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結論的三個寫作誤區!

2020-12-14 酷扯兒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社科學術圈,ID:shkxqua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結果 = 結論

有些論文雖有「結論」,但其內容卻不過是研究「結果」的縮寫。對此,國標和許多科技寫作論著都強調指出: 結論「不是正文中各段的小結的簡單重複」,結論「不只是實驗結果小結的簡單重複」。由此可見,將「結果」等同於「結論」,是結論寫作的主要誤區之一。

分析 = 討論 = 結論

在科技期刊上,還有不少以「結果與討論」作結尾的論文。但其內容仍屬「結果與分析」。缺乏真正的討論內容,也沒有結論性文字。

摘要=結論

為了服從論文和期刊的標準化、規範化要求,論文均有摘要,且寫進了結論內容。其實摘要並非論文的主體構成部分,而是論文的附加部分。摘要的作用,是幫助讀者了解論文梗概,便於文獻檢索。儘管摘要中允許出現結論的內容,但它卻不能代替結論,因為二者的作用是不同的。論文中不寫結論,那麼摘要中的結論性文字也就成了無源之水。

相關焦點

  • 探討如何避免學術論文摘要寫作進入誤區
    學術論文摘要的寫作誤區大致有三類,一是文體混淆,摘要與提要不分;二是類型混淆,多用報導性,忽視指示性;三是要素殘缺,秘而不宣,捨本逐末。下面,藍譯編譯就這幾類誤區的解決方法做探討。一、文體混淆。常見的是把摘要和提要相混淆,作者寫作時既沒有用第三人稱表述對文章進行評價,也沒有歸納出文章的大致要點。一般出現這類情況,大多是由於作者缺乏摘要寫作規則方面的知識或者是初次投稿沒有寫作經驗。因此,作者寫作學術論文摘要時,應當詳細了解期刊對摘要編寫的規範要求。
  • 檢查清楚,學術論文摘要寫作不要出現這些誤區
    但有些作者由於在摘要寫作中草率馬虎,既不符合學術論文摘要的寫作規範,又不能完整準確地表述文章的學術要點,嚴重影響到學術論文的影響力。依據醫刊彙編譯的經驗,學術論文摘要的寫作誤區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是文體混淆型,二是類型混淆型,三是要素殘缺型。
  • 詳解論文結論寫作方法
    結論是論文的精髓和歸宿。結論要有說服力、恰如其分,不誇大、不縮小、不能想當然。一、結論的內容結論中一般應闡述以下內容:1. 由對研究對象進行考察或實驗的結果所揭示的原理及其普遍性。本研究結果說明了什麼問題,得出了什麼規律性的東西,解決了什麼理論或實際問題,在理論或生產生活中的實用價值或意義。2. 與前人研究工作的異同。
  • 畢業論文結論部分寫作指南
    結論是一篇論文的收尾部分,結論的內容應著重反映研究結果的理論和實用價值及其適用範圍,也可指出有待進一步解決的關鍵性問題和今後研究的設想。這部分要以研究成果為前提,經過嚴密的邏輯推理和論證所得出最終的、總體的結論。
  • 論文寫作的三個層次結構
    論文由大到小有三個層次的結構:功能結構、大綱結構、微觀結構。本文按順序先後討論我們熟悉的大綱結構、常被忽視的微觀結構和我們不熟悉的功能結構。掌握三個層次結構的要領,可以不再糾結於如何安排寫作邏輯,從而專注於填寫內容,提高寫作效率和論文質量,有助於寫出一篇讓讀者進得來、留得下並記得住的論文。
  • 寫作指南:論文結論如何寫?
    結論作為整個論文的總論點,也是論文的重要組成部分。結論與結果兩者互不相同,又常常被作者混淆、湊字數、文不對題、把結論寫成感想等,概念不清楚導致結論部分問題層出不窮,那麼論文的結論部分到底應該怎樣寫呢?結論部分不能反覆、單一敘述研究成果,需要對研究成果有更加深入的認識。結論的內容應反映研究成果的理論、實際價值以及可用範圍,且需要提出展望。
  • SCI論文引言和結論的寫作建議
    因為沒有兩篇SCI論文是完全相同的,所以沒有一個寫作公式會自動為你生成Introduction和Conclusion。但是下文的指導原則將幫助你構建一個合適的Introduction和Conclusion。 本文主要內容如下: 1.
  • 挑戰杯專題篇 | 論文正文及結論寫作方法
    論文具有極強的專業性,為了幫助管寶們寫好論文,管管為同學們整理了論文正文和結論的寫作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 淺析科研論文中結論部分寫作的常見問題
    結論是科學研究論文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整個研究工作進行綜合評價,也是論文作者向讀者明確展示新的創新信息或知識的精華部分。在賽恩斯編譯看來,結論部分寫作好壞,影響到作者的創新成果準確明了地表達和讀者的正確領會。
  • 論文結論怎麼寫
