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熱天,不敢睡覺!莆田一小區居民兩年來,每天都要「搶」水

2020-12-17 海峽都市報

N 海都記者 黃義偉

「搬到圳湖華苑小區兩年了,

我們都數不清有多少次斷水了。」

莆田圳湖華苑小區有700多戶居民,他們因為庫區的建設需要,從庫區常太鎮搬到城廂區龍橋街道洋西村附近。他們搬家沒住多久,竟驚訝發現,家中常斷水。

孩子沒洗澡長痱子,老人家常常吃乾糧

海都君了解到,圳湖小區規劃是1200多戶居民,目前常住的有700多戶。「許多人來了又搬回老家去住了,可是老家沒有房子,只能寄在親戚家,但比城裡好多了。」住在9號樓的老章說,他們小區兩年來經常斷水,夏天最嚴重。這一段時間來,一天來水的時間只有兩個多小時,而且都在下半夜。

「我昨天一宿都沒有睡覺了。」老章說,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會來水,他和老伴兩人都不敢睡覺,一個是聽樓下有沒有人喊水來了,一個是聽水龍頭有沒有動靜,時刻保持清醒。13日凌晨2時多,老章聽到水龍頭有滴滴答答的響聲,趕緊開燈,和老伴一起把家裡能裝水的桶啊、盆啊全部搬出來,可是因為住在高樓,水流很小,兩人一直折騰到4時多,結果水又停了。

「這麼少的水,只能煮飯,衣服幾天沒洗了,這水只夠洗內衣褲,還得留著衝廁所。」老章說。

在圳湖華苑小區樓下,許多老人家吃牛奶或者饅頭,她們說,已經吃好幾天乾糧了,中午、晚上也只做飯不炒菜。

「幾天沒洗澡,兩個女兒都髒兮兮的。」住在小區的林女士說,半夜水來,兩個女兒又睡覺,自己白天上班,晚上回來又沒水,女兒只能用毛巾擦擦身子,可是這麼熱的天,小孩汗又多,很快就長痱子了。

物業經理:地勢高管道小,水壓遠遠不夠

海都君在圳湖華苑了解到,圳湖華苑多數是10多層或者20多層的高樓,居民遇到停水只好四處找水。該小區沒有水井,每座樓的樓頂也沒有水塔,這樣每天都得出去找水。居民陳先生告訴海都君,找水太不容易了,兩個地方都超過一公裡,一處是山下的小溪,可是路太滑了,很不好走,挑水的人多了,溪水也髒了,不能喝。另一處是附近工地安的一個小水罐,太遠了,只能用摩託車或者三輪車去運,盛水排隊至少要半個小時,中午太熱許多老人受不了。

為什麼小區會沒水呢?圳湖華苑小區的物業肖經理說,圳湖華苑的供水很特殊,2018年時是龍橋自來水公司,當時埋的水管口徑很小,水流、水壓都很小,另外圳湖華苑地勢高,又是處於供水末端,水到小區一樓就算二次供水了。夏天高峰期小區每天用水量大概400噸,而供水量只有280噸,供水遠遠不足,每天都有缺口,每天都要「搶」水。

小區物業也將問題反映給了常太鎮人民政府,鎮裡也多次派人過來協調。在物業公司,海都君見到了常太鎮政府的相關負責人,他說,他們已向市政府反映,同時也和莆田市自來水公司協調,爭取儘快解決問題。

自來水公司林副經理:庫區的人民沒水喝,他的心也很著急

13日上午,海都君見著了莆田市自來水公司的林副經理,他說,莆田人喝的水就是庫區供應的,現在庫區的人搬到城裡,反而沒水喝,他的心也很寒,很著急。

他介紹,所以造成這種局面,有歷史的原因,早期城北片區是由龍橋自來水公司供應水的,該公司當時是民營的,多數供給龍橋、洋西一帶居民,可是這幾年城北片區不斷擴大,原來埋設的水管都偏小,無法滿足居民的用水需求。2018年,他們收購了龍橋自來水公司,但是要重新鋪管,面臨著徵地、增資等許多問題。

目前,圳湖華苑迫切的問題是必須有水,他上午組織了技術人員等到現場觀察,並和常太鎮政府商議,在該小區建立臨時供水加壓站,這樣小區的兩個水塔每天都能有400噸的水供應,該工程爭取在5天內完工,目前技術人員已到場選址,畫好圖紙後,施工人員隨即開始施工。

