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絕世孤本《圓明園四十景圖》的價值
《圓明園四十景圖》局部細節
《圓明園四十景》是乾隆皇帝和他的工部尚書汪由敦、宮廷畫師沈源了用十二年時間共同繪製而成的一件絕世孤本,以絹本彩繪的形式精細地描繪了圓明園作為皇家園林的盛世風景,具有極高的繪畫藝術價值和歷史文物價值。《圓明園四十景》作為最具有標誌意義的中國被劫掠文物,於1862年被法國國家圖書館收購,成為其遠東特藏中的珍品。155年來《圓明園四十景》一直被深藏地庫,世人難睹其真容。2014年,上海世紀出版集團遠東出版社同法國國家圖書館達成協議,在原尺寸、原材質、原大小的基礎上對《圓明園四十景》進行「原件再造」。中法兩國專家精誠合作,運用現代高清掃描和出版技術對四十景圖的細部及色彩進行細緻的調整,歷時兩個多月,最終達到無限接近原作,肉眼莫辨的效果。
一、關於《圓明園四十景》的版本問題
《圓明園四十景》是以繪畫形式保存的圓明園史料,有多個版本。
乾隆三年,皇帝下旨命宮廷畫師沈源和唐岱合作繪製出圓明園的實景圖。沈源畫建築,唐岱畫山水,每幅冊頁畫完後由皇帝審查最後集中出版。
而後有一個版本為孫祜畫山水、沈源畫建築的墨線白描分景圖。其木刻版印刷出來後送給了很多有功大臣。這個木刻版原本我國保存了很多,但是我們保存的木刻版多為光緒年間,時間較晚。
在清代還有兩種木刻石印的摹本行世,其一為光緒年間大同書局刊印的《御製避暑山莊、圓明園圖詠》。其二為光緒十三年天津石印書屋錄石重印的《御製圓明園圖詠》,最後一幅有尾款「鴻臚寺序班臣孫祜、臣沈源恭畫」,可知這個木刻版也是沈源和孫祜合作,同時以絹本為基礎。
另外我們發現一個手繪本的《圓明園四十景圖詠》,第四十景題詠之後,有一行正楷下款「乾隆丙寅四月既望臣張若靄敬書並製圖」,下鈐兩印,上為白文「臣張若靄」,下為朱文「家承賜書」,可見這是張若靄專為呈奉乾隆皇帝而繪製的。專家王湜華考證後認為這個手繪本是進奉內廷所作。畫作者張若靄都是他根據原版四十景圖摹畫的,此外他還以正楷、草書、隸書、篆書四種字體題在每幅圖下題寫乾隆御製詩。
還有一個叫《蓬湖春永》的彩色絹本圖,是後來在故宮大庫中發現的,僅二十景。從所繪內容、板式來看是以木刻版為摹本,畫家自己著色完成的。木刻版比彩色絹本增添的細部,在《蓬湖春永》中以明確的色彩表示出建築的材料、做法,也是非常有價值的。彌補了彩色絹本未曾記錄的部分。
法國有一套10卷本的大書《新潮園林詳述》(Détaildesnouveauxjardinsàlamode),其中一卷即為圓明園四十景,畫面題注稱作者是在1786年購買到一冊圓明園的圖畫,據其摩畫而成的,但畫家以西洋鋼筆繪畫,圖中添加天鵝、帆船等物可以看出是外國畫家的作品。《新潮園林詳述》一書是為建築師提供的建築設計參考圖集,18世紀歐洲曾一度出現中國園林熱,書的作者便將圓明園四十景的銅版畫作為範例編入,側面反映出圓明園四十景圖在當時中西建築文化的交流中具有重要影響。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私人臨摹的版不能藏在一些國外的圖書館中。
上述幾種主要的版本中,彩色絹本《圓明園四十景》圖年代最早,雖然完成於乾隆九年(1744),但早在乾隆元年(1736)即奉旨起稿,乾隆三年即開始作畫,是諸多版本中繪畫水平最高的。木刻版《御製圓明園圖詠》與彩色版有一些細部之變化,反映了彩色絹本圖版繪製完成後,圓明園又有新的建設被記錄下來。該圖以清晰的線條表現建築,也很有價值。因此它並非完全是彩色絹本的複製品。至於它的年代,應晚於彩色絹本,但最晚不超過乾隆十一年(1746),這個年代的推算,要從張若靄繪畫並書御製詩的手繪本來證實。所以,這些版本中,最重要的是絹本《圓明園四十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