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寫作業拖拉,是專注力差的表現,用對方法和三分鐘熱度說再見

2020-12-22 孕嬰育兒經

陪孩子寫作業,這種情況你遇到過沒有?剛寫兩個字,跑進廚房拿一罐酸奶;一行字沒寫完,又跑去上廁所;剛從廁所回來沒用上一分鐘,拿起桌子上的轉筆刀玩上了;在媽媽提醒下,放下轉筆刀開始寫字,剛寫兩個字,又拿起橡皮玩了起來……

最後,遊走在崩潰邊緣的你,實在忍無可忍,真想把孩子「胖揍」一頓……

近幾年,家長們都了解到專注力的重要性,十分看重孩子的專注力。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出具過一項調查報告,家長們最希望在孩子身上看到的是「努力」「責任感」,在這項數據中還有一點:有大學學歷的家長比沒上過大學的家長,更看重孩子的「專注力」,因為這項能力對今後的學業和成就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與其他寶媽的交流過程中 ,經常會得到這樣的求助:「我家孩子專注力不行,做什麼都不認真,喜歡一樣東西也都是三分鐘熱血,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遇到這種求助,有時真的不知該如何回復,總不能說是家長的問題吧,雖然是實話,可有時實話卻「忠言逆耳」。

這樣的情況經常發生在我們身邊,尤其是「隔代育兒」的家庭。

孩子正在全神貫注的搭積木,突然旁邊出現個大人,拿著碗:「寶寶餓沒餓,吃點東西吧。

孩子專注的看著動畫片,突然被大人抱起來狠狠地親一口,並說道:「寶貝想不想玩騎大馬?

還有的時候,孩子正在玩自己心儀的玩具,可是大人覺得另一個玩具更適合孩子,直接把那個玩具拿過來,「寶寶你看,這個玩具還可以這麼玩,是不是更有意思?」

大家回想一下,這些場景有沒有發生在你的家裡,當孩子選擇自己探索某件事的時候,或者做一些大人不想讓他做的事情,會用各種形式轉移孩子注意,或者乾脆直接把孩子抱走。

大人的這些行為,都是在打斷孩子「注意力」的養成,當孩子孩子在承受這種「被打斷」的時候,通常都無力而被動

有些家長會覺得沒那麼嚴重吧?孩子是在玩,又不是在學習,打斷他也是為了他好,有這個想法的家長,又陷入了另一個誤區,就是「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

在我們看來孩子是在做無關緊要的事,但是請你記住,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每天不就是應該做這些事嗎?這些貌似不值一提的小事,卻有著「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本質。

如果孩子專注一件事,經常被幹擾或者打斷,那麼以後他的這些能力發展可能受阻。

1、學習能力受阻

有些幹擾持續時間可能很短,可是在幹擾消失的一瞬間,孩子不可能馬上回到滿負荷的專注狀態。同樣是學習1小時,在這個過程被幹擾1分鐘,可能要付出10分鐘的時間成本才能重新回到學習狀態。

2、持久力受阻

搭積木、讀繪本、畫畫,這些屬於短時間的專注,而絕大多數成就都離不開長期專注,比如寫書、設計圖紙、發明一樣東西,沒有良好的持久力,這些事情都很難去完成。

3、缺少高峰體驗

專心的做一件事,很容易得到高峰體驗帶來的快感,比如跳舞、體育運動,甚至是電子遊戲,長時間的努力換來的是登臺表演的機會或者獎勵,我們不會在一邊打球一邊唱歌中獲得高峰體驗,因為高峰體驗需要對某一項有足夠的專注度,缺乏專注力,高峰體驗可能會成為孩子的「奢侈品」。

4、更加依賴家長

「吃一口」、「喝口水」、「玩這個玩具」,都可能成為家長重新定向孩子專注力的目標。孩子在這些幹擾下,會變得缺乏抵抗力,導致孩子不能把現有的事情做完,這也會增加孩子對家長的依賴感,因為他所做的事情,都是在你的幹擾下完成的。

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1、選擇權交給孩子

最基本的,孩子在專注一件事情的時候,不要輕易打斷他,這不僅是培養孩子專注力的技巧,也是對孩子基本的尊重。

試著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我們正逛街被老闆打電話要求回去加班;麻將剛打上,老婆就來電話讓你回家,我們心裡也都會有不情願吧,孩子也是同理。

家長們應該把主動權交還給孩子,不應該剝奪他的選擇權。

2、創造可以專注的空間

不管是玩遊戲還是學習,都要給孩子創造一個可以專注的空間,讓他可以無幹擾的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不要被電視聲、大人說話聲和廚房飄出來的香氣所幹擾。

