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海都記者 黃義偉
「搬到圳湖華苑小區兩年了,
我們都數不清有多少次斷水了。」
莆田圳湖華苑小區有700多戶居民,他們因為庫區的建設需要,從庫區常太鎮搬到城廂區龍橋街道洋西村附近。他們搬家沒住多久,竟驚訝發現,家中常斷水。
孩子沒洗澡長痱子,老人家常常吃乾糧
海都君了解到,圳湖小區規劃是1200多戶居民,目前常住的有700多戶。「許多人來了又搬回老家去住了,可是老家沒有房子,只能寄在親戚家,但比城裡好多了。」住在9號樓的老章說,他們小區兩年來經常斷水,夏天最嚴重。這一段時間來,一天來水的時間只有兩個多小時,而且都在下半夜。
「我昨天一宿都沒有睡覺了。」老章說,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會來水,他和老伴兩人都不敢睡覺,一個是聽樓下有沒有人喊水來了,一個是聽水龍頭有沒有動靜,時刻保持清醒。13日凌晨2時多,老章聽到水龍頭有滴滴答答的響聲,趕緊開燈,和老伴一起把家裡能裝水的桶啊、盆啊全部搬出來,可是因為住在高樓,水流很小,兩人一直折騰到4時多,結果水又停了。
「這麼少的水,只能煮飯,衣服幾天沒洗了,這水只夠洗內衣褲,還得留著衝廁所。」老章說。
在圳湖華苑小區樓下,許多老人家吃牛奶或者饅頭,她們說,已經吃好幾天乾糧了,中午、晚上也只做飯不炒菜。
「幾天沒洗澡,兩個女兒都髒兮兮的。」住在小區的林女士說,半夜水來,兩個女兒又睡覺,自己白天上班,晚上回來又沒水,女兒只能用毛巾擦擦身子,可是這麼熱的天,小孩汗又多,很快就長痱子了。
物業經理:地勢高管道小,水壓遠遠不夠
海都君在圳湖華苑了解到,圳湖華苑多數是10多層或者20多層的高樓,居民遇到停水只好四處找水。該小區沒有水井,每座樓的樓頂也沒有水塔,這樣每天都得出去找水。居民陳先生告訴海都君,找水太不容易了,兩個地方都超過一公裡,一處是山下的小溪,可是路太滑了,很不好走,挑水的人多了,溪水也髒了,不能喝。另一處是附近工地安的一個小水罐,太遠了,只能用摩託車或者三輪車去運,盛水排隊至少要半個小時,中午太熱許多老人受不了。
為什麼小區會沒水呢?圳湖華苑小區的物業肖經理說,圳湖華苑的供水很特殊,2018年時是龍橋自來水公司,當時埋的水管口徑很小,水流、水壓都很小,另外圳湖華苑地勢高,又是處於供水末端,水到小區一樓就算二次供水了。夏天高峰期小區每天用水量大概400噸,而供水量只有280噸,供水遠遠不足,每天都有缺口,每天都要「搶」水。
小區物業也將問題反映給了常太鎮人民政府,鎮裡也多次派人過來協調。在物業公司,海都君見到了常太鎮政府的相關負責人,他說,他們已向市政府反映,同時也和莆田市自來水公司協調,爭取儘快解決問題。
自來水公司林副經理:庫區的人民沒水喝,他的心也很著急
13日上午,海都君見著了莆田市自來水公司的林副經理,他說,莆田人喝的水就是庫區供應的,現在庫區的人搬到城裡,反而沒水喝,他的心也很寒,很著急。
他介紹,所以造成這種局面,有歷史的原因,早期城北片區是由龍橋自來水公司供應水的,該公司當時是民營的,多數供給龍橋、洋西一帶居民,可是這幾年城北片區不斷擴大,原來埋設的水管都偏小,無法滿足居民的用水需求。2018年,他們收購了龍橋自來水公司,但是要重新鋪管,面臨著徵地、增資等許多問題。
目前,圳湖華苑迫切的問題是必須有水,他上午組織了技術人員等到現場觀察,並和常太鎮政府商議,在該小區建立臨時供水加壓站,這樣小區的兩個水塔每天都能有400噸的水供應,該工程爭取在5天內完工,目前技術人員已到場選址,畫好圖紙後,施工人員隨即開始施工。
據悉,莆田城區每天用水10多萬噸,而供應量是19萬噸,居民基本不會斷水缺水。
編輯:小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