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脈CT成像上的冠狀動脈和心臟靜脈(圖譜)|臨床必備

2020-12-16 醫脈通心內頻道

冠狀動脈循環

心肌由左冠狀動脈及右冠狀動脈供血。前者供應大部分左心室;後者供應右心室,通常也供應左心室下壁。儘管存在變異,但大多數情況下,符合這種解剖學特徵。其分支血管變異較多。通過冠狀動脈CT成像觀察冠狀動脈的分布情況尤為重要,對於隨後進行心肌灌注顯像或有創性冠狀動脈造影(ICA)檢查具有指導意義。

(一)解剖學術語的注釋

對心臟及其相關結構是根據「Valentine」位置來進行描述的,即從心尖觀察。這種描述常常並不能反映該組織結構在人體內的真實位置;例如,左心室實際位於右心室的後面,因此更恰當的名稱應該是「後心室」。

目前已有約定俗成的命名原則,雖然這看起來可能並不重要,但規範的命名卻與先天性心臟病(CHD)的診治密切相關,因為先天性心臟病患者的冠狀動脈與心臟之間往往缺乏正常的對應關係。

(二)冠狀動脈優勢型

心臟的下壁由冠狀動脈後降支(PDA)供血。PDA在85%~90%的個體中由右冠狀動脈(RCA)發出,在10%~15%的個體中由左旋支發出。發出PDA的動脈稱為「優勢動脈」。在約1%的個體中,右冠狀動脈及迴旋支均發出PDA,此時稱為「均衡型」冠狀動脈。

評價心功能及灌注結果時,冠狀動脈優勢型是很重要的信息。下壁缺血可能反映左旋支或RCA梗阻性病變。此外,如果非優勢性的RCA存在梗阻性病變,且其對左心室心肌供血範圍很小,可採取保守治療。在所有的報告中均應明確冠狀動脈優勢型。

冠狀動脈開口及左冠狀動脈

(一)冠狀動脈開口

2個冠狀動脈開口均應位於竇管(ST)交界10mm以內的範圍,該範圍之內的變異屬正常變異。如冠狀動脈開口位於ST 交界上方或下方>10mm,則分別為開口過高與開口過低。

冠狀動脈起源於最靠近肺動脈的主動脈竇。可從位於遠離肺動脈主幹的主動脈竇,面向肺動脈的方向觀察,從而定義左、右冠狀動脈。此時,位於觀察者左手方向的冠狀動脈是左冠狀動脈,另一支血管則為右冠狀動脈。這一規則(Leiden規則)也適用於先天性心臟病的情況,可確保在特殊情況下也獲得一致的冠狀動脈命名。

(二)左心冠狀動脈

冠狀動脈左主幹(LMS)通常起源於左冠竇,位置低於RCA開口平面。通常在左心耳及肺動脈主幹之間走行約1~2cm後分為LAD及左旋支(LCX),LAD在前室間溝內向下延伸至心尖(圖13-1),LCX在左房室間溝(LAVG)內向後走行(圖13-2)。

圖13-1 左前降支(箭)起自左主幹分叉處,並在前室間溝(虛線)內走行,為前壁、心尖部及大部分室間隔供血

AO.主動脈;PA.肺動脈;RV.右心室;LV.左心室

圖13-2 左旋支(箭)起自左主幹分叉處,並沿LAVG(虛線)走行,為左心室側壁供血

AO.主動脈;PA.肺動脈;RV.右心室;LV.左心室

左心室前外側壁由LCX分支(鈍緣支)供血,LAD動脈通過對角支向心肌供血。將冠狀動脈分支按數字排序命名,以距離最近的分支為「第一」(例如,第一對角支),以此類推。在約1/4的個體中,左主幹分叉處可見第三條分支,位於LAD與LCX之間,稱為中間支,為左室前外側壁供血。LAD發出間隔支,為室間隔的前2/3供血。

右冠狀動脈

通常,RCA自右冠竇前方發出後在右房室間溝(RAVG)內向前然後向下走行,到達心臟的後方(圖13-3及圖13-4)。

圖13-3 RCA(白箭)起自主動脈的前部,並沿RAVG(黑箭)走行。圖中還可見位於前室間溝內(箭頭)的LAD

AO.主動脈;PA.肺動脈;RA.右心房;RV.右心室;LV.左心室

圖13-4 RCA優勢型,RCA繞過右心緣,在RAVG的下方發出後降支(箭),並走行於後室間溝(虛線)。心中靜脈(箭頭)也在後室間溝內走行

RCA.右冠狀動脈;RV.右心室;LV.左心室

RCA近端分支為圓錐支,繞行在右心室流出道周圍。圓錐支及竇房結動脈(另一個近端分支)為右心室流出道、右心房及竇房結供血。有時,這些分支也可能直接起自右冠竇。在右心室緣,RCA通常會發出一條銳緣支,為右心室前壁(或游離壁)供血。

