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華茶祖神農氏"得荼"到古代茶文化的興起,再到現代社會中茶的普及,中國茶經歷經了幾千年的時間沉澱,逐漸從上層貴族逐漸"飛入尋常百姓家"……但與茶文化的發展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茶農們的現狀:目前我國還存在337個以茶為扶貧支柱產業的不發達地區,茶賤傷農的情況依舊時有發生,這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呢?
振興中國好茶,為地方好茶打call
這個問題的答案,或許我們可以從小罐茶最近發起的"振興中國好茶公益助農行動"窺見。這項活動最近在微博可謂是好評如潮,引發了大V齊齊點讚、發博助力。不僅有人民網、微博三農、中國新聞周刊的官微號前來應援,還有龍魂騎兵、DS北風、司馬平邦、旅遊約嗎、美食日誌等不同領域的KOL,參與其中,紛紛表態"有些地區的茶真不比知名的差,它缺少的是關注和推廣"、"希望和粉絲們一起,力所能及幫助這片葉子"、"為地方好茶打call,為茶農生活鼓勁"。目前#為好茶點讚為茶農助力#的超話閱讀量已達到2277.8萬,而這正是小罐茶幫助好茶出山的其中一條策略。
小罐茶攜手人民網,助力公益活動出圈
要想讓地方性好茶順利出山,先要打響地方好茶的知名度。在這方面,小罐茶顯然做得非常成功,它攜手人民網這樣的權威媒體進行公益推廣,吸引大量網際網路KOL,進行話題傳播。在這個過程中,除了建立超話,其還發起了抽獎活動,吸引大家參與公益助農,同時以第二批公益好茶幫扶對象票選的方式,讓消費者更具備參與感,共同助力茶農。此外,小罐茶還聯手首批幫扶對象,湖北恩施、湖北五峰、貴州湄潭、福建政和打造了"縣市長天團",進行直播,助力公益助農活動出圈。
打造特別情益茶品,讓用戶簡單喝好茶
營銷是術,產品是道。小罐茶自然不會本末倒置,它對地方性好茶的營銷是建立在優質產品之上。小罐茶的助農行動從源頭開始,它幫助幫扶地區的茶農建立起好茶標準,同時與當地進行原葉合作,結合當地制茶技藝與小罐茶制茶標準,秉持"讓用戶簡單喝好茶"的理念,打造了小罐茶·特別情益茶系列產品。其中包括情益玉露茶(恩施玉露)、情益綠茶(五峰綠茶)、情益紅茶(遵義紅茶)、情益白茶(政和白茶)。
就以政和白茶為例,作為讓宋徽宗認可的"天下第一茶",小罐茶在打造情益白茶時,選取的茶葉都是明前頭採一芽一葉,並且遵循政和白茶傳統陰乾工藝,自然萎凋72-80小時,具有鮮醇、毫香、涼爽的特點,令人飲過難忘。此外,情益白茶、情益綠茶、情益玉露茶、情益紅茶都各有各的特色,值得一品。
"4+1"模式助農,助力茶產區可持續發展
但這還不是全部,對於幫扶對象,小罐茶還採取了最直接的幫扶方式,其充分調動自身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幫助地方性好茶解決銷路問題,並承諾每賣出一罐"特別情益"茶系列產品,就會捐贈出部分利潤給茶產區,幫助茶產區實現可持續發展。
總的來說,小罐茶採用"4+1"模式實現公益助農,湖北恩施、湖北五峰、貴州湄潭、福建政和+小罐茶,一起助力好茶出山。而在這個過程中,小罐茶通過:推廣幫扶,聚合行業協會、權威媒體、品牌資源的力量進行公益推廣;品質幫扶,提高地方性好茶的品質;渠道幫扶,解決地方性好茶的銷路難題;直接幫扶,捐贈部分"特別情益"茶利潤,共四項措施,打造出助好茶出山的全產業鏈條,助力茶產區實現可持續發展,真·授人以漁!
其實一直以來,小罐茶就堅持以人為本,以茶為媒,時刻關注茶從業群體、茶葉消費者,乃至全社會對茶的需求,以"一以貫之,用愛連接茶與人的幸福"。並用實際行動踐行公益理念,呼籲消費者養成健康飲茶習慣,同時不斷為消費者推出優質好茶,力求打造出更有溫度的現代派中國茶。而事實證明,小罐茶確實做到了,所謂茶為國飲,盛世不可無茶,這樣的小罐茶值得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