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區域火災風險評估綜述

2020-12-15 建設工程教育網

  一、火災風險評估的概念

  過去,人們往往依靠經驗和直觀推斷來做出決策。隨著計算機容量不斷擴大和模塊技術的發展,風險評估和風險管理技術作為複雜或重大事項決策的必要輔助手段,在過去的二、三十年間,在決策分析、管理科學、運營研究和系統安全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認知和應用。

  通常認為風險(risk)的定義為:能夠對研究對象產生影響的事件發生的機會,它通過後果和可能性這兩個方面來具體體現。風險概念中包括三個因素:對可能發生的事件的認知;該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發生的後果。因而,火災風險包含火災危險性(發生火災的可能性)和火災危害性(一旦發生火災可能造成的後果)雙重含義。

  現在,在文獻中可以看到的與「火災風險評估」,但基本上火災風險評估都是指:在火災風險分析的基礎上對火災風險進行估算,通過對所選擇的風險抵禦措施進行評估,把所收集和估算的數據轉化為準確的結論的過程。火災風險評估與火災模擬、火災風險管理和消防工程之間有密切關係,為其提供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簡單地如消防安全設施檢查表,複雜的就會涉及到概率分析,在應用方面針對的風險目標的性質和分析人員的經驗有各種變化。

  較多的人傾向於從工程角度來定義火災危害性(firehazard)和火災風險(firerisk)。火災危害性指:凡是根據已有的資料認為能引起火災或爆炸,或是能為火災的強度增大或蔓延持續提供燃料,即對人員或財產安全造成威脅的任何情況、工藝過程、材料或形勢。火災危害性分析在不同的情況下有不同的針對性,目的是確定在一定的條件下有可能發生的可預見性後果。這種設定的條件稱為火災場景,包括建築物中房間的布局、建材、裝修材料及家具、居住者的特徵等與相關後果有關的各種具體信息。目前在確定後果方面的趨勢是儘可能地利用各種火災模式,輔以專家判斷。此時,危害性分析可以看作是風險評估的一個構成元素,即風險評估是對危害發生的可能性進行權衡的一系列危害性分析。

  從系統分析的角度來看,風險具有系統特性和動態特性。風險實際上並非某一單一實體或事物的固有特性,而是屬於一個系統的特性。若系統發生變化,很容易就會使事先對風險所做的估算隨之發生變化。火災風險評估模式包括:系統認定,即明確所要評估的具體系統並定義出風險抵禦措施的過程;風險估算,即設定關於火災的發生機率和嚴重後果及其伴隨的不確定性的衡量標準或尺度,計算和量化系統中的指標的過程;風險評估,對該標準或尺度進行分析和估算,確定某一特定風險值的重要性或某一特定風險發生變化的權重。

  二、城市區域火災風險評估的意義及發展概況

  在消防方面,隨著人們安全意識的提高和建築設計性能化的發展,對建築工程的安全評估日益受到重視,比如美國消防協會制定的「NFPA101生命安全法規」是一部關注火災中的人員安全的消防法規,與之同源的「NFPA101A確保生命安全的選擇性方法指南」,分別針對醫護場所、監禁場所、辦公場所等,給出了一系列安全評估方法,多應用於建築工程的安全性評估方面。

  目前,我國在火災風險評價方面的研究,大部分是以某一企業,或某一特定建築物為對象的小系統。例如,由武警學院承擔的國家「九五」科技攻關項目「石化企業消防安全評價方法及軟體開發研究」,以「石油化工企業防火設計規範」等消防規範和德爾菲專家調查法為基礎,設計了石化企業消防安全評價的指標體系,利用層次分析法和道化指數法確定了各指標的權重,採用線性加權模型得出煉油廠的消防安全評價結果。以某一特定建築物為對象的火災風險評價也比較多,如中國礦業大學周心權教授,在分析建築火災發生原因的基礎上,建立了建築火災風險評估因素集,並運用模糊評價法對我國的高層民用建築進行了消防安全評價。

