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才能讓孩子懂得學業的重要和父母的不易?

2020-11-13 果粒說育兒

現在的孩子普遍感覺生活條件好了,父母及長輩對自己過於關心與照顧,結果他們會覺得這一切是理所當然的,而對學業,也是提不起興趣,好像學習是為父母學的,自然也就沒有一份感恩的心。我覺得家長應該創造條件讓孩子受一些挫折教育,讓孩子去吃些苦頭以後,才能成熟,才能懂得學業的重要性,才能體會父母的不容易。在此,我提出三點建議,希望對各位家長有所幫助!


1、良好的示範,是給孩子的最好饋贈

眾所周知,勤奮努力的家庭裡往往不會有懶惰、矯情的人。這是環境氛圍和優秀榜樣的力量。孩子們望著父母的背脊長大,你認真,孩子必然不會馬大哈;你粗心大意,孩子也很難專心細緻。你是什麼樣的家長,就會培養出什麼樣的孩子。今天的父母,總想著把最好的條件給孩子,這其實是在害孩子。給孩子真實的成長,讓孩子懂得困難與艱辛,教孩子珍惜饋贈與財富,引導孩子依靠勤奮和努力,才是對孩子最深邃的饋贈。


2、蜜罐裡泡大的少年,如何懂得「愁」滋味?

現在的物質條件越來越好,家長們對於孩子也多保持著寵溺和縱容的態度。孩子要星星,絕不摘月亮。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口中怕化了。父母對於孩子的要求,不管合理不合理,永遠都是一個字「好」。但這樣的教養方式真的好嗎?作為家長,我們無法陪伴孩子走過生命中的每一個重要階段,如果孩子沒有自立自強的能力,她將來要如何抵擋溫室外的風雨呢?適當給孩子一些挫折教育,對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堅決說「不」,以理性平和的態度教會孩子直面人生的困難,要讓孩子明白:人生並非一帆風順。


3、收起保護傘,學會向孩子示弱

孩子不是天生就懂得體恤父母,他們只有切切實實感受到了父母的艱辛和苦難後,才會對父母心生感激,進而對自己嚴格要求,不辜負父母的一片苦心。如果你一直把所有的血和淚默不作聲地咽進肚子裡,孩子只會以為掙錢很容易,又怎麼會體會到生活的艱辛呢?社會不是和顏悅色的慈善家,而是一場殘酷激烈的競爭。可以讓孩子在假期時去兼職體驗一下生活,爸爸媽媽們在平時的生活中,也要學會跟孩子說出自己的難處和力不從心。


總之,當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時候,父母一定要管住自己過度的愛,該孩子成長的時候,一定交給孩子去成長,不要代替,讓孩子自己經歷他該經歷的,面對解決他該解決的,如此,就不必擔心上面所提的問題了。

