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學的正統哲學基礎

2020-12-13 從哲學到科學

作者:李春

一、量子力學的正統哲學基礎:(辯證)科學唯物主義認識論

科學唯物主義認識論認為:世界的統一性在於物質性,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是認識主體——人由物質(人的物質自身及外在於人的自在之物)派生而來。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是唯物主義認識論的高級階段和科學形態,也即科學(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它在堅持從物質到意識的認識路線的基礎上,把辯證法應用於認識論,並把實踐的觀點提到第一的地位,認為:實踐是認識的基礎,認識是主體在實踐基礎上對客體的能動反映,具有摹寫性和創造性,是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的統一,是為了改造客觀世界而進行的積極能動反映。

而舊唯物主義的反映論,不了解或特別地僵化理解認識對社會實踐或客觀世界的依賴關係,不能把辯證法應用於反映論,因此是消極的、直觀的反映論。

二、現代物理學中的科學實在論觀點。按《物理學的困惑》作者斯莫林的說法:「(實在論)可以概括為一句話:實在的世界必然獨立於我們而存在」。

愛因斯坦也有一句名言:「我認為粒子必然是一個獨立於測量的分立的實體。也就是說,電子即使沒有被測量,它一樣有自旋、位置等特性,我想即使我不看它,月亮也還是在那兒」。

這種科學實在論觀點具有明顯的唯物主義傾向,但顯然,它並不是(辯證)科學的唯物主義認識論,光有這樣的實在論是不夠的,它只是辯證科學唯物論的一部分——從物質到意識的認識前提部分

具體的人類認識真理的過程,是從實踐中的感性認識能動地飛躍到理性認識,又從理性認識回到實踐的辯證過程,也即是在實踐——感性認識——理性認識——實踐*的不斷循環中進行的,一般說來,人類認識任何事物,都是從對這一事物的感性認識(具體通過觀察、觸摸等)開始的。這樣認為,便是辯證法框架清楚明白蘊含的意義所在——一切認識對象,不管實存還是虛存,只要願意並搞得清,都可以量子力學的態疊加形式來體現。

我們已經產生的對某個對象作出的一族不同的(有區分的)、確定的認識結果(以可觀測量表示)是概率理論(天然的、內在隨機性之類說法)得以形成的基礎。所以波爾所說(據說可以總結其思想):「物理學關注的是關於自然我們可以說的那些東西」;海森堡所說:「原則上一切事情都是量子力學的並最終從屬於這個謎團」。量子力學普遍所說的總觀點——(人們以)觀察產生(對象的)被觀察屬性(另一個說法「觀察創造被觀察的實在」則可被認為在「語言上」違反實在論)完全符合科學唯物主義認識論的正統說法,完全是我國傳統馬克思主義教材中科學唯物主義認識論的題中應有之義。