  與上述的安全評估不同,城市區域的火災風險評估的目的是根據不同的火災風險級別,配置消防救援力量,指導城市消防系統改造,指導城市消防規劃。對已建成的城市區域的火災風險評估必須考慮許多因素,即城市火災危險性評價指標體系,包括區域內所存在的對生命安全造成危險的情況、火災頻率、氣候條件、人口統計等因素,進而評價社區的消防部署和消防能力等抵禦風險的因素。除此之外,在評估過程中另一個重要的情況是要關注社區從財政及其他方面為消防規劃中所要求的總體消防水平提供支持的能力和意願。隨著城市規模擴大、綜合功能增強,在居住區商貿中心、醫院、學校、和護理場所增多,評估方法還會相應的改變。現有的城市區域火災風險評估方法主要出於以下兩個目的:

  (一)用於保險目的

  在火災保險方面的應用的典型事例為美國保險管理處ISO(InsuranceServicesOffice,ISO)的城市火災分級法,在美國已經被視為指導社區政府部門對其火災抵禦能力和實際情況進行分類和自我評估的良好方法。ISO方法把社區消防狀況分為10個等級,10級最差,1級最好。

  ISO是按照一套統一的指標來對每個社區的客觀存在的滅火能力進行評估,確定該社區的公共消防級別,這套指標來自於由美國消防協會和美國自來水公司協會所制定的各種國家規範。ISO對城市消防的分級方法主要體現在它的「市政消防分級表」上。CFRS把建築結構、用途、防火間距與公共消防情況(用公共消防分級數目表達)相關聯,再以統計數據加以調節後,來確定相應的火險費用。ISO級別僅被保險公司用作確定火險費用的一個成分。ISO分級系統雖然無法反映出消防組織的其他應急救援能力,但實際上也常用於各個區域的公共滅火力量的確定。

  市政消防分級表從1974年開始使用,主要考察某城市區域的7個指標情況:供水、消防隊、火災報警、建築法規、電氣法規、消防法規、氣候條件。隨著技術進步,該表也不斷改進。1980年版抽取了CFRS中對公共消防分級的方法,給出了修訂後的滅火力量等級表,指標只包括前3項。被刪除的指標或者確少區分度,或者在全市範圍內進行評估時太過於主觀,而且74表格中包含許多評估標準是具體的規定,如果某一社區的情況沒有滿足這些規定,則歸屬為差額分,規定降低了表格可使用的彈性範圍,無法正確評估情況和技術的變化。故而ISO分級表被視為越來越「性能化」。

  (二)用於消防力量的部署

  當今的消防組織和地方政府要擔負日益加重的安全責任,面對來自公眾的對抵禦各種風險的更多的期望,以及調整消防機構人員、設備及其他預算方面的壓力,迫切需要確認某一給定轄區內的具體風險和危險的等級。

  具體地說,城市區域風險評估在消防方面的目的就是:使公眾和消防員的生命、財產的預期風險水平與消防安全設施以及火災和其他應急救援力量的種類和部署達到最佳平衡。

  關於火災風險對於滅火救援力量的影響,美國消防界對此的關注可以說幾經反覆,其間美國消防學院、NFPA等都做了許多工作。直至20世紀90年代,國際消防局長協會成立了由150名專業人士組成的國際消防組織資質認定委員會,經過9年的廣泛工作,制定了「消防應急救援自我評估方法」,和制定標準的社區消防安全系統。另外,NFPA最終還制定了NFPA1710和1720兩個指導消防力量部署的標準,分別幫助職業消防隊和志願消防隊和改進為社區提供的消防救援的水平。根據NFPA最近的調查,NFPA1710將在全美30500個消防機構中的3300~3600個得到正式的應用,也推廣到加拿大有些地區。

  英國對消防救援力量的部署標準是依據內政部批准的「風險指標」,把消防隊的轄區劃分為「A」、「B」、「C」、「D」四類區域,名為「風險分級」系統。其目的是對消防隊的轄區進行風險評估,確定轄區內的各種風險區域,進而確定該風險區域發生火災後應出動的消防車數量和消防響應時間。1995年,英國的審計委員會發布了一份題為「消防方針」的考察報告,認為這種方法沒有充分考慮建築設施的佔用情況、社區的人口統計情況和社會經濟因素,也沒有把建築物內的消防安全設施納入考核範圍。故而由審計委員會報告聯合工作組與內政部的消防研究發展辦公室一起,設立了一個研究項目。該項目的目的是開發一套供消防機構劃分區域的風險等級,對包括滅火在內的所有應急救援力量進行部署,用於消防安全設施的規劃並能解決上述問題的風險評估方法,再對開發出的方法進行測試。最後Entec公司開發出了計算軟體,並於1999年4月以內政部的名義出臺了「風險評估工具箱」測試版。

