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非貿易總額15年增14倍

2020-12-22 騰訊網

11月18日,第二屆粵非交流合作周暨中非合作論壇20周年紀念活動在穗開幕,多個粵非企業防疫物資產能合作及生產設備捐贈項目籤約。在共同抗擊疫情的同時,粵非雙方經貿合作「不打烊」、項目推進不停擺。

廣東統計年鑑的數據顯示,2019年廣東對非洲進出口總額為369.63億美元,近15年來增長了14倍。中國WTO研究會副會長、商務部研究院前院長霍建國認為,下一步仍要加強與非洲的合作,但要特別關注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實際情況,注意防範風險。

助力非洲抗疫物資生產本地化

「第一批生產線將陸續運往南非、奈及利亞、貝寧等5個國家,並提供技術支持與指導,推動廣東產業鏈向非洲轉移,助力非洲抗疫物資生產本地化。」粵非合作項目籤約儀式後,非洲廣東總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霍江濤說。

開幕式上,以佛山市順德區科貝隆塑料機械有限公司為代表的順德企業,通過非洲廣東總商會向非洲國家捐贈防疫物資生產設備,新南方集團則向甘比亞、奈及利亞等國捐贈現金、防疫物資和生活物資。此外,世能集團烏幹達收音機項目也進行了現場籤約。「在疫情影響下,烏幹達大批工人與學生失業失學。為實現學生的遠程教育以及保持新聞資訊傳播通暢,烏幹達教育體育部啟動了覆蓋全國每個家庭的收音機採購項目,該項目標的總數為900萬臺收音機。」廣東世能電力設備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侯建雄介紹。

在廣東世能集團的支持配合下,其烏幹達合作方中標了其中的600萬臺,合同額約4000萬美元。「世能集團將向烏幹達合作方提供100萬臺收音機的整機和500萬臺收音機組件。組件在世能集團烏幹達工廠組裝,雙方開展電子產品的國際產能合作。」侯建雄說,該項目數量約佔去年國內收音機產量30%,將在疫情條件下極大地推動國內收音機出口。

在疫情全球暴發的關鍵時期,廣東省貿促會發動非洲廣東總商會等組織,充分調動國內各方資源,協助向非洲提供相關抗疫物資援助,幫助非洲國家抗疫。他們還組織在非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踴躍為非洲國家捐款捐物,協助醫療專家組指導協助當地抗疫工作,同時為非方來華商業採購醫療物資提供指導與便利。

今年初國內疫情暴發,南航實施防疫物資免費運輸政策,肯亞華人華僑慷慨捐贈物資馳援祖國,南航奈洛比營業部合計運輸約78噸防疫物資回國,催生了爆紅網絡的「口罩航班」。南航奈洛比營業部總經理黃冠文說,接下來還將繼續擴大在非洲的旅客服務範圍。

投資重點兼顧民生項目開發

「針對疫情的影響和後疫情時期非洲國家的實際情況,世能集團決定在非洲投資的重點由電力領域轉向電力和與民生相結合的資源投資並舉。」侯建雄說,將在投資電力的同時兼顧農業和漁業資源的開發,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項目真正融入以內循環為主、內外循環互相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目前,世能集團一批項目正在密鑼緊鼓地準備著。隨著非洲的疫情防控形勢好轉,這些項目將逐步落地。

對於不少在非洲大陸發展的粵企來說,過去多年的深耕和積累,在疫情下對企業發展起到了「反哺」的作用。

「我們2003年開始就有非洲的貿易往來,近10年來的出口額都是穩步小幅增長的。」廣州某日用品公司業務經理張輝(化名)說,2012年起公司在非洲開辦了分公司,逐年的投入積累,在關鍵時刻補充了公司的銷售份額。疫情下分公司的業績目標不降反升,即便物流運價翻倍也堅持出運。