相關焦點

  • 量子力學的認知哲學
    量子力學的認知哲學,是當代認知哲學中的一個新型的邊緣理論,基於當代量子力學理論所提出的極為重大而又極為基本的哲學問題,探討人的認知及其決策的涵義、本質與作用等基本問題的交叉科學。量子力學的認知哲學,是量子力學的哲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 量子世紀的創世餘暉——讀馮·諾依曼《量子力學的數學基礎》
    Hamel)在分析力學的基礎上實現了力學的公理化[5]。同年,卡拉西奧多裡確立了公理化熱力學的基礎[6]。1932年,馮·諾依曼出版了《量子力學的數學基礎》(Mathematische Grundlagen der Quantenmechanik),該文獻被視為遵循希爾伯特路線的一個量子力學公理化範本。
  • 量子力學的最新根本詮釋——認識論詮釋
    既然說愛因斯坦相對論的「相對性原則」是哲學認識論的推論,形上學、通俗易懂的含義就是從不同的角度認識事物或事件將得到不同的認識結果;那麼物理學上另一個重要理論——量子論的哲學認識論基礎也就呼之欲出了。相對論和量子論的兩大鼻祖量子力學的哲學認識論基礎是——從不同的角度認識事物要得到完全相同的認識結果。這是我提出的、也許世界首創的量子力學新詮釋。
  • 量子力學的哲學反思:中國科學家發現波函數真實存在的哲學涵義
    量子力學已通過全面、嚴謹的實驗驗證,並得到極其成功的應用,但應該如何詮釋這些實驗與應用,卻莫衷一是、眾說紛紜,統稱為量子力學哲學詮釋。具有代表性的詮釋有:哥本哈根詮釋:波恩、海森堡和玻爾等權威量子物理學家所支持的哥本哈根詮釋,歷來是佔統治地位的主流派。
  • 量子力學上有哪些著名的實驗?
    在這個領域的著名實驗有:1814-1825年,夫琅禾費嚮慕尼黑科學院展示自己編繪的太陽光譜,光譜學是後來發展原子物理學的基礎。夫琅禾費在演示他的光譜儀。1884年,巴爾末發現了氫光譜公式,這個公式及更一般的裡德堡公式可以由著名的玻爾模型推出來。
  • 量子力學的三大階段性
    愛因斯坦贊成量子力學的理論,承認薛丁格方程正確地描述了微觀世界的規律,因為它的計算結果與實驗一致。愛因斯坦反對的,只是量子力學對於計算結果的解釋。他認為,除了波函數之外,一定還存在另外的因素決定了粒子的運動。後來貝爾證明了經典力學的邏輯將導致貝爾不等式,而實驗結果卻違背貝爾不等式。愛因斯坦本人沒有看到這個實驗。
  • 量子力學對我們的生活影響有多大?我們普通人可能完全無法想像
    量子力學與狹義相對論結合產生的量子場論,用於描述自然界中的三種基本相互作用:強、弱和電磁相互作用。量子力學是半導體技術革命的基礎,沒有量子力學,計算機、手機等現代生活中習以為常的東西都不會存在。儘管現在距離量子力學的誕生已經過去了大約一個世紀的時間,但是量子力學和量子技術仍處於蓬勃發展階段,量子通信、量子計算機等有可能在將來影響每一個人的生活。
  • 物理學哲學:以量子力學哲學為方向
    20世紀60年代以來,科學哲學的發展始終與物理學哲學相關,比如庫恩的範式論、範·弗拉森的建構經驗論,以及哈金的實體實在論等,都與物理學哲學相關。重點任務是推進量子力學哲學研究成素梅告訴記者,當代物理學哲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量子力學哲學、宇宙學哲學和量子場論哲學三個方向,其中量子力學哲學是最基本的研究方向。
  • 解讀量子力學,量子現實的基礎是什麼?
    早些時候,我們首先要觀察某些現象,為了解釋這些現象,我們要在公認的物理直覺的基礎上構造一個數學裝置。在量子力學的例子中,卻發生了相反的情況:我們僅從幾條實驗線索中就猜出了一個非常抽象的數學形式主義,它很好地描述了實驗室測量的結果,但我們不知道它背後的物理現實是什麼。」
  • 不確定性原理:人工智慧的哲學基礎
    精華無疑是指科學,而糟粕,就是那倒黴的哲學了。所以,中國科學家往往只看到了地面以上的宏偉建築,卻看不到地面下的哲學基礎。中國人把西方哲學和科學一分為二斷章取義,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的。因為中國有五千年連綿不絕的輝煌文明史,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完整、強大的傳統哲學。不管你是否特意上了傳統哲學課,它都會由你的父母、師長、書籍乃至生活習慣潛移默化地灌輸給你。
  • 量子力學的哥本哈根解釋
