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這年頭不會點英語怎麼能行,特別是果果長大後的他們那個年齡階段的交往環境更接近國際化,但凡家庭條件好點的,都開始投資孩子的英語,我也不例外。
從果果會說話起,我就開始給她輸入英語,到現在兩歲三個月,會說一百多個詞彙、會唱十來首英文歌曲,而且看到物品能後脫口而出。
她現在的思維裡有兩種語言,每當學一個新的漢語詞彙時,就要問我用英語怎麼說,有的時候一些東西我也不知道怎麼說,就用手機查了告訴她,然後跟讀,我也不知道她為什麼會有這樣思維,可能跟我兩種語言一起教有聯繫吧!總體來說,老母親的心思沒白費。
有一天在小區遛娃,果果看見一女孩拿著一隻玩偶小兔子,脫口而出Rabbit ,這個小女孩一本正經的說:小妹妹你的發音不標準哦,最後的t不要發重了,輕一點發,就像我這樣。然後就開始示範了。
其實小女孩在糾正的時候,我心裡五味雜陳,她的單詞是我教的啊,我的固有記憶是這樣的,然後我開始思考我一個三流的英語水平教她到底合不合適。
後來聽一朋友一說我釋然了很多。朋友說你以為外國人英語就說的很標準嗎?他們的英語有很多就相當於我們的方言,還有不標準的普通話。
就相當於我們菜鳥跟外國人交流的時候,不用說完整的句子,人家大概也能聽得懂什麼意思,反過來他們外國人說中文的時候,我們不也能大概聽懂麼。
還有很多中國人學習外國語言都太糾結標不標準問題,人家老外都沒在意,反倒中國人自己在意了。
我們用語言做什麼,語言是用來交流表達的,只要大家能聽懂就可以了,又不是去當什麼翻譯家演說家。後來想想確實如此,發音標不標準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表達,要輸出。
過年回家,果果總不時從嘴巴裡蹦出幾個單詞,她姑姑(據說上學時英語成績很好)說有個別單詞發的不太標準,然後建議我們不要自己教,她爸爸問:她剛剛說的單詞你能聽懂嗎?能聽懂就行。
對了,還有些人認為純英文環境的英語才是最好的方式,非常不贊同中英文的學習環境,我說適合孩子就好,畢竟我們生活在中國,純英文環境太難,除非花大價錢投資,要麼自己英語完美,對於普通家庭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