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拆封」不能成為拒退貨理由

2020-12-20 網易新聞

本報訊 (記者楊濱)「消費者已拆封,影響了商品完好」,今後,電商要是再以此為由拒絕消費者退貨,將被視為無理拒絕受到處罰。國家工商總局昨天發布公告稱,《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將自3月15日起施行,對於經營者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消費者合理要求的行為,由工商部門依照《消法》第56條予以處罰。

《處罰辦法》對經營者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消費者合理要求的情形進行了細化,經營者有下列兩種情形之一併超過15日的,視為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一是經有關行政部門依法認定為不合格商品,自消費者提出退貨要求之日起未退貨的;二是自國家規定、當事人約定期滿之日起或者不符合質量要求的自消費者提出要求之日起,無正當理由拒不履行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量、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或者賠償損失等義務的。

針對網購「七日無理由退貨」遭遇實施瓶頸的問題,《處罰辦法》規定了經營者有下列4種情形之一併超過15日的,視為故意拖延和無理拒絕:對於適用無理由退貨商品,自收到消費者退貨要求之日起未辦理退貨手續;未經消費者確認,以自行規定該商品不適用無理由退貨為由拒絕退貨;以消費者已拆封、查驗影響商品完好為由拒絕退貨;自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無正當理由未返還消費者支付的商品價款。

針對預收款方式消費導致的糾紛,《處罰辦法》規定,未按約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經營者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履行約定或者退回預付款,並應當承擔預付款的利息。對退款無約定的,要按照有利於消費者的計算方式折算退款金額。經營者對消費者提出的合理退款要求,明確表示不予退款,或者自消費者提出退款要求之日起超過15日未退款的,視為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

針對有關服務業經營者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缺乏相應的處罰依據問題,《處罰辦法》對相關侵權行為規定了處罰。如規定提供修理、加工、安裝、裝飾裝修等服務的經營者謊報用工用料,故意損壞、偷換零部件或材料,使用不符合國家質量標準或者與約定不相符的零部件或材料,更換不需要更換的零部件,或者偷工減料、加收費用;中介提供虛假信息或者採取欺騙、惡意串通等方式損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由工商部門責令改正,可處違法所得3倍以下、最高不超過3萬元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1萬元以下罰款。

連結

《消法》第56條

對違法經營者將根據情節面臨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1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5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 D044

