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間10分鐘,到底是跑步還是預習,才有利於學習?資深老師這麼說

2020-12-11 英語學習方法

爭分奪秒,課間十分鐘也不放過,是每個存心要努力上進的學生都幻想過的美麗願景。

有時候課間十分鐘會過得很長,老師在講臺上賴著不走,拖堂把十分鐘拖出了一節課的效果;有時候課間十分鐘又很短,還沒等到廁所坑位上課鈴就又響了。想拿這十分鐘做點有意義的事,好像不大可能,因為它太不受控,時而不屬於自己,時而被要被一些必須卻瑣碎的事情佔據。

但算下來,一天至少有五個課間十分鐘,一周就是4個多小時,一年就是……誰能捨得打水漂。

說起來,課間適當運動是一個備選方案,中國大部分學生運動量實在太少,一天能擠出這五十分鐘蹦蹦跳跳一下,至少能起到一點補償作用。可是,本來就挺排斥運動的學生,以後可能更將視其為洪水猛獸了。

運動受傷,是運動的鍋嗎?

疫情迎來尾聲,被耽擱的許多重要行程重新懸回人們頭頂。

寧波14歲初三女生小陸,得知開學後馬上要進行體育中考,在家展開猛練,一口氣做了200個深蹲,還要繼續仰臥起坐、跳繩。結果第二天雙腿酸痛到不能觸碰,走路發軟,緊接著,小陸發現自己尿色發紅。起初主張休息戰術的家人再也不敢怠慢,拉著小陸直奔醫院。在寧波市第一醫院急診科,一經檢查,醫生確定了是橫紋肌溶解症,小陸的肌酸激酶數值高出正常標準900倍。

上一個因為"橫紋肌溶解症"驚現新聞頭條的,還是被班主任體罰500個深蹲的天津中學生……

許多厭惡運動、反對體育中考的人多年壓抑終於有了宣洩口,"取消體育中考"是這條新聞下出現頻率較高的評論。也有人保留髮言,覺得不用一刀切,取消1000米就行……還有很多人開始回憶中學時期被體育完虐的慘痛經歷,各種併發症、後遺症讓人恨不得把體育打入地獄。

但運動並不是罪魁禍首,對運動的無知才是類似事件發生的原因。

運動是一切美好的開始

從"取消考數學"到"取消考英語",現在再到"取消考體育","取消論"十年如一日地有人追捧。

但是,它並不合理。

孩童時候,我們都曾愛跑愛跳,那時出汗、臉紅、微微氣喘都是忘我而酣暢的快樂。但進入某個階段後,屁股扎在椅子上就再也起不來了,運動也變成了酷刑,生與死的距離不過一場800米。

體育的意義,我是在大學才懂的。一切源於一本書——《運動改變大腦》。

看過那本書,我開始嘗試運動,從一開始的心有餘悸,到後來發現,身體素質不是設定值,它可以隨著鍛鍊而增強;鍛鍊也不意味著拼命,它可以疏通滿載壓力的、迎著夜風的一場恣意慢跑;每天運動也不會變成頭腦簡單的傻大壯,反而能更聰明、更有活力;跑道不是刑場,當我在跑道上環繞的裡程逐步增加,我的幸福感也奇怪地增加了,我情緒更穩定、氣色漸好……

也是那時起,我才意識到,我們的學校多麼缺乏"體育"。

運動是只要有一點了解,就一定會愛上的活動。

高中畢業後,部分人開始有了健身習慣,而喜愛運動、健身的職場人士數量更是與中學生呈爆發對比,這其中不乏像我一樣曾經認為運動猛於虎的人。

運動也是學生提高成績助力

運動可以增強人的自律神經,它就像一個良性齒輪,能把一切帶入正途,而這也是許多人開始規律鍛鍊後對運動的熱愛一發不可收拾的原因,大家都感受到了它帶來的變化。

所以,我們不應當鼓勵"取消中考體育",這背後是逃避邏輯,無益於把我們的中學生們變成更好的人。

相反,我們應該鼓勵鍛鍊,並且為學生們傳授充足的、先進的、科學的運動知識儲備,引導他們正確認識運動對於身體、生活包括學習的積極作用,教會他們為自己安排科學的鍛鍊計劃。《柳葉刀》的一篇論文表明,每周150分鐘的運動可以顯著改善身體素質,所有形式的體育活動都有效,包括打掃衛生、步行。

