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發式教育法」是教育教學的「根本大法」

2020-12-13 人民網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因為我國一切法律法規都要依據憲法制定,違背憲法的各種法律法規都是錯誤的和無效的。因而,憲法具有歷史性與現實性、概括性與原則性、適應性與廣泛性、綱領性與權威性。「啟發式教育法」也是全世界教育教學方法的「根本大法」,是教育教學方法的「根」,各種各樣的教育教學法都是從這個「根」上生長出來的枝葉和花果。因為,「啟發式教育法」也具有深遠的歷史性、廣泛的適應性、權威的原則性。

  「啟發式教育法」是中外傳統的教學法:具有深遠的歷史性

  「根本大法」不可能是「奇兵天降」或者一蹴而就的,一定是源遠流長的,經過了長期檢驗從而證明了它的正確性的,因而「根本大法」往往具備了深遠的歷史意義。「啟發式教育法」發諸古代,歷經數千年,沿用至今,常用不衰;中外教育的歷史事實證明了它深遠的歷史性。

  「啟發式教育法」自古而然,中外一律。「啟發式教育法」是中國人對世界教育的一大貢獻。「啟發」一詞最早出自我國春秋時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早在《論語·述而》中就有這樣的記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說的是「啟發」的條件和時機,「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則說的是「啟發」的要求和標準。戰國晚期的《禮記·學記》中也有「善喻」的闡述:「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其中「弗牽」「弗抑」說的是不要「綁架」學生,不要「壓抑」學生,讓學生自己去思考、探索、實踐、創造;而「開而弗達」則更加明確指出,啟發、開導而不要把結論和盤託出,而應該啟發他自己尋找。中國古代教育家對「啟發」智慧的提出、深刻的理解和準確的詮釋是全世界教育家難以企及的。自此以後,歷朝歷代大多尊崇孔子為聖人,繼承和發揚「啟發式教育法」。

  在西方,首先倡導啟發式教育的是蘇格拉底。古希臘學者蘇格拉底積極倡導「啟發式談話」,他認為,教師的功能在於幫助學生,導引學生尋找、體會、理解、掌握、建構知識。教師的任務,並不是臆造和傳播知識,而是做一個新生思想的「產婆」。真理存在於每個人的心中,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在自己身上發現真理。教師就應採用對話和提問的方法,幫助學生發現存在於自我內心世界的真理,並將其引導出來。他稱這種方法為「精神助產術」。後來,他的哲學思想和教育思想被他的學生柏拉圖繼承和發揚,柏拉圖積極倡導「歸納法」,倡導啟發、誘導,指引學生自我發現知識,自我發現真理。哲學家亞里斯多德則明確主張,教師不應直接把「思想成衣」交給學生,而要使學生學會「思想服裝」的裁剪,使學生在歸納推理中獲得能力的發展。

  「啟發式教育法」是普遍使用的教學法:具有廣泛的適應性

  某一種教學法常常具有相當的局限性。而「啟發式教育法」卻上下幾千年,經久而不衰;縱橫數萬裡,放之四海而皆準。所以,「啟發式教育法」具有廣泛的適應性。

  從時空來說,從中國到外國,無不使用「啟發式教育法」。因此,「啟發式教育法」具有適應古今、適用中外的特性。從這個角度上說,「啟發式教育法」具有廣泛的時空適應性。

  從學科來說,「啟發式教學法」適用全學科。語文學科的「溫故而知新」的教學原則、「情境教育」的教學設計等都是「啟發式教育法」的運用和延伸。數學學科「數學思維」的培養與訓練依靠的是邏輯,而邏輯是「啟發式教育法」的實施路徑,正是這樣嚴密的邏輯性引領、啟發著學生走進數學的殿堂。其餘,理化生政史地,沒有哪一個學科不需要「啟發式教育法」。就連音體美這樣的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如果沒有「啟發式教育法」的支持,也不會有很好的效果。從這個角度說,「啟發式教育法」也具有廣泛的學科適應性。

  從施事和受事上說,「啟發式教育法」也是全員適應的。學生,不管學習基礎強弱、學科成績好壞、性別不同、個性差異等,都適應和需要「啟發式教育法」的啟發教育。教師,無論男女老師、新老教師、先進與否、成名與否,都可以使用甚至離不開「啟發式教育法」。

  「啟發式教育法」是國家倡導的教學法:具有權威的原則性

  「根本大法」需要具有權威性,其餘的「法」無法比擬,不能挑戰;需要具有原則性,是其他「法」行事的準則,不能違背。而「啟發式教育法」就具有了這樣的意義。

  首先,「啟發式教育法」具有權威性。新《義務教育法》第三十五條指出:「國家鼓勵學校和教師採用啟發式教育等教育教學方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啟發式教育」在《義務教育法》裡是唯一被單獨提出的,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不可替代性的教育教學方法。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其他教育教學方法都只能在「等」列之中。這種表述方式暗示著「啟發式教育法」具有重要性和權威性,無可替代,無可比擬。