作者:楊濱

本文來源:北京晚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3月15日起網購商品已拆封也能7天無理由退貨
    對於適用無理由退貨的商品,自收到消費者退貨要求之日起未辦理退貨手續; 未經消費者確認,以自行規定該商品不適用無理由退貨為由拒絕退貨;以消費者已拆封、查驗影響商品完好為由拒絕退貨;自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無正當理由未返還消費者支付的商品價款。經營者有上述情形之一併超過十五日的,視為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違者可處以50萬元以下的罰款。
  • 承諾七天無理由退貨卻說已拆封不能退?法官這麼說
    東方網通訊員屠文韜、記者毛麗君1月8日報導:網上購物明明有「七天無理由退貨」的承諾,卻在申請退貨時被告知「已拆封商品不得退貨」,退還是不退?絕不止是一兩個消費者碰到過的難題。  消費者李先生通過某電商網絡平臺,花費1898元購買了一臺藍牙音箱,購物網頁上註明該商品適用七天無理由退貨。李先生拆封使用後覺得未達預期效果,於是在購買後第三天申請退貨,但商家以網頁有提示已拆封商品不得退貨為由予以拒絕。  之後,李先生在商家的提醒下找到了位於詳情頁面最下方的購物提示。
  • 「7天無理由退貨」細則今起正式實施 拆封以後不能退?
    該《辦法》將於3月15日正式施行,其中對於網購退貨細節有了更詳細規定。拆封以後不能退?【案例】今年2月,家住七裡河路的市民何女士在淘寶網某品牌專賣店花費8600元購買一臺筆記本電腦,但收到貨後,她發現電腦外殼上有兩處明顯的劃痕,隨後要求賣家退貨,可遭到拒絕。
  • 客戶新組裝不久的電腦要求退貨,這退貨理由能不能接受?
    在電腦實體店組裝的電腦能退貨嗎?答案肯定是不能,現在很多網店也已經不支持無理由退貨了,很多人都在質問電腦實體店:為什麼新組裝的電腦不支持退貨?電腦內存條硬體金手指磨損情況展示前兩天一位小夥子在我這裡組裝了一臺電腦,今天他來店要求退貨,說實話,這樣的情況我還真沒怎麼遇到過,組裝電腦的配置單是這位小夥子客戶自己提供的
  • 網購手機收貨拆封激活後是否還能「七天無理由退貨」
    網購越來越受到消費者青睞,不僅是因為送貨上門非常方便,還因為大多數網購商品都支持到貨後七天無理由退換貨,解決了消費者由於不能見到實物、擔心到貨後不滿意的顧慮。然而,支持七天無理由退換貨的商品並不是在所有情形下都能進行退換。
  • 網購7天理由退貨:這8種不退!
    工商總局表示,「網購7天無理由退貨」實施過程中主要遇到了四點問題:一是對商品性質不宜退貨的適用範圍存在不同理解,交易過程中沒有對不適用無理由退貨的商品進行明確標註,沒有進行「一對一」確認,容易導致消費糾紛發生。二是對商品完好標準的界定存在爭議,部分經營者因消費者拆開外包裝查驗商品而拒絕無理由退貨,甚至要求包裝必須完整、商品不得拆封試用。
  • 網店標明「不支持七天無理由退貨」有效力嗎?
    但是H公司和電商平臺相互推責,最後H公司告知小劉,在銷售頁面的最下面一頁,已用很小的字標註著「該電腦屬於貴重物品,一經激活拒絕退貨」。小劉感覺這與電商平臺首頁支持七天無理由退換貨的宣傳形成衝突,屬明顯的欺詐消費者行為。小劉訴至法院,要求H公司退貨並解除合同,退一賠三。H公司則辯稱,店鋪已明確表示涉案產品一旦激活不適用七天無理由退貨,且小劉沒有證據證明產品為翻新機,退貨理由不能成立。
  • 7類網購商品不能「七日無理由退貨」
    3月15日,《網絡購買商品七日無理由退貨暫行辦法》正式實施。「七日無理由退貨從哪天開始算」「錢應該退到哪」「用了優惠券怎麼辦」「退貨運費誰來擔」……新規全面細化了無理由退貨制度的具體流程,進一步保障了消費者權利,同時也讓商家吃下「定心丸」。
  • 新消法實施條例公開徵民意 網購商品拆封也能無理由退貨
    網購的商品打開包裝或者試用時發現有問題,能不能退貨?日前,國家工商總局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公開徵集民意,這是新消法出臺後首個實施細則,在快遞、網購、預付卡等多個方面就新消法如何實施提出一系列規定。
  • 青島一市民退貨過程一波三折
    趙先生對冰箱的噪音問題提出了質疑,並在8月23日提交了退貨申請。客服在收到趙先生的退貨申請後打來電話告知:因為這臺冰箱已經使用過了,所以不能申請七天無理由退貨。趙先生表示,事先和客服溝通過,客服說是可以退的。
  • 滿減大促男子用11.39元拍下男裝 賣家拒發貨只退錢
    案例2無理由退貨並非「無條件」楊某通過某商城購買了一部手機,該商品支持七天無理由退換貨。楊某收到貨後發現手機屏幕刺眼,故申請無理由退貨。被告稱拆封商品不能享受「七天無理由退貨」,直接關閉退貨申請,拒絕退貨。
