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怎樣理解和運用?

2020-12-27 陽光心學

《道德經》裡有一句話: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句話應該怎樣正確理解和運用呢?下面我就以我自己的理解來通俗易懂地和大家探討一下。

首先來說說「一生二」。《道德經》主要就是講的「道」,那麼什麼是道呢?「道」其實就是宇宙的本源,也就是太極。盤古開天闢地其實就是講的「太極生兩儀」,也就是《道德經》裡說的「一生二」,「二」就是陰、陽兩氣,是一對既矛盾又統一的物質體。

網絡圖片

再來說說「二生三」。比一個通俗易懂的例子,男女互有好感才會組建家庭,才會有和諧之氣,這個「三」就是家庭的「和」了。其實這個可以延伸到生活的各個方面,比如幾個人想合夥做生意,必須求同存異、擯除矛盾、互相理解才能組建公司,共同發展。

最後說說「三生萬物」。男女有好感了,組建了一個和諧的家庭,產生了和諧之氣,然後才會生兒育女、傳宗接代、生生不息;一個公司和諧了,才會有良好的發展,才會有萬代輝煌。

網絡圖片

所以,這句話結合起來就是說,道一生陰陽二氣,陰陽二氣互相激蕩產生和諧之氣,陰、陽、和三氣產生萬物,至此,大千世界、芸芸眾生就這樣出現了。

那麼,我們怎樣運用「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句話呢?首先,做事一定做遵從「天道」,這是萬事萬物的基礎,只有遵從了「道」,才會把所有的陰陽矛盾變成和諧,才會化生萬物,達到順暢無阻,生生不息的境界。

網絡圖片

俗話經常說的「政通人和」、「家和萬事興」、「和為貴」等成語及諺語從某種程度上體現了「和」的重要性,不管是在家庭還是社會,只要我們遵從了「道」一,然後把陰陽矛盾「二」氣變為和諧之「三」氣,才能「家和萬事興」、「發展出和諧社會」。

