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住季琦: 技術+流量+品牌才是未來酒店競爭的關鍵

2020-12-18 TOM資訊

2020年對於世界來說是動蕩、魔幻的一年,而對於酒店業,用華住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季琦的話來說,就是一次無差別的「壓力測試」。

在這場測試中,不論單體模式還是連鎖模式、國際品牌還是本土品牌,在持續將近一年且還要持續多久尚未可知的同等條件下,大家一起抗壓、復甦、轉型、求變,誰能恢復的更快、堅持的更久,交出的成績更好,結果也將促使酒店業迎來一次新變局。

就在不久前,華住公布了三季度財報,相關數據顯示其業務正在快速恢復中,特別是從第三季度開始,不計被徵用酒店,2020年Q3華住酒店的整體ADR為218元,相比去年同期仍有一定差距,但環比第二季度提升了17.82%。其中中檔及高檔酒店的出租率恢復至80.1%,雖然不及去年同期的86.1%,但也持續回暖。

根據季琦在11月13日的「2020華住世界大會北京站」演講時透露的信息,未來的華住並不會因為疫情影響而放慢發展腳步,「千城萬店」、「下沉到三四線城市」的總體戰略不會改變,而且他還特別表示,華住接下來將會「重倉中國」,要把中國市場當做世界來做,未來的華住要做到的是成為中國服務的標杆。

01、

市場需要看清的酒店業「五大趨勢」和「八大紅利」

酒店業不會被疫情摧垮,儘管目前看來,全球除中國外的市場正在迎來因疫情二次反撲造成的新一輪衝擊,但這樣的衝擊也會是暫時的。

那麼什麼可能會導致酒店業終結,季琦半開玩笑的說,一可能是視頻會議的盛行,大家待在家裡就能解決工作上的事情,不再有商旅出行需求;另外就是生物技術的進步,人們可以從此不用睡覺。但只要這兩種情況沒能成真,出行就依然是人類生存和繁衍的必需,酒店市場就有不斷提升進步的空間。

但是在酒店業經歷過疫情「黑天鵝」,由低谷走向復甦時,一些新的變化和趨勢也正在發生,季琦給出了五點預判:

一是酒店業將從單體發展走向連鎖化。有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攜程平臺上關閉了15萬家酒店,其中98%是單體,這也證明了連鎖化酒店抗風險能力更強,未來市場上對於單體酒店存量物業的改造速度會進一步加快,行業連鎖化率會提升。

二是酒店服務將從全服務走向精選化。從需求來看,全服務酒店仍然是有市場空間,但可能只有少數或者極少數的酒店品牌能做全服務,大部分酒店都會像倫敦、紐約、東京香港一樣成為精品酒店或者精選服務酒店。

三是酒店標準將從星級走向品牌化。星級酒店是過去以及當下行業區分酒店品質等級的重要標準,也是客人選擇入住什麼水平酒店的重要參考,但未來客人會更習慣於選擇熟悉或者認可的品牌,品牌會取代星級成為中國酒店更重要的標籤。

四是本土酒店品牌將會逐漸崛起。越來越多的客人會選中國的本土酒店品牌,目前市場上佔有率較高的中端、經濟型酒店基本都是國內品牌,隨著中國人自信心的提升,歸於本土品牌的信任度提升,未來高端甚至豪華型酒店市場本土品牌也將更快成長,這是行業大趨勢。

五是酒店會從地產配套走向投資工具化。酒店作為一種資產,價值越來越清晰,不再是為了地產開發建而建,而是要講求回報率,酒店會從地產配套附庸者的角色裡面脫離開來成為一個投資工具。

此外,季琦還分享了酒店行業即將迎來的八大紅利,總結來看就是投資紅利、品牌化紅利、內循環紅利、增長紅利、流動性紅利、城市化紅利、下沉紅利和人口紅利。特別是下沉紅利和增長紅利,中國擁有4億左右新中產以及10億左右下沉市場,不論是從消費能力還是消費增長潛力來看,都極具拓展空間。

