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眼可見:年輕人的第一顆彗星Neowise正劃破天際

2020-12-12 Science科學

如果你看過日漫《你的名字》,那麼我想您不該錯過接下來的這場天文事件。這可能是大部分90後和00後看到的第一顆比較明亮的彗星。彗星C/2020 F3 NEOWISE(簡稱Neowise),是天文學家在2020年發現的第三顆彗星。天文學家們稱它可能會成為肉眼明顯可見的一顆亮彗星,隨著時間推移,或許會變得更加明亮。

6月12日,天文學家Tony Phillips博士在Spaceweather.com上寫道:"現在看起來可能沒什麼,但這顆彗星可能會在近日點(最接近太陽)後的幾周內變得更加明亮。北半球的觀測者將能在7月中旬的夜空中輕鬆地看到它。"

如果這一切順利的話,Neowise彗星可能會像天空中最耀眼的星星一樣明亮。

今年, 曾被稱為「世紀大彗星」的C/2019 Y4 (Atlas)還未進入公眾視野便碎裂成了30多塊碎片消逝在天際。另外一個黑馬C/2020 F8 (Swan)也在進入近日點後隕滅。這次,彗星Neowise並沒有像它之前的兩個兄弟一樣讓人們失望,近日,天文攝影師已經發現了它的身影。就在上周,這個太空髒雪球越過一個臨界點,7月3日,它在離太陽最近的時候倖免於難,沒有像其他許多彗星一樣在高溫的條件下分裂,粉碎。

一開始,多數學者認為NEOWISE彗星最大亮度不會超過9-10等,一般人只能通過雙筒望遠鏡進行觀測。春季以來,由於與太陽距離越來越近,這顆彗星也在逐漸增量到9.9等。進入7月,大部分天文愛好者也不約而同的觀測到了NEOWISE,許多業餘天文攝影師開始分享這顆彗星在黎明前出現在地平線上的驚人照片。

美國宇航局(NASA)太空人Bob Behnken 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Roscosmos)太空人 Ivan Vagner都分享了從國際空間站拍攝到的彗星圖片。

Behnken周一發布了四張彗星的照片,他表示:"昨晚真正的煙花。因為科學"。不過人們需得把圖片放大,仔細觀察才能發現Neowise,它在照片的中心附近,在地球的明亮曲線之外。

這是一顆大彗星嗎?

彗星分為兩類。一類是「普通」彗星,這是一種模糊的球體,只有藉助望遠鏡才能觀測到。這樣的彗星數量也相當多。

另一類則是「大」彗星,這些彗星通常會足夠明亮,甚至肉眼都可以清楚觀測到,塵埃和氣體組成了這種大彗星的尾巴彗尾。不過,這類彗星相對比較少見。即使足夠幸運,一個人的一生可能也就能看到大概四顆這樣的彗星。

北半球最後一次可見的大彗星是1997年的海爾-波普彗星。如果您認為NEOWISE是大彗星恐怕要失望了。根據最新的亮度估算,NEOWISE彗星可能離大彗星的標準還有些差距。不過,一旦它在黑暗的天空中出現,它應該還是非常顯眼的,尤其是在光汙染嚴重的城市以外。

彗星撞地球會怎樣?

1992年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初次遇到木星時,木星不僅將其撕碎而且還改變了其運行軌道,在那個時候毀滅的命運就已經註定,一場災難即將來臨。

1994年7月16日,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的碎片如期回到木星附近。這個時候,碎片所組成的「宇宙列車」已長達500公裡,最大的碎片直徑約35公裡。這些碎片就像要報被撕之仇一般,在5天多的時間內,徑直撞向了木星。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觀測到彗星撞擊事件。

隨著碎片一個個撞向木星,木星表面一次次地閃耀起來。撞擊產生的瞬間溫度在3萬攝氏度以上,甚至達到了5萬攝氏度,撞擊處的直徑相當於地球直徑的80%。撞擊在木星表面形成了巨大的火球,同時木星大氣層在撞擊出形成了巨大的黑色傷斑,而每個黑斑都能輕而易舉地裝下一個地球。在撞擊持續的130多個小時裡,木星大氣層承受了相當於20億顆原子彈、約40萬億噸TNT炸藥爆炸時所產生的能量。其中最強烈的碰撞位於木星南半球,撞擊產生的能量相當於2.5億顆廣島原子彈。由於撞擊釋放的巨大能量,木星的大氣層和表層環境產生了巨大的改變。這次撞擊激發的塵埃在木星上空瀰漫了3個月之久,而撞擊產生的黑色疤痕還需要更長時間才能消散。由於木星與地球距離相當之遠,這次撞擊時間所釋放出的巨大能量對地球與近地空間環境幾乎沒有影響。