由此可見,我們的做人之道和宇宙之道是一致的,只有順天應人、厚德載物、以和為貴,才能創造和諧家庭及和諧社會,才能創造美好的世界和永久的未來。

相關焦點

  • 道德經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在佛、道、基督教中如何解讀
    道德經中的核心思想之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分別指的是什麼?NO1:西方基督教聖經《創世記》中首句:【創1:1】 起初,神創造天地。在基督教徒眼裡,道德經中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是一個演變路徑。三生萬物中的三,可以解釋為新物種,這新物種根據二生三的模式,蝴蝶效應般的無窮變化,最終衍生出了萬物。
  • 如何理解《道德經》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這一章歷來爭議比較多,現在流行的解釋是與《易經》的陰陽之說結合起來:「一」是太極,「二」是陰陽,「三」是陰陽結合繼而衍生萬物。還有說「一」是八卦的第一層「兩儀」,「二」是八卦的第二層「四象」,「三」才演化出了八卦,繼而八卦生萬物。
  •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對攝影的啟示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是老子的宇宙生成論。好作品是內容與形式的統一。每位攝影師,都有個成長過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不懂到熟悉,也就是所謂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 老子說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分別指的是什麼
    道德經雖然在國內普及程度不高,但是其中的一些經典語句依舊廣為流傳,其中有一些甚至作為成語,被世人熟知,比如:「千裡之行,始於足下;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等。除了簡單易懂的成語外,有一句非常深奧且富有玄機的話,也讓很多人所熟知,那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 為什麼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此話來源於《道德經》第四十二章首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是道德經的核心。老子的書籍是一門哲學,最淺層的意思是指導做人的方法,進而能順應自然的發展,了解萬物演化的道理。
  • 老子的道家,為何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老子老子,《道德經》對吧?讀過《道德經》的朋友都知道其中一句「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有沒有人疑問過,為什麼這麼說呢?道德經我喜歡讀小說,特別是修仙小說。那些小說中就有很多次提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我不明白,直到有一次我碰到了一個養兔子的老鄉。
  • 理解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幫你做事更準確沉穩
    《道德經》中有「一生二,二生三」,很簡潔,很了不起, 「二生三」更精彩,我覺得這是精彩中之精彩,為什麼怎麼說,有了天有了地,天和地的結合,才有了人;所以天、地和人叫做「三才」。什麼叫「道生三」?就是有了天地,然後天地又有了人,這就是「三」了。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何為「一」、「二」、「三」 
    ,而其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一句,絕對算得上「玄妙之語」中的典型代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一句,出自老子的《道德經》,它是老子關於宇宙生成理論的最核心論斷,那麼,何為「一」、「二」、「三」呢?這三個數字真的就只是三個數字那麼簡單嗎?
  • 大道至簡: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道的發展過程古人說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其實是很簡單的,世界上本來沒有生命,後來生出了單細胞生物,單細胞生物之後又生出了植物和動物,又進一步分化為人和非人,難道不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嗎?除了衍生出萬物的道是正確的,其它衍生出來的道都是不完全正確的因為他們都不是宇宙的全部,所以不能用來解釋宇宙的全部,比如力學定理只能解釋力學的問題而不能用來解釋其它問題。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二三」是什麼意思?
    《道德經》這部道家的經典,我們不必多說了,相信大家都會有所了解。今天主要和大家分享一下其中的一句名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句話中的「一、二、三」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是「二生三」,而不是「二生四」呢?
  • 為什麼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逢七必變?
    為什麼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逢七必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出自老子的《道德經》,指的是萬物生成的原理。」一指道是本體,二是指陰陽,三是指器,即有形的物體。「三生萬物,即是有形的物體化生萬物」。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二三」指的是什麼?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道德經》中第四十二章有一句很著名的話:「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如果把「一」、「二」、「三」放在數學中,這只是三個再簡單不過的數字。首先,我們來看「道生一」,要想知道何為「一」,則需要先弄清楚何為「道」。說的直白一點,「道」是混沌虛無的和諧狀態,也是宇宙萬物的初始狀態。
  • 三生萬物才能萬物和諧
    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兩句話的一點認識。「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是《道德經》第四十二章中的開頭兩句話。其中蘊含著重要的科學原理:三生萬物才能萬物和諧。
  •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那麼怎麼從零到一呢?
    此「零」非彼零,數學中的零是什麼都沒有的意思,但《道德經》的「零」其實並不是不存在、什麼都沒有,而是一種「構成宇宙的原始物質(存在)」,《道德經》裡把這種「物質(存在)」叫做「道」。道生陰陽,陰陽生萬物。《道德經》(傳世本)第二十五章提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為天地母。
  • 道德經奧秘:三生萬物,令人敬畏的力量讓人警醒
    這些你都可以有,因為障礙無所不在,人有曲折靈活前行的權力,你也可以有思考和創造的衝動。這世界有令人敬畏的力量,叫三生萬物,看明白會醒悟我們的無知和懈怠。兩千五百多年前,老子要光復遠古文明的智慧,有易理的微觀和宏觀,教人重新觀察理解世界。
  • 從物理學的角度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關於「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註解有很多,但大多數是從「經典」、「哲學」的角度去看。雖然也沒有什麼不對,但總覺得「道」是萬物的源頭,那麼,從萬物的角度來看「道」,是否會更加明了「道」與萬物之間的關係?於是有了這篇文章,希望能夠拋磚引玉。
  • 《道德經》道生萬物是什麼意思?與道教是什麼關係?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句話是誰說的?相傳老子在本該頤養天年時期出關往西,具體去了哪裡沒人知道,但是在途中被守關的人攔下寫了《道德經》後順利獲得許可得以出關。可見當時有不少人欽佩老子的學問的。《道德經》與道教的關係?這裡需要明確一點,老子的《道德經》和道教本沒有太大關聯,是後人建立道教把《道德經》作為了道經。
  • 「小白學易」第一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那我們目前的大數據時代,我們知道有網際網路的虛擬世界,電腦技術使用的二進位「0、1」,就是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茲研究我國古老的易學文化而得來的,用「0」對應於陰爻「- -」,用「1」對應於陽爻「—」。 它是由不斷的組合,不斷的疊加而形成的一個虛擬世界。而我們現實世界也是不斷的陰陽疊加,不斷的疊加,組成如今五彩繽紛的現實世界。
  • 爐石傳說:哈加莎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崛起吧!元素薩!
    要說坑,被大家提及最多的大概要數冰釣術和低溫靜滯。抽到冰釣術確實坑,除了破反制沒什麼用。所有法術裡,大概這張是最沒用的,其他法術多少都有用。低溫靜滯可以BUFF自己的盾圖騰,毫無損失,+3+3很划算。防對面斬殺可以凍結,給對面+3+3又何妨?不凍可能要被斬殺,凍了才有翻盤的希望。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