所以,其實我們應該鼓勵學生課間十分鐘多加運動,哪怕是要背單詞,也可以起來邊走邊背,實際上,這樣做大腦和身體都會更清爽、記憶效率也更高。

學生的宇宙都是以學習為中心構造的,大家為了其他學科而試圖閹割體育的時候,不妨想想,其實它才是讓這個宇宙穩定運作的最大助力。

希望我們能迎來所有人都不再懼怕中考體育的那一天。

學習,只要方法得當,便能在有效的時間裡發揮出更高的效率,並不需要對那課間十分鐘還要硬用於學習。

就拿學英語背單詞來說。掌握了技巧的,能迅速擴大自己的詞彙量。而不懂技巧的,總是在考綱詞彙裡徘徊打轉。

那麼怎樣才能更高效背單詞?

看下面視頻,了解來川老師講解的背單詞方法,很多家長反應,自家娃用了背單詞的方法之後,用一個暑假就背過了所有大綱單詞。

方法得當,孩子背單詞都能背出幸福感,快讓孩子試試這樣背單詞

狀元龔然:要想高考前快速逆襲,補習不如重視課堂,刷題不如猜題

學習,要識破「高效記憶」的坑:記憶神話與我們的需求從不搭邊

相關焦點

  • 各國課間10分鐘,韓國讓人眼紅日本沒眼看,中國學生:我太難了
    學生最期待的就是課間十分鐘。現在的孩子大多都對學習不感興趣,有很多孩子都認為學習是一件十分枯燥的事。對於不愛學習的孩子來說,一天中最期待的就是下課的十分鐘,不過每個人對於課間十分鐘的安排也不一樣。有網友曾經曬出了各國學生課間十分鐘對比圖,接下來我們就一起看看這十分鐘大家都是如何安排的。
  • 語文老師爭取課間10分鐘教學,給學生練閱讀理解,家長紛紛點讚
    可是由於今年開學的時間,老師們也有一點慌了,在辦公室裡紛紛討論,該如何給學生們搶課?通過開學的學習情況,假期在家的學習效率確實不好。又見到久違的同學,這學習的心怕是難收回來了。凡是課間時間路過教室,這些「猴孩子」們全在瘋鬧,老師們真是著急呀。我準備了一些小短文,打算在課間10分鐘給同學們講一講。只要是兩節語文課連上的時候,我會先徵求學生們的意見。
  • 3段式切割課間十分鐘
    我是鄭老師這一講給大家介紹的主題是「3段式切割課間10分鐘」。一共課間就休息10分鐘,這一講老師說的切割,就是要把這10分鐘變成2-6-2三段。我知道課間休息的時候,是你們笑的最燦爛的時候。只要下課鈴一打響,你們就像鳥兒獲得了自由一樣,那是無比興奮啊!大家都是怎麼度過的呢?
  • 課間不嬉戲打鬧,安靜的課間十分鐘越發常見,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首先,孩子們的學習壓力變大了,或者說現在更重視教育了,哪怕是小學,孩子們依然有很多作業需要完成,晚上熬夜寫家庭作業的現象也並不少見,有些孩子為了晚上回家後能少做點作業,就選擇白天課間就開始做。就算沒有作業需要做,孩子們還需要看書、預習、複習。換句話說,現在不僅是高中生覺得課間十分鐘很寶貴,就連是有些初中生,也是在爭分奪秒的學習,課間十分鐘也不能放過。
  • 語文預習要花1小時還是15分鐘?課文都能自己學,那要老師幹嘛
    事實上,老師留預習作業是讓同學來了解,對第二天將要學習的課文內容有一個了解,而不是讓同學們去掌握和自學。花上1個多小時,甚至更多的時間來學習語文的新課,那確實沒老師什麼事。而這樣預習的後果就是學生會對語文越來越沒有興趣,那麼究竟語文預習該怎麼做呢?我認為只用15分鐘就可以完成,小島老師來分享一下,這15分鐘,同學們該如何分配時間和做哪些預習的工作。
  • 一年級老師讓家長提前給孩子預習有錯嗎?(另附預習建議)
