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利華寶潔操控洗衣粉價格 被罰3.15億歐元

2021-01-12 中國日報網

據路透社消息,生活日用消費品巨頭聯合利華(Unilever)與寶潔(Procter &Gamble)兩家公司被歐盟監管當局處以約3.152億歐元(約4.56億美元)的罰款,原因是歐盟監管當局發現上述兩家公司涉嫌在歐洲八國聯合操控洗衣粉價格。

德國漢高因向歐委會提供洗潔精價格壟斷的線索而被免於罰款。聯合利華被處以1.04億歐元的罰款,寶潔被罰2.112億歐元。

作為委員會裁決程序中的一部分,歐盟監管當局將上述涉案公司的罰金削減10%以換得涉案公司承認自己確實聯合操控了價格。

歐盟競爭委員會專員(EU Competition Commissioner)喬奎因·阿爾穆尼亞(Joaquin Almunia)說:「藉由涉案公司已承認其壟斷市場價格的行為,委員會才得以及早結束調查。」此外,委員會還可以借自願揭露隱情為由酌情削減罰款。

世界第一大家用產品製造商寶潔公司旗下擁有汰漬(Tide), Gain and Era三大洗衣粉知名品牌,英荷日用消費品集團——聯合利華旗下的洗滌產品有奧妙(Omo)與Surf。漢高的主打品牌則為寶瑩(Persil)。

監管當局表示,在2002年至2005年期間,上述涉案公司在比利時、法國、德國、希臘、義大利、葡萄牙、西班牙和荷蘭八國聯合進行價格壟斷。

委員會可對違反歐盟法規的違規公司處以公司年營業額10%的罰款。自去年晶片製造與動物飼料事件後,這是歐盟第三次啟用裁決程序。

2008年,歐盟監管當局因懷疑存在價格操控而突襲檢查了上述3家公司 ,並向美國的家用產品公司Sara Lee尋求涉案信息。截至2010年的前5年中,歐盟監管當局已就價格壟斷案件罰款約120億歐元。

