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第二屆粵非交流合作周暨中非合作論壇20周年紀念活動在穗開幕,多個粵非企業防疫物資產能合作及生產設備捐贈項目籤約。在共同抗擊疫情的同時,粵非雙方經貿合作「不打烊」、項目推進不停擺。
廣東統計年鑑的數據顯示,2019年廣東對非洲進出口總額為369.63億美元,近15年來增長了14倍。中國WTO研究會副會長、商務部研究院前院長霍建國認為,下一步仍要加強與非洲的合作,但要特別關注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實際情況,注意防範風險。
助力非洲抗疫物資生產本地化
「第一批生產線將陸續運往南非、奈及利亞、貝寧等5個國家,並提供技術支持與指導,推動廣東產業鏈向非洲轉移,助力非洲抗疫物資生產本地化。」粵非合作項目籤約儀式後,非洲廣東總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霍江濤說。
開幕式上,以佛山市順德區科貝隆塑料機械有限公司為代表的順德企業,通過非洲廣東總商會向非洲國家捐贈防疫物資生產設備,新南方集團則向甘比亞、奈及利亞等國捐贈現金、防疫物資和生活物資。此外,世能集團烏幹達收音機項目也進行了現場籤約。「在疫情影響下,烏幹達大批工人與學生失業失學。為實現學生的遠程教育以及保持新聞資訊傳播通暢,烏幹達教育體育部啟動了覆蓋全國每個家庭的收音機採購項目,該項目標的總數為900萬臺收音機。」廣東世能電力設備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侯建雄介紹。
在廣東世能集團的支持配合下,其烏幹達合作方中標了其中的600萬臺,合同額約4000萬美元。「世能集團將向烏幹達合作方提供100萬臺收音機的整機和500萬臺收音機組件。組件在世能集團烏幹達工廠組裝,雙方開展電子產品的國際產能合作。」侯建雄說,該項目數量約佔去年國內收音機產量30%,將在疫情條件下極大地推動國內收音機出口。
在疫情全球暴發的關鍵時期,廣東省貿促會發動非洲廣東總商會等組織,充分調動國內各方資源,協助向非洲提供相關抗疫物資援助,幫助非洲國家抗疫。他們還組織在非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踴躍為非洲國家捐款捐物,協助醫療專家組指導協助當地抗疫工作,同時為非方來華商業採購醫療物資提供指導與便利。
今年初國內疫情暴發,南航實施防疫物資免費運輸政策,肯亞華人華僑慷慨捐贈物資馳援祖國,南航奈洛比營業部合計運輸約78噸防疫物資回國,催生了爆紅網絡的「口罩航班」。南航奈洛比營業部總經理黃冠文說,接下來還將繼續擴大在非洲的旅客服務範圍。
投資重點兼顧民生項目開發
「針對疫情的影響和後疫情時期非洲國家的實際情況,世能集團決定在非洲投資的重點由電力領域轉向電力和與民生相結合的資源投資並舉。」侯建雄說,將在投資電力的同時兼顧農業和漁業資源的開發,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項目真正融入以內循環為主、內外循環互相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目前,世能集團一批項目正在密鑼緊鼓地準備著。隨著非洲的疫情防控形勢好轉,這些項目將逐步落地。
對於不少在非洲大陸發展的粵企來說,過去多年的深耕和積累,在疫情下對企業發展起到了「反哺」的作用。
「我們2003年開始就有非洲的貿易往來,近10年來的出口額都是穩步小幅增長的。」廣州某日用品公司業務經理張輝(化名)說,2012年起公司在非洲開辦了分公司,逐年的投入積累,在關鍵時刻補充了公司的銷售份額。疫情下分公司的業績目標不降反升,即便物流運價翻倍也堅持出運。
疫情下在非洲進行經貿投資,最大的影響便是各方成本增加。張輝說,加上疫情下不能人員集聚,所有員工都要分批上班,公司整體運營效率更低了。儘管各方成本增加,但該公司還是出臺了補貼員工的措施。疫情下,這份對當地員工的溫情穩住了人心,大大提升了本地員工的工作效率。公司不僅穩住了業績,還有了更大的提升。「今年我們還在繼續儲備外派人員,將繼續在非洲開辦分公司,招人、選人等都按計劃進行。」張輝說,接下來在非洲市場,還會繼續拓寬產品線,補充新產品,繼續擴大銷售份額。
「目前非洲向外出口的主要是原材料,而走進非洲的中國企業正在幫助非洲發展自身的製造業,令其不但可以在非洲市場上銷售製成品,並且還可以將這些產品出口至歐美市場。」霍江濤認為,在後疫情時代,中非貿易往來、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支持和市場開放等領域互利合作依然潛力巨大。
非洲數字經濟發展迎來新契機
「疫情期間,非洲大陸逐漸意識到,通過與中國建立夥伴關係,可以降低非洲國家數位化轉型成本。」霍江濤說,得益於中國公司面向非洲搭建的電商平臺和提供的行動支付技術、智慧型手機設備,非洲大陸正構築起電商生態系統。中非電子商務合作正在助力非洲實現數字夢想,並幫助非洲提升創新、技術和競爭能力。
本次粵非交流周首設粵非數字經濟創新合作論壇,這也是廣東在全國的首創。活動期間,在廣東省貿促會的支持下,非洲廣東總商會非洲青年領導力中心還將攜同12位來自非洲不同國家的青年進行創新創業項目路演,項目涉及行動支付、生物製藥、健康醫療、3D科技、社群直播等多個領域。
疫情期間,中非數字經濟合作迎來了快速發展契機。以「雲」上廣交會為代表,各類數字合作平臺、線上推介會、直播帶貨等新業態合作蓬勃發展,有效服務中非企業對接。
「展會上雲,5G技術的應用,使得中非客商如身臨其境,縮短縮小了時空距離,將使中非貿易交流更便捷,交易成本更低。」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非洲研究院院長劉繼森認為,隨著非洲電子通訊技術和5G技術的運用,中非貿易的電子化完全有可能。
南方日報記者 昌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