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前,上海市工商局公布的2017年度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典型案例中,85度C用肉粉松冒充肉鬆一事赫然在列。本報記者進行相關採訪時,有業內人士披露,肉鬆麵包用肉粉松是業內「公開的秘密」——
肉鬆多了「粉」,品牌麵包店掉「粉」有點猛
常報全媒體訊 3月13日,上海市工商局公布2017年度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典型案例,公布85度C欺詐行為:2017年的4月,奉賢區市場監管部門在巡查中發現,85度C銷售的兩款標稱肉鬆麵包的產品(「燻雞肉鬆麵包」和「辣味香松麵包」),實際使用的是肉粉松(由肉鬆和豌豆粉合成),而不是(純)肉鬆。因涉嫌虛假宣傳,市場監管部門根據涉案總金額,最終對商家依法處以15萬元的罰款。消息一出,這家品牌麵包店瞬間掉「粉」無數,不少消費者表示:暫時不會去吃。
而本報記者走訪包括常州85度C在內的多家麵包店發現,肉鬆麵包的標籤幾乎已經消失,一位業內人士則披露,所謂的肉鬆麵包,絕大多數用的都是肉粉松。這,是一個業內「公開的秘密」。
記者目擊
在上海出問題的2款麵包,改名後在常州85度C仍在售
昨天上午,常州晚報記者先是來到了位於官保巷的85度C。在店內,記者發現上海出問題的「辣味香松麵包」和「燻雞肉鬆麵包」仍在售賣中,但是這2款麵包的名字改成了「辣味酥鬆麵包」和「燻雞酥鬆麵包」,價格分別是8元和11元。這2款麵包的標籤是黑白的,而其他麵包的標籤都是彩色的。在標籤上,記者沒有找到這2款麵包的配料表。
在北直街的85度C麵包店中,這2款麵包也在售賣中,但是這2款麵包沒有價格標籤,也沒有配料表。店員說,這2款麵包都是用肉粉松做的,不是用肉鬆做的。他們前幾天接到總部指令,將老的標籤臨時撤下了,新的標籤還在製作中,會寫清麵包的配料。有意思的是,曾經在麵包店頻頻亮相的肉鬆麵包,現在卻有些難找。在萊蒙時代的合和圓緣麵包店中,記者發現了一款肉鬆類麵包,這款麵包的名字就叫「肉粉松蔥蛋卷」,配料表中寫明了這款麵包使用了「無添加肉粉松」。
在位於南大街的大喜來麵包店,記者找到了3款肉鬆類麵包或蛋糕。一款名叫「嘟嘟松鬆蛋糕」的配料表上寫明,這款蛋糕含有肉粉松。在另外2款肉鬆類麵包的配料表上,也都寫明了含有肉粉松。記者拿著「嘟嘟松鬆蛋糕」詢問店員,一名店員表示這款蛋糕是用純肉鬆做的。
在萊蒙都會旁的一家麵包店中,記者找到了一款肉鬆類麵包。當記者詢問這款麵包是肉粉松做的還是純肉鬆做的,這名店員表示自己並不清楚兩者之間的關係。
行家揭秘
有業內人士表示:肉鬆麵包絕大多數都用肉粉松
昨天中午,常州晚報記者諮詢了從事烘焙行業10年時間,自己也開烘焙店的業內人士李先生。李先生說,常州市面上的肉鬆麵包,絕大多數用的都是肉粉松。不僅是常州,即使是北京上海的麵包店,也都用的肉粉松。這,是一個業內「公開的秘密」。
市中心一家麵包店,產品標籤和配料表中都寫明了「肉粉松」。
李先生說,正常的肉鬆價格在110元/斤,而肉粉松的價格則在40~60元/斤。肉粉松不是由純肉做的,而是在肉鬆中混合了豌豆粉等材料,豌豆粉含量越多,價格越便宜。肉粉松中會加上色素、香精,味道可以做到和肉鬆相似,所以不少麵包店為了節約成本,使用肉粉松代替肉鬆。
南大街一家麵包店老闆說,他家的肉鬆麵包其實用的是肉粉松,他用的肉粉松60元/斤,因為純肉鬆價格太貴,所以使用肉粉松。「在烘焙圈裡,用肉粉松代替肉鬆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
這些麵包,都不直接標肉鬆麵包。
李先生說,為了規避風險,不少商家都會把肉鬆類麵包的名字寫成「酥鬆」「香松」「松松」等,這麼做也是打擦邊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