但設想一下,如果這次撞擊發生在地球上將會是什麼後果?由於地球是一顆小個子巖石行星,並且這次撞擊木星的並非是一個單個小行星,而是接二連三的行星碎片,因此如果一顆完整的彗星撞擊在地球上,產生的能量恐怕會更大,這不僅僅會造成像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的悲慘結局,甚至對地球運行軌道、自轉周期都會產生更深遠的影響。另外小編最後囉嗦一句,如果想直觀了解彗星的威力,可以觀看《彗星撞地球》、《絕世天劫》兩部影片,7月31日即將上映的《格陵蘭》千萬不要錯過。

去哪裡看這顆彗星?

隨著彗星Neowise離太陽越來越遠、離地球越來越近,它的可見狀態將從黎明前持續到夜晚。

NASA太陽系大使Eddie Irizarry表示,在7月11日之前,在清晨的東北地平線上,該彗星將在第一縷光線出現之前和之後一直都是可見的。7月11日左右,彗星將達到近10度的高度,接下來的幾天裡,它將逐漸滑向東北偏北方向,消失在黎明的微光中。到7月12日後,當它在天空中稍高的時候,觀測者在夜晚可以獲得更佳的觀測角度,這時,它將出現在西北的天空中。在接下來的夜晚,它會迅速爬高。7月22日,NEOWISE將到達近地點,與地球距離為1.03億公裡。7月25日夜幕降臨時,這顆彗星將出現在西北偏西30度地平線上。7月30-7月31日,這顆彗星將經過后髮座星團北部。

眼下,許多已經成功發現彗星的人所分享的建議是,尋找一片開闊的遠離光汙染和空氣汙染的地區,如海拔較高的山頂。觀測時首先用低倍率目鏡或雙筒望遠鏡在天空中定位它,一旦找到它及其它標誌性的分裂尾巴後應該就能用肉眼去追蹤它了

