園負責人參加會議。
-
北大附中、附小石景山教育集團成立
據了解,集團在北京市教育委員會、石景山區教育委員會領導下,集合北京大學附屬中學石景山學校、北京大學附屬小學石景山學校、北京市石景山外語實驗小學分校、北京市石景山區先鋒小學4所學校和北京大學、北京大學附屬中學及所屬集團學校、北京大學附屬小學及所屬集團學校、駐區部隊、中關村石景山園管理委員會、蘋果園街道辦事處、北京市八大處文化景區管委會7個地區資源單位,依託北京大學、部隊機關和八大處等資源優勢
-
涇河新城「教師節」表彰教育工作先進集體及個人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於忠虎 呂聰)為弘揚尊師重教的社會風尚,進一步激勵教育工作者增強責任感、使命感,持續辦好人民群眾滿意的教育,9月10日,西鹹新區涇河新城召開慶祝第36個教師節暨2020年度教育系統表彰大會,表彰了為新城教育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21個先進集體和124名先進個人。
-
涇河新城21個先進集體和124名先進個人獲表彰
為弘揚尊師重教的社會風尚,進一步激勵廣大教育工作者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持續辦好人民群眾滿意的教,9月10日,西鹹新區涇河新城召開慶祝第36個教師節暨2020年度教育系統表彰大會。表彰了為新城教育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21個教育工作先進集體和124名教育工作先進個人。
-
西安交通大學基礎教育助力「富閻一體化」暨富平縣西交康橋實驗...
西安交通大學基礎教育助力「富閻一體化」暨富平縣西交康橋實驗初級中學(籌)揭牌活動隆重舉行 發布時間:2017-05-15 09:21:19.0中國日報網 西交康橋教育集團植根於西安交通大學121年的優良傳統,秉承交大「精勤求學、敦篤勵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的校訓,緊跟中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以整合一流的基礎教育教學和運營人才、匯集國內外知名的基礎教育品牌、為社會提供創新型的教育產品和服務為己任,持續推動基礎教育創新,以培養具有國際化視野的人才,促進社會教育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