    結論可以是中心思想的重申、研究結果或主要觀點的歸納,也可以是某些啟示性的解釋或考慮,以及在研究結果基礎上所進行的預測等。而筆者發現,很多人都沒很好的論文結論部分的寫作,那麼具體該怎麼寫,有哪些要求。下面筆者就分享畢業論文結論部分寫作攻略,給大家進行參考。
  • 關於論文結論的理解
    結論,顧名思義就是前面研究部分的結果,也是論文三要素中的第三個要素。從理論上講,論文結論應該是針對前面的研究問題做出自己的回答,這一點理解起來很容易,但實際寫作中往往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很多論文沒有研究問題,導致沒有研究結果,於是無法對問題給出結論。
  • 畢業論文結論部分寫作秘籍!
    畢業論文結論部分寫作秘籍!論文的結論部分應反映通過實驗、觀察和分析所獲得的學術意見。也就是說,結論應該是整篇論文的結論,而不是局部問題或分支問題的結論,也不是對全文主體的簡單重複。結論應該反映作者的更深層次的理解,而且是從全文的所有材料中,通過推理、判斷、歸納和其他邏輯分析過程,得出新的學術總體思路、總體觀點。.結論應準確、完整、清晰、簡潔。本部分內容一般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本論文研究結果的問題;對以前的觀點做了哪些修改、增補、開發、確認或否定。本文討論了前人未解決的研究的不足或問題,並討論了解決這些問題的可能要點和方向。
  • 保持高效論文寫作第一趴——論文是個啥?怎麼寫呢?
    對於本科生而言,畢業論文寫作是一項必不可少的重要技能。事實上,能否如期完成畢業論文已經成為衡量廣大應屆畢業生專業能力的標準,且表徵著其進入企事業單位的資格。但在實際畢業論文寫作與答辯過程中,作為乙方的學生,常會自問畢業論文是個啥呢?怎麼寫呢?
  • 論文寫作的三個階段
    一般來說,論文的要求也許大概可以分成以下三個層次或者階段:第一階段:力求紮實紮實的意思就是:你的研究方法是嚴謹的,設計是完整沒有缺陷的,分析是沒有錯誤的,結果是經得起穩健性檢驗的考驗的,研究過程和「故事」之間的邏輯是吻合的,不存在「驢唇不對馬嘴」或者說「掛羊頭賣狗肉」的地方。簡單來說,就是做出了結果,做對了結果,做實了結果。
  • 科技論文寫作|聊聊論文寫作中的圖表
    咱們回想一下自己是怎麼讀論文的。在點開一篇論文的時候,一般我們都是首先看標題,接著掃一眼摘要,然後看兩句引言,正文是不怎麼會看的,全都是通過一連串的圖表來匯總論文信息。最後讀一下結論。如果是需要大量閱讀文獻的時候,甚至只看論文標題和圖表。我們一般讀者的閱讀習慣是這樣,期刊審稿人其實也一樣。
  • 高考語文作文議論文寫作誤區及規避策略
    議論文在高考作文中是被考生廣泛運用的一種文體。一是因為議論文寫作有程式可操作,比較規範,容易出彩。二是適合高考作文閱卷的快速度。因為這種文章寫出來條分縷析,層次清楚,能使閱卷者一目了然,判分快。但是,從實際的寫作情況來看,許多考生對於這種高中階段重點訓練的文體的掌握情況並不樂觀。
  • 本科畢業論文結論
    結論是本科畢業論文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整篇論文的總論點,是論文當中的精髓和落腳點,結論所展示的是對於某個學科領域有所貢獻的新發現或者重要信息,很多導師都會通過論文結論來說判斷論文的質量
  • 科技論文摘要寫作的要求與存在問題
    摘要是科技論文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論文內容準確的概括或簡要的綜述。在內容上,論文摘要應包括研究的目的,或作者進行此項研究要解決的問題;研究所採用的方法;得到的結果或結論。此外,論文摘要應寫得短而全,簡而精,論文摘要應寫得短而全,簡而精。達晉編譯在工作實踐中發現,許多作者在論文摘要的寫作中存在這樣或那樣不足,具體歸納如下:一、對論文摘要的寫作不夠重視。有的作者只重視論文主體部分的寫作,而對論文摘要草草了事,例如,有的論文摘要只寫一句話:「本文對……問題進行了研究,並得到了相應的結論」。
  • SCI論文結論部分的寫作要求和注意事項你都清楚嗎?
    結論是SCI論文的組成部分之一,就是對你的研究成果的進一步認識。有些作者在寫結論的時候因為認識不清楚,就錯把結論當摘要、當引言寫。為了讓大家不再犯錯誤,做了以下總結:一.結論寫作內容在你仔細用證據論述之後,要將你的發現為讀者寫一個結論,也就是一個簡明扼要的總結,結論的內容應著重反映研究結果的理論價值、實用價值及其適用範圍,並提出建議或展望。
  • 林士平:法學期刊論文選題和寫作中的幾個誤區
    內容摘要法學期刊論文選題和寫作是一門專業很高的技術性工作。在論文選題立項、修改論文提綱、評審論文質量等工作過程中,存在一些帶有普遍性的現象。這些現象主要表現為初學者容易步入誤區。撰寫者一旦跌入這些"坑",所寫的文章基本宣布作廢,或者根本寫不出像樣的文章。記住這些年不少人"一起跌過的坑",可以防止後繼者重蹈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