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菜是一種神奇的食物,有些人無香菜不歡,人生沒有香菜就是黑白的,這些人就是香菜黨;而另一群人則完全無法接受香菜,覺得這東西奇臭無比,不該存在於人世間,甚至想要立法禁止種植、販賣香菜,這群人就是香菜黑。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同一種食物。會有這麼兩極看法呢?
其實在很久以前,人們就開始思考這個問題,首先會不會是地域上的差異?像是辣椒,江西、湖南人喜歡吃辣,四川重慶喜歡麻辣火鍋,但是江浙地區可接受不了,既然如此,那就要從香菜歷史和原產地說起。
香菜歷史悠久,根據聖經的《出埃及記》記載,那可是西元前1500年左右,摩西帶領以色列人逃出埃及的奴役,在回到應許之地前,必須先經過寸草不生的荒野,但這邊什麼都沒有,以色列人開始抱怨,自由是什麼,能吃嗎?還不如回埃及當奴隸,至少可以吃得飽飽的。聽到子民們的抱怨。於是上帝降下了一種神奇的食物叫做嗎哪,每天清晨就要摘來吃。不然太陽一曬就消失了,沒辦法儲存,只能吃新鮮的。從此以色列人一吃就是40年從不間斷。40年後他們終於走到了應許之地,上帝才停止降下嗎哪(別問我為何現在開車只要9個小時,走路只需要18天的路程,他們走了四十年。這不是本次要討論的內容)。
嗎哪是什麼?至今也沒有定論。但根據聖經的記載,嗎哪外觀像是香菜種子,口味上來說,在《出埃及記》中寫著,吃起來像是蜂蜜口味的威化餅。但在另一個章節卻說吃起來像是新油,且沒辦法儲存,害怕陽光。聽起來都和香菜有幾分相似。而這種疑似香菜的東西,以色列人一吃就是40年,簡直就是香菜的鐵粉。
我前面說的古埃及也是一個香菜黨,考古發現埃及墳墓中發現香菜種子,埃及人把香菜當成藥用植物,用它來壯陽、止痛、治療關節炎、風溼病、消化不良等。還時常拿來泡茶,簡直當做萬金油來用,埃及、以色列人都是香菜的鐵粉。那同樣身為地中海鄰居羅馬人呢?羅馬人則是這三者裡面最鐵的,他們把香菜當做主食食用,用來保存肉品。當然也拿來治療各種疑難雜症。香菜簡直就是地中海飲食的代表。羅馬可是當時的世界警察,不久就把勢力範圍擴充到全歐洲。現在法國、英國與西班牙因此都被強行拉入了香菜協會。西班牙人覺得很ok。馬上成了香菜黨的一員,現在拉丁美食,像是西班牙菜,墨西哥菜、香菜都是不可或缺的食材,在拉丁美洲很受歡迎,除了葉子外,連種子都要入菜,可真是真愛呀。但英國人可不這樣想。英語香菜一詞coriander 來自希臘語,是臭蟲的意思,聞起來像是一種沒熟的水果,毋庸置疑,英國菜就少用香菜了。所以從地域上來看,西歐人討厭香菜,南歐人喜歡香菜,是不是就說過去了?
反觀香菜在中國的歷史。香菜原生于波斯與於地中海一帶。中國並沒有原產,而是張騫通西域時,從胡人那邊帶回來的。當時張騫化身為植物學家,帶回一大堆中國沒有的植物,且前面都會加一個胡字,例如胡豆、胡麻、胡瓜、胡桃還有胡荽。而胡荽就是香菜,荽這個字是為香菜量身打造的,它就是為香菜而生。所以這個字沒有別的意思,只能指香菜,把這個字拆開。荽是草字頭,可以理解是植物。下面的妥就是安穩的意思。從這方面來看,就是用手去抓一個女子,得到女子轉安穩了。所以就是一種吃了主張安心的植物。
而為什麼叫做香菜而不是臭菜呢?得多虧一個香菜黨皇帝就是五胡十六國後趙的開國皇帝——石勒,石勒是胡人,覺得胡荽胡荽的叫就是在歧視胡人,而他是香菜黨,所以改名為香荽。但荽這個字很少用,畢竟是專用字嘛,很多人不認識這個字,就乾脆叫香菜了。但石勒的統治範圍在北方對南方影響不大,南方人不這麼稱呼,覺得這東西又不香,反而給他換上一個芫字,叫做芫荽。閩南話屬於南方的語言,所以閩南話的香菜音譯過來就是芫荽的發音,但芫這個字是有毒植物。可以看出南方似乎不太喜歡香菜,但同為南方人,本草綱目作者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裡面說到香菜非常好吃,另一個唐朝人顧非熊,在他的著作《靈物志》裡寫到「下芫荽種,須說穢語」。意思是說種香菜要說髒話才能長得好。所以香菜在古代也是分香菜黨與香菜黑的。且不管古今中外喜不喜歡香菜似乎與地域沒有絕對的關係。
直到近期,科學家們終於用科學的方法找出了答案。科學家在調查25000組基因後發現了11號染色體上有一組主基因,叫做OR6A2,它和人類的嗅覺有關,它對香菜的醛類物質很敏感,而這組基因有兩種變種,其中一種會讀出香菜中的肥皂味。遺傳了這種變種基因的人就是討厭香菜,為什麼香菜會被基因標記出來呢?就是因為香菜的味道太刺激了。遠古時代人類容易吃到有毒的食物而死掉。因此演化出了吃味道奇怪的東西時,就想吐的機制來避開有毒物質。不過基因也不會決定一切,像是本來不喜歡香菜的英國,近年來喜歡香菜人越來越多。根據調查,香菜在英國已經打敗薄荷與羅勒,成為最受歡迎的香料植物。很有可能跟過去五年來墨西哥菜,中國菜與泰國菜越來越受歡迎有關。所以不喜歡香菜的人,也是有可能有改變的一天。
根據多倫多大學調查,最討厭香菜的族群是東亞裔,有21%的人不吃香菜,接著是高加索裔的17%,非洲裔的14%南亞裔的7%,拉丁裔的4%。中東裔則最低只有3%。可以猜測拉丁南亞與中東這三個地區的家常菜就常常以香菜入菜,所以吃習慣了自然可以接受,且南亞與中東的食物以重口味出名。不過這調查有個盲點,像是東亞有最高有21%。但泰國菜,越南菜與臺灣菜也常見香菜料理,所以就當作參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