如果你沒能在8月前觀測到這顆彗星,那麼就得等上不少的時間,按照目前的估算,它下一次進入太陽系內部估計是在8786年。

更多圖片

Science科學

了解未知 開啟認知

Science科學英語平臺

THE SCIENCE OF EVERYTHING

TechEdge

科技 點亮未來

◢ 豁然開朗請打賞 ◣

分享票圈逢考必過,點亮在看SCI錄用率提高18%

相關焦點

  • 肉眼可見的NEOWISE彗星,錯過再等6800年!
    7月份 一顆肉眼可見的亮彗星 吸引了許多天文愛好者的目光 並頻頻出現在我們的朋友圈 它就是今年3月27日新發現的
  • Atlas和Swan消逝後 彗星Neowise或在7月中旬變得肉眼可見
    據外媒CNET報導,彗星C/2020 F3 NEOWISE(簡稱Neowise)是天文學家今年發現的第三顆彗星,天文學家稱它可能會成為肉眼可見的彗星,或許會變得更加明亮。彗星Atlas和彗星Swan 也具有同樣的潛力,但它們在真正變得如此耀眼、引起轟動之前,就已經解體了。天文學家Tony Phillips博士在Spaceweather.com上寫道:"現在看起來可能沒什麼,但這顆彗星可能會在近日點(最接近太陽)後的幾周內變得更加明亮。北半球的觀測者將能在7月中旬的夜空中輕鬆地看到它。"
  • 肉眼可見!雙尾彗星亮相廣西夜空,下一次造訪可能在6800年後
    近幾日,一顆肉眼可見的亮彗星引發廣西不少天文愛好者和攝影愛好者的熱烈關注。每天傍晚太陽落山後,它出現在西北方的夜空,這樣的情況將持續到7月底。不過,因為市區燈光影響,市民需藉助天文望遠鏡才能清楚看到彗星美麗的彗尾。
  • Neowise彗星現身貴州臺江夜空,再見需等6800年
    2020年7月23日晚,記者在貴州省臺江縣紅陽草場的夜空拍攝到NEOWISE彗星 (正式名稱為C/2020 F3,中文譯名「新智」)。這是一顆約6800年才出現一次的彗星,是迄今為止可肉眼觀測到的最亮彗星,當日該彗星將到達近地點,與地球距離約為1.03億公裡。
  • 七月天文景觀:彗星NEOWISE個人秀即將上演,請收好這份日程表
    如果彗星C/2020 F3 NEOWISE能夠安全度過近日點的話,它將出現在7月下旬黃昏的天空中。2020年間已經發生了一次穩定肉眼可見的彗星,其中包括C/2019 Y1和Y4 ATLAS, 2017 T2 PanSTARRS和2019 U6 Lemmon。現在,另一顆可能到來的是,來自奧爾特雲的潛在內太陽系竄入星: C/2020 F3 NEOWISE。
  • 成都追星人拍下絕美彗星 七月中下旬肉眼仍可見
    就是這樣一顆彗星,在四川成都、綿陽、阿壩等地,連續幾天被「追星人」用鏡頭拍下,它是大自然的禮物,也是迎接太陽的使者。據新華社此前報導,本月C/2020 F3彗星將在日出前半小時從東北方升起,直到7月22日,這顆大彗星將到達近地點,與地球距離為1.03億公裡。類似C/2020 F3的大彗星平均每隔幾十年才會被發現一顆。7月中下旬的十幾天都適合觀測。
  • ISON彗星會成為「世紀大彗星」嗎?
    這顆掠日彗星在2011年12月,從距離太陽表面不到16萬千米的地方經過。洛夫喬伊彗星直到過近日點前19天才被人們發現,但經過近日點後,它仍然成為了一顆南半球可見的壯觀的肉眼大彗星,持續了幾天之後才完全消散。
  • 預報稱今年最亮彗星到訪!
    另一個好消息則來自於一顆超級大彗星,經歷一段彗星觀測淡季之後,人們終於迎來了2020年第一顆大彗星!有專家推測,這可能是人們在2020年看到第一顆肉眼可見的彗星,它叫做C/2019年Y4彗星阿特拉斯。
  • 7月中旬為肉眼觀測「新智彗星」的最佳時期,錯過起碼要等四千年
    能夠肉眼觀測的「新智彗星」此外還有一類天體,我們平時在仰望星空時也有機會看到,而且有時候它的形態十分特殊,會拖著長長的尾巴,那就是「彗星」。最近,也就是2020年3月27日,人類利用天文衛星「廣域紅外巡天探測器」在執行近地天體觀測巡查任務時,發現了一顆新彗星。
  • 罕見彗星划過北半球,亮度超過哈雷彗星
    一開始這枚彗星亮度較低,並未引起重視,但到了6月,隨著彗星逐漸接近太陽,其視星等進入裸眼可見範圍,其亮度飆升,引起了大家注意。美國《天空與望遠鏡》雜誌稱,7月14日起,人們可以試著在太陽落山後,在北鬥七星下方尋找「新智彗星」;22日距離地球最近。據悉,「新智彗星」將是自1997年海爾-波普彗星以來最明亮的彗星,目前其亮度已比1986年哈雷彗星穿過內太陽系時還要高。
  • 那些有關彗星的 「相見與懷念」
    ——一顆彗星,正以每秒26公裡的速度向太陽接近,多艘太空飛船已經開始進行調整,以做好準備對這顆被稱為艾森(ISON)的彗星開展觀測。  事與願違:或許僅僅「肉眼可見」  正常情況下,隨著彗星不斷接近太陽,在光熱作用下彗星內部的冰凍物質會逐漸融化揮發,形成一個壯觀的彗頭和彗尾結構。但自從今年1月中旬以來,艾森彗星的亮度並未出現上升,科學家推測,這有可能是因為這顆彗星彗核外層冰物質已經接近耗盡。