3、如果必須打斷,請給他時間

當我們要外出或者吃飯,孩子還在專注做自己的事情的話,我們要提前告知他,比如「半個小時後,我們要出門」或者「十分鐘後我們要吃飯了」,最好配合一個計時器,因為小孩子可能不太認識時鐘,我們把計時器調到預定的時間,你會發現到時間後,孩子會主動結束手頭的事,準守和大人的約定。

初為人父人母,有時候可能會「好心辦壞事」,比如用「為了他好」的方式幹擾了孩子的專注,當意識到了風險,就要及時更正自己的錯誤,否則專注力再怎麼培養,也都是徒勞的。

如何培養孩子專注力?

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與其在外面報一些魚龍混雜的早教班,不如自己在家用遊戲的形式培養孩子專注力。

《神奇的專注力訓練遊戲書》就是一套可以邊玩遊戲邊培養孩子專注力的遊戲繪本,全套共4冊,分別是《圖形大猜想》、《數字大爆炸》、《迷宮大冒險》和《綜合訓練營》豆瓣評分:8.6分。

《神奇的專注力訓練遊戲書》是由英國Parragon公司出版發行,Parragon先後出版過諸如《汪汪特工隊》、《米老鼠與唐老鴨》、《超人與蝙蝠俠》等等迪斯尼、漫威系列高品質兒童繪本,圖書,深受各國小讀者的喜愛。

《綜合訓練營》綜合訓練孩子的觀察力、思維力、想像力以及推理能力,其中涵蓋了英語單詞、豐富的色彩、數字,以及連線、找不同、迷宮等各種遊戲。讓孩子們練習專注力的同時,全面提升思維能力。

《圖形大猜想》涵蓋了生活場景中的各種元素,每個圖形需要孩子們按照數字由小到大連線。數字、圖形、故事的結合,故事和連線遊戲的結合,既有利於加強孩子的運筆能力,又有利於提高專注力。

《數字大爆炸》涵蓋了數獨遊戲,找規律,破解密碼等各種題目。各種精心設計的場景、富有衝擊力的圖畫,讓它全面但不枯燥。孩子們可以在遊戲中提升數學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專注力。

《迷宮大冒險》都是經久不衰的迷宮遊戲,對於提高孩子的空間感知力、記憶力、觀察力、判斷力大有裨益。

《神奇的專注力訓練遊戲書》適合3~8歲孩子,既是訓練孩子專注力的書籍,也可以當成玩具,當孩子獨自沉浸在書中遊戲的時候,訓練專注力的目標很輕鬆就達到了。

想培養孩子專注力,卻無從下手的家長,聖誕和新年就要到了,不妨送一套給孩子當新年禮物吧!