相關焦點

  • 孩子要經歷什麼後,才能懂得學業的重要和父母的不易?
    現在的孩子多為獨生子,很嬌貴。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不論走到哪兒,頭上都有兩代大人護著,受不得半點委屈,象溫室的花朵一樣順風順水成長。但這樣的孩子很難懂得感恩,不知道父母的艱難,自以為一切都是應該的。也缺少吃苦精神,缺乏學習動力,經不起任何挫折,胸無大志,只能夠在鼓勵表揚說服下被動學習。
  • 孩子要經歷什麼,才懂得學業的重要和父母的不易?
    有家長問:孩子到底要經歷什麼,才懂得學業的重要和父母的不易?孩子的年齡,如果是能有這麼深的感悟,那經歷應該不是我想要的,這種經歷多是負面的。這對孩子來說是殘酷的,等於逼迫他成長。在心智還不夠成熟的孩子身上,強行發展一點,另一點可能會遭到壓抑。過度的壓抑某種欲望,比如對快樂的追求,可能對未來造成不良的影響,凡事講平衡。
  • 孩子究竟要經歷什麼,才能懂得學業的重要,還有父母的生活不易?
    孩子究竟要經歷什麼,才能懂得學業的重要父母的不易?知道幾年後,他考上了名校,昔日和他一起上網的同學聞到這事,他沉默了許久說道:「那天父親來送生活費,臨走時天已經黑了,沒有回去的車了,但捨不得住旅館,就在學校附近的牆下坐了一夜。」
  • 夜讀丨孩子要經歷什麼,才能懂得學業的重要、父母的不易?
    孩子都不是天生就懂得體恤父母。他們只有切切實實感受到了父母的艱辛和苦難後,才會對父母心生感激。進而對自己嚴格要求,不辜負父母的一片苦心。大多數的孩子都過著一種享樂的生活,熱了有空調,冷了有暖氣,家家都有零食吃,人人都有新衣服穿。父母再苦再累,也捨不得孩子吃苦受罪。當父母恨不得把全世界所有的好東西和所有的愛都給孩子時,卻忘了告訴孩子一件事:生活的艱辛,是難以想像的。
  • 孩子怎樣才會懂得父母的辛苦?
    設身處地、以身作則、主動做孩子們的榜樣,你若想讓孩子體會到你的不易,就應該讓孩子們看到你關愛你的父母的一面。百善孝為先,孝道是一個傳遞的過程,家長如果做好了榜樣,孩子們也會懂得體貼大人。如何讓孩子們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也應該從家長自身做起,孩子面前放下手機,陪孩子們閱讀學習新的知識,這既提高了家長們自己的知識面又增進了與孩子之間的感情。孩子們在這潛移默化過程中也會愛上學習的。
  • 關於孩子是窮養還是富養?才能讓孩子懂得父母的不易和學業的重要
    先給大家帶來兩個清潔工家庭的案例:當每個星期放假的時候,有一個特殊的孩子從清晨就開始在幫做清潔工的媽媽在大街上掃著一片片落葉,掃完後媽媽和孩子都會在樹蔭下歇一歇,媽媽溫柔地幫孩子扶正被微風吹亂的頭髮,慈祥的畫面不禁讓人動容。掃地親子教育家庭教育#
  • 什麼時候孩子才會懂得,父母的辛苦和努力讀書的重要?
    可能是小明年齡小,不懂得為了讓他享受到好的教育環境,父母究竟付出了什麼。《兒子的大玩偶》描述過這種付出:主角坤樹為了能照顧剛出生的孩子,放下尊嚴,做著一份誰也瞧不起小丑工作,受盡委屈。聞道有先後,有些孩子會悟得慢些。一位同學到高三,還常跟凌晨4點起床、做清潔工的母親吵架,上課睡覺,不認真學習,整天自暴自棄。而有些孩子能及時醒悟,早早開竅,懂得努力讀書是可以改變家庭命運的。
  • 孩子要經歷什麼,才能知道父母的不易?這位爸爸的經歷值得借鑑
    的確,了解父母工作的心酸和艱辛,能讓孩子看到賺錢的不易。在父母驕縱下長大的孩子,沒有切切實實感受過父母的艱辛和生活的不易,根本不懂世間愁滋味,只會理所當然的索取。因為最重要的事情,我們忘了告訴孩子:幸福的生活來之不易,需要去奮鬥、去努力,而不是一味的索取。
  • 孩子懂事是從感恩父母開始的,唯有靈魂覺醒,方才懂得學習的重要
    同時孩子對學習逆反和沒有激情更多源於沒有懂得學習的重要性,沒有靈魂覺醒。那到底孩子小時候要經歷什麼?方才懂得感恩父母,懂得學習的重要性。一、為何孩子不懂得感恩父母?1、孩子生命中只率性而為,而沒有經曆命運的反省我們經常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有些事是命中注定的,我們稱之為宿命。
  • 要養育懂得感恩的孩子,父母要注意三點
    過分疼愛孩子的父母,烈日酷暑自己一瓶水都捨不得買,卻願意花錢給兒子買名牌。處處以孩子為中心,所有的一切都以孩子為重,很看重孩子的學業成績。動不動說,我們辛辛苦苦為你付出,你就要考個好成績。你在家裡人為地把孩子地位捧高了,導致他認為他自己比你們都重要,你們就應該為他做牛做馬,而且他不以父母為榮,還看不起父母,埋怨父母不能給他提供更多的物質條件。
  • 聰明的父母,都懂得跟孩子說「廢話」