  • 唯一一顆肉眼可見的黑洞,由中國科學家發現,還是雙星系統
    因為黑洞密度極大,它會吞噬一切物質,就連光線也無法擺脫,因此人類很難發現黑洞的存在,但是人類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肉眼可見的黑洞,這無疑是一個非常偉大的發現,我們觀看璀璨的銀河,就可以看見這個黑洞,但是比較遺憾的是,這個黑洞屬於南半球,因此只有在南半球的夜晚才可以看見它。
  • 天文學家發現一顆不尋常的彗星 被當作世界末日引發悲劇
    有很多彗星是用發現它的科學家的名字來命名的,例如著名的哈雷彗星。然而,有一個彗星卻是同時用兩個人的名字來命名的,這顆彗星叫做海爾.波普。歷史上臭名昭著的「天堂之門」自殺事件, 就是由它引起的。彗星初現1995年7月25日凌晨,亞利桑那州的天文學家波普在觀測人馬座星系時,發現了一個在星圖中查找不到的神秘天體,憑著自己天文學方面的經驗,波普認為這是一顆尚未被發現的新彗星。
  • 6800年一遇的大彗星有了中文名
    ◎ 科技日報記者 劉園園7月份,一顆肉眼可見的亮彗星吸引人們的目光,並頻頻出現在我們的朋友圈。它是誰?叫啥名字?記者21日從全國科技名詞委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以下簡稱「天文學名詞委」)獲悉,這顆「網紅」彗星的中文名已正式被定為「新智彗星」。「上一次人們肉眼可見的亮彗星,在南半球是2011年的洛夫喬伊彗星(C/2011 W3),在北半球是1997年的海爾-波普彗星(C/1995 O1)。」 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天文學名詞委委員鄧勁松說。
  • C/2020 F3 彗星觀測指南第二彈
    如果你是一位天文愛好者,相信在過去的一周裡你已經被一顆彗星刷屏了;如果你身邊有一位天文愛好者,估計你也快被他煩死了;如果你到現在還不清楚狀況,那就是你的不對了。最近有個編號為 C/2020 F3 (NEOWISE) 的彗星真的是太火了!國內國外,大佬出動,神片湧現,大作不斷。
  • 彗星來啦 成都追星人拍下驚豔「大尾巴」
    就是這樣一顆彗星,在四川成都、綿陽、阿壩等地,連續幾天被「追星人」用鏡頭拍下,它是大自然的禮物,也是迎接太陽的使者。據新華社此前報導,本月C/2020 F3彗星將在日出前半小時從東北方升起,直到7月22日,這顆大彗星將到達近地點,與地球距離為1.03億公裡。類似C/2020 F3的大彗星平均每隔幾十年才會被發現一顆。7月中下旬的十幾天都適合觀測。
  • 夜空中「最亮的」彗星中文名定為「新智彗星」
    「新智彗星」是天文衛星廣域紅外巡天探測器在執行近地天體寬視場紅外巡天任務期間發現的,它在整個7月都肉眼可見,隨後將迅速消隱。上一次北半球人類肉眼可見的亮彗星是1997年的海爾-波普彗星(C/1995 O1),在南半球是2011年的洛夫喬伊彗星(C/2011 W3)。
  • 彗星的「故鄉」在遙遠的天際~奧爾特星雲是一個巨大的冰庫
    人類現在飛的最遠的探測器是旅行者1號,它已經在太空中飛了40多年,距離我們已經216億多公裡了,現在正以每秒17公裡的速度向太陽系外飛去。而假想的奧爾特雲距離我們約50000~150000個天文單位(一個天文單位約1.5億公裡),也就是7.5萬億~22.5萬億公裡。
  • 夜空中「最亮的」彗星中文名定為「新智彗星」—新聞—科學網
    「新智彗星」是天文衛星廣域紅外巡天探測器在執行近地天體寬視場紅外巡天任務期間發現的,它在整個7月都肉眼可見,隨後將迅速消隱。上一次北半球人類肉眼可見的亮彗星是1997年的海爾-波普彗星(C/1995 O1),在南半球是2011年的洛夫喬伊彗星(C/2011 W3)。
  • 業餘天文學家發現的SWAN彗星,即將閃耀在我們的夜空中
    目前,C/2020 F8彗星(SWAN)正穿越地球上空,在黎明前掠過東北地平線,有可能在5月底或6月初成為一個更突出的天體。然而,它並不是被仰望夜空的人發現的。相反,這個人在看電腦屏幕。這些原始的天象圖上布滿了星星,這使得我們很難找出新的彗星,這些彗星可能從任何方向隨機出現。為了使這項工作更容易,連續的星圖會自動相互減去,去掉恆星,只留下可變或移動的可見源。這些「不同的圖片」定期在SOHO網站上發布,這意味著任何可以上網的人都可以查看這些「彗星追蹤者的地圖」,加入到尋找新彗星的行列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