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節到底該不該過?(聖誕、萬聖節)畢竟只是在節日裡玩一玩

2020-12-22 阿喵說一說

聖誕節是西方的傳統節日,對於西方來說,聖誕節就像我們的春節一樣重要,他們有聖誕樹,家中長輩會扮成聖誕老人,在晚上偷偷給孩子的聖誕襪裡塞禮物,給孩子們驚喜。

近年來,西方文化傳入中國,中國年輕人最先接受這些思想,麥當勞、肯德基、漫威電影、萬聖節、聖誕節等等。對於年輕人來說,這些既新奇又洋氣,都想要嘗試一番,他們相互影響,漸漸的都熟悉了這些。

阿喵今天想要討論一下該不該過洋節。

有人會說,只是一個節日,有什麼不能過?是啊!只是一個節日。在西方節日傳入中國時,中國並沒有現在這麼強大,一些人自以為是的認為,自己過了洋節就和其他中國人不一樣,認為洋節是高雅的象徵,認為我們中國人自己的節日土裡土氣,不屑於過中國節日。這群崇楣揚外的中國人的出現讓大家感到恐慌,怎麼會這樣?只是中國人的思考。

接著,大家發現有一些政策出現了,比如,在學校,老師不允許過洋節,而像黨員或預備黨員是不能過洋節的。學生是未來的基礎,黨員是現在的棟梁。通過影響他們去一下中國。經過幾年的整改,隨著國家的強大,崇楣揚外的事件已經很少發生了。

對於阿喵來說,洋節:萬聖節、聖誕節之類的,只是給大家提供了一個放肆去玩的機會,就像雙十一雙十二,只是提供給大家一個放肆去買東西的機會。基本上所有人都知道洋節在外國很重要,但放在中國,他只是一個玩得很嗨的大周末,我們在萬聖節晚上裝扮成鬼,去鬼屋探險。在聖誕節互送禮物、蘋果。不會有人覺得過這些節日就與眾不同,只會覺得,今天自己以節日為藉口,好好地玩了一場。

洋節不像中國節日,洋節一般只有年輕人過,性質是玩一玩。中國節大部分都是家人一起過,像春節、中秋節,是團圓,寄託著思念。本質不同。

還有些人認為,這些畢竟是洋節,怎麼能過呢?俗話說得好「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在這個文化大交融的資訊時代,大家互相學習,互相了解,過洋節也是大家認識對方的一小步。阿喵認為,洋節該過。