    可筆者認為,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讀懂父母的愛和苦心。他們要麼不斷試探父母對自己的感情,患得患失;要麼覺得自己還不如分數重要,叛逆任性。只有當孩子感受到被愛,他們才能獲得安全感和幸福感。只有當孩子擁有了底氣和信心,他們才更有勇氣面對未知的挑戰。
  • 教育孩子:歲月靜好,是因為父母在負重前行!
    家長教育孩子要從生活中點滴做起。讓孩子逐漸體會到勞動的價值和文化知識的價值。尤其初中時期,是孩子定型的關鍵時期,也是孩子叛逆的時期。只要給孩子一次深入生活的體會,盛過家長百次的嘮叨!家長要控制好自己的脾氣。
  • 不懂得心疼父母的孩子是如何養成的
    因為,孩子剛出生時,就像是一張白紙般,父母在上面怎麼描繪,孩子就如何。隨著孩子漸漸長大,父母的言行舉止都是孩子學習的參照物,所以人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也是現實存在的。家長忽略對孩子的家庭教育,孩子自然不會懂得心疼父母的付出,在孩子眼中,說不定覺得父母的一切付出都是理所當然的呢!我在這裡說要養出一個懂得心疼父母的孩子,並不是非要讓孩子感恩父母、進行道德綁架。
  • 孩子要經歷什麼,才能懂父母的不易?
    1.蜜裡泡大的少年,如何懂得愁滋味有人問這個小男孩的母親,你的兒子這麼懂事,是怎麼教育的呀?這位母親不善言辭,說不出什麼道理,不好意思的說:「我們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窮人家的孩子,是有很多懂事的,但是也有很多任性的。這其中一定是有什麼因素導致有不同的差異,這種因素到底是什麼呢?
  • 你和孩子談心嗎?優秀的父母,懂得做好孩子情緒的淨化器
    文 | 文茵媽媽歡迎關注,育兒那些事,我們一起聊孩子太驕氣,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不懂得體貼父母,總有家長會不自覺地責怪孩子的種種不是,看不見甚至忽視孩子所承受的壓力,讓孩子在懵懂無知,手足無措中艱難前行。一個人只要參與社會活動,就會遇到各種壓力和挫折。
  • 懂得比愛更重要,父母的成長決定孩子的未來
    她是多麼的幸運,她的女兒最終沒有辜負她的期望,可是在女兒成長的路上,她到底經歷了多少的掙扎和痛苦,做母親的竟然一無所知!母女倆抱頭痛哭…… 所以說,在孩子的教育和成長路上,父母的懂得,比愛更重要!家長玩,孩子也就有樣學樣地玩;家長為了安撫孩子,不願意被糾纏,手機是最好的解決工具;沒時間陪伴,讓手機代替家長的陪伴;遊戲裡有通關成功的成就感和存在感,比父母的責罵、打擊要享受好多…… 透過現象看本質,尋找孩子行動背後的真相,找出問題的根源,才能做懂孩子的父母。
  • 渭小父母學堂——這樣的爸媽,才能教育出優秀的孩子!
    在成績優秀的小學生中,「沒上過學前班」比「上過學前班的」多10.89%,而成績較差的小學生中,「上過學前班的」比「沒上過學前班的」多10%。  這就告訴我們,學前班不僅沒能幫助小學生贏得任何學業優勢,反而因為讓孩子過早學習引發挫敗感,降低孩子學習的自信心和興趣,從而產生了學業上的倦怠和鬆懈。
  • 關愛孩子也要保持分寸,孩子具有「獨立性」,才能懂得感恩父母
    文|蕾媽育兒經(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擁有本文章版權,歡迎轉發分享) 在孩子的培養過程中,父母總是會面臨著很多的育兒難題,尤其是在物質條件極度充裕的今天,孩子們身上的攀比心越來越重,對於物質的渴求也越來越高,當父母們不能夠給予滿足時,應該怎樣面對孩子的高需求呢?
  • 女兒的話讓父母尷尬無比,家長和孩子相處要懂得避諱
    家庭往往是孩子的第一個學習的場所,當孩子出生時,他的家庭環境就已經決定了孩子的未來。父母就是孩子的人生導師,所以父母的言行舉止都深深影響著孩子、如果家長和孩子相處時不懂得避諱,那麼,家長的避諱也會給孩子帶來很多不良的影響。美美家的女兒今年三歲大了。美美與老公都是平時比較大大咧咧的,對於言語也並不避諱,想說就說了。有一天,美美和丈夫帶著女兒外出散步。
  • 孩子不懂得寬容,可能是太自我的原因,父母這樣教育孩子才能寬容
    文/小當家育兒經其實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變成一個懂得寬容的人,但是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孩子所表現出來的樣子,就是不寬容的。他們特別愛斤斤計較,而且從來都不會顧他人的感受,這也讓很多父母表示無奈。因為現如今家裡面都只有一個孩子,父母也會把所有的愛全部都放到孩子的身上,這就導致了孩子從來都不喜歡為別人考慮。尖酸刻薄的一面才是他們的真正性格,這也是為什麼他們不懂得寬容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