疫情下在非洲進行經貿投資,最大的影響便是各方成本增加。張輝說,加上疫情下不能人員集聚,所有員工都要分批上班,公司整體運營效率更低了。儘管各方成本增加,但該公司還是出臺了補貼員工的措施。疫情下,這份對當地員工的溫情穩住了人心,大大提升了本地員工的工作效率。公司不僅穩住了業績,還有了更大的提升。「今年我們還在繼續儲備外派人員,將繼續在非洲開辦分公司,招人、選人等都按計劃進行。」張輝說,接下來在非洲市場,還會繼續拓寬產品線,補充新產品,繼續擴大銷售份額。

「目前非洲向外出口的主要是原材料,而走進非洲的中國企業正在幫助非洲發展自身的製造業,令其不但可以在非洲市場上銷售製成品,並且還可以將這些產品出口至歐美市場。」霍江濤認為,在後疫情時代,中非貿易往來、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支持和市場開放等領域互利合作依然潛力巨大。

非洲數字經濟發展迎來新契機

「疫情期間,非洲大陸逐漸意識到,通過與中國建立夥伴關係,可以降低非洲國家數位化轉型成本。」霍江濤說,得益於中國公司面向非洲搭建的電商平臺和提供的行動支付技術、智慧型手機設備,非洲大陸正構築起電商生態系統。中非電子商務合作正在助力非洲實現數字夢想,並幫助非洲提升創新、技術和競爭能力。

本次粵非交流周首設粵非數字經濟創新合作論壇,這也是廣東在全國的首創。活動期間,在廣東省貿促會的支持下,非洲廣東總商會非洲青年領導力中心還將攜同12位來自非洲不同國家的青年進行創新創業項目路演,項目涉及行動支付、生物製藥、健康醫療、3D科技、社群直播等多個領域。

疫情期間,中非數字經濟合作迎來了快速發展契機。以「雲」上廣交會為代表,各類數字合作平臺、線上推介會、直播帶貨等新業態合作蓬勃發展,有效服務中非企業對接。

「展會上雲,5G技術的應用,使得中非客商如身臨其境,縮短縮小了時空距離,將使中非貿易交流更便捷,交易成本更低。」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非洲研究院院長劉繼森認為,隨著非洲電子通訊技術和5G技術的運用,中非貿易的電子化完全有可能。