#兒童專注力#

相關焦點

  • 有個三分鐘熱度孩子,學習專注力差,或許是娃的「氣質」在作怪
    很多媽媽認為,孩子做事"三分鐘熱度"就是專注力差。其實孩子專注力時間的長短是取決於他的發育年齡。不同年齡的孩子,持續專注力會有所不同。下課10分鐘讓孩子放鬆一下,有助於孩子下節課再次使用他的專注力。上文中小愛的女兒,為何做事"三分鐘熱度"?除了孩子發育原因、小愛對女兒專注力時間抱有不切實際的期望,更多的是孩子"氣質"在作怪。
  • 專注力差做事效率低,孩子專注力差的3種表現,希望你家孩子沒有
    對於孩子來說,專注力不僅僅關係到做事情的結果,也和個人的態度、對時間的規劃等等有關係,專注力差的孩子做事效率往往比較低。1.態度懶散一般來說,孩子做事情態度懶懶散也是專注力差的一種表現。比如說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從拿出作業到寫就需要花近10分鐘的時間,家長要是不催促甚至連作業都不會拿出來;在寫作業的時候喜歡在一旁東畫西畫,心思根本就沒有放在寫作業這件事上,所以態度非常懶散,很多家長看了都覺得心急火燎,恨不得把孩子頭和手按在作業上。
  • 姚晨輔導孩子寫作業「抓狂」,專注力差的孩子,寫作業有多難?
    然而這樣一個女明星,在生完孩子之後,同樣也面臨輔導孩子作業頭疼的問題。姚晨的兒子小土豆慢慢長大後,到了上學的年齡,身為寶媽的姚晨不得不開始操心孩子的學習問題。有一天,老師給小土豆布置了一個寫作文的任務,作文要求100字左右,就是這樣一個作業使得姚晨對孩子大發脾氣。
  • 孩子專注力差、三分鐘熱度不是病,做好這四點就能改善!
    相信很多家長多少都有因為小孩專注力不足而感到頭疼過,例如學齡前的孩子做事情總是三分鐘熱度,新買回來的玩具玩幾天就夠了,看書翻兩頁就扔一邊兒去了……上了小學後專注力差,上課坐不住、總是不專心聽講、東張西望、總做小動作,回家寫作業也總是玩橡皮、啃鉛筆,或者時不時地出來逛兩圈,玩一會兒玩具……
  • 專注力訓練沒有用?是家長沒有用對方法
    這些情況和孩子的專注力差有很大的關係,雖然現在很多家長都已經開始重視孩子專注力差的問題,開始給孩子做各種各樣的專注力訓練,但是效果都不是很明顯。專注力訓練要有用,家長的做法也至關重要。首先在孩子專心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家長不要總是以關心之名去打擾孩子。
  • 孩子愛走神、易分心?教家長3個方法,解決孩子專注力差的難題
    王磊院長說,若家長想改善孩子專注力,需要知道原因。那麼,孩子專注力差的原因有哪些呢? 1、一邊做其它事情,一邊帶孩子。很多家長都存在著不專心帶孩子的事情,比如有的家長一邊帶孩子,一邊聽歌,一邊帶孩子,一邊看手機,一邊給孩子餵東西,一邊看視頻等等。這樣小孩子從小受到父母的影響,就會學會不專注做事情的習慣。
  • 孩子愛走神、易分心?教家長3個方法,解決孩子專注力差的難題
    王磊院長說,若家長想改善孩子專注力,需要知道原因。那麼,孩子專注力差的原因有哪些呢?1、一邊做其它事情,一邊帶孩子。很多家長都存在著不專心帶孩子的事情,比如有的家長一邊帶孩子,一邊聽歌,一邊帶孩子,一邊看手機,一邊給孩子餵東西,一邊看視頻等等。這樣小孩子從小受到父母的影響,就會學會不專注做事情的習慣。
  • 孩子總是閒不住?並不是多動症表現,尋找合適解決方法才是重點
    做事情三分鐘熱度閒不住的孩子在生活當中的表現,通常是做事只有三分鐘熱度。這些孩子沒有辦法去專注地做一件事情,而且做事情的時候總是粗心大意,無法照顧到一些細節,導致做什麼事情都會以失敗告終。做事拖拉還有一些孩子在生活當中閒不住的表現是做事拖拉。這些孩子總是有著嚴重的拖延症,沒有辦法儘快地完成事情,會被周圍的稀奇事物吸引住注意力,明明眼前的事情更重要,但是他們總是認為能拖一會是一會,不會快速完成。
  • 孩子做事3分鐘熱度,專注力差怎麼辦
    孩子每次玩玩具,很快就膩了,幾分鐘就覺得不好玩了。感覺平時孩子對什麼都不是很上心,是不是專注力太差了呢?相信有不少爸爸媽媽都會有類似的體會,家裡一堆玩具,但是孩子總是這個看看、那個晃晃,的確做到了「雨露均沾」,但是每一個都是「3分鐘熱度」。這是為什麼,家長又該怎樣引導孩子呢?一起跟著Mymo來看看。
  • 孩子寫作業拖拉,家長這樣做,立竿見影
    我們成年人在做事的時候,越專注於某一件事越覺得時間過的好快,感覺時間「變短」了。而孩子則是對整個世界的所有事情都充滿了好奇,需要關注和記憶的事情非常多,讓他們「覺得」時間「變長」了,所以他們從來不會著急,不會覺得時間不夠用。相比時間管理,更讓家長抓狂的是:即使學校作業布置得少,孩子照樣也會拖拉到十點、十一點才寫完!