當冠狀動脈為RCA優勢型時,RCA可走行至RAVG的下部,並發出走行於後室間溝的後降支。在約50%的RCA優勢型人群中,還有一條明顯的後外側支,沿LAVG的下半部分走行,供應左心室下外側壁心肌。這一分支還可能為二尖瓣的下間隔乳頭肌供血,因此對其進行準確識別尤為重要。

心臟靜脈系統

人們對心臟靜脈解剖的認識僅次於對冠狀動脈解剖的認識,後者通常因其在冠狀動脈介入診療方面的作用而更受關注。認識心臟靜脈解剖變得越來越重要,尤其是在對需要雙腔起搏器植入的患者進行診療時,其作用更為顯著。CCT越來越多地用於選擇合適的心臟靜脈來置入左心室起搏器電極。冠狀動脈CT血管成像需動脈期注射對比劑,因心臟靜脈直徑較大且位於心外脂肪內,所以能夠也很容易地觀察到。

與冠狀動脈相比,心臟靜脈的解剖變異更為顯著。下文所述僅作為個體病例心臟靜脈命名的指導。

解剖分類

對於心臟靜脈系統的變異,其分類系統眾多。其中一種簡單的方法是將心臟靜脈分為以下幾部分。

★ 冠狀竇及其屬支:引流左心室及右心室下部。

★ 心臟前靜脈:引流右心室前壁及前外側壁,可單支直接匯入右心房或多個靜脈交匯後匯入右心房。

★ 心最小靜脈:引流心內膜下部分心肌,直接開口於4個心腔中的任意一個。

簡而言之,心臟靜脈是根據其引流心外膜下左(冠狀竇及其屬支)、右(心前靜脈)心室或心內膜下(心小靜脈)區域來命名的。

CCT最常用於評估冠狀靜脈竇及其屬支。但影像學在評估心前靜脈或心小靜脈方面無明確作用。

冠狀竇及其屬支

(一)解剖

★ 冠狀竇為心臟大靜脈的延續(圖13-5)。

★ 以下兩者位於左房室間溝(按照定義)。

左心房斜靜脈與心大靜脈交界處。

Vieussens瓣:分隔心大靜脈與冠狀靜脈竇的靜脈瓣,通常位於靜脈跨過左心室邊緣處。

圖13-5 心臟底面觀

冠狀竇(黑箭)接收來自左心室下靜脈(雙箭頭)的血流。心中靜脈(白箭)走行於後室間溝,匯入冠狀竇。心小靜脈同樣可在右房室間溝內顯示(單箭頭)

在實踐中,可能很難界定以上2 個概念。左心室邊緣常用來定義冠狀竇靜脈竇的起始。

★ 冠狀竇開口於右心房。

★ 儘管冠狀竇大多呈橢圓形,但其變異仍較大。

★ 心力衰竭時冠狀竇擴大。

(二)臨床重要性

冠狀竇是雙腔起搏器置入左心室的標記點,也是與射頻消融治療相關的重要部位。應對冠狀竇的大小、位置及與鄰近冠狀動脈的關係進行評估分析。

(三)心大靜脈

★ 心大靜脈為前室間靜脈的延續。

★ 心大靜脈走行於左房室間溝(圖13-6及圖13-7)。

★ 大部分心大靜脈位於左旋支的淺層,但也可能位於深層。

★ 心大靜脈匯入冠狀竇。

圖13-6 前室間靜脈(白箭)從心尖至心底走行於前室間溝,穿過肺動脈主幹(PT)及左心耳(LAA)進入左房室溝,成為心大靜脈(黑箭)

圖13-7 心臟左側面觀,心大靜脈(黑箭)接收來自左緣靜脈(*)的血流。將左心房斜靜脈(箭頭)與心大靜脈的匯合處定義為冠狀竇的起點,冠狀竇接收來自左心室下靜脈(雙箭)及心中靜脈(白箭)的血流