來源:中國經濟網 編輯:馬原

相關焦點

  • 寶潔和聯合利華操縱價格 歐盟罰3.152億歐元
    本報訊 (記者範旭光)北京時間周三晚間,歐盟委員會決定對兩大日用消費品巨頭寶潔和聯合利華開出3.152億歐元(約合30.2億元人民幣)的巨額罰單,以懲處兩巨頭協同漢高公司在歐盟的八個國家操縱洗衣粉價格。昨日聯合利華大中國區副總裁曾錫文向本報記者表示,國內日化產品漲價問題與歐盟重罰事件兩者沒有連帶關係。
  • 寶潔聯合利華等被指在華壟斷 國外吃數億罰單
    北京志起未來營銷諮詢集團董事長李志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表示,國內日化行業確實有價格壟斷的嫌疑,集體漲價就是其中的一種表現。  據了解,在2011年3月,寶潔、聯合利華、納愛斯和立白四大日化品牌曾擬集體漲價,漲價幅度為5%-15%。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社會的巨大反響,於是處於輿論風口浪尖的聯合利華發表聲明表示暫緩執行價格調整。
  • 寶潔聯合利華操縱洗衣粉價格 歐盟本周將重罰
    在海外以壟斷日化市場之勢聯合操縱價格的聯合利華和寶潔公司,將再次受到重罰。昨天有消息稱,聯合利華和寶潔公司本周稍晚將遭受歐盟反壟斷機構的罰款處罰,理由是它們操縱洗衣粉的價格。而在上個月,這兩家公司以及歐萊雅、漢高等8家化妝品製造商在西班牙被發現結盟操縱價格達20年,被西班牙政府處罰5000萬歐元。
  • 聯合利華寶潔遭歐盟反壟斷調查 被指操縱價格
    本報訊(記者 黎史翔 王進雨)在被中國發改委約談並表態後不久,跨國日化公司在歐洲也捲入價格操縱醜聞。聯合利華和寶潔公司本周將因操縱洗衣粉價格遭受歐盟反壟斷機構的罰款處罰。  而德國漢高將不會受到處罰,原因是漢高此前已提醒歐洲委員會由上述公司組成的壟斷聯盟在操縱價格。
  • 收購Hourglass,聯合利華與寶潔的戰爭開始燒至彩妝領域?
    終於,日化巨頭聯合利華也將日化業務擴展到了彩妝領域。聯合利華在彩妝領域的第一步便是收購彩妝品牌Hourglass,此前,聯合利華已經開始在高端護膚與洗護用品領域開始布局。通過收購Hourglass,聯合利華在與對手寶潔的競爭中再加一碼,只不過聯合利華能靠這砝碼對抗得了日化霸主寶潔嗎?
  • 交接牙膏業務 寶潔聯合利華各取所需
    2014年,寶潔對旗下全球範圍內的品牌進行縮減,不斷剝離銷售額不到1億美元的小型品牌。「賣賣賣」的背後,是一個業績日漸疲軟的寶潔。2012財年,寶潔營收創下了820.06億美元的歷史新高。但同期的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了8.82%。彼時,寶潔開始意識到品牌過於繁雜的問題。
  • 互利還是博弈 寶潔與聯合利華「交割」牙膏品牌
    日化兩巨頭寶潔與聯合利華擬進行牙膏品牌交易。4月17日,寶潔向北京商報記者獨家證實了此前關於出售旗下歐洲本土口腔護理品牌Fluocaril和Parogencyl倍樂喜的傳聞,收購者是聯合利華。雖然兩大巨頭此次交易被看作是各取所需,但剝離了Fluocaril和Parogencyl,寶潔旗下牙膏業務仍有歐樂B和佳潔士,而聯合利華目前僅有租來的中華牙膏。
  • 聯合利華VS寶潔:我們越來越像
    編者按/ 寶潔逐步剝離食品等大宗商品業務,而把重心放在健康與護理產品上,以避開和聯合利華甚至雀巢的競爭。出身寶潔的聯合利華新CEO波爾曼正在沿革寶潔的策略,這使得聯合利華和寶潔競爭如影隨形。  沉寂了整整9年之後,聯合利華(Unilever)再度開啟併購大門。
  • 寶潔聯合利華立白等 洗衣液洗衣粉檢出螢光增白劑
    不過,質監部門也發現,26個批次產品檢出螢光增白劑,品牌涉及聯合利華、立白、寶潔、納愛斯等。此外,還有10個批次產品檢出塑化劑,涉及到活力二八等品牌。抽檢結果顯示,4個批次的不合格產品中,2個批次洗衣液活性物含量低於標準規定,1個批次洗衣粉和1個批次洗衣液去汙力低於標準要求。「在抽查範圍外,我們還增加了與人體安全和環境汙染有關的項目。」
  • 他曾是民工,卻靠賣洗衣粉發家!打敗寶潔、聯合利華成行業第一!
    從寶潔、聯合利華進入中國以來,連續20年一直都是日化行業老大。90年代,這兩個國際日化巨頭進入中國,在洗衣粉領域,汰漬、奧妙幾乎處於壟斷地位。直到2009年,這個局面被打破,立白成為中國洗衣粉第一品牌,市場份額24.3%,寶潔的汰漬位居第二,市場份額20.6%,雕牌位居第三,市場份額17.7%。很多人不知道,立白的創始人陳凱旋,竟是建築工人出身。