  三、國內外近期的城市區域火災風險評估方法

  (一)國內的城市區域火災風險評估方法

  張一先等採用指數法對蘇州古城區的火災危險性進行分級,該方法的指標體系考慮了數量危險性,著火危險性,人員財產損失嚴重度,消防能力這四個因素。1995年李傑等在建立火災平均發生率與城市人口密度﹑城區面積﹑建築面積間的統計關係基礎上,選取建築面積為主導參量,建立了以建築面積為單一因子的城市火災危險評價公式[12].李華軍[16]等在1995年提出了城市火災危險性評價指標體系,該體系中城市火災危險性評價由危害度﹑危險度和安全度三個指標組成,用以評價現實的風險,不能用來指導城市消防規劃。

  (二)美國的「風險、危害和經濟價值評估」方法

  美國國家消防局與CFAI於1999年一起,在「消防局自我評估」及「消防安全標準」的工作的基礎上,更突出強調了「火災科學」的「科學性」,開發出名為「風險、危害和經濟價值評估(Risk,HazardandValueEvaluation)」的方法。美國消防局於2001年11月19日發布了該方案,這是一個計算機軟體系統,包含了多種表格、公式、資料庫、數據分析方法,主要用於採集相關的信息和數據,以確定和評估轄區內火災及相關風險情況,供地方公共安全政策決策者使用,有助於消防機構和轄區決策者針對其消防及應急救援部門的需求做出客觀的、可量化的決策,更加充分地體現了把消防力量布署與社區火災風險相結合的原則。

  該方法的要點集中於兩個方面:

  1、各種建築場所火災隱患評估。其目的是收集各種數據元素,這些數據能夠通過高度認可的量度方法,以便提供客觀的、定量的決策指導。其中的分值分配系統共包括6類數據元素:建築設施、建築物、生命安全、供水需求、經濟價值。

  2、社區人口統計信息。用於收集轄區年度收集的相關數據元素。包括居住人口、年均火災損失總值、每1000人口中的消防員數目等數據元素。

  該方法已在一些消防局的救援響應規劃中得到應用。以蘇福爾斯消防局為例,它利用該方法把其社區風險定義為高中低三類區域,進而再考察這些區域的火災風險可能性和後果:高風險區域包括風險可能性和後果都很大的以及可能性低、後果大的區域,主要指人員密集的場所和經濟利益較大的場所;中等風險區域是風險可能性大,後果小的區域,如居住區;低風險區域是風險可能性和後果都較低的區域,如綠地、水域等,然後再把這些在消防救援響應規劃中體現出來。

  (三)英國的「風險評估」方法

  英國Entec公司研發「消防風險評估工具箱」,解決了兩個問題:一是評估方法的現實性,是否在一定的時限內能達到最初設定的目標。經過對環境、毒品管理、海事安全等部門所使用的各種風險評估方法的進行廣泛考察之後,研究人員認為如果對這些方法加以適當轉換,就可以通過不同的方法對消防隊應該接警響應的不同緊急情況進行評估。二是建立了表達社會對生命安全風險可接受程度的指標。

  Entec的方法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應該在全國範圍內,對消防隊應該接警響應的各類事故和各類建築設施進行風險評估,這樣得到一組關於滅火力量部署和消防安全設施規劃的國家指南。對於各類事故和建築設施而言,由於所採用的分析方法、數據各不相同,所以對於國家水平上的風險評估設定了一個包括四個階段的通用的程序:對生命和/或財產的風險水平進行估算;把風險水平與可接受指標進行對比;確定降低風險的方法,包括相應的預防和滅火力量的部署;對不同層次的滅火和預防工作的作用進行估算,確定能合理、可行地降低風險的最經濟有效的方法。

  國家指南確定後,才能提供一套評估工具,各地消防主管部門可以利用這些工具在國家規劃要求範圍內,對當地的火災風險進行評估,並對滅火力量進行相應的部署。該項目要求針對以下四類事故制定風險評估工具:住宅火災;商場、工廠、多用途建築和民用塔樓這樣人員比較密集的建築的火災;道路交通事故一類危及生命安全、需要特種救援的事故;船舶失事、飛機墜落這樣的重特大事故。