  • 孩子愛走神、易分心?教家長3個方法,破除孩子專注力差的問題
    我自從開通了在私信和評論區裡幫家長們對孩子的心理問題進行諮詢解答的路徑,我所收到的最多的幾個問題之一就是「我檢查我家孩子的學習情況,十次得有九次是在分心」。而實際上孩子愛分心,上課的不過五分鐘就開始「屁股長釘子」的東瞧西看的確是一種常見的問題,而這種情況是孩子缺乏專注力的典型表現。
  • 孩子愛走神、易分心?教家長3個方法,破除孩子專注力差的問題
    我自從開通了在私信和評論區裡幫家長們對孩子的心理問題進行諮詢解答的路徑,我所收到的最多的幾個問題之一就是「我檢查我家孩子的學習情況,十次得有九次是在分心」。而實際上孩子愛分心,上課的不過五分鐘就開始「屁股長釘子」的東瞧西看的確是一種常見的問題,而這種情況是孩子缺乏專注力的典型表現。
  • 孩子寫作業拖拉,用了這個方法,孩子寫作業速度越來越快
    文|酷媽前段時間和兒子幼兒園同學媽媽聊天,她說她女兒不寫作業什麼事都沒有,一寫作業就哭,或者讓她寫作業,不看這1小時都寫不了幾個字。每天輔導孩子寫作業跟打仗一樣,十八般武藝全部要用上,於是我跟她分享了一個我教兒子寫作業的方法讓她試試。
  • 孩子專注力差,做事總是三分鐘熱度?專家:跟孩子發育有關
    不管是玩玩具還是做老師布置的任務,總是三分鐘熱度。就拿今天來說,老師布置的任務是背古詩《出塞》,可是孩子剛讀了兩遍就罷工,非要玩奧特曼,奧特曼玩了不到五分鐘又開始玩西瓜球,扔了不到三分鐘又要看書講故事,一個故事剛結束又開始玩水......本來就已經很煩了,孩子爹還跟著搗亂,非說孩子缺乏專注力,是小時候沒教育好導致的。就因為這話,差點引發家庭大戰。
  • 孩子專注力差,家長巧用這幾個方法,對孩子很有幫助
    最近小編在整理後臺的時,發現很多家長給睿智燈塔留言,說自己家的孩子專注力差怎麼辦?比如做事三心二意,上課不認真聽講,東張西望,寫作業拖拖拉拉等等,這讓很多家長非常頭疼,那麼,如何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呢?什麼是專注力?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專注力又稱注意力,是指一個人專心於某一件事物或活動時的心理狀態。專注力對孩子重要嗎?
  • 孩子寫作業拖拉怎麼辦?
    開學有一段時間了,很多家長感受到了孩子寫作業拖拉的壞習慣。寫作業拖拉是很多孩子的通病以及很多家長的噩夢,下面給大家支個招,簡單易行。這樣孩子做作業的時候不容易分心。合理調整作業順序放學後,根據孩子的內容難易程度,分成三個階段,先做簡單的,再做難的,最後是簡單的。先做簡單的、再做難的、最後做簡單的,這樣他感覺很快就做完了,難得放中間,這是解決問題的一個比較好的方法。
  • 做事「3分鐘熱度」,孩子專注能力差,這些原因家長要了解
    最近,很多的父母經常抱怨自己的孩子專注力差,玩玩具不到3分鐘就做別的事情,總是「3分鐘熱度」,而且每次都將自己的玩具弄得到處都是,特別是每天晚上寫作業的時候,總是東張西望、一會玩手指頭、一會上廁所,出現這種情況,家長們表示很無奈。
  • 孩子做事「三分鐘熱度」,熬夜也寫不完作業?學習時專注力挺重要
    前段時間小編上哥哥家串門,剛好趕上2年級的侄子放學,剛放下書包就說他餓了。於是家裡人趕緊給他準備好飯菜,吃了沒幾口就跑去看電視了,怎麼說也不聽。看了看電視就又跑到一邊玩玩具了,嫂子好聲好氣的問他作業什麼時候寫,他卻好像聽不見一樣。
  • 做事「3分鐘熱度」,孩子專注能力差,這些原因家長要了解
    最近,很多的父母經常抱怨自己的孩子專注力差,玩玩具不到3分鐘就做別的事情,總是「3分鐘熱度」,而且每次都將自己的玩具弄得到處都是,特別是每天晚上寫作業的時候,總是東張西望、一會玩手指頭、一會上廁所,出現這種情況,家長們表示很無奈。
  • 孩子放學後磨蹭不寫作業?李玫瑾:花十分鐘做此事,專治孩子拖拉
    於是會出現這樣一幅場面:每當孩子放學,寶媽都會第一時間衝到孩子面前,「叫爺爺告奶奶」一樣「求著」孩子寫作業,直到看到孩子乖乖坐在書桌上才鬆了口氣:「怎麼現在的孩子寫個作業這麼磨蹭?"父母的性格和高要求會在無形中給孩子施加壓力,讓孩子逐漸失去完成任務的成就感,面對那些脾氣暴躁的父母,孩子甚至會產生對學習和做作業的恐懼心理。為了更好地「保護」自己,孩子自然會表現得「磨磨蹭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