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巴別魚英語,即使是行內人,也會覺得比較陌生。但是,一旦提到他們所做的內容——在線真人英語,卻又是異常熟悉。現在的巴別魚,可以說是站在風口上,但是,巴別魚是如何走向風口,在走向風口和站在風口的時候,都經歷了哪些變化?
去年底,巴別魚拿到了富賽亞洲的Pre-A輪投資,這才讓巴別魚走入了公眾的視野,百度搜索巴別魚,鮮有新聞報導。他們拿到投資到現在,都在忙些什麼?他們和現在剛剛拿到新一輪投資,風頭正盛的51Talk,和在這個行業探索已久,最近開始在各大城市大力宣傳的VIPABC到底有什麼不同?這家核心團隊全部來自之前的音像製品公司碟中碟公司,在轉型時經歷了哪些困難和挑戰?
線下轉線上:有點「痛」的轉型開頭
最開始,公司在在線教育方面做了一些嘗試,那時候公司還不叫巴別魚,而且那時iPhone還沒有出來。他們的團隊做的手機的軟體,叫移動應用通。商業模式是在和手機廠商談合作,然後做手機內置,也會向廠商收一些錢。主要是做下載課件、音頻,成人英語的內容較多。
用戶可以在網上下載課件,那時,他們就做到了在線用戶500萬。後來他們又做了口語教練,主要功能是通過PC端軟體進行人機對練以及與真人老師約課上課。
公司真正轉型是在2009年, 在做了兩次嘗試後,開始朝著體系化發展。做了半年之後,發現,軟體功能還可以,但是在課程方面,光靠國內做教研的人,達不到要求的水平。當時正好有一個機會,於是,公司和美國國防語言學院的教授確定了合作,之後又花了8個月時間搭建體系,並培訓教研人員,另外,還開啟了與空中英語教室內容上的合作。
到2010年底,產品基本完成,這樣,巴別魚這個商標才正式註冊。公司團隊的核心都來自之前的北京碟中碟音像,他們之前做了很多像洋話連篇、VOA、BBC這樣的出版物。這些音像製品的渠道就是在全國新華書店出售。後來他們發現,線上在旺季的時候,單品一個月的銷量比他們一年的同款產品銷量還高。到了2011年底,他們的產品發展到了6個級別,13款單品的時候, 他們開始考慮放棄新華書店的渠道,完全轉為線上。
轉型的過程總是緩慢的,畢竟,放棄掉一個本來收益對他們來說還不錯的渠道,還是有些「痛」,但「痛」過之後,卻迎來了一個不錯的轉型結果。
2012年,巴別魚銷售模式轉變,轉向將課程與課程軟體拆分銷售的模式,從買軟體送在線課程,改為買在線課程送軟體。如此一來,單價提高了1千多元人民幣。
在美國建外教中心,其實沒有想像那麼貴
巴別魚開始嘗試外教中心是從2010年開始的,那時大家對這條路並不確定,無法確定外教中心的成本能否承受。但是和學校談完後發現,在美國辦外教中心的成本還沒有在國內招外教老師高。
巴別魚的外教中心是與Spring Arbor University合作建立。 「如果和別的學校談,我不確定是否能談到這樣的價格。」巴別魚總裁趙金海坦言。因為這個學校是空中英語教室的多年的合作夥伴,而巴別魚又和空中英語教室是多年的合作夥伴。有這樣的淵源,巴別魚才能談到比較低的價格。
現在,巴別魚的外教中心就在這個學校裡面租了場地,專人管理。
導流+社區+付費,巴別魚的理想模式
趙金海認為:「只做真人在線,比較單薄。」他希望將巴別魚的商業模式做成比較飽滿的形式。將之前教程體系裡面的內容中,可以被人機互動所代替的部分做成智能課,來吸引用戶,導入流量。然後再用平臺上的社區和智能課增強用戶粘性並培養潛在客戶,從而促成真人課程消費。
