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學習有六大品質,包括細心、觀察、思考、模仿、注意力集中、積極主動,對於「思考」的問題,上篇文章裡有詳細談到,今天說說「細心」。
平常見到有些人做事總是很細心,非常地細緻,追求細節完美;而有些人則總是很粗心,做事馬馬虎虎,毛毛燥燥,大而化之,隨便做一下,對自己要求太低,標準太低。
一個人最大的毛病,莫過於粗心。粗心的人,幹不了精細活,也就成不了事,因為天下事必做於細。反過來說,粗心是可以改變的,並非要伴隨終身,不成不變。
對於學生來說,為什麼要培養細心的品質?
學習的六大品質,是互相關聯,互相促進的。不細心觀察,就發現不了新問題,也找不出矛盾;不細心思考,答案就不會周密;答題後也需要「回頭看」,細心檢查以防錯漏,否則功虧一簣就太可惜了。
細心體現著專業度,把標準定高,對自己的要求要高一些。細心是責任心的一種體現,細心是一種偉大的品質,優秀的人就應該心細如髮。人類文明的發展過程,就是從簡單到複雜,從粗疏到精細,從大體到細分的過程。「細」之義大矣哉!
總括地說,細心就是追求完美。只要是做正事,比如學生對於學習,上班族對於工作,學者對於學問,等等,總是要追求周全、完美,人性本身有這種優點。可以說,做事追求完美是天經地義的。
如何讓一個人變得細心?
細心的本質,就是流程意識、步驟意識,注意事項的意識。而流程、步驟、注意事項怎麼來呢?通過思考,也就是問問題,總結而來。說一個人「心細如髮」,就是每個細節都能想到,照顧到。雖然完全做到很難,但一定要成為一種品質追求。
學生怎麼做到「更周全」?
不要只顧及題目問什麼就答什麼。在知識點紮實的前提下,① 解題的每一步驟都要認真對待,② 主動問問題,就可以提前知道很多問題,而不是等著人家問你問題的時候才去思考。如果只是奔著那個書面上的問題去,出錯的可能性就會很大。
學生怎麼「追求完美」?
不能只為了做題而做題,一定要知道為什麼要做這個題(無非是為了訓練方法,或者為了訓練知識點),自己能從中學到什麼。這麼想的時候,你就會做得更細緻,更好,否則就會應付了事,完任務,這樣什麼收穫都沒有,還會出錯。真正這樣做了以後,經常的感受就會是這樣的:「……原來是這麼用的」、「還有這麼一種情況」、「看來要特別注意這個地方」「哦,我突然明白了一個道理」等等。
希望每個人都能心思縝密心細如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