  其次,「啟發式教育法」具有原則性。也就是說,任何教育教學方法如果違背了「啟發式教育法」將會降低效益,甚至失去意義。看看一個似是而非的所謂的「啟發式教學法」的例子,一位語文教師在課堂上提問:「這篇文章可以分為幾段啊?」甲同學回答,「分為六段」,語文老師搖搖頭,繼續問:「有沒有同學有不同意見?」乙同學回答,「分四段」,老師又搖搖頭,這時大家一起回答:「分五段!」老師高興了:「完全正確!」這樣的例子,荒唐之處在於用了提問的方式卻沒有「問題性」,於是沒有真正的「啟發式教育」,因為違背了「啟發」的原則。

  當下,有許多學習方法,之所以低效甚至無效,主要原因就是違背了「啟發式教育法」的啟發原則。一些探究式學習和研究性學習在淺層次上徘徊,也是由於教師給予的啟發性指導不夠,於是學生「盲人騎瞎馬」,不知所從,不知所終。而一些優秀的教育教學方法之所以被肯定、被追捧,主要是因為用好、用足、用巧了「啟發式教育法」,洋思中學的「先學後教,當堂訓練」。讓學生先學,發現問題並帶著問題學習,於是教師的啟發就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

  總之,「啟發式教育法」具備了深遠的歷史性、廣泛的適應性、權威的原則性,因而也就具備了「根本大法」的特性。所以,「啟發式教育法」應該成為我們研究和規範各種教育教學方法的基礎和準則。

   (作者單位:南京市教學研究室)

(來源:中國教育報)