相關焦點

  • 幼兒園舉辦聖誕活動,讓家長苦不堪言:「洋節」必須要過嗎?
    一、幼兒園的節假日太多,家長們都苦不堪言原本以後送孩子去幼兒園以後會輕鬆一點,可是32歲的勵勵已經喘不過氣了,這次又要過聖誕節了。四歲的女兒已經上中班了,老師要求孩子們穿著聖誕元素的服裝,還要一人帶一個聖誕裝飾去學校,一起裝飾聖誕樹。
  • 家長怒斥萬聖節活動,西方的節日,到底該不該過?
    一位家長在培訓機構裡怒斥道。原來,這家機構組織了一個萬聖節活動,孩子們穿著各式各樣的裝扮,正熱熱鬧鬧地玩著,有家長卻不滿意了,認為不該過西方節日,而應該多給孩子普及愛國知識。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中國的節日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主要意義變成了有假可放,這珍貴的幾天被安排上了回家看父母、和朋友旅遊等行程。
  • 幼兒園過萬聖節引爭議 我們該如何對待洋節日
    幼兒園過萬聖節引爭議 我們該如何對待洋節日(三) 2011-11-01 10:43:40 來源: 新華網 舉報
  • 因培訓機構過萬聖節家長發飆:風氣被你們帶壞了,洋節到底過不過
    前幾天看了一個視頻,某培訓機構帶著孩子一起過萬聖節,一家長對此很不滿意:現在的正能量,都是你們給敗了,你們說打著愛中國的旗號,拉個橫幅,讓大家給你們點讚,卻把萬聖節放在上面。這位家長的意思是不提倡過萬聖節甚至聖誕節諸如此類的節日,否則就是不愛國的負能量行為。
  • 萬聖節被批:人不人鬼不鬼,國人到底該不該過這些洋節?
    10月31日晚,在青島地鐵2號線上,一中年男子因看不慣地鐵裡兩名打扮怪異過萬聖節的女孩,大罵對方「人不人鬼不鬼的,是中國人的恥辱」。女孩則反駁「要你管,你閉嘴」。大叔尾隨他們到最後一節車廂,聽到他是男生,隨後就開始辱罵。其實有的時候看著那些奇裝異服的人還是蠻害怕的。
  • 幼兒園加入西方"萬聖節" 該不該讓孩子過洋節?
    11月1日是西方的「萬聖節」,這些天因為這個「洋節日」的到來而顯得頗為熱鬧。該幼兒園蔡園長表示,園裡的萬聖節活動已持續一周,每天都不同,讓孩子充分體驗這個西方節日帶來的樂趣。  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不少家庭也沉浸在慶祝萬聖節的氣氛當中。劉小姐所住的小區家長自發幫孩子們搞了一個萬聖節派對,給孩子們配備萬聖節的道具,有幽靈面具、蝙蝠、公主服、超人服、南瓜燈,還有一大袋糖果等,讓孩子們挨家挨戶去玩「不給糖就搗蛋」的遊戲。
  • 抵制聖誕節從未停止過!到底該不該過聖誕?
    今天是西方傳統宗教節日聖誕節,相信有不少小夥伴還不了解聖誕由來!在大部分小孩子還活在想像裡,聖誕節不就是聖誕老人駕雪橇在天空行走,然後乘小孩子睡覺偷偷把禮物放在床頭,等孩子醒來就可以收到禮物了。不過這一方面也不用那麼考究了,等孩子長大些就知道,每年的聖誕禮物都是爸爸媽媽準備好的,大部分家長都是希望給小孩子一個美好的童年回憶吧!這幾天不就有網友吵著抵制聖誕節?然後該不該過聖誕節這個話題又火了,當然我本人中立,只是進行雙方的各自的理由進行解析。先說一下,為什麼要的抵制一方!
  • 萬聖節在中國遇冷!為何「洋節日」現況窘迫?
    萬聖節到了,不過在說起西方的萬聖節之前,我想先提一下前些日子我們自己本土的「萬聖節」。前些天,大街上處處可見祭祀燒紙的人,可能有些人不明白,那是因為十月初一,是中國人祭祀祖宗的日子。十月初一,指農曆十月第一天,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
  • 「洋節日」萬聖節已過氣,萬聖節怎麼度過更有意義?
    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的萬聖節。也是小孩子比較喜歡的節日。說到萬聖節,最先讓人想到的便是南瓜與糖果,以及萬聖節化妝,但是今年的這個"洋節日"過氣了一樣,沒有掀起什麼波瀾。骷髏頭、南瓜燈、巫師帽······ 掛出來的比較少,萬聖節的氣氛基本沒有,因為中國本土的節日比較隆重,尤其是今年10月1號這個特殊的日子,國旗都不夠賣,都是搶的。感覺所有的外國節日像是商家用來當噱頭的。還有什麼三八女神節,雙十一,雙十二等等 這種噱頭節日,因為歷史上很多的節日都會隨時代變化而改變。
  • 遷安各商家從今往後不再過「洋節」!
    「洋節」,顧名思義,就是歐美等西方國家的節日。近年來,在國際化大潮的影響和部分商家的炒作下,「情人節鮮花」「聖誕平安果」「萬聖節面具」等洋節吸引了很多年輕消費者。遷安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關於商家不以任何形式過「洋節」的倡議書洋節,主要是指聖誕節、情人節、萬聖節、感恩節等歐美西方國家的節日。
  • 中國人該不該過聖誕節?