(四)前室間靜脈

★ 前室間靜脈起源於前室間溝,通常位於心尖部(圖13-6)。

★ 儘管前室間靜脈通常走行於肺動脈主幹與左心耳之間,但在其離開前室間溝的位置常見變異。

★ 前室間靜脈從左側進入左房室間溝後,成為心大靜脈。

★ 前室間靜脈接收來自左心室遠端的靜脈血流。

(五)心中靜脈

★ 心中靜脈走行於後室間溝(圖13-5、圖13-7及圖13-8)。

★ 心中靜脈接收來自心底面以及室間隔大部的靜脈血流。

★ 儘管心中靜脈通常匯入冠狀竇,但也可直接與右心房溝通。

圖13-8 心小靜脈(箭頭)位於右房室間溝鄰近右冠狀動脈(黑箭),心中靜脈(白箭)位於後室間溝

(六)心小靜脈

★ 心小靜脈走行於右房室間溝下部(圖13-7及圖13-8)。

★ 心小靜脈接收來自右心室膈面的靜脈血流。

★ 心小靜脈匯入冠狀靜脈竇。

(七)心臟靜脈屬支

★ 心臟靜脈屬支的解剖變異較大。

★ 左(或鈍)緣靜脈最常見,接收左心室前外側壁的靜脈血流,而後匯入心大靜脈(圖13-6)。

★ 左心室下靜脈引流左心室下側壁,並終止於在冠狀竇(常見)或心大靜脈(少見)(圖13-7)。

★ 左心房斜靜脈沿左房下側壁走行,常位於左肺靜脈與左心耳之間。臨床上,將左心房斜靜脈與心大靜脈的匯合處定義為冠狀竇起始部(圖13-6)。然而,左心房斜靜脈是胚胎期左側上腔靜脈系統的殘留;因此,可能表現為永存左上腔靜脈。

(張楠 梁俊福 譯,徐磊 校)

