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有多少非洲人 廣東與非洲經濟貿易情況盤點

2020-12-14 廣州本地寶

  數字看廣東對非投資

  2015年廣東與非洲貿易額佔中非貿易總量1/4

  廣東出口非洲最多的是機電產品

  廣東從非洲進口最多的是鑽石

  廣東到非洲投資最積極的是民營企業

  去年,廣東常住非洲籍人口有4516人

  文/廣州日報記者李天研

  廣東到底有多少非洲人、廣東哪些產品在非洲最受歡迎、從非洲進口最多的又是什麼?記者昨天獲悉,第二屆對非投資論壇開幕前夕,受廣東省政府委託,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牽頭組成的課題組,經過半年調研後,形成了《廣東對非投資合作背景、重點和對策建議》的研究報告,該中心主任汪一洋用數據和案例對此進行了詳細解讀。

  廣東常住非籍人口4516人

  從政府之間的交流來看,衣索比亞、馬裡、烏幹達、奈及利亞、象牙海岸、剛果(布)、安哥拉、尚比亞等8個非洲國家先後在廣州設總領事館。同時,廣東與非洲埃及亞歷山大省等締結了10對友好省市關係。

  在民間層面,廣州已成為中國最大的非洲人聚集地。2015年,在粵常住非洲籍人口4516人,佔常住外國人總數的4.7%,同比上升15.6%。

  至2015年年底,非洲國家開放為中國公民旅遊目的地國家有12個。2015年,非洲入境廣東人數為35.34萬人次,經廣東口岸出境非洲人數65.86萬人次。歷屆中國(廣東)國際旅遊產業博覽會非洲國家都積極率團參展。

  民營鞋企讓當地3600人就業

  民營企業是粵非貿易和投資的主力軍,也是廣東對非投資合作的優勢和特色所在。汪一洋舉例說,東莞華堅集團率先於2011年在衣索比亞成立華堅國際鞋城有限公司,是將部分「中國製造」變成「非洲製造」的第一個走進非洲的中國製鞋企業。

  至2015年年底,該公司共向歐美出口384萬雙成品鞋,創匯4449萬美元,解決了3600名埃塞人就業。在取得初步成功之後,華堅集團決定在衣索比亞投資建設華堅國際輕工業園,佔地面積126公頃,總投資32億元人民幣,將於2020年建成,屆時該園區集聚的員工人數將達10萬人。

  貿易

  粵非貿易額速增:

  2009年:935.3億元

  2012年:跨越2000億元

  2013年:跨越3000億元

  2014年:3030.2億元

  2015年:431.3億美元

  粵非貿易佔中非經貿總量四分之一

  廣東在中非經貿往來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對非進出口貿易佔全國的比重從2011年的18%上升到2015年的24.1%,約佔中非貿易總額的1/4。

  2003年~2015年,粵非進出口貿易總額從28.19億美元上升至431.3億美元,增長約15倍。其中,2009年~2014年,五年年均增速達到26.5%。而在產品方面,機電產品佔廣東出口非洲七成,2015年達195億美元,其次是農產品為2.6億美元;廣東自非進口商品主要為鑽石(21.39%)和石油(3.4%)等。

  2015年,廣東在非洲的前十大貿易夥伴分別為南非、奈及利亞、埃及、肯亞、加納、阿爾及利亞、坦尚尼亞、安哥拉、衣索比亞和摩洛哥等;廣東與非洲貿易增速最快的10個國家分別為南蘇丹共和國、中非、葛摩、塞席爾、馬拉威、馬約特、剛果(布)、辛巴威、厄利垂亞和史瓦帝尼。

  投資

  2015年廣東對非投資:

  項目:28個

  新增協議投資額:5.1億美元,同比增317.1%

  實際投資:7303萬美元,同比增137.2%

  去年廣東對非實際投資額翻倍

  截至2015年年底,廣東累計在非洲投資項目176個,協議投資額14.6億美元。

  在合作平臺(產業園區)方面,奈及利亞奧貢廣東自由貿易區,是我國首批獲得中國政府批准的8個境外經貿自由貿易區之一。

  廣東金融機構也積極支持粵非合作。2011年~2015年,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廣東分公司為廣東企業承保了4個海外投資項目,涉及總保險金額為1.46億美元,保額為42.6萬美元。埃及銀行也擬在廣州設立代表處,具體事宜正在商洽中。

  文化

  在粵非洲留學生逐年增加:

  2013年:2584名

  2014年:3830名

  2015年:4508名

  南非中小學將漢語列為第二外語

  2012年~2014年,受國家商務部委託,南方醫科大學共培訓了來自衣索比亞、加納、尚比亞等30多個非洲友好國家的醫療衛生官員和技術人員合計621名。中山大學、暨南大學分別與南非合作創辦南非開普敦大學孔子學院與南非羅斯德大學孔子學院,進行對外漢語教學,交流中華文化。2016年,南非中小學還正式將漢語作為第二外語選修課。