    量子力學奠定了不同物理學分支中理論基礎,直接推動了核能、雷射和半導體等現代技術的創新,量子力學成功地預言了各種物理效應並解釋了諸多方面的科學實驗,成為當代物質科學發展的基石。量子力學的數學公式建立以後,人們就努力挖掘這些公式的內涵,理解量子力學對自然的描述,從而形成了量子力學的解釋。
  • 為什麼當量子力學被證明是正確的時候,生命就會變得毫無意義?
    自從普朗克和愛因斯坦奠定量子力學基礎以來,人們就開始研究量子力學和微觀世界。既然量子力學被證明是正確的,為什麼生命會變得毫無意義呢?眾所周知,隨著科學家對微觀世界研究的深入,很多理論被推翻,其中出現了量子力學中的各種奇異現象,這些現象似乎超出了經典物理學的認識。其中最著名的是量子糾纏。
  • 「正統」到底是什麼?古人每朝每代都爭的「正統」,有何特殊含義
    翻看中國古朝代的歷史,我們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幾乎所有的帝王都十分在意自己王位的「正統」性。圖註:楚漢爭霸劇照劉邦與項羽爭霸天下時要用赤龍之子來證明自己是正統;王莽篡漢時要以周公之治的思想維護自己的正統;曹丕篡漢時也要漢獻帝「禪讓」來表面自己正統;趙匡義弄死自己哥哥後也要搬出金匱之盟來證明自己的正統。
  • 不確定性原理—人工智慧的哲學基礎
    作者孫二林,節選自《不確定性原理——人工智慧的哲學基礎》來源:c3同學共創空間原文連結:https
  • 哲學和數學與物理的關係
    有了哲學的思維和邏輯基礎,和數學的量化和形式化的方法。物理可以認識自然世界,對自然現象進行可重複的測量。從而發現自然規律。所以所謂量子力學的形式化,就是用數學來解釋量子力學。把量子力學公理化。也就是所謂的希爾伯特第五問題。就是現在,量子力學的數學,還是在他的學生所奠定的基礎上發展,這個物理上的應用,同時推動了數學的發展。從這個歷史認識的角度來說,哲學和數學,是物理的基礎。
  • 有一種神奇的心理學叫「超心理學」丨最新量子力學~能量狀態理論
    有一種神奇的心理學叫「超心理學」丨最新量子力學~能量狀態理論原創 李嘉琪 幸福人生學院李嘉琪 2018-06-28來自專輯幸福人生學院李嘉琪老師文章研究在實驗室或日常生活中進行,雖然超心理學和心理學(psychical research)兩詞大致等同,但某些過去認為是心靈研究的課題,如早期的催眠,現在已成為正統心理學的內容,因而超心理學只包括那些根據今日知識看來具有超常成分的課題。超心理學的研究包含了催眠術、佔星術 、佔卜術、天眼通、思維傳感、心靈感應、各種特異功能等領域。
  • 量子力學的實在論
    量子力學的實在論可以從四個方面考察:一是圍繞量子力學理論實在性的爭論;二是量子力學形式體系的實在性;三是量子力學所描述的世界特性;四是量子力學對實在論理論的推進與發展。對量子力學是否具有實在性的爭論主要發生在量子力學理論誕生之初,尤以愛因斯坦與玻爾的爭論最令人稱道。
  • 超心理學:最新量子力學+能量狀態理論徹底解決了心理疾病難題
    ——全球首位將超心理學——量子力學+心理學與傳統文化相結合,用於治療抑鬱症、強迫症、焦慮症等心理問題,並取得成功。——致力於幫助全人類擺脫一切心理痛苦,獲得健康、快樂、幸福。研究在實驗室或日常生活中進行,雖然超心理學和心理學(psychical research)兩詞大致等同,但某些過去認為是心靈研究的課題,如早期的催眠,現在已成為正統心理學的內容,因而超心理學只包括那些根據今日知識看來具有超常成分的課題。超心理學的研究包含了催眠術、佔星術 、佔卜術、天眼通、思維傳感、心靈感應、各種特異功能等領域。
  • 量子力學中的物理實在觀是怎麼樣的?
    在古希臘時期,由於自然科技水平低下,自然科學家就是哲學家,他們眼裡的物理實在是一種直觀的、模糊的概念,到了近代歐洲,自然科學從哲學和神學中解放出來,牛頓的機械世界觀代表的物理實在自然成了當時的主流,在牛頓眼裡,時間、空間、質點、力、「運動的量」(牛頓取的名字)、尺寸等自然就是描述物理實在的對應量,雖然每個量描述的都是物理實在的一個側面,但是所有的這些客觀量都是確定的,物體的運動有其特定的軌跡
  • 量子力學是唯物學科嗎?
    我在網絡上經常看見一些宣傳量子力學與神秘主義聯繫的文章,比如,有一篇網絡文章叫《從量子糾纏到量子計算機,未來的某一時刻人類或許解開宇宙的起源》,還有用朱清時的演講做成的《朱清時:量子力學證實,人類意識是物質世界的基礎》、《物質並非實有的存在》等等,這些文章千篇一律的把量子力學與神秘主義掛鈎,甚至直接鼓吹量子力學證明了唯心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