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洗衣液一哥」、「中國寶潔」藍月亮公布招股詳情,招股區間為每股10.20港元至13.16港元,全球發售約7.47億股,募集資金約在76.19億港元到98.3億港元之間,有望超過農夫山泉的81.5億港元募集資金。預計12月16號在香港掛牌上市。
藍月亮董事長潘東持有88.92%藍月亮股權,高瓴資本通過HCM持有藍月亮10%股權,是藍月亮最大的外部股東。
藍月亮董事長潘東
藍月亮
藍月亮誕生於1992年,是國內早期從事家庭清潔護理產品生產的品牌之一。
2001年藍月亮研發出洗手液,倡導科學洗手,藍月亮的洗手液產品被市場認可。
2008年之前,肥皂和洗衣粉還是家庭衣物洗滌的主流產品,洗衣液的市場佔有率不足4%,家庭衣物洗滌的市場份額被保聯合利華和保潔是洗衣服所佔領。
藍月亮看準時機,以一款深層潔淨洗衣液迅速搶佔市場先機,開創中國洗衣「液」時代,並且請到了奧運冠軍郭晶晶代言,藍月亮一「液「成名。
2010年高瓴資本意識到在消費升級下洗衣液的市場前景廣闊,而寶潔和聯合利華滿足於現有市場的超大份額。加上跨國公司對國內不了解,對新產品的研發投入小,研發的重點在改進現有洗衣服產品上。
因此在藍月亮的天使輪中,高領資本張磊投資藍月亮45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98億元),後又追加投資1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0.068億元)。
在高領資本投資的前兩年,為了完成轉型藍月亮,高瓴資本鼓勵藍月亮由一家賺錢的洗手液公司,變成了策略性虧損的洗衣液公司。因為相比於洗手液,洗衣液的市場大得多。
到了2014年,藍月亮的銷售額開始大幅增長,藍月亮洗衣液的銷售額比保潔和聯合利華的銷售之和還要多。成為中國洗衣液的龍頭老大。
1、市場份額連續11年排名第1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藍月亮在中國洗衣液市場的市場份額連續11年(2009年至2019年)位居第一,2019年藍月亮在中國洗衣液市場、濃縮洗衣液市場及洗手液市場均名列第一,市場佔有率分別為24.4%、27.9% 及17.4%。
2、增速大幅跑贏行業整體增速
2017年-2019年,藍月亮營收分別為56.32億、67.68億、70.50億港幣,複合年化增長率為11.88%,高於家庭清潔護理行業零售額的複合年增長率為4.9%。
高瓴資本堅守藍月亮10年,回報超過20倍。
承銷商給予的藍月亮的估值738.63億港幣至968.79億港幣。按照最低的估值計算,高瓴資本持有10%藍月亮股份的市值約為74億港幣,約62.34億元人民幣。 獲益20倍。這還不算藍月亮今年6月向高瓴資本派發的股東股息2.3億港幣。
高瓴資本堅守10年,獲益超過20倍,這是對高瓴資本長期價值投資的回報。
3、藍月亮在國外品牌寶潔和聯合利華的競爭下,為何能夠成功?
1、藍月亮抓住消費升級的機會
從洗衣粉到洗衣液,這就是消費升級。
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產階級的規模快速增加,對高端消費市場產生極大的需求,而聯合日華和寶潔這樣的跨國公司滿足於現狀,未能抓住中國消費升級的機會,藍月亮在高瓴資本的支持下。加大洗衣液的研發,成功抓住了消費升級的機會,成為中國洗衣液的一哥。
2、藍月亮抓住消費者購買習慣的升級變化
很多傳統企業在電商的強力競爭下,業績連年下滑,一蹶不振,未能抓住消費者購買習慣的升級變化。
藍月亮也經歷過這樣的陣痛,2015年藍月亮因入場費維護費的問題退出了大潤發,家樂福歐尚等大型線下商超的渠道,大力發展線上銷售。
但是轉型並不成功,這時候高瓴資本張磊伸出援手,在高瓴資本的撮合下,藍月亮和京東籤署獨家協議打通了京東的線上銷售渠道,藍月亮的線上銷售轉型初見成效。
2017年到2019年,藍月亮線上直銷呈增長的趨勢,銷售佔比分別為33.1%、40.2%、47.2%。而線下分銷佔比從2017年的54.4%下降到了38.7%。轉型已經基本成功。
3、注重產品研發
在高瓴資本資金的支持下,藍月亮加大研發,陸續推出了手洗專用、寶寶專用、旅行專用、預塗專用洗衣液。
2015年藍月亮成立藍月亮洗滌研究院,專門開發及評估洗衣產品及方法,截至目前,藍月亮已取得673項註冊商標、139項專利及158項版權。
藍月亮無疑具有長期價值,曾經有跨國公司想花高於當年投資藍月亮價格的10倍、20倍的價格把藍月亮整個買下來,張磊不願意,張磊說最好的投資不是為了資本回報,而是為了幫助創業者實現夢想,藍月亮的夢想不是賣掉,而是創立中國人的品牌。藍月亮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