人文財經觀察家/秦朔朋友圈發起人秦朔也表示,中國消費人群裡面年輕人的比重越來越高,而且他們的消費願望、消費意願更加強烈,這對於緊跟消費需求變化的企業來說,是很好的機會,而抓住這個機會的關鍵就是創新。過去酒店行業很傳統,但現在不論是管理運營、服務意識、網際網路化數位化,都越做越成熟。能夠看得清趨勢、抓得住紅利,跑在前面的企業,都是能在這個創造力新時代跳出固定式思維,更有機會成功的企業。對於酒店業來說,思維也必須要改變。

02、

華住「千城萬店」背後,是下沉市場湧現出的新機會

看清趨勢和紅利的同時,怎樣才能準確把握更考驗掌舵者的判斷力。在季琦談及華住的未來時,除了不斷強調的「千城萬店」戰略,「重倉中國」一詞也是頻頻被提及,華住會將中國市場當做世界來做。

對於這個戰略該如何理解,華住集團總裁兼華住中國CEO金輝曾在接受媒體時做過詳細解讀。他表示,華住處於中國最大服務市場裡面,無論在經濟型、中檔還是高端,都存在深耕的潛力和市場空間。對於華住來說,不僅要做酒店門店規模上的「千城萬店」,還要做企業盈利能力上的標杆,成為中國最好乃至世界最好盈利的酒店。

事實上,「重倉中國」不僅僅是華住在貫徹的戰略,2020年很多領域企業的領導者都在提這一目標。高瓴資本創始人兼執行長張磊以及黑石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蘇世民都曾提出過,當下是「重倉中國最好的機會」,並表示如今消費網際網路的滲透總的來說已基本到頭,未來機會在服務企業,酒店業恰恰是服務業的典型代表。

對華住來說,「千城萬店」也是其實現「重倉中國」戰略的最重要抓手,而在實現「千城萬店」目標過程中,所要面臨的風險也無處不在,特別是因擴張規模可能帶來的品控與速率的兩難問題。對此金輝則表示:「季琦和我反覆強調,我們的規模擴張一定是要圍繞客戶和以客戶為中心,開出合格門店。門店品質的把控,客人是不是滿意,加盟商能不能賺錢,對於華住的下沉能否成功,至關重要。」

他進一步解釋,為了能做到在規模化的同時保證質,華住著重做了四方面的工作:

第一方面,是把華住所有管理組織進行下沉,而不是原來簡單、機械的移動化管理。因為酒店管理非常依賴現場管理,管理組織下沉後,可以更好的貼近客人、加盟商。

第二方面,是通過強大的供應鏈能力,使得產品和服務供應鏈非常的標準化。通過這樣的供應鏈能力,從總包建設到材料、設計、服務全部得以統一、集成,這樣就解決了華住管理半徑的問題。

第三方面,華住搭建了一整套數位化的傳感器。簡單來講就是通過捕捉客戶的點評、華住的體驗官體系,來收集客人的反饋,並及時同步給酒店員工,大量的傳感器使得華住能夠及時通過客戶的點評驅動,保持服務和品質。

第四方面,實現整體產業系統化的賦能,比如說管理賦能、財務數據賦能、圍繞產業的賦能,使得華住員工、加盟商都能夠做得更好,確保服務和品質的可靠性,保證不論是在一線還是三四線客人感受到的服務都是一樣的。

據了解,在華住下沉的進程上,中檔酒店和經濟型酒店仍將佔據主導位置,85%的新店將會是中端與經濟型定位,這也意味著,漢庭與全季兩個品牌成為了下沉策略的排頭兵。對於漢庭品牌華住很早就表示要將漢庭開到中國的每一個縣城,而全季酒店則是於今年9月份在廣西南寧迎來第一千家門店,實現了廣西的零突破,也實現了全國除港澳臺之外31個省全覆蓋的目標。

此外,華住還在把控門店品質上建立了嚴格的審核標準,旗下老酒店翻新成新酒店的比例非常大,未來佔比會超過50%,且推出了GOP管理系統,幫助門店優化經營成本管理,如果依然不能通過合格門店的考核,就會被淘汰。根據其最新財報披露的相關數據,2020年華住全年的閉店目標由初始預期的350至450家增加到550至600家,這其中重要原因就是出於「持續對旗下酒店進行評估,為保證客人住宿品質,將產品質量不佳或不符合華住長期發展策略的酒店做剔除處理」的考慮。