    在我看來任何上過學的人都應該聽老師講過「課前預習、課後複習」的重要性吧?預習這件事情你可以不用參與,讓孩子自己去做,但是顯然你家孩子才一年級,對於低年級的孩子來說大多數是不太可能有這個預習的能力的,他們充其量就是看一遍書,然後所謂的「重點」、「難點」根本分辨不出來,甚至於有些孩子練課本上講的是什麼可能都看不懂。
  • 初中班主任:課間十分鐘,經常做這3件事的學生,八成是「學霸」
    雖然說課間僅僅十分鐘,不過對於學生來說可以做很多事情。有初中班主任透露,課間十分鐘,經常做以下這三件事的學生,八成是學霸。到底是哪些事情呢?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因為對於學霸來說,老師講課的時間十分珍貴,他們都會很認真的去聽課並且做筆記。於是只能等到下課之後,才會去上廁所。如此一來,就不會耽誤到學習了。
  • 各國的課間10分鐘:日本化妝,韓國跳舞,中國呢?扎心了
    導語:各國的課間10分鐘:日本化妝,韓國跳舞,中國呢?扎心了我們都知道,雖然每個國家的教育體制不一樣,上課時間的長短也不一樣。不過,學生都非常期待課間休息時間,畢竟上了一節課,無論是認真聽講的學生,還是比較活潑愛玩的同學都想要利用課間休息時間來放鬆自己。
  • 課間10分鐘「玩」出智慧 深圳上沙小學推進課間「靜文化」成效顯著
    勇於探索,先行先試,上沙小學目前正在通過一系列舉措,積極推進課間「靜文化」,讓學生在課間10分鐘的時間裡,有益智遊戲可玩,有豐富書籍可看, 「在課間也能表現出一種知書達理、有規矩、有序的姿態」。學生在課間「靜文化」書櫃前閱讀。
  • 大家都做「課間十分鐘」活動,這家幼兒園的怎麼這麼有趣
    那麼問題來了:小學下課到底可以做什麼呢?可以玩多久呢?對此,孩子們七嘴八舌討論開了:辰辰:我聽哥哥說過的,小學生下課了,會跳繩、踢毽子、做遊戲的。周軒:下課了應該可以踢足球、跑步吧,一定很好玩。大元:下課就只有十分鐘的時間,我覺得就只能喝點水然後坐著。
  • 課間10分鐘我能做什麼?看美國,看日本、中國學生:太真實了
    可以看出,孩子們之間的競爭是有多強,他們的小肩膀也承受著非常沉重的壓力,這些壓力來自社會,來自學校、教師和家長,也來自他們之間的競爭,在與時間賽跑的過程中,孩子們的日常休息已經成為學習的成本。課間10分鐘我能做什麼?
  • 哈佛秘籍:課前預習,追根究底,探尋真相,學習得心應手
    但遺憾的是,中學生對課前預習重要性的認知還存在著不足。在日常教學中,我經常會聽到學生這樣的抱怨:「老師,平時作業都寫不完,哪還有時間在上課前預習呢?」「要是我自己提前預習了,那還聽老師講課做什麼?」而那些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則不會有這樣的抱怨,他們通常都已經養成了課前預習的良好習慣。
  • 早上空腹跑步是好是壞?晨跑好還是夜跑好?區別竟然這麼大
    雖然都是跑步,但是晨跑和夜跑的區別還是非常大的。一直以來小編都非常佩服那些堅持晨跑的人,尤其是寒冬臘月的時候還能從溫暖被窩裡面爬出來跑步的人。都說剛吃完飯不能立即運動,尤其是跑步,因此很多晨跑愛好者都是在空腹的狀態下運動的。
  • 高中「學霸」曬出作息表,一天拿來當兩天用,晚飯用20分鐘?
    特別是一個班級中的學生,花了同樣多的時間,接受了同一個老師的教育,為什麼就是比別人差一大截呢?其實不管是在平時的學習還是在高三的複習,很多學生都知道學習方法的重要性,但是所謂的學習方法不過也就是查漏補缺,記錄錯題,溫故知新等。很多學生還為此給自己製作了作息時間表,用來規範自己的學習。高中「學霸」曬出作息表,一天拿來當兩天用,晚飯用20分鐘?
