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事業單位統考(D類)的《綜合應用能力》卷中,案例分析題佔60分。下面以一道考過的案例分析為例,幫助考生獲得答題技巧和答案的書寫方式。
王老師有寫工作日誌的習慣,以下是他工作日誌中的一些記錄:
記錄一:
新學期,我被聘為七年級(初一)某班班主任。得到通知的那一刻,高興之餘也多了幾分焦慮,因為這是我第一次擔任班主任。開學第一天,我走進了教室,面對50多張陌生的面孔,突然感覺有些緊張。幸好我提前請教了經驗豐富的老師,知道充分了解學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前提。根據學生的學籍表,我已經了解到一些情況,但為了更好地進行班級管理,我讓學生填寫了一個調查表,調查事項包括學生特長、興趣愛好、是否擔任過班幹部、以前的學習情況。
看到填好的表,我心裡一下子輕鬆了很多,這下我算是對學生有了的了解。我對帶好這個班充滿了信心。
記錄二:
開學一周了,今天我召開了第一次班會,其中一個任務就是向大家宣布班委會的構成。我根據之前了解到的情況,指定了五名擔任班幹部且成績好的同學組成班委會,分別擔任班長、學習委員、紀律委員、衛生委員和文體委員,協助我管理班級,在宣布此過程中,我發現有的學生對此漠不關心,有的則面露沮喪。
班會結束後,我與部分學生進行了交流。有的學生小心翼翼的問我:「小學時,我一直是學習委員,您現在為什麼不讓我當了?」還有學生問:「您為什麼讓XX當班長?他雖然學習成績好,但是課程經常說話。」……面對學生的問題,我陷入了沉思。
記錄三:
開學一個月了,有的老師反映我們班課堂紀律太差,教學內容無法按計劃完成。為此,今天我特意走到了我們班教室的窗外,查看學生上課情況。透過窗戶,我發現課堂上有的學生在睡覺,有的竊竊私語……我意識到,班裡的情況並不樂觀,需要給學生立一些規矩。於是,我設計了一個班級量化評價表,作為學生日常評價的重要依據,並由班委協助我進行班級管理。
(1)請結合上述案例,談談王老師作為新班主任,他的做法有哪些可取和不足之處。
要求:、準確、條理清晰,字數不超過300字。
(2)請對記錄三中王老師設計的量化評價表進行評價。
要求:評價準確、,條理清晰,字數不超過300字。
(3)請根據上述案例給你的啟示,談談如何做好班級制度建設。
要求:結合案例闡述,條理清晰,字數不超過400字。
1、【參考答案】
王老師作為新班主任,我認為他的行為有以下可取之處①具備虛心請教、終身學習的職業態度:能提前請教經驗豐富的老師。②具備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常識,採用適當方法了解學生:通過查看學生學籍表和填寫調査表,充分了解學生,這是班主任工作的的重要前提。③具有良好的職業心理素養:班會結束後,主動與學生互動,並善於調整心態。④善於用一定方法管理班級,能夠採用建立班級核心和制定量化表的方式管理班級。
不足之處有:①管理方式屬於專斷型:在班幹部任職上,沒有採用民主的方式,而是直接指定宣布。②了解學生方法單一,只採用問卷和學籍分析方法,沒有系統了解學生。③教育理念有偏差,用成績作為評價學生唯一標準,選用班幹部只選擇成績好的學生,④只看到了學生以前的表現,沒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沒有及時關注學生的情緒並做出調整。
【解答提示】題幹問不足之處與可取之處,可見答案由兩部分構成:可取之處一段,不足之處一段。在列舉可取與不足時候,注意分條列點,從材料中找依據。材料中的「幸好我提前請教了經驗豐富的老師」、「知道充分了解學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前提」、「根據學生的學籍表」、「我讓學生填寫了一個調查表」,「調查事項包括學生特長、興趣愛好、是否擔任過班幹部、以前的學習情況」,等等,都可以成為可以使用的信息。根據以上信息進行「可取」與「不足」兩類的分類整理。在進行表述時候注意與避免大白話,顯示一定的專業術語和理論基礎。
【思路整理】1、可取之處,分條列點。2、不足之處,分條列點。寫多寫全。
【知識點】班主任常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