購買連結

相關焦點

  • 冠狀動脈CT造影是怎樣做的?
    這個話題不是說檢查的技術操作,而是從臨床的角度介紹一些冠脈CT造影(冠脈CTA)的知識。冠脈CT造影(血管成像),是採用CT技術對冠狀動脈做血管造影檢查。CT是什麼意思?是計算機斷層掃描。用CT做冠脈造影,就是打(注射)了造影劑(對比劑)、做CT檢查看冠狀動脈的影像。因為要看血管,不注射造影劑就顯不出來(所以很多要做增強的CT檢查就是要看血液供應情況)。由於不需要插導管到心臟,所以歸於無創的心血管檢查。造影劑通常用的是碘造影劑。冠脈CT最常用的是碘普羅胺(優維顯)。
  • CT如何看冠狀動脈狹窄,高清圖譜詳解要點!
    本文將講述如何確定冠狀動脈狹窄的位置、程度和病變特點,以及確定病變血管的數量。在臨床實踐中,評估冠狀動脈狹窄時,應與常規冠狀動脈造影相對照,儘量減少差錯。 01 冠狀動脈狹窄的位置
  • 石蓓:冠狀動脈微血管疾病診療要點
    近年來,隨著冠狀動脈造影技術的廣泛應用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的深入開展,大量冠心病患者得以正確、及時的診斷和治療。然而,冠狀動脈造影檢查只能檢測到5%的冠脈樹,高達95%的冠脈微血管無法顯現。
  • 上新臺階!重慶市東南醫院首例心臟冠脈造影和心臟支架植入術成功開展
    近年來,冠脈疾病逐年增高並呈年輕化趨勢,經前期充分準備,重慶市東南醫院心血管內科於7月22日成功開展3臺冠脈造影、2臺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據悉,心臟介入手術在該院為首次開展,手術的成功標誌著醫院心血管內科介入技術邁上新臺階。
  • 讓我一次告訴你:心電圖、心臟彩超、心臟冠脈造影,三者的區別
    老王最近總是胸悶氣短,聽鄰居說,到醫院做個心電圖就能知道是不是心臟的問題。醫生檢查後,卻告訴老王,不光要做心電圖,還需要做心臟彩超,最好住院做個心臟冠脈造影檢查。「什麼,做心電圖還不行?」「心臟彩超和心電圖不一樣嗎?」「心臟冠脈造影又是幹什麼的?」
  •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應該做哪些檢查?
    3.心電圖運動試驗 此試驗是通過運動增加心臟的負荷,使心臟耗氧量增加。當運動達到一定負荷時,冠狀動脈狹窄病人的心肌血流量不隨運動量而增加,即出現心肌缺血,在心電圖上出現相應的改變。對無症狀性心肌缺血的診斷;急性心肌梗死的預後評價有意義。
  • MR冠狀動脈造影的實際應用,高清圖譜詳解要點!
    冠狀動脈磁共振造影(CMRA)是冠狀動脈成像的新方法,無電離輻射、無創,有望成為目前冠狀動脈造影技術的替代方案。採用呼吸和心電門控技術獲得自由呼吸三維CMRA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研究表明,全心CMRA可以發現明顯的冠狀動脈疾病(CAD),預測嚴重的心臟不良事件。
  • 冠狀動脈擴張病,分為先天性和後天性,動脈粥樣硬化會導致發病
    導語:冠狀動脈是心臟中的重要部位,其可以幫助運輸血液等。若是心臟中的冠狀動脈受損,那麼我們的血液運輸,甚至是生命也會受到影響。但是有一些疾病,就是發生在冠狀動脈上的,這一疾病就是冠狀動脈擴張病。在臨床上,也稱為冠狀動脈瘤,它的直徑局部擴張超過2倍鄰近正常節段的直徑。起病部位一般是多發性血管受累,尤其右冠狀動脈擴張。
  • 哈醫大二院開展CT心肌負荷灌注檢查 精準診斷心臟微循環障礙
    而常規的冠脈造影只能檢測到5%的冠脈樹,有95%的冠脈微血管是檢測不到的,然而這些檢測不到的冠脈微血管卻是主要的阻力血管床和心肌代謝場所。據研究表明,冠脈微循環障礙是導致冠心病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是目前冠心病防治的重點和熱點。趙雁鳴主任技師正在為患者進行CT心肌負荷灌注檢查。
  • 冠脈CT能多深入了解心臟?做一次就夠嗎?答案揭曉,有3點要注意
    在近些年因為慢性疾病存在,導致並發冠心病的人也比較多,而想知道自己的冠脈以及心臟情況,一般醫生會建議做冠脈CT。冠脈CT可能大多數人都聽說過,可以需要通過此項檢查來了解心臟情況。大多數人認為只要做一次冠脈CT就能知道全部情況,但其實並不是。
  • 冠狀動脈CT中應用碘對比劑,患者會不會產生不良反應?
    碘對比劑在冠狀動脈CT血管成像中的應用及常見問題解析 [J] . 中華放射學雜誌,2019,53( 12 ): 1115-1120.DOI: 10.3760/cma.j.issn.1005-1201.2019.12.018心臟冠狀動脈CT血管成像(coronary CT angiography,CCTA)目前被廣泛應用於冠心病診斷、先天性冠狀動脈異常診斷、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後隨訪等情況的評估,是診斷冠狀動脈疾病的主要無創影像檢查工具。
  • 川崎病冠脈異常如何做好隨訪?這篇乾貨請收好
    川崎病患者具有發生嚴重心血管後遺症的風險,尤其是冠狀動脈異常 (coronary artery anomalious,CAA),進而可發展為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CAA 是川崎病的主要併發症,包括冠狀動脈擴張、冠狀動脈瘤和/或冠狀動脈狹窄。
  • 這種心絞痛 試試心臟康復治療
    超聲心動圖室副主任醫師趙媛媛通過目前先進的心臟聲學超聲造影心動圖(MCE),藉助通過心肌造影劑的灌注速度和延遲充盈速度,發現該患者心尖部位心肌的血流灌注速度明顯延遲,遂確診為冠狀動脈微循環功能障礙,微血管性心絞痛
  • ESC2020|熱點追蹤之: 冠脈功能學研究|FFR|心肌炎|冠脈|功能|研究|...
    作者:于波 賈海波單位: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近年來冠脈生理功能學檢測手段在PCI治療中的作用愈加突出,FFR作為金標準,可彌補造影二維成像上的不足,對中度狹窄病變的血流動力學評估尤為重要。
  • 心臟解剖:左冠狀動脈的組成及其分支
    左冠狀動脈 左冠狀動脈從左冠狀竇發出以後,在肺動脈與左心耳之間,向左走行。左主幹較短,長度 約為0.1~2.8cm,1.6cm以上的較為少見,也有無主幹者。左主千在左冠狀溝內分為前降支和 左旋支。
  • 流言:冠狀動脈造影對人體有害,因此不能進行造影檢查
    流言:冠狀動脈造影對人體有害,因此不能進行造影檢查 不少心臟病患者和家屬間流傳著冠狀動脈造影「有風險」或是「對人體有害」,甚至拒絕進行造影檢查。
  • AI系統+CT掃描升級 智慧冠脈CT輻射劑量、等候時間雙下降
    幫助患者儘早高效地發現心臟「隱患」是醫生們不斷努力實現的目標。  記者28日獲悉,上海的醫療機構率先探索引入人工智慧AI技術,並全面升級掃描技術,冠脈CT總體等候時間縮短了90%;掃描技術的升級大幅減少了患者受到的輻射劑量。  冠脈CT是一項無創傷性檢查,主要用於篩查及診斷冠心病。它能夠判斷血管粥樣斑塊的大小、質地以及導致的血管狹窄、阻塞等情況,為臨床診斷提供重要依據。
  • 冠狀動脈