  第三個階段是對使用上述評估工具的區域進行考查,估算其風險水平,與國家風險規劃指南對比,並推薦應具備的消防力量和消防安全設施水平。

相關焦點

  • 廣東省《化工園區區域安全風險評估導則》(徵求意見稿)
    廣東省應急管理廳發布《化工園區區域安全風險評估導則》(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   徵求意見稿明確提到,化工園區至少每3年進行一次區域安全風險評估。   本標準以《廣東省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關於加強化工園區安全風險評估和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粵安辦〔2015〕34號)關於化工園區安全風險評估的基本要求為基礎,對化工園區區域安全風險評估工作的人員、周期、目的、程序、內容、報告編制等作出規定,注重普適性和兼容性,旨在化工園區區域安全風險評估工作中起到綱領性作用。
  • 推廣火災公眾責任險築起火災風險「防護牆」
    火災公眾責任險能挽回損失 可極大提高企業抗風險能力離開杭州地鐵1號線消控中心後,活動第二站來到為杭港地鐵提供IG541氣體滅火系統的浙江信達可恩消防實業有限責任公司,並召開了座談會。會上,信達可恩的責任售後系統總監官亮對企業火災風險控制措施進行了介紹,並為小記者講解了火災逃生常識。董事長鄧紅則分享道:「消防工作應由消防部門實施行業監管,單位全面負責。
  • 一文讀懂風險、風險分析、風險評價、風險評估、風險管理
    問10個人關於風險的理解,就可能得到10種不同的答案。只要我們隨便一翻有關風險評估的教科書、期刊、論文、標準和指南,就會發現風險評估專家對於最基本的風險概念實際上也是各執一詞。根據Timmerman在1986年的描述,風險(risk)一詞是在17世紀60年代從義大利語中的riscare一詞演化成英語的。它的義大利語本意是在充滿危險的礁石之間航行。
  • 科學家對30個省級城市地震風險評估 石家莊最高
    時報訊 (記者 蔣雋 通訊員 郭曉東) 我們所居住的城市發生地震的危險有多大?科學家對30個省級城市進行了地震災害危險度評估,廣州排在第25位;而江門地震風險度指數(UERDI)大於0.25,具有較大的風險,專家建議加強對地震的防範。這是昨天記者在廣東科技館舉辦的「地震與思考」地震科普圖片巡展上獲悉的。
  • 火災風險隱患指南(試行)| 三種行為風險隱患
    為進一步提升全民安全隱患防範意識,提高市民識別、發現、化解安全隱患的能力和水平,營造全民參與、群防群治火災防控濃厚氛圍,消防部門從火災成因、日常工作等方面入手,研究制定了《火災風險隱患指南(試行)》,供廣大市民、社會單位參考借鑑。
  • 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評估方法綜述
    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評估方法綜述. 生態學雜誌, 2018, 37(4): 1233-1245. [LI L I, XIN-YUAN W, LEI L, et al. A systematic review on the methods of ecosystem services value assessment.
  • 央行綠色金融網絡(NGFS)發布《金融機構環境風險分析綜述》和...
    《金融機構環境風險分析綜述》(下稱《綜述》)介紹了環境風險傳導演化成金融風險的大量案例,對銀行、資管和保險公司常用的環境風險分析工具和方法進行了深入討論,同時討論了推廣環境風險分析所面臨的挑戰和克服這些挑戰的選項。
  • 優得運維製作精細化風險評估地圖 保障場站安全無憂
    近期,優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優得運維」)在全國範圍內的各大地面場站組織開展風險地圖製作行動。各大場站將按照公司制定的地圖繪製規範,分步執行場站的風險識別、風險篩選、風險評級、地圖篩選、地圖製作等行動計劃。場站風險地圖的製作是應對場站風險的有效措施。
  • 大數據展商:小蜜蜂智慧消防 看大數據如何保障城市火災安全
    消防維保人員手持APP按流程完成檢查工作,避免隨意性;為企業提供設施故障和火災隱患處理建立電子檔案;消防活動產生的系列數據匯集可用於設施故障預警、消防安全評估…… 在5月26日開幕的2018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上,小蜜蜂消防將攜最新的智慧消防技術亮相數博會,探討城市火災安全大數據服務平臺帶來的全新模式。
