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門店肉鬆類麵包已更名
這款超市肉鬆實際為肉粉松
中國江蘇網3月16日訊 近日,上海85度C陷入「肉鬆風波」,該店售賣的「肉鬆麵包」,用的並非肉鬆,而是肉粉松。昨天,記者調查發現,此現象並非個案,不光麵包房會用肉粉松代替肉鬆做麵包,超市所銷售的一些肉鬆其實也是肉粉松。
走訪
85度C被曝光麵包已「更名」
昨天下午,記者來到四望亭路一家85度C門店。麵包櫃檯上擺放著10多種麵包,其中有4款麵包更換成用列印紙做的簡易標籤。
更換的標籤顯示:4款麵包分別為燻雞酥鬆麵包、辣味酥鬆麵包、海苔酥鬆麵包和哈斯熱狗麵包。其中,前3款就是被曝光存在虛假宣傳的麵包,不過標籤上的名稱都已從「肉鬆麵包」改成了「酥鬆麵包」。只是,其他麵包標籤上都有標註產品特點和成分,而這3款麵包標籤則沒有類似標註。
在該店操作間,記者也發現,涉及的原料罐標籤也已更名,變為「酥鬆風味輔料」,保存期限為6天。
店長告訴記者,他們已按總部要求,進行了嚴格排查,對涉及「肉粉松類」的產品說明和標籤進行了更改。
大潤發一款「肉鬆」實為肉粉松
那超市銷售的肉鬆情況怎樣呢?隨後,記者來到大潤發超市廣陵店,發現肉鬆系列產品貨架上,真正是肉鬆的並不多,大部分名稱都叫肉酥。一款標稱為「兒童肉鬆」的產品,特意註上了「兒童肉鬆(肉粉松)」。記者注意到,其配料表除雞肉、豬肉外,還有豌豆粉。而肉酥產品也多為肉粉松,無一例外地都含豌豆粉。
從價格上來看,肉鬆明顯比肉粉松要貴。一款倍思特經典蘇式肉鬆,128g/袋,售價48元。而同品牌兒童肉酥,150g/袋,售價46.6元。
有一個奇怪現象引起記者注意,貨架上有一款寶瓊牌肉粉松,居然有兩種不同包裝,一種包裝上標稱為肉鬆,一種包裝上為肉鬆系列肉酥,淨重售價都一樣。銷售人員稱,標為肉鬆的是老包裝,另一種是新包裝。
那問題來了,老包裝命名為肉鬆,為什麼產品名稱又為肉粉松,配料表中怎麼又會含豌豆粉?再看其生產日期,為去年7月1日生產,但產品標準號卻是去年4月就廢止的「SB/T10281-2007」標準。
說法
肉粉松標為肉鬆涉嫌虛假標註
廣陵區市場監管局食品科科長崔生明說,他早就關注到這個問題。商務部在2007年發布過肉鬆標準,即「SB/T10281-2007」。該標準將肉鬆產品分為三類,分別為肉鬆、油酥肉鬆和肉粉松。所以,當時肉粉松還屬於肉鬆的一種。
「按該標準定義,肉鬆就是純肉做的,而肉粉松會加一些豆粉。肉粉松價格也便宜得多。」崔生明解釋,去年4月,商務部公布第21號公告,決定於當年4月14日廢止100多項標準,其中涉及2007年的肉鬆標準,且未設過渡期。
現在肉鬆執行的標準是國家質檢總局發布的GB/T23968-2009標準,該標準中並無肉粉松這個產品。也就是說,肉粉松已不屬肉鬆範疇。
「如果企業將肉粉松標註為肉鬆,食品標籤就涉嫌標註虛假內容,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崔生明說。
崔生明坦言,目前經媒體報導,消費者對肉粉松的認識也有誤區。「其實,目前的肉粉松就是用一部分豆粉替代了肉,從安全角度來看,只要是規範生產的,就不會有什麼安全問題,可以放心食用。」他表示,肉粉松是可以使用在麵包上的,不過要規範標註,註明是「肉粉松麵包」,而不是「肉鬆麵包」。
崔生明表示,接下來,他們將對麵包房和超市開展全面檢查,對以肉粉松冒充肉鬆的行為進行整頓。
支招
如何辨別?
看配料表中有沒豆粉
邗江區市場監管局念泗分局局長王瑤表示,肉鬆很明顯都是絲的狀態,比較有彈性;如果很鬆軟、有一些顆粒樣粉狀的東西、不咀嚼也很容易溶解於口中的,則可能是用了豆粉。
此外,可觀察產品狀態和配料表、營養成分表。如果發現豆粉很靠前,就說明極有可能是肉粉松。
王瑤提醒,購買肉鬆麵包時,也要對配料表多個心眼,可以多詢問商家,明明白白消費。通訊員 崔生明 範力菲 記者 耿海龍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