據悉,莆田城區每天用水10多萬噸,而供應量是19萬噸,居民基本不會斷水缺水。

編輯:小嫄

相關焦點

  • 小區漏水每天限時供水3小時 居民用水基本靠搶
    每天只供水3小時,用水基本靠搶。這樣的生活,杭州臨平桂花城200多戶居民已經過了一星期。欠費了?水緊張了?都不是。原因是小區地下管網出現了大面積漏水。如果不把總閥關了,小區地下室裡就可能水漫金山。所以,物業只在早上、中午、晚上,各打開總閥一小時,供居民用水。
  • 鄭州茜城花園小區居民用水難:來水5分鐘停水2小時
    「來水5分鐘,停水2小時。」每當遇上停水時,住在鄭州市航海路與秦嶺路交叉口附近茜城花園小區的居民就很無奈。從2008年交房到現在,茜城花園小區一直使用地下井水,交房的頭兩年供水還算正常,可這兩年隨著水位不斷下降,停水成了茜城花園小區居民最大的困擾。
  • 上海一小區200多戶居民安裝增壓泵「搶」水用,原因是水壓低
    據趙女士介紹,同棟樓的5樓和6樓居民均存在用水水壓低的情況,大家都安裝了增壓泵來保障生活用水。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整棟樓水壓偏低?這個問題又該如何徹底解決?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對此展開調查。
  • 中牟一小區旁建倆汙水坑,居民:不敢開窗戶,咋讓人過夏天?
    如今,水都發臭了,一到夏天蚊蟲亂飛,臭水坑燻得小區居民連窗戶都不敢開。鄭庵鎮相關負責人回應稱,居民入住後,因附近市政道路及汙水管道規劃改變,導致社區汙水無處排放。目前,該鎮已向中牟縣政府申請資金,重修一條汙水管道,將社區生活汙水經處理後通過臺前河排走。
  • 哈爾濱市地德裡小區 6戶居民家廚房下水堵兩年
    22日,家住地德裡小區102棟2單元5樓4門的谷大娘向記者訴苦。老人今年89歲,由於家裡廚房的下水不好使,她每天要拄著拐仗往廁所裡倒好幾桶泔水,有時兒女怕她累著,不讓她動手,可是,她要是不動手,兒女們上班比較忙經常忘記倒泔水,一桶泔水在屋裡一放就是一天,老人在家感覺受不了。
  • 到處都是綠眼睛 杭州小區有業主大半年不敢回家
    (原標題:到處都是綠眼睛!杭州小區有業主大半年不敢回家,最慘的是敞篷車主……) 小區野貓聚集,久而久之,野貓滋生跳蚤,跳蚤擾人。
  • 一小區居民餵養流浪貓 地下室跳蚤成災無人敢入
    好心餵養流浪貓,沒想到後患無窮,杭州甌江公寓的居民們「談蚤色變」  地下室走一遭,滿腿的跳蚤  明明有更寬敞更安全的地下自行車庫,可人們都要把自行車、電動車停放在地面上。  為啥?地下室不敢下去啊,那裡跳蚤成災,誰要下去走一趟,腿腳肯定會遭殃。
  • 德州田園小區居民鬧心:回家路被堵兩年喝不上自來水
    沒有自來水,靠挖井取水  「進小區的道路讓村委會給堵住了,我們回家只能繞路,這很耽誤業主的時間。另外,我們小區很長時間都不供應自來水了,靠自己打水井生活。」王先生介紹,剩下一條南北方向的路全都是坑,一下雨根本沒法走,「路被堵後,從康博大道和長河大道回家的居民還得繞路,既麻煩還浪費時間。」  在附近開超市的馬女士說:「這個牆建起來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很麻煩,我母親腿腳不好,平時出門都是騎電動三輪車,這道非常窄,每次通過的時候都要下車推著走。」  王先生告訴記者,圍牆建起來之後,他們也找過村委會,但沒有任何效果。
  • 荔枝調查:商住樓內建泳池 小區居民為何不敢「遊」?
    最近,家住南京秦淮區苜蓿園大街梅花山莊小區的居民向我們反映,他們樓下的一處門面房正在進行裝修,聽說承租方要在這裡建設一個遊泳池,這本來可以方便小區居民健身,不過大家卻紛紛表示不敢去遊。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小區來了「小客人」,每天在固定點徘徊,居民們都說背後肯定有故事...
    最近,賀家土電廠小區來了一隻白色小狗,每天數次在30棟2單元前徘徊,似乎在等待著什麼。居民們都說,這背後肯定有故事。小狗留留 記者 廖智勇 攝它每天只在30棟附近活動「大概是12月初在小區裡看到這隻狗,每天就只在30棟附近活動,哪裡都不去。」小區居民賀阿姨就住在賀家土電廠小區30棟,第一次看到這隻狗的時候,她以為是誰家養的寵物犬,因為小狗的身上還穿著衣服。
  • 杭州一高檔小區野貓泛濫跳蚤滋生 業主嚇得不敢住
    居民感覺各個角落都有一雙綠眼睛起先,大家只是發現小區裡流浪貓很多。於小姐住在這裡兩年多:「我們小區流浪貓真的泛濫,晚上走路,各個角落都有一雙雙綠眼睛在暗處瞅著你。有一次在地下車庫走著,突然從垃圾桶裡跳出來一隻貓,把我嚇的呀……」小區的魚池、假山那兒也有一堆貓。
