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看廣東對非投資
2015年廣東與非洲貿易額佔中非貿易總量1/4
廣東出口非洲最多的是機電產品
廣東從非洲進口最多的是鑽石
廣東到非洲投資最積極的是民營企業
去年,廣東常住非洲籍人口有4516人
文/廣州日報記者李天研
廣東到底有多少非洲人、廣東哪些產品在非洲最受歡迎、從非洲進口最多的又是什麼?記者昨天獲悉,第二屆對非投資論壇開幕前夕,受廣東省政府委託,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牽頭組成的課題組,經過半年調研後,形成了《廣東對非投資合作背景、重點和對策建議》的研究報告,該中心主任汪一洋用數據和案例對此進行了詳細解讀。
廣東常住非籍人口4516人
從政府之間的交流來看,衣索比亞、馬裡、烏幹達、奈及利亞、象牙海岸、剛果(布)、安哥拉、尚比亞等8個非洲國家先後在廣州設總領事館。同時,廣東與非洲埃及亞歷山大省等締結了10對友好省市關係。
在民間層面,廣州已成為中國最大的非洲人聚集地。2015年,在粵常住非洲籍人口4516人,佔常住外國人總數的4.7%,同比上升15.6%。
至2015年年底,非洲國家開放為中國公民旅遊目的地國家有12個。2015年,非洲入境廣東人數為35.34萬人次,經廣東口岸出境非洲人數65.86萬人次。歷屆中國(廣東)國際旅遊產業博覽會非洲國家都積極率團參展。
民營鞋企讓當地3600人就業
民營企業是粵非貿易和投資的主力軍,也是廣東對非投資合作的優勢和特色所在。汪一洋舉例說,東莞華堅集團率先於2011年在衣索比亞成立華堅國際鞋城有限公司,是將部分「中國製造」變成「非洲製造」的第一個走進非洲的中國製鞋企業。
至2015年年底,該公司共向歐美出口384萬雙成品鞋,創匯4449萬美元,解決了3600名埃塞人就業。在取得初步成功之後,華堅集團決定在衣索比亞投資建設華堅國際輕工業園,佔地面積126公頃,總投資32億元人民幣,將於2020年建成,屆時該園區集聚的員工人數將達10萬人。
貿易
粵非貿易額速增:
2009年:935.3億元
2012年:跨越2000億元
2013年:跨越3000億元
2014年:3030.2億元
2015年:431.3億美元
粵非貿易佔中非經貿總量四分之一
廣東在中非經貿往來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對非進出口貿易佔全國的比重從2011年的18%上升到2015年的24.1%,約佔中非貿易總額的1/4。
2003年~2015年,粵非進出口貿易總額從28.19億美元上升至431.3億美元,增長約15倍。其中,2009年~2014年,五年年均增速達到26.5%。而在產品方面,機電產品佔廣東出口非洲七成,2015年達195億美元,其次是農產品為2.6億美元;廣東自非進口商品主要為鑽石(21.39%)和石油(3.4%)等。
2015年,廣東在非洲的前十大貿易夥伴分別為南非、奈及利亞、埃及、肯亞、加納、阿爾及利亞、坦尚尼亞、安哥拉、衣索比亞和摩洛哥等;廣東與非洲貿易增速最快的10個國家分別為南蘇丹共和國、中非、葛摩、塞席爾、馬拉威、馬約特、剛果(布)、辛巴威、厄利垂亞和史瓦帝尼。
投資
2015年廣東對非投資:
項目:28個
新增協議投資額:5.1億美元,同比增317.1%
實際投資:7303萬美元,同比增137.2%
去年廣東對非實際投資額翻倍
截至2015年年底,廣東累計在非洲投資項目176個,協議投資額14.6億美元。
在合作平臺(產業園區)方面,奈及利亞奧貢廣東自由貿易區,是我國首批獲得中國政府批准的8個境外經貿自由貿易區之一。
廣東金融機構也積極支持粵非合作。2011年~2015年,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廣東分公司為廣東企業承保了4個海外投資項目,涉及總保險金額為1.46億美元,保額為42.6萬美元。埃及銀行也擬在廣州設立代表處,具體事宜正在商洽中。
文化
在粵非洲留學生逐年增加:
2013年:2584名
2014年:3830名
2015年:4508名
南非中小學將漢語列為第二外語
2012年~2014年,受國家商務部委託,南方醫科大學共培訓了來自衣索比亞、加納、尚比亞等30多個非洲友好國家的醫療衛生官員和技術人員合計621名。中山大學、暨南大學分別與南非合作創辦南非開普敦大學孔子學院與南非羅斯德大學孔子學院,進行對外漢語教學,交流中華文化。2016年,南非中小學還正式將漢語作為第二外語選修課。
手機訪問 廣州本地寶首頁
本地寶鄭重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地寶無關。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本地寶對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網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