03、

成為傳統酒店集團不是華住最終目標,「超級」酒店集團才是

在季琦的演講中,也對華住未來的目標做了清晰的定位與描述。在他看來,成為傳統的酒店集團並不是華住的目標,華住想要成為的是用複合型材料打造的「超級」酒店集團。

什麼樣的酒店集團才算是「超級」?他進一步解釋道,回顧酒店業發展史,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首先是「鋼筋混凝土」階段,那時候酒店業主們都追求大樓和漂亮房子,住酒店也成為一種奢侈消費行為;第二階段是「鋼結構」階段,這個階段針對的不是酒店本身,而是對於公司形態,酒店行業開始用系統、用品牌、用連鎖體系,通過加盟的方式拓展規模,需要有更加穩固的結構來作支撐,也是如今酒店企業所處的階段;而對於華住來說,是希望成為下一階段的領軍企業,也就是用複合材料打造的「三合一」超級酒店集團。

這裡的「三合一」,分別指的是技術+流量+品牌,對應到企業,就是應該具備的三種能力,也就是產品力、回報力和創新力。華住希望做到「三合一」,在技術就要做到全數位化,流量上要構建會員主導的預定體系,最後酒店的品牌力還是要靠門店,靠服務,所以華住要做到成為線下大王。如今的華住,也在一步步踐行著這樣的目標,截至2020年9月30日,華住集團擁有酒店6390家,其中租賃及自有酒店687家,管理加盟及特許經營酒店5703家;同時,華住還有待開業酒店2272家。

而談及對於中國市場未來的看法,季琦表示,很久之前他已經提出過中國服務將會取代中國製造成為未來中國的經濟主要增長點,如今看來,這樣的評估還是不夠準確,應該調整為中國服務是繼中國製造之後成為未來經濟的第二個增長曲線。「華住有幸劃入了這第二個增長曲線的行業,並且做的很好,這也將會是華住自身的業績的第二增長曲線,我相信中國服務會成為未來幾十年中國發展的一個主要的旋律。」

他同時強調,立足國內市場,把中國當做世界來做並不意味著華住的國際化會就此擱置,全球化是趨勢,出海走向國際也是中國酒店企業的趨勢,中國文化自信和中國服務自信的崛起會讓中國的酒店業品牌有更多的機會成為世界級的可能性,因為東方文明帶領下的東方服務本來就是世界級的。東方的文化是具有世界級的土壤和基因,圍繞著這樣一個可能性,華住未來在恰當的時機,通過恰當的方式,一定會實現某種國際化。

 