  • 聯合利華或550億美元收購高露潔
    透露這一消息的是義大利聯合信貸銀行分析師尼古拉斯·索科維斯基(Nicolas Sochovsky),他在近日公布的投資者報告中稱,聯合利華很可能會以超出高露潔當前市值50%的價格,即大約550億美元收購,目前,高露潔的市值為368億美元。
  • 聯合利華去年盈利42.5億歐元 與前年基本持平
    數據顯示,聯合利華2011年淨利潤達42.5億歐元,與2010年的42.44億歐元基本持平。數據還顯示,聯合利華2011年的營業額為464.67億歐元,這較2010年的442.62億歐元增長了5%。業績表現基本與2012年持平 剝離和收購併重聯合利華財報顯示,聯合利華2011年的營業額為464.67億歐元,較2010年的442.62億歐元增長了5%。其中營業利潤64,33億歐元,較2010年同比增長了1%;淨利潤達42.5億歐元,與2010年的42.44億歐元基本持平;每股收益為1.41歐元,同比增長4%。
  • 打敗寶潔聯合利華,「中國寶潔」將上市,張磊堅守十年獲益20倍
    近日「洗衣液一哥」、「中國寶潔」藍月亮公布招股詳情,招股區間為每股10.20港元至13.16港元,全球發售約7.47億股,募集資金約在76.19億港元到98.3億港元之間,有望超過農夫山泉的81.5億港元募集資金。預計12月16號在香港掛牌上市。
  • 43.4億歐元 Google被開史上最高反壟斷罰單 盤點被處罰的巨頭們
    Google公司因涉嫌濫用市場地位,被歐盟罰款43.4億歐元,超過去年因為線上購物工具搜索出具的24億歐元的罰單。此外,谷歌母公司Alphabet被歐盟要求90天之內停止目前的違法商業操作,不然就會面臨進一步的罰款,高達其日均營業額的5%。
  • 聯合利華在港首發3億「點心債券」
    聯合利華昨日成為首家品嘗「點心債券」的歐洲跨國公司,也是第一家快速消費品公司。昨日,聯合利華大中國區總裁曾錫文向《第一財經日報》證實,已向香港的機構投資者募資3億元(合4600萬美元)的離岸人民幣計價債券,債券期限為三年,利率1.5%。
  • 聯合利華裁員「過冬」
    其競爭對手寶潔於1月24日盤前發布二季度財報,截至2013年12月31日二季度銷售222.80億美元,與去年同期持平。二季度淨利潤下跌15%,從去年同期的40.76億美元跌至34.72億美元。由此可以看出聯合利華有趕超寶潔的趨勢 ,是什麼原因讓聯合利華有此動態?是全方面地效仿寶潔的裁人制度所取得的收益嗎?
  • 寶潔捐630萬,聯合利華捐400萬,這個國內洗護品牌低調捐出2個億
    全球最大的日用品消費公司,寶潔佔據國內10%左右的市場份額。根據其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財年,寶潔年營收達到676.84億美元,折合人民幣4658.89億元,同比增長1%,其中中國市場為寶潔貢獻了近三分之一的營收。
  • 寶潔、聯合利華等國際品牌痛失市場份額
    不止寶潔,同為中國日化行業巨頭的聯合利華也在不斷地丟失市場份額。單以外資品牌主導的牙膏品類為例,歐睿諮詢的數據顯示,寶潔在中國牙膏市場的佔有率從20.8%下降到19.7%。聯合利華在中國牙膏市場的份額已從12%下降到9.9%。而在洗衣粉和肥皂的品類中,廣州立白和納愛斯集團兩家本土公司的產品份額已達到27.6%,而寶潔的份額為7.6%,聯合利華為6.6%。
  • 寶潔與聯合利華市場營銷策略比較分析
    1988年,寶潔公司在廣州成立了在中國的第一家合資企業——廣州寶潔有限公司,從此開始了其中國業務發展的歷程。寶潔大中華區總部位於廣州,據統計,目前寶潔是中國最大的日用消費品公司,年銷售額超過二十億美元。在中國地區的銷售量和銷售額分別位居寶潔全球市場中的第二位和第三位。
  • 季度財報不佳的寶潔和聯合利華,都在大談新興市場
    第一季度的銷售額與去年同期相比只增長了 1% 至 166.53 億美元,低於華爾街預期的 166.98 億美元。公布之後公司股價下跌了 3%。在最重要的美國市場,寶潔業績的增長放緩並無改善,雖然他們並未透露具體的銷售數據。而且寶潔 CFO Jon Moeller 承認他們也還沒有搞清楚美國市場到底出了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