  • 一個跑步8年的資深女跑者告訴你:女生堅持跑步到底有哪些好處
    如果堅持了一個事情有八年,都跨過了7年之癢的時候,肯定就是打內心眼裡接受的,並且熱愛著的事情,才有這麼強大的毅力可以堅持著。小薇就是這樣一個能夠堅持,並且非常熱愛跑步的女生,她堅持跑步堅持了8年。雖然安穩,但是也帶著一種乏味,大學同學們很多就在學校當體育老師,她覺得自己的專業並沒有得到應用。於是,就在每天下班後煩悶的時候,去體育館跑步。跑步的時候就會比較放鬆,沒有了工作的壓力和束縛,在跑步中自在的奔跑,感受到了最自然的,最放鬆的時候。而且我們在辦公室老是會彎腰和聳肩,對自己的頸椎和身體都不太好,尤其是塑型方面。
  • 孩子課間10分鐘做什麼?看這組圖,網友: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壓力
    XX媽媽:沒辦法,現在的壓力這麼大,不給她再報幾個班,就要落後其他人。媽媽B:說得有道理,我們應該像XX媽媽學習!看完孩子的表現,網友:太心酸有老師分享了自己學生課間10分鐘的照片,看完之後讓人倍感心酸。課間十分鐘本是給上了幾十分鐘課程的孩子一個大腦和眼睛放鬆的休息時間,孩子們應該動起來,出去走一走,活動活動筋骨,呼吸新鮮空氣刺激一下大腦。然而,從照片中我們卻看到,幾乎所有的孩子都趴在桌上睡覺。
  • 孩子課間10分鐘做什麼?看這組圖,網友: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壓力
    XX媽媽:沒辦法,現在的壓力這麼大,不給她再報幾個班,就要落後其他人。媽媽B:說得有道理,我們應該像XX媽媽學習!01課間10分鐘能做什麼?看完孩子的表現,網友:太心酸有老師分享了自己學生課間10分鐘的照片,看完之後讓人倍感心酸。
  • 快開學了,資深學習力專家分享乾貨:如何預習和聽課效果好?
    快開學了,資深學習力專家分享乾貨:如何預習和聽課效果好?有很多家長困惑地問:「 我的孩子學習挺努力的,可是,為什麼成績就是上不去呢?」我一直認為孩子的學習成績不理想不是因為別的,就是因為上課時孩子不會聽課。有一項對300 多名中學生學習情況的調查發現,聽課效果越好,所學功課的成績越好;聽課效果差,則成績也比較差。
  • 解密清北學霸之九獨門秘籍5+10預習複習法
    ,今天我們就來分析拆解一下河北理科狀元李曼茜5+10預習複習方法,讓你也能學會這套學習秘籍。一、什麼是5+10預習複習法呢?針對具體學科,拿出15分鐘課,前5分鐘預習,課後10分鐘複習。 二、如何安排預習以及預習的時間呢?
  • 課間休息10分鐘有什麼作用
    課間休息10分鐘有什麼作用現代心理學的研究認為,課間休息對剛學到的知識,能起鞏固記憶的作用。課間休息能消除腦力的疲勞,更快恢復大腦的工作能力。課間休息可以消除由於上課時久坐所產生的肌肉的靜力性緊張。課間活動能增強心血管系統的機能,使呼吸變得加快。心肺功能得到了鍛鍊。課間活動的跳繩能刺激和促進骨骼的生長。並能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靈活性和反應速度都有一定幫助。課間廣播體操,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分鐘,可是,從上肢到下肢,從胸腹到腰背部,身體的各個關節、肌肉、韌帶都能得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