責任編輯: WY-BD

相關焦點

  • 華住季琦:發力萬億下沉市場——把「小、低、平」做出眾
    著名經濟學家、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華住集團創始人季琦、華住集團總裁兼華住中國CEO金輝、湖南省頭部企業代表、數百名加盟商等出席大會,就華中地區酒店行業新趨勢和新格局展開探討和分享。今年是華住集團連續第七年舉辦世界大會,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年大會以全國巡迴的形式在五個核心城市依次展開。
  • 華住十五年:打造全球連鎖酒店品牌
    目前,華住集團總市值突破百億美元,堪稱本土身價最高、最富市場競爭力的酒店集團。回顧過去十五年發展歷程,華住集團構建了豐富多元的品牌組合體系,從平價到高端,從國產自創品牌到外資合作品牌,實現全面覆蓋。同時,華住依託自身會員體系、技術中臺能力、運營體驗和產品研發能力等優勢,賦能酒店業供給側改革,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 華住季琦:不僅重倉中國,更把中國當成世界來做
    今年以來,季琦不斷提到要利用複合材料來打造未來型酒店集團,其中,品牌、流量和技術分別對應三大關鍵戰略—線下大王、會員主導、全流程數位化,它們分別代表了三種關鍵能力—產品力、回報力、創新力。2018年,華住提出了「萬家燈火」的戰略,希望憑藉龐大的會員體系、強大的技術實力、豐富的管理經驗和品牌影響力能夠在5-10年時間之內搶佔中國10%左右的市場,據季琦表示,這個目標有望在2022年左右實現。作為華住集團總裁、華住中國CEO,金輝和季琦過去半年時間裡去了很多偏遠的小城市和小鎮,獲得了很多一手信息。
  • 季琦「出山」再任CEO:華住吹響進擊世界第一大酒店集團的號角?
    2017年2月,華住集團全資收購桔子水晶酒店100%的股權;2018年8月,華住收購度假酒店品牌花間堂71.2%的股權,之後華住合計持有後者82.5%的股權。在回復執惠的內容中,華住集團提到,在中國高端酒店的顧客中,目前中國客人的佔比已經超過了90%,因此未來國內酒店集團發力高端將成為趨勢。
  • 華住十五年:打造屬於中國人的全球連鎖酒店品牌
    據國際酒店業權威雜誌《HOTELS》公布的最新「全球酒店325強」榜單顯示,華住集團憑藉旗下4519家酒店,蟬聯全球管理酒店數排行榜榜首。在單一酒店品牌排名中,華住旗下的經濟型酒店領導品牌——漢庭躋身全球酒店單品牌榜第4名。目前,華住集團總市值突破百億美元。
  • 華住「重倉」中國釋放何種信號?季琦解讀國內酒店業新趨勢與新機遇
    根據季琦在11月13日的「2020華住世界大會北京站」演講時透露的信息,未來的華住並不會因為疫情影響而放慢發展腳步,「千城萬店」、「下沉到三四線城市」的總體戰略不會改變,而且他還特別表示,華住接下來將會「重倉中國」,要把中國市場當做世界來做,未來的華住要做到的是成為中國服務的標杆。
  • 高端酒店市場迎來新機遇,華住引領本土高端品牌崛起
    季琦在演講中指出,儘管所面對的疫情衝擊幾無差別,但單體酒店與品牌連鎖酒店在承壓能力上呈現明顯差異。因流量、品牌力、技術、供應鏈等方面的薄弱,大量單體酒店沒能挺過此輪衝擊波,從強化抗風險能力的角度出發,後疫情時代酒店業品牌連鎖化加速是大勢所趨。
  • 華住季琦走入直播間 攜雅高CEO共話酒店業重啟大計
    與之對應的,則是連鎖化、品牌化酒店更為強大的抗風險能力在災難中得到更大的凸顯。  在這方面,季琦在直播中列舉了華住員工防控期間無交叉感染的案例,這其中華住無接觸服務的酒店機器人、自主Check-in系統等自動化技術應用,以及背後華住的技術支撐體系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  在酒店技術應用的前瞻性布局,也得益於華住大連鎖優勢的賦能。
  • 打破「國際酒店」崇拜 華住加碼本土中高端酒店市場
    作為收官站,包括著名經濟學家許小年、華住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季琦、華住集團總裁兼華住中國CEO金輝、華東地區頭部企業代表以及數百名加盟商等出席大會,就酒店行業新趨勢和區域新格局展開探討和分享。在後工業化時代,競爭在持續加速,只有保持創新,提升差異化競爭能力,才可以擴大市場份額,轉變經營方式和經營思路,佔據行業領先地位。
