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來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中午趴著睡覺時,身體莫名其妙的就抖了一下,有跌落樓梯的感覺,人也立刻清醒了,只是眼睛不願意睜開而已。
為什麼一個人睡覺時會有這樣的經歷,而且多是在午睡時發生?
關於睡覺抖動,網傳的說法頗多,有人說是大腦在試探有沒有死亡,有人說是暗示在長個,也有人說是缺鈣……到底誰說的對?
在這些說法中,最不靠譜的就是長個子之說。抖一下就能長個子,乍一聽真能讓人相信。小孩子睡覺時抖動,多是雙腳突然蹬一下,有拉伸之感,自然會讓父母聯想到長個子。這種想法雖好,卻不現實。
試想一下,靠睡覺抖幾下就能長個子,那些天天午睡都抖動的成年人,豈不是要迎來第二波發育高峰?每每想到這裡,就覺得不靠譜。
大腦在試探死亡的說法,倒還可以相信,畢竟死亡和睡覺的姿勢是一樣的,大腦做出這種試探性的舉動倒也合乎常理。在影視劇的一些場景中,確實可看到人在瀕死前會有腿腳抽動,或者身體抖動的現象。把這和睡覺時抖動聯繫起來,當然可以理解。
僅僅是偶爾一次抖動,也說明不了啥問題,理解為大腦在試探死亡,不失為一種調侃,未嘗不可。抖動若是持續性的,就不能再保持這種想法了。
持續性抖動,可能是缺鈣的暗示。孩子在生長過程中,對鈣的需求量更高,沒有及時補充,就會有一系列的缺鈣表現,睡覺時腿抽動就是其中之一。在鈣質匱乏時,人的神經、肌肉會處於亢進之中,時不時就抖幾下。
缺鈣算是輕的,經常頻繁抖動,很可能說明大腦神經已經不聽使喚了。一般和這種抖動同時進行的,還有突如其來的頭疼。睡醒以後,還會感到一陣噁心,大腦暈乎乎的。此時,要及時檢查腦部是否有病變。
不管是什麼原因產生的睡覺抖動,發生的時間段大致是相同的。人的睡眠階段可簡單分為淺睡眠階段和深度睡眠階段,多數人的抖動是發生在淺睡眠階段,兒童的睡眠抖動多發生在深度睡眠階段。
在深度睡眠時抖動,並不會影響到一個人的睡眠質量,還會保護睡眠,使人越睡越香。小孩子睡覺時抖動一下,並不會醒來,就是這個原因。在這個階段形成的抖動,又被稱為肌肉顫搐。
淺睡眠時的抖動,在成年人中會頻繁發生,一般發生在剛入睡時,這個時候人未完全進入睡眠狀態,抖動時也會被驚醒,這種抖動又被稱之為臨睡肌抽躍症,多半和精神壓力大,焦慮等因素有關。
那些經常在午睡時抖動的人,就是由於午睡時人很難進入到深度睡眠狀態,再加上過大的精神壓力,才會頻繁出現。睡前保持心態平和,多伸展肌肉,就很少會出現這種狀況了。
關於睡覺抖動說了這麼多,除了腦部病變這個較大的原因外,其餘多是和壓力大、睡眠習慣有關,對於兒童則可能是缺鈣所致。只需要在睡前有個好心情,多給孩子補鈣,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