  • 未經拆封已被「空中激活」?網購手機需謹慎!
    「空中激活」是指銷售者為了提高本地銷量以獲取提成或為了從上遊供銷商跨區域拿貨以節省進貨成本,在不拆封產品包裝的情況下,通過特殊設備在出售前便將手機激活。 2.消費者丟失發票和產品保修卡,且不能提供發票底聯或者發票(底聯)複印件等有效證據,則保修起始日期以主機機身SN號顯示的出場日期向後順延90日。
  • 投訴死角:「7天無理由退貨」買家商家都心塞
    一年前的3·15,新修訂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下稱新《消法》)以「7天無理由退貨」賦予消費者網購的「後悔權」;一年後的3·15,《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將正式實施,明令「消費者已拆封、查驗影響商品完好」不能作為商家拒絕退貨的理由。儘管新《消法》不斷加固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但南都記者連日來調查後發現,在實際操作中,消費者維權情況依然有諸多難點有待細化。
  • 百麗他她牌女鞋遇水變色 消費者要求退貨被拒
    2013年4月6日,也就是買鞋後的第2天下午,陳先生又來到浙江寧波銀泰百貨天一店,找到他她專櫃的工作人員,講明情況要求退貨,卻遭到店員的拒絕。陳先生轉而又找到銀泰百貨售後服務人員,他們的態度很不友好,並說這小票上明明寫著「雨天不宜」,你偏要穿,不同意退貨。
  • 跨境商品不給退貨?聽聽律師怎麼說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朱夢秋)近期,網購達人李艾(化名)在某電商平臺一家名叫「NIX運動戶外海外專營店」的商家下單了一雙鬼冢虎(Onitsuka Tiger)的鞋子,收貨試穿後發現尺碼不合適便立即申請了退貨,正當她聯繫快遞進行寄送時,商家卻將她的退貨申請駁回,理由是「跨境商品不支持七天無理由退貨」。對此,李艾覺得不能接受,於是聯繫平臺進行調解。
  • 《網絡購買商品七日無理由退貨暫行辦法》正式施行近一月
    值得一提的是,辦法明確消費者定作的商品,鮮活易腐的商品,在線下載或者消費者拆封的音像製品、計算機軟體等數位化商品,交付的報紙、期刊等商品不適用七日無理由退貨規定。同時,拆封后易影響人身安全或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拆封后易導致商品品質發生改變的商品;一經激活或者試用後價值貶損較大的商品;銷售時已明示的臨近保質期的商品、有瑕疵的商品,經消費者在購買時確認,可以不適用七日無理由退貨規定。  這也令一些商家鬆了一口氣。
  • 新手機沒拆封就被「空中激活」 商家竟稱是行業慣例
    記者從北京網際網路法院獲悉,法院一審認定商家存在履行瑕疵,但並未構成欺詐,應承擔退款退貨的責任。小李通過某電商平臺在一家手機專賣店購買手機,價格比官網便宜了200元,不過,商品詳情頁承諾了手機為「官方原封、正品保障」。手機到貨後,小李檢查確認其未經拆封。
  • 女子買18件衣服後退貨遭人肉:「一件都不留,全退,理由就是不喜歡」
    她的店鋪開了四五年,生意不算多,但每周三四十單中就有一個惡意退貨的單子。「衣服退回來全是香水味,這個最常見。」   明女士(化名)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稱,自己的丈夫開了一家淘寶店,代理國貨品牌化妝品。一般遇到要退貨的,店裡都會同意申請。但有一些買家將套盒裡的化妝品拿出來一種再退貨,導致整個套盒不能再出售。
  • 網店標明「不支持七天無理由退貨」有效力嗎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陳璐)「七天無理由退貨」是經常網購的消費者耳熟能詳的規則,但是有時會看到部分商家會在網店上公開標明「本店商品不支持七天無理由退貨」或者「某產品不支持七天無理由退貨」,一旦消費者要求退貨,就以「已提前告知」為由,不予退貨,這樣的「提前告知」是否合法
  • 【熱點普法】退貨先交99元服務費,「毒APP」真的有毒!
    並且客服表示,如果想退貨的話也可以,但必須支付99元的技術服務費。 毒APP收取退貨的違約金、服務費是否合理?「不支持7天無理由退貨」的做法是否有法律依據?對銷售者來說,網絡銷售本身擴大其銷售渠道和銷售對象,節約了銷售成本;而對於消費者來說,購買時無法看到實物,所以應當保障其一定時間內的反悔權,並且退貨時的運費一般都是由消費者承擔,這也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防止道德風險。 其次,不支持「七天無理由退貨」已屬於違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