  • 華住集團創始人季琦:沒有一個時刻比今天投資酒店更好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華住集團創始人季琦:沒有一個時刻比今天投資酒店更好9月29日,華住在廣州舉行了2020年華住世界大會。華住集團創始人季琦在演講中大力「鼓動」酒店投資。季琦認為,未來的5年、10年甚至20年,中國的發展在消費。「我剛才還在鼓動樊綱老師投資酒店。」
  • 華住「向上」:中高端酒店品牌為何成必爭之地?
    今年上半年,季琦連續用4封內部郵件在疫情期間為華住穩住陣腳。5月份,疫情趨緩伊始,季琦和金輝連同華住所有的高管團隊,用5個月時間,走訪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拜訪全國最一線的客戶、員工和加盟商。在近日舉行的華住世界大會中季琦感嘆,下沉市場「機會很多」。而華住的哲學中,「向下」只是其中一翼,另一翼,則是指向中高端酒店市場的「向上」。
  • 中高端酒店進入「本土品牌時間」 華住以東方自信樹行業標杆
    企業先發展,才能夠提供就業機會,才能增加民眾的收入,才能拉動消費需求,所以企業是社會發展的核心與關鍵。在後工業化時代,競爭在持續加速,只有保持創新,提升差異化競爭能力,才可以擴大市場份額,轉變經營方式和經營思路,佔據行業領先地位。
  • 中高端酒店進入「本土品牌時間」 華住以東方自信樹行業標杆...
    企業先發展,才能夠提供就業機會,才能增加民眾的收入,才能拉動消費需求,所以企業是社會發展的核心與關鍵。在後工業化時代,競爭在持續加速,只有保持創新,提升差異化競爭能力,才可以擴大市場份額,轉變經營方式和經營思路,佔據行業領先地位。
  • 後疫情時代長三角地區酒店業強勁反彈 華住加碼本土中高端酒店市場
    企業是確保經濟增長和社會穩定的核心與關鍵。在後工業化時代,競爭在持續加速,只有保持創新,提升差異化競爭能力,才可以擴大市場份額,轉變經營方式和經營思路,佔據行業領先地位。立足第二增長曲線 華住依託中國服務劍指中高端對於酒店業在2020年遭受的疫情「黑天鵝」衝擊,華住集團創始人季琦將其看作是對酒店行業最大的壓力測試。
  • 華住發布新品牌「漫心」,中檔酒店市場將迎來細分化競爭
    華住酒店集團日前發布了旗下全新中檔酒店品牌「漫心」,中檔酒店市場競爭再添一員。 實際上,漫心並不是一個全新的酒店品牌,此前一直定位於度假型酒店,全國的兩家門店分別位於上海崇明和雲南的香格裡拉。 根據它的選址和名字「漫心」,我們也可以感受到這是一家定位於浪漫主義特色的旅遊度假型酒店。
  • 打破「國際酒店」崇拜 華住加碼中高端為民族服務業正名
    企業先發展,才能夠提供就業機會,才能增加民眾的收入,才能拉動消費需求,所以企業是社會發展的核心與關鍵。在後工業化時代,競爭在持續加速,只有保持創新,提升差異化競爭能力,才可以擴大市場份額,轉變經營方式和經營思路,佔據行業領先地位。
  • 季琦:疫情讓我們這個行業都很慌張,今年有15萬家酒店關店
    12月8日,2020年華住世界大會最後一站在上海落下帷幕。當日,華住集團創始人季琦在演講中表示,「後疫情」時代,酒店品牌連鎖化加速是大勢所趨。季琦「疫情讓我們這個行業都很慌張。慌張後是焦慮,焦慮後是積極應對。」
  • 華住市值千億港元了,喜歡打坐、冥想的季琦為什麼還是沒有存在感?
    9月22日,在漢庭酒店登陸美股資本市場十年後,由漢庭更名來的「華住集團」正式在港交所上市。截至今日收盤,華住港股股價升4.71%,報311港元/股,市值999.58億港元。而就在上市前幾個小時,華住遭到沽空機構做空,後者指責其財務造假。
  • 華住酒店:酒店業的阿里巴巴還有多少增長空間?
    而上述平臺模式,已經逐步擴展到新聞、視頻、教育、醫療、交通、餐飲、酒店甚至是製造業等各行各業,即所謂的產業網際網路,筆者認為這將是接下來十年最重要的投資機會。前幾日馬雲演講說,未來真正的機會是那些用技術、用網際網路,去改變自己的傳統行業,而不是網際網路本身、技術本身,我對此深表認同。
  • 中高端酒店進入本土品牌時間
    華住集團創始人季琦表示,在雙循環的全新格局下,本土酒店集團通過信念堅守、能力沉澱和價值創造,在不斷夯實原有業務的基礎上,穩步拓展中高端市場份額,以助推民族服務業進化為核心,為中國經濟打造第二增長曲線提供堅實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