  • 影響炎症性腸病患病風險的環境因素: Meta分析傘形綜述 | IBD專題
    影響炎症性腸病患病風險的環境因素: Meta分析傘形綜述 文獻來源:Gastroenterology. 2019 Sep;157(3):647-659.e4 既往的觀點與實踐
  • 國內外*消防專家羊城把脈「城市消防安全」
    隨後,廣東省公安消防總隊總隊長王郭社宣布論壇開幕,來自國內外相關領域的權威專家和專業機構圍繞「創新驅動安全」主題,針對城鎮化進程中城市火災風險防控及消防大數據應用、石油化工類火災風險防控及應急處置、電氣類火災風險防控及應急處置等專題展開19場專題演講和分享發言。
  • 天津市全面打響冬春火災防控戰役
    市消防救援部門推動涉農鎮政府對各自然村逐一開展消防安全風險評估,逐村成立消防管理組織,逐戶籤訂村民防火公約,逐人開展防火宣傳。市委組織部、共青團市委會同市消防救援部門對全市400名村官幹部、50名「青馬學員」代表開展集中授課,積極發動青年幹部隊伍參與農村火災防控工作,進一步提升農村地區火災防控能力水平。
  • ...管理部關於印發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企業安全風險評估診斷分級...
    企業外部安全防護距離不符合《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裝置個人可接受風險標準和社會可接受風險標準(試行)》的,扣10分。
  • 需要一張災害風險評估等級圖
    對於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的問題,根據已經掌握的情況、資料以及以往工作的積累,葛全勝建議,在大規模重建工作之前首先要做5件事情:災情綜合評估、生態環境綜合評估、災害風險綜合評估、受災群眾安置預案編制、有序組織生產恢復。 災情綜合評估的目標就是核實因災受損情況,為受災群眾的臨時與過渡安置的選址和安置規模、標準的確定提供依據。
  • 節日臨近,這個你常去的地方,火災風險被單獨「點名」!
    節日臨近,這個你常去的地方,火災風險被單獨「點名」!在我國,近十年冬春季共發生火災156萬起,造成9432人死亡,分別比夏秋季高43%、68%。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冬春季發生較大及重大火災概率大,近十年冬春季共發生較大火災475起、重大火災25起,分別佔總數的59%和61%。
  • 生態環境部完成雙酚A環境風險評估:雙酚A環境風險可接受
    信息來源:科學認知聚碳酸酯雙酚A  2019年10月,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技術中心完成了對雙酚A的環境風險評估報告,結論認為:雙酚A的環境風險可接受,雙酚A並未對我國大陸生態環境造成顯著影響。
  • 美國林務局研發生態系統恢復評估新工具
    本報訊 據美國林務局消息,美國林務局開發了新的風險評估工具,幫助科學家和決策者管理自然資源,制定加強生態系統的戰略。        氣候變化直接影響到森林,例如乾旱和高溫與樹木死亡率直接相關。同時,氣候變化也間接影響到森林。
  • 重慶:對所有煤礦逐一做好安全風險評估
    要下更大決心推進煤炭去產能工作,處理好能源供給保障和煤礦安全生產的關係,優化能源供給結構和煤炭產業布局,對所有煤礦逐一做好安全風險評估,做到「一礦一方案」「一礦一責任人」「一礦一督導組」,切實抓好關停煤礦安全工作,加強安全教育培訓,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
  • 場地調查、風險評估與修復工作流程!
    02風險評估場地風險評估,主要是指健康風險評估,是估算地塊汙染對人體健康影響的方法體系,從而合理確定修複目標,支撐法規為《汙染場地風險評估技術導則》(HJ 25.3-2014),其評估程序見下圖。我國尚缺乏針對自然環境的生態風險評估制度。
  • 青田縣重大火災事故應急預案
    (5)督促指導各鄉鎮政府制定火災事故應急預案,並做好預案的備案工作;(6)組織或參與火災事故統計、核查、上報、新聞發布和應急處置評估、調查處理工作;(7)分析本縣火災事故規律、特點,動態掌握事故風險、隱患和事故信息,做好預測和預警,為修訂、完善本預案提供科學依據,並及時向縣應急指揮部提出啟動本預案的建議;(8)承辦縣應急指揮部交辦的其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