    又到一年聖誕節,商場裡早已經擺上了聖誕樹,各個門店都貼上了各類聖誕活動海報,節日氣氛越來越濃,這時候總會出現一種聲音,中國人該不該過聖誕節?聖誕節是西方傳統節日,是為了慶祝耶穌基督誕生的節日,是「基督彌撒」("Christ's Mass")的縮寫,也是基督教的重要節日,這個節日本身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和文化底蘊。
  • 中國人為什麼過不動傳統節日了?我們當反思什麼?【洋節vs傳統節日】
    10月31日,四川綿陽市三臺縣,一位家長反對培訓機構舉辦萬聖節活動:「現在這種正能量的東西,它就是在你們身上敗掉的」。該家長認為,應該多給孩子普及愛國知識。萬聖節過的像「過年」引起很多人的反思。
  • 洋節日在中國幼兒園生根發芽?萬聖節爭相模仿,傳統節日何去何從
    今天談論的這個問題似乎是老生常談,每年都談,但似乎討論的熱情也沒能阻擋洋節日在中國大地競相模仿,這不,萬聖節又來了,「幼兒園真的是逢洋節必過,就連國外的'鬼節'也不放過。小朋友們熱鬧一下就算了,還要家長陪著一起鬧騰。」合肥的一位家長抱怨道。
  • 孩子過萬聖節忙著扮鬼怪 過洋節能培養「國際視野」
    原標題: 孩子過萬聖節忙著扮鬼怪     過洋節能培養「國際視野」東方網10月31日消息:萬聖節即將來臨。這個本來與中國普通百姓八竿子打不著的節日,這幾天卻在有些中小學校園裡很熱鬧。有家長向記者反映,上六年級的女兒這兩天一回家就忙著打開電腦上網店搜各種萬聖節禮物和道具,全班最熱鬧的話題就是要把即將到來的萬聖節過得「精彩」「驚喜」奪人眼球。家長疑惑,到底要不要讓孩子過這些西方的節日呢?
  • 過萬聖節就是扮鬼搗蛋?黨報刊文:慶祝洋節日理解不應太淺
    【編者按】「萬聖節不就是西方的鬼節嘛,當然是打扮得越離奇恐怖,越能把節日過得原汁原味。」熱衷過萬聖節的國人,有這種想法的恐怕不在少數。人民日報11月2日刊文指出,最近這些年,洋節日在中國越來越火,通過國外節日感受異域文化,本身並不是壞事。然而,洋節日的慶祝活動,不應停留在淺層次的形式理解,更不能任憑商業衝動泛濫。以下為全文:幾天前,正上小學四年級的孩子突然說,學校允許穿著萬聖節服裝去參加校園活動。
  • 要不要過聖誕節?洋節遭遇空前清冷 年輕人說「中國節」更有意思
    要不要過聖誕節?洋節遭遇空前清冷 年輕人說「中國節」更有意思時間:2020-12-24 15:2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要不要過聖誕節?洋節遭遇空前清冷 年輕人說中國節更有意思 聖誕節最初起源於宗教,是西方最盛大的節日之一,其重要程度類似於我國的春節。
  • 年輕人喜歡過洋節到底有沒有錯?其實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
    聖誕節這天,路邊到處都是聖誕節的廣告,商家該搞促銷的還是促銷,小商販該賣蘋果的照樣賣蘋果,年輕人該約的還是一樣約,雷聲大雨點小,絲毫不受影響。 除了社交媒體上多了點抵制聖誕節的言論,多了點宣傳東方傳統文化的人,多了點鍵盤上的「洋節入侵擔憂」,抵制聖誕節成了一句空話、套話,那麼現在到底有必要繼續抵制聖誕節呢?
  • 過萬聖節就等於崇洋媚外,傳統節日被遺忘了嗎?
    其實關於過節這個問題,已經被討論了不下一百遍,但是爭議總還是有的。今天是西方大節——聖誕節,前段時間萬聖節當天,一連好多個關於萬聖節的話題登上了熱搜,普遍都是一些小朋友、寵物扮成鬼的搞笑話題,可往下翻,總有一些鍵盤俠在破壞氣氛。過西方節日就是崇洋媚外嗎?
  • 你真的知道萬聖節是什麼嗎?玩了這麼多年或許只是過了萬聖夜
    萬聖節是西方人的鬼節,用來祭奠先祖的,類似於我們的中元節。每年的11月1日,就是萬聖節,而在國內,我們通常都沒有過這個節日。因為,我們有自己的清明節,中元節,如果要焚香祭拜不必要在這個西方的節日進行。那麼為什麼每次到這個節日之前,都有很多關於萬聖節的玩具、裝飾品或者娛樂活動呢?這是由於萬聖節前夜,已經變成了一年匯總最流行和最受歡迎的節日。而這種流行是不分國界不分地區的。所以,我們過了這麼久的萬聖節,其實是萬聖節前夜,也稱為萬聖夜,時間為10月31日。然而,由於某種未知的誤會,在華語地區常被誤稱為「萬聖節」。
  • 也說中國人到底該不該過聖誕節?
    關於聖誕節在中國到底該不該過的爭論一直沒有結束。相當一部分傳統的中國人提出聖誕節是西方的節日,基督徒為了紀念耶穌誕生而產生的節日,我們不是基督徒過什麼聖誕節!1946 年, 北平「沈崇事 件」就發生在聖誕夜。這個節日記載了中華民族的百年屈辱史,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就不應該過聖誕節。還有一部分人認為,聖誕節是西方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侵略,是西方和平演變的一種手段,要堅決抵制過聖誕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