巴別魚在發展的過程中做了很多改變。趙金海表示,巴別魚前幾年只做了少量精準的投放的原因是,在做產品的時候不想只是一味研發,不接觸用戶。
在研發中,巴別魚做了很多改變,很多嘗試。將最開始使用的客戶端改為網頁版,是因為他們發現,他們之前需要用很長時間向客戶解釋如何裝他們的軟體。
另外,授課形式方面,他們從08年開始一直在做嘗試,做過一對一,也做過15個人的課。嘗試的結果是,一對一的效果不是最好的,因為語言的學習,通常學生需要一些同伴,可以相互做口語練習,對個人也是有激勵的作用。他們還發現,以班級為單位的課,保證效果的上限是7個人。所以,巴別魚最終最後定3—5個人為一個班。
最開始每個同學互相可以看到視頻,但在實踐中發現,學生通常不希望自己的視頻出現。於是,巴別魚就改成了只有老師有視頻,其他同學是在一個列表上,可以相互對話,但是看不到人。
嘗試到現在,巴別魚已經細化到規定每堂課老師第一句話說什麼、學生做出什麼反應後老師說什麼、接下來要在哪裡點一下等等。他們在將課程體系化之後,還試圖將教學過程規範化。
巴別魚後來加入了沙龍課,即針對某一話題的類似英語沙龍的課程,主要針對的是對一定基礎的學員。趙金海認為,這樣的課程最主要的是喚醒作用而不是學習作用。 通過這種方式,只能「喚醒」學生的英語能力,但是除了能偶爾學到幾個新單詞、新表達外,並沒有辦法大幅度提升英語能力。因此這種課是作為教練課的輔助,贈送給已經購買課程的學生。
目前,巴別魚的新平臺已經上線,除了在原有基礎上,加入交互式課件和社區功能以外。巴別魚還和創維合作,推出酷開智能英語影棒,實現了將手機APP推送到電視上播放。
進入少兒領域,探索新模式
在談到之後的計劃時,趙金海表示,公司明年會在用戶年齡段上向下擴展。現在的用戶要求是年齡12歲以上的。明年開始,要開始探索少兒領域的在線英語教學。爭取將巴別魚的適用年齡段往下再調幾年。他透露,具體模式有可能不是純在線,而是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在這方面,已經有專業人員的加盟。
在平臺功能方面,也會加入一些新的功能。目前的思路是先搭魚骨架,再往上面添「肉」。所以接下來會加入一些小的比較有趣的功能進去。
趙金海還透露,下一步,巴別魚還有可能在語種上進行多樣的嘗試。具體還沒有確定。
目前,巴別魚在進行第二輪融資中,之前投資的賽富亞洲有意跟投。目前,第二輪融資在接觸投資人階段。等到拿到投資後,公司明年會考慮加大推廣方面的投放。「之前我們在有意控制宣傳方面。主要是我的想法是做一個好的東西,然後再宣傳。」
公司發展的危機
在巴別魚的發展過程中,也經歷了很多公司都會經歷的種種困難,也曾經面臨公司倒閉,員工發不出工資、甚至別的公司沒有經歷過的事情。
去年底到今年年中,巴別魚也經歷了一次比較大的高層動蕩。巴別魚主要股東有的認為現在應該開始增加廣告投放,開始賣現有的課。而趙金海則認為,要按照網際網路的模式來做,單純賣課並不是網際網路模式。
「那段時間發生了很多爭吵,甚至是很激烈的爭吵。但是好在現在我們意見已經得到了統一。」
巴別魚英語,作為在線真人英語教學的第二梯隊,雖然在轉型前期經歷了比較長的時期,但從他們的發展方向上看來,又有著和51talk、VIPABC截然不同的思路。加上這次與創維的合作,巴別魚英語在在線真人英語領域,走了沒有公司走過的路。
社區、交互課件、雙屏學習,巴別魚的這一步,似乎離「風口」更近了,至於能否「一飛沖天」,還得經過時間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