南方日報記者 昌道勵

相關焦點

  • 中非經貿疫情之下「不打烊」 粵非貿易額年均增30%
    全球貿易出現反彈跡象中非經貿疫情之下「不打烊」 粵非貿易額年均增30%中蒙二連浩特邊民互市貿易區恢復運營>越南熱軋鋼卷出口增長超過330%日本上半財年貨物貿易出口同比大降19.2%世貿組織將正式批准歐盟對美國徵收關稅全球全球貿易出現反彈跡象
  • 廣東有多少非洲人 廣東與非洲經濟貿易情況盤點
    2015年,在粵常住非洲籍人口4516人,佔常住外國人總數的4.7%,同比上升15.6%。  至2015年年底,非洲國家開放為中國公民旅遊目的地國家有12個。2015年,非洲入境廣東人數為35.34萬人次,經廣東口岸出境非洲人數65.86萬人次。歷屆中國(廣東)國際旅遊產業博覽會非洲國家都積極率團參展。
  • 2019年首8個月中國與葡語國家貿易總額逾960億美元
    根據「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澳門)」發布的官方數字,2019年1月至8月期間,中國與葡語國家之間的貿易總額達969.84億美元,同比增長2.31%。巴西-中國雙邊貿易總額(730.12億美元,增3.04%)佔上述中-葡(語國家)貿易總額的75%,其中,中國向巴西出口貨值為219.4億美元(跌3.35%)、從巴西進口的貨值則為510.71億美元(升6.06%)。
  • 中國與中東歐16國2017年貿易總額同比增長15.9%
    新華社北京6月1日電(記者於佳欣)記者1日從商務部獲悉,近年來,中國與中東歐國家雙方貿易穩步發展,2017年中國與中東歐16國進出口貿易總額達679.8億美元,較上年增長15.9%。這是記者在商務部當日召開的第三次中國—中東歐國家經貿促進部長級會議和第四屆中國—中東歐國家投資貿易博覽會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的。商務部歐洲司副司長餘元堂在會上說,據中國海關統計,2017年中國與中東歐16國進出口貿易總額中,中方出口494.9億美元,增長13.1%,進口184.9億美元,增長24%。
  • 馬貿工部長: 馬來西亞2018年的貿易總額為18670億馬幣
    正因為出口增長表現強於預期,馬來西亞2018年貿易總額較2017年增長5.9%,達到18670億馬幣,而2017年貿易總額為馬國際貿易及工業部長雷金在推介2018年馬來西亞貿易表現報告書時透露,全球經濟不穩定沒有阻礙馬來西亞的出口表現,馬來西亞去年出口總額增長6.7%,達9980.1億馬幣,超越了2019
  • 貿易事業強勁 特力集團7月營收年增漲達到14.4%
    貿易事業持續強勁成長,特力(2908)集團7月合併營收新臺幣30.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4.4%,1至7月合併營收220.9億元,年增4.7%。   特力繼去年重新取得全球第一大零售商Walmart手工具品類Category Advisor之品類主導地位後,今年進一步取得電動工具 Category Advisor,雙方合作關係更緊密。
  • 三大經濟體:中國、美國、日本,2018年進出口貿易總額對比
    據世界貿易組織發布的《全球貿易數據與展望》報告顯示,在2018年,全球貿易總額約為39.342萬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為259.66萬億元),增長3.0%,遠低於預期。中國據海關統計,2018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約為30.51萬億元人民幣,比2017年增長9.7%。排名世界第一,佔據全球貿易總額的11.75%。
  • 統計局: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世界排名穩居第三位
    新華社北京10月7日電(記者 張毅)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進出口貿易持續快速增長,進出口貿易總額在世界排名不斷提升,已經穩居第三位。    2003年-2006年,我國貨物進出口連續四年快速增長,年均增長29.8%,其中出口增長31.3%,進口增長28%,是歷史上發展最為迅速的時期。
  • 社科院專家解讀:中國東協進出口貿易總額逆勢上揚
    許叢軍攝(人民視覺)據中國海關總署數據,前5個月,東協成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中國與東協貿易總值1.7萬億元人民幣,增長4.2%,佔中國外貿總值的14.7%。菲律賓《亞洲商業周刊》總編輯安東尼·洛佩斯指出,今年以來,中國與東協國家的進出口貿易總額實現逆勢增長,相信雙方經貿合作將取得長足發展。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東協與中日韓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經貿部長特別會議近日舉行。
  • 10月進出口總額27478億 進出口相抵貿易順差2336億
    原標題:10月進出口總額27478億 進出口相抵貿易順差2336億中國網11月14日訊(記者 張豔玲)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今日表示,10月份,進出口總額27478億元,同比增長22.9%,進出口相抵,貿易順差2336億元。
  • 前7月臺臺貿易總額超10億元 同比增長14.5%
