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不知道,在85度C吃到的肉鬆麵包,是名不副實的產品。
3月12日,上海市工商局公布2017年度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典型案例,其中知名麵包糕點企業85度C使用肉粉松被罰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上海市場監管部門在巡查中發現,85度C使用價格更低的肉粉松為原料製作麵包,卻以肉鬆麵包的名義對外宣傳和銷售,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
據上海市工商局的說法,85度C銷售的兩款標稱肉鬆麵包中的肉鬆採用了肉粉松。而這種情況並非只有一家門店如此,上海市共43家門店均發現此類現象,相關部門依法責令該企業停止違法行為,消除影響並罰款15萬元。
對此,85度C在官網上發布聲明稱,經調查,根據2007年發布的肉鬆行業標準《SB/T10281-2007》,肉鬆包含肉粉松,故我司涉及該原料的產品名稱均標識為「XX肉鬆麵包」。2017年4月14日,商務部公告廢止此項標準,因門店未及時更新產品說明,對消費者造成困擾,深表歉意。此次產品名稱分類工作中出現的管理疏失,屬於個例。經排查,我司其他產品不存在類似問題。
3月13日,85度C公關部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件事情發生在上海奉賢區85度C的直營門店。目前85度C加盟店的比例很少,85度C一直按照國家的要求規範經營,很重視消費者利益。
多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85度C涉嫌虛假宣傳應該處理,此事件影響主要是信任度受損。目前消費者對肉鬆麵包普遍印象不好,也不利於行業發展,不過這需要行業共同努力。
2015年10月起,85度C在上海的43家分公司(門店)現制現售的「燻雞肉鬆麵包」和「辣味香松麵包」兩款產品,商品說明講的是「肉鬆」麵包。但實際上,為了降低麵包製作成本,以肉鬆粉為原材料,製作了這兩樣產品。
這件事情最終被上海市場監管部門發現了。
去年4月,上海奉賢區市場監管部門在巡查中發現,85度C銷售的兩款標稱肉鬆麵包的產品,實際使用的是肉粉松,根據國家規定,肉鬆指的是純肉經過一定工藝加工製成,而肉粉松是肉加上植物纖維比如豆粉松製成的。
「其實,目前的肉粉松就是用一部分豆粉替代了肉,從安全角度來看,只要是規範生產的,就不會有什麼安全問題,可以放心使用。」 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業務部主任阮光鋒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阮光鋒告訴記者,肉鬆行業以前有一個商業標準:SB/T 10281-2007 肉鬆。將肉鬆產品分為三類,分別是肉鬆、油酥肉鬆以及肉粉松。肉粉松就是此次事件的主角。按照原商業標準的定義,肉鬆就是肉做的,肉粉松會加一些豆粉。但是這個標準已於2017年4月14日廢止。
「從現在的標準來看,現在的肉鬆產品應該執行的標準是GB/T 23968-2009 肉鬆。這個標準裡並沒有肉粉松這個產品。而商家使用的是加大豆粉的肉粉松,賣的時候卻宣稱是肉做的,涉嫌虛假宣傳。」阮光鋒對記者表示。
在北京營養師協會理事顧中一看來,「目前國內並沒有強制性的標準,從營養角度來說也很難說豆粉、大豆分離蛋白和豬肉哪個營養價值更高,主要還是虛假宣傳的問題。」
如此看來,被曝光的85度C違規了,而它最大的問題其實還是涉嫌虛假宣傳。
「此次還是因為標識不清楚被罰,不涉及食品安全問題。」85度C公關部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去年6月份85度C已經在門店整改,昨天再次對全國門店進行排查,確保門店所有標籤是符合工商局的要求。
實際上,消費者是很難區分純肉肉鬆和肉粉松的。
「如果要鑑別,真的肉鬆很明顯都是絲的狀態,比較有彈性。很鬆軟、有一些顆粒樣粉狀的東西、不咀嚼也很容易溶解於口中的則可能是用了豆粉。當然最簡單的還是直接看配料表。」顧中一表示。
「用肉粉松本身並沒有很大問題,但需要健全法規標準,對全行業進行規範。同時,加強對行業的監管,規範生產、規範標示,不要為了牟利而用肉粉松去冒充肉鬆。」
3月13日,85度C在官網發布聲明稱,目前85度C全國門店已經進行了嚴格排查,對涉及肉鬆產品說明進行刪除,新產品說明已經在工商部門監督指導下更改完畢。
只不過,這並非85度C第一次出現負面新聞,早在2016年,曾經有媒體報導過其麵包發黴、「回爐」等現象。
作為一個具有全國影響力的蛋糕連鎖品牌,85度C提供咖啡、蛋糕、烘焙等產品,目前在中國大陸地區有將近600家門店。
不過,近兩年85度C面臨人力、租金等成本增加以及其他品牌競爭的問題。
中國食品產業評論員朱丹蓬表示,85度C在品控方面出了問題,這對其影響很大,作為烘焙品牌,85度C需要把單店的營業額跟利潤做上去,但其並不具備優勢。創新升級、產品差異化將是85度C的發展趨勢,但整體來說其創新力不夠。
▼ 好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