手機訪問 廣州本地寶首頁

本地寶鄭重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地寶無關。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本地寶對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網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美稱廣東防控疫情歧視非洲人?外交部:挑撥是非!不會對非洲兄弟搞歧視
    國際在線報導:針對美國指責中國在疫情防控中出現所謂歧視非洲人的做法,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3日在北京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在當前國際社會亟需團結抗疫的形勢下,美方妄言聳聽,挑撥是非,既不道德,更不負責任。
  • 廣東副省長與非洲多國總領事看望非洲留學生,說了這些話……
    廣東非常重視外國人在粵生命健康安全,堅決反對任何歧視行為,中外一視同仁。4月18日下午,廣東省副省長張新、中山大學黨委書記陳春聲與非洲國家駐穗領團團長、馬裡駐穗總領事艾麗瑪·加庫,以及衣索比亞、蘇丹、尚比亞駐穗總領事,加納、象牙海岸、安哥拉等國駐穗領事代表共同來到中山大學北校區探望非洲國家留學生代表。
  • 非洲人因中國歧視非洲人而不滿
    4月初,外媒網絡出現了有關居住在我國廣州市的非洲人受到歧視的報導,包括有非洲人被趕出家門,有人不可進出旅館、飯店,也有人被沒收護照,被迫接受新冠肺炎測試等。廣東地方官員表示,為防止境外輸入,國內採取的嚴厲措施並非專門針對非洲人,外國人一視同仁。
  • 非洲物種入侵中國,廣東人也無從下嘴,你知道是什麼嗎?
    如果有機會去非洲旅行的話,可以在當地的菜市場看到鱷魚肉、鹿肉、生猛海鮮等各種奇怪的食材, 其實他們真的很缺廚師, 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用簡單的燒烤等來烹飪食材, 在我們眼裡是暴力的, 非洲當地有非洲大蝸牛「毀滅性」的物種。
  • 1.5萬非洲客在線洽談!佛山禪城(非洲)進出口數字展覽會開幕
    佛山禪城(非洲)進出口數字展覽會日前開幕。據介紹,這是廣東省內第一個境外線上數字展覽會,通過大數據為企業提供在線洽談機會和精準配對服務。本次展會吸引了以佛山和禪城為主的1000家企業線上參展,還吸引了超過15000名來自非洲地區的專業觀眾與中國企業互動洽談。精準配對6大功能禪城區經濟和科技促進局局長李凱介紹,本次展覽會,是廣東省內第一個境外線上數字展覽會。
  • 守望相助友誼長存,聽在穗非洲友人講述中非合作故事
    非洲廣東總商會公關部部長李諾(Dee)介紹,商會成立的願景是通過重點發揮總商會和各分會對中國企業在非洲發展中的服務和保障作用,切實引導廣東企業走進非洲,融入非洲,拉動對非投資和經濟增長。 「成立兩年半來,我們打造了一系列高規格會議和投資領域各種活動等,旨在打造國內外對非合作平臺。去年,商會在肯亞分支機構揭幕,便利於中非合作項目的可持續性。」
  • 非洲「毀滅性」生物入侵到中國,連水泥都吃,廣東人也無從下嘴!
    中國的發展日益強大,加上交通便利,各地之間的交流也越來越多,很多人也不再局限於眼前的風景,甚至開始慢慢的走向國門,去體驗不一樣的文化風俗,品嘗一下當地的美食。近期就有一則消息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非洲毀滅性的生物入侵了,中國連水泥也吃,廣東人也無從下嘴,這到底是什麼情況?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其實這個毀滅性的生物就是非洲大蝸牛,在之前信息技術不發達的時候,這種生物很多人都沒有見過,但是後來非洲大蝸牛有幸環遊世界,也來到了中國。
  • 外國網友熱議中國推動非洲交通革命,讓非洲經濟騰飛!
    美國某視頻網站上的一個視頻,介紹了中國在非洲進行的交通建設的情況。十年來,中國在非洲建造了一個由公路、橋梁和鐵路構成的龐大交通網,將越來越多的非洲國家連到一起,引發了非洲的交通革命,帶動了非洲經濟快速發展!外國網友評論:1、太棒了!
  • 非洲四國商會會長表達在穗心聲
    佐仕林認為,非洲人和中國人都無須感到緊張,疫情是相互了解、加強溝通的契機,不能因為疫情就中斷友誼。「病毒是我們共同的敵人,我們要找方法把病毒趕走。中非友好合作的關係是持續的,廣州是個好地方,大家需要好好溝通來解決問題。」 佐仕林說,中國有很多非洲人,非洲有很多中國人。「只要我們願意了解,就會發現我們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只是膚色不一樣。
  • 首屆非洲咖啡貿易中心非洲咖啡冠軍咖啡師...