    記者近日從台州海關了解到,今年前7月,台州對臺灣進出口總值達10.4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4.5%,其中,對臺出口總額7.1億元,同比增長19.8%,對臺進口3.3億元,同比增長4.5%。  「今年前7月,台州相關企業通過與臺灣企業合作,相互使用組裝配件,拉動了外貿增長。」
  • 統計局:11月貨物進出口總額增7.8%
    今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介紹2020年11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 付凌暉透露,11月份,貨物進出口總額30919億元,同比增長7.8%。其中,出口17995億元,增長14.9%;進口12924億元,下降0.8%。進出口相抵,貿易順差5071億元。
  • 2019年中國進口總額超14萬億元,已連續10年成為世界第二大進口國
    數據也顯示,加拿大正在加大對華的龍蝦出口力度,2019年上半年的對華出口量接近3000萬斤,已經相當於2018年的出口總量。除了進口水產品之外,牛肉也是春節期間國人的主要消費肉類。2019年中國牛肉進口需求量同比增長21%以上,其中巴西是中國最大的牛肉供應國,臨近春節,巴西牛肉經銷商也做好了準備——把食材直送到每個中國家庭的新年餐桌上。
  • RCEP和中國加入CPTPP將深刻影響世界貿易和中美貿易格局
    2020年11月15日東協十國加上中日韓澳新五國籤署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標誌著佔世界人口、經濟總量和出口總額均約30%的世界最大自由貿易區的誕生。它是2020年接近歲末,世界在飽受新冠疫情肆虐和經濟大衰退打擊下突然出現的一盞明燈,不僅標誌著世界自由貿易體制和多邊主義的一場巨大勝利,而且將帶來世界貿易格局和中國全球貿易格局的深刻變化。
  • 我國木材與木製品進出口貿易總額小幅下降
    今年1-10月我國木材與木製品進出口貿易總額為431.59億美元,同比下降7.76%;木材進口總量為8907.47萬立方米,同比下降5.53%。(圖片來源:拍信創意,侵刪)木材與木製品進出口總額已從年初的月均33.68億美元提升到10月份的49.91億美元,木材進口額從年初月均15.16億美元提升到10月份17.75億美元,木製品出口額從年初月均18.17
  • 中國超巴西成阿根廷最重要貿易夥伴,7月份進出口總額13.03億美元
    華輿訊 據阿根廷華人在線報導 據阿根廷出口商會(CERA)報告稱,中國市場在7月份佔阿根廷產品出口總額的11.3%,佔進口總額的21.9%。出口商會報告說,7月份,中國再次成為阿根廷的主要貿易夥伴,在4月和5月出現了兩個月的貿易盈餘之後,與6月份一樣,阿根廷的對外貿易出現了失衡。
  • ...環比爆增3倍,投行收入增2倍,中信建投、國泰君安、華泰聯合等居...
    來源:財聯社財聯社(北京,記者高雲)訊,規模突破千億,環比爆增3倍,是7月IPO承銷規模大爆發的兩個最有說服力的數據。不僅如此,數據顯示,29家券商7月承銷保薦收入同比增六成,環比增超2倍;主承銷收入前十分別為中信建投、國泰君安、華泰聯合、海通證券、中金公司、中信證券、民生證券、國信證券、國開證券、長江證券。投行人士何南野向財聯社記者表示,7月份IPO募資額大增數據既有一定的確定性,也有一定的偶然性。
  • 寧波技術性貿易措施年度報告(2017年)
    除化礦金屬行業受影響率較上年下降14.96個百分點外,其餘六大出口行業受影響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四)傳統市場影響範圍縮小但力度仍然強勁,新興市場影響範圍擴大  從技術性貿易措施造成的直接損失來看,在美國市場上的損失達到16.62億元,相比上年降低了15.29%,在全市直接損失總額中的佔比達到23.59%,較上年下降了21.93個百分點,但仍高居各國或地區首位;歐盟在損失總額中佔比退居第四位,直接損失金額為12.55億元,佔比為17.82%,較上年降低了13.24
  • 2019年馬達加斯加對外貨物貿易情況分析
    儘管如此,馬社會各類不確定風險依然存在,加之受制於全球貿易波動增加、不確定性上升以及經濟結構單一、進出口程序繁瑣等諸多因素,馬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略有下滑,對外貿易發展仍面臨不少挑戰。馬海關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馬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達65.31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跌5.6%。
  • 上半年,荷蘭外貿總額為6714億美元,是其GDP近1.5倍!
    來源:南生今世說按照荷蘭海關發布的信息,今年上半年,荷蘭的貨物貿易進出口額為6714億美元。其中,出口商品為3537.3億美元,下降2.4%;進口商品3176.8億美元,下降1.6%。荷蘭貿易順差360.5億美元,下降8.8%。另外,南生注意到:2019年上半年,荷蘭名義GDP為4030.75億歐元,剔除物價上漲因素後,同比實際增長1.9%。且按照上半年歐元、美元的平均匯率折算約為4554億美元——這就是說,荷蘭的外貿總額是其GDP的近1.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