  • 鄭州一小區開3家轟趴館噪音大「轟趴」小區居民
    □記者 田育臣 文圖核心提示|3月20日,市民張女士向大河報記者反映說,鄭州開元路一別墅小區,有3套房被人租下,分別開了3家「轟趴館」,內設麻將桌、KTV室、撞球室和廚房等,幾乎每晚都有幾十個年輕人通宵在房裡「嗨」,讓鄰居們整夜都沒法睡。據了解,轟趴館在鄭州多個小區內均有分布。但這種「居改非」一直遭遇取證難、執法難。
  • 自來水溫度40℃:小區22戶居民喝了倆月暖氣水
    東北網11月30日訊 「大冬天的,自來水管裡淌熱水,越放溫度越高,大家都蒙了。」近段時間,大唐世家小區D15號樓的居民們發現,自來水的溫度高達40攝氏度。  心有疑慮的居民們先是找了物業,又聯繫供水部門,經過調查,原來是一住戶將自來水管接到了地熱分水器上,導致暖氣水流進整棟樓的自來水管線。
  • 莆田這個小區厲害了!一小區兩個優秀學子喜進北大
    其中有兩名來自同一個小區--辰門兜小區,而且都是辰門兜原籍居民的孩子。祝賀祝賀! 一個是全市文科狀元,來自莆田一中的林傑。一個是荔城區理科狀元,來自莆田四中【688分】的林奕聰。雖然,都是別人家的孩子,但是他們身上勤奮好學的精神、父母家長辛苦的付出值得我們學習,也衷心為他們高興!
  • 入住三年每天「限時搶水」貴陽這一小區千餘戶家庭面臨「用水難」
    小區每天限供四次,1400餘戶居民用水靠「等」今年2月份,花溪安置房小區錦花溪業主鄧先生向貴陽市融媒問政平臺反映,該小區自2017年年底交房以來,小區居民用水經常「分時段限供」,面臨用水難題。為進一步了解實際情況,12月15日中午記者趕赴錦花溪小區,隨機走訪高、中、低層的6戶居民家中。為了蓄水,幾乎每家都備有多個水缸、水桶,並隨時打開水龍頭。業主們告訴記者,該小區實行分段限時供水,一般會在每天早上7點、中午12點、下午5點、晚上10點分別供水一個小時左右,但是水斷斷續續且量很小,有時連一小桶也接不滿。
  • 調兵山一小區供暖後就停水,是供暖在搶水嗎?該怎麼解決?
    圖文|自來水博士請您點擊右上方「關注」,獲取更多水的知識。歡迎留言、點讚、收藏、關注。自來水博士,研究自來水至今14年。水是生命之源,科學飲水才有健康!年年到了供暖期就有居民樓出現停水、水壓不足的問題,特別傷腦筋,而且經常排查不出問題。近日,調兵山市紅房祥和小區有居民反映,供暖之後,家中就頻繁停水。6樓的居民10月份開始,水壓就特別小,經常無水。
  • 小區烏桕樹招來大量毛毛蟲 居民不敢隨意開門開窗
    圖/記者金林   紅網長沙7月8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黎棠 實習生 周珊珊)小區裡一棵烏桕樹上突然出現了大量的毛毛蟲,就連和樹挨得近的樓房的牆上、門上,甚至樓層較低的居民家裡都有。7月7日,記者來到長沙梓園路廖家灣紅旗區小區看到,爬了許多毛毛蟲的樹枝、樹幹已變得光禿禿的,葉子都被咬光了。雨花區園林管理局工作人員表示,毛蟲增多和近日雨水較多有關係,園林部門將加大病蟲害防治,噴灑殺蟲藥劑。
  • 八成小區沒信箱 居民「信鬱悶」
    不過,居民小區對信報箱的需求卻有增無減,因為銀行對帳單、話費繳費單、水電氣等通知信函以及居民訂閱的報紙、雜誌等,都離不開信報箱。 連日來,記者調查發現,莆田很多小區都沒有設置信報箱群,這也導致居民收信難、個人信件丟失等現象時常發生,給居民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
  • 深圳一小區飄臭居民不敢開窗,部門:雨水排口錯接汙水管,將改造
    近日,有深圳福田區下梅林天心花園居民市民向南都反映,經常能在家中聞到樓下飄來的一股汙水的臭味,半年了家裡不敢開窗,疑為雨汙分流整改不當造成。記者走訪發現,該小區樓下的確有汙水臭味。對此,福田區水務局回復南都:是小區旁道路提升拓寬工程新建的雨水篦子錯接到了汙水管上,造成臭氣溢出。準備對此進行改造,工程正在推進中。目前已給冒出臭氣的雨水篦子安裝防蚊閘。記者在小區看到,一樓臨街的商鋪門前一片空地上分布有十餘個雨水、汙水井蓋。
  • 廈門:小區保安值班偷懶睡覺 居民可拍照微信「報警」
    原標題:小區保安「睡崗」 居民可拍照微信「報警」   小區保安「睡崗」   居民可拍照微信「報警」   由於地處交通樞紐中心,廈門梧村轄區人流量隨著年關的臨近越來越大,轄區近期入室盜竊及電動車失竊警情也逐漸高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