    「這是一款來自衣索比亞的咖啡,是東非精品咖啡的代表,有著蔗糖般的甜味、柔和的柑橘酸,衝泡的最佳溫度是......」 12月22日,在雨花區高橋國際商品展示貿易中心舉行的2020年非洲咖啡貿易中心非洲咖啡冠軍咖啡師挑戰賽上
  • 暴力交往下的文明融合:奴隸貿易的罪惡給非洲帶來的災難
    奴隸貿易中被販走的是以青壯年為主的非洲黑人,給非洲社會文明的發展帶來的災難性後果昭然若揭。世界上人是最可寶貴的,「人是創造文明的主體、也是文明繼承和創新的主體,沒有了人,傳統文明既無法繼承也無法創新」。奴隸貿易使非洲損失了成億的文明創造者和繼承者,這無疑是對黑人文明最致命的打擊和摧殘。
  • 跨境貿易:中國每年有幾千噸舊衣服出口非洲
    在2019年以來,中國外貿外貿結構不斷更新優化,國內生產動力也在持續增強,但進出口貿易環境更加複雜,進出口貿易發展趨勢的不確定性更大、風險和挑戰也更多。 其中非洲出口是一個重要渠道。 舊衣服中八成新以上的夏裝會被挑揀出來,打包出口到非洲等國家,這也成為目前青島乃至全國舊衣回收後,除環保再利用外,最主要的流向。「青島每年有2000餘噸舊衣服出口到非洲,這佔青島每年民用廢舊紡織品總量10000噸的20%左右。」相關人士介紹,青島分揀出的可出口的衣服,打包後發往廣州,在廣州裝箱後通過海運運往非洲。
  • 【封面文章】復興非洲貿易投資,我們能做什麼?|中國投資
    目前,大量的研究和分析都側重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包括非洲)貿易和投資的影響和意義,但決策者和研究人員有必要提前轉向後疫情時代的戰略規劃。審慎的做法是批判性分析非洲的情況,確定政策、計劃、戰略和幹預措施及時到位,助力非洲在後疫情時代重振貿易和投資,並為非洲大陸的復甦奠定基礎。
  • 非洲豬瘟的經濟後果
    更具有挑戰意義的是,去年8月初東北報告首例非洲豬瘟,此後疫情在全國範圍快速散發傳播,使我國生豬產能受到進一步重創,直接導致目前豬肉供求失衡與市場異動。本文考察非瘟疫情傳入擴散情況,並著重討論其經濟影響。
  • 外貿人眼中的非洲市場
    大家可以想像這些市場每天能消化多少個柜子的商品。」他說。據李紅順介紹,其公司主營飾品、建材、輪胎等產品出口,2007年開始出口非洲,目前的非洲市場主要在奈及利亞、肯亞和加納等國。「如果包括小客戶在內,我們公司目前大概有50個以上的非洲客戶。這些客戶遍布大部分的非洲國家,但主要以西非國家和肯亞為主。
  • 中國對非洲大國貿易發展穩定 中企對非投資逆勢增長
    2014年後,隨著全球經濟走弱,非洲資源出口大國出口、進口額受創程度普遍較大,其出口額、進口額的跌幅通常大於全球出口額跌幅。2014~2017年間,出口增速低迷的都是資源出口依賴型國家,部分國家,如剛果(布)、利比亞出口增速趨於低迷,重要原因也來自國內安全局勢不佳。進口增長態勢低迷的也都是資源出口依賴型國家,低迷原因來自全球經濟弱勢、前期高增長、政治安全形勢等方面。
  • 紙巾在非洲出現後,為什麼非洲人這麼喜歡買?原來作用這麼大
    中國和非洲擁有很多年的深厚情誼,因為中國對非洲的援助,和非洲對中國的感恩,更是讓兩地的人民存在深厚的友誼,這不僅僅體現在政治層面上,還體現在經濟層面上。據相關新聞報導,中國目前已經連續九年成為非洲第一貿易夥伴國,在2017年中貿易額達到了1700億美元。
  • 【非洲 | 社會人文】理解歷史方能認識現狀——讀《非洲經濟史...
    作者發現,「在與國際貿易體系更為緊密地結合中,非洲在世界經濟中的重要性也在不斷地下降」。關於殖民主義對非洲經濟的影響,該書主要是呈現了一個比較尷尬的局面:非洲之於西方經濟的價值並不能高估,西方對非洲經濟的控制性影響卻無法低估。西方經濟的某些部門確實從非洲獲得了有價值的投資回報,但非洲對宗主國發展的意義並沒有那麼突出。
  • 粵非貿易總額15年增14倍
    廣東統計年鑑的數據顯示,2019年廣東對非洲進出口總額為369.63億美元,近15年來增長了14倍。中國WTO研究會副會長、商務部研究院前院長霍建國認為,下一步仍要加強與非洲的合作,但要特別關注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實際情況,注意防範風險。
  • 專訪:中國經濟亮眼成績為非洲經濟復甦帶來希望
    ——訪辛巴威中非經濟文化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員唐納德·魯沙布瓦  新華社哈拉雷12月19日電 專訪:中國經濟亮眼成績為非洲經濟復甦帶來希望——訪辛巴威中非經濟文化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員唐納德·魯沙布瓦  新華社記者張玉亮  辛巴威中非經濟文化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員唐納德·魯沙布瓦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今年中國經濟表現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