相關焦點

  • 啟發式教學
    會議中有個項目負責人想做教育,他深入閱讀了教參,發覺教參中的教學構想是希望學生能夠從現實中的現象裡獲得啟發,然後從中產生思考,接著再接受老師的引導,學會相關理論知識,最後再把這些知識回歸應用到現實,解釋更多相關的問題。這種教學方法叫做啟發式教學法,聽上去十分美好。然而上過初中的都應該明白,這種構想在實際教學中基本上都被老師忽視了。
  • 啟發式教學專項練習題
    啟發式教育已經成為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作為一名教師對於啟發式教學的領悟,運用亦成為基本要求,對於啟發式教學思想的考查也更加深刻。一、考查相關的法律法規條文【考題再現】1.學校和教師按照確定的教育教學內容和課程設置開展教育教學活動,保證達到國家規定的基本質量要求,國家鼓勵學校和教師採用( )教育等教育教學方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A.填鴨式 B.題海式 C.啟發式 D.灌輸式【答案】C。
  • 啟發式教學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運用
    目前一些啟發式教學局限於教學方法改革,忽視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整體配套定位和設計,注入式教學思想和方法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從而制約啟發式教學的活力和效率,使教學中"雙邊活動"或流於形式,成為公開課的"樣板",或成為常規教學中教師輕鬆偷閒的藉口。由此導致這種啟發式教學與素質教育目標南轅北轍、背道而馳。
  • 關於啟發式教學的思考
    上個世紀90年代末的教育改革從電化教育手段引入課堂開始,蔓延到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的改革一直延續到現如今的聲勢浩大的新課程、新高考,期間關於教育改革的爭論此起彼伏.我感受最深刻的是關於啟發式教學的爭論..一些國外的教育理論盲目的照搬過來很受賞識,而堅守中國教學傳統的教學方法備受壓力.
  • 原創 | 啟發式教學的優點​
    啟發式教學,就是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從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徵、知識基礎、認知結構等實際出發,採用各種生動活潑的方法,引導學生積極思維,使他們主動地獲取知識、發展智能的一種積極的雙向的教學方法。採取啟發式教學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充分調動教學中各種因素髮揮積極作用,提高教學質量,使課堂教學過程取得最優化的效果。那麼,如何在教學中貫徹啟發性教學原則,以最少的教學時間和精力,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呢?  要在一堂課中成功地運用啟發式教學方法,首先要求教師課前要進行充分的備課。
  • 李凱:啟發式講授與當代歷史教學
    經李教授同意,公號發表他的文章《啟發式講授與當代歷史教學》(原文發表於《歷史教學》中學版2020年第8期),希望能夠對老師們的教學實踐提供一些借鑑參考。標黑為公號編者所加。啟發式講授與當代歷史教學    如今我們處在歷史教學改革的關鍵時期。在統編高中歷史教科書的引領下,歷史教學翻開了新的一頁。
  • 蘇格拉底的啟發式教學
    啟發式教學是我們現在非常提倡的一種方法,同時蘇格拉底被譽為西方啟發式教學第一人。那麼他是怎麼啟發的呢?今天咱們就一起來看看吧。蘇格拉底是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和教育家。蘇格拉底的著作皆已流失,後人對其活動、思想的了解和研究,主要依據於他的學生柏拉圖、色諾芬等人的著述和記錄才得以保存和傳播。
  • 啟發式教育的當代實踐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這個崇高的命題,深深地浸潤在中華文化的基因之中,使這個古老的民族的善良、智慧得以代代傳承,綿延至今天。孔子興一代平民教學之時風,門下有弟子三千,夫子有教無類、因材施教、舉一反三的啟發式教育培養了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對後世的教育事業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 啟發式教學法的內涵
    啟發式教育 (heuristic education),或啟發式教學法(heuristic teaching method),大家可能都已經不是那麼陌生了,尤其是在西方教育的範疇,在教學方法上,是特別強調這一點的,注重啟發(inspiration
  • 啟發式教學之我見
    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非常推崇啟發式教育,例如:不憤不啟,不悱不發。那在我們的課堂中,怎麼實現啟發式教學呢?當然,這個在我們老師。
  • 高校思想政治課應用啟發式教學的必要性
    啟發式教學從古至今獲得了很大的豐富和發展,得到了古今中外許多教育家的關注和重視。在我國,孔子早在《論語?述而》裡就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 啟發式教學的20種方式
    (4)比喻啟發式     教師要用具體形象的、學生熟知的事物做比喻,激發學生聯想,啟發思維,進行對照,化繁為簡,化難為易,使學生生動活潑、妙趣橫生地學習。教學中教師應該在講解抽象的概念時,用具體形象的事物加以說明。一般地說,越是深奧、抽象的道理,越需要藉助比喻。
  • 2020福建小學教資面試:談談你對啟發式教學的理解
    2020福建小學教資面試:談談你對啟發式教學的理解 【溫馨提示】本欄目為各位考生提供2020福建教師資格中小學面試備考資料,希望各位考生能夠認真備考。考生們可以關注福建教師資格考試網,獲取更多福建教師資格考試資訊。
  • 常考法律法規《教育法》法條列舉
    教師法律法規是每年教師招聘考試中的常考考點,這裡,中公講師就常考《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法條的彙編如下。第一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1.時間:1995年3月18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自1995年9月1日起施行。
  • 「大拇指」教育PK「食指」教育法
    最近偶爾在報上看到一則消息,說美國曼哈頓計劃的組織者奧本海默在上大學時,有一次他對導師的教學不滿意,就徑直走到講臺上對導師說:我的方法比您的更簡單。結果,導師不僅沒有批評他,反而帶頭為他鼓掌,對奧本海默的創新思路大加讚美,說他「棒極了」!  我想,如果中國學生也像奧本海默那樣做,幾乎都會被認為傲慢無禮,不尊重老師。
  • 啟發式教學,沒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也並非萬能的
    我們現階段的教學都一致推行啟發式。而眾所周知,啟發式教學可以可以調動學生們上課的積極性,讓學生養成愛思考的習慣。但回顧兒子兩位鋼琴老師的不同的教授方式,引發了我對啟發式教學的思考。兒子的鋼琴課兒子的啟蒙鋼琴老師是位要求嚴格的李老師。每次回課之後,照例是進行新課。
  • 啟發式教學,需要學生的主動參與,孔子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長遠看,填鴨式肯定不如啟發式教學方式大體分兩種,填鴨式和啟發式。填鴨式能快速增肥,啟發式可以開啟智慧。填鴨式治標,啟發式治本。啟發式用時長,見效慢,但學生可以真正理解所學的知識,並把知識變成實用的能力,考試分數自然也不會低。大體上,高考工廠式的學校喜歡填鴨式,培養精英的學校喜歡啟發式,一個死學,一個活學。從長遠的角度看,當然是啟發式教學更好。
  • Dr.Yu談啟發式教學法的內涵
    啟發式教育 (heuristic education),或啟發式教學法(heuristic teaching method),大家可能都已經不是那麼陌生了,尤其是在西方教育的範疇,在教學方法上,是特別強調這一點的,注重啟發(inspiration) 與理解(understanding),而不鼓勵填鴨式教學、生產線式教學…然而,如何來具體實現啟發式教育呢
  • 教師教學方法兩大招,注入式和啟發式,哪個效果好你知道嗎?
    一個教師的教學方法也是影響學生接受知識的多少快慢的重要因素。今天小編就要給大家分享下教師教學常用的兩種教學方式注入式和啟發式教學方式。在現在的教學過程中,運用注入式教學方法的教師佔多數,而啟發式的教學方法相比之下佔得比率較少些;相信大家從字面上來看的話,沒有弄懂什麼是注入式,什麼是啟發式?
  • 震驚:應用最廣的「啟發式教學法」存在重大缺陷
    「啟發式教學法」存在的主要缺陷:1.「啟發式教學法」花費很多時間在「啟發教學」上,加重很多教學負擔,教學效率很低,導致「綜合訓練」時間減少,大大「弱化思維教學」。 2.「啟發式教學法」花費很多時間在「啟發教學」上,學生集中精力聽講的時間是有限的,前期聽課集中度高,但教學的是「啟發內容」,後期聽課集中度低,卻是教學重點、教學主要內容,從教育心理學角度來看教學也是不科學的。 3.「啟發式教學法」增加很多「啟發教學內容」,弱化教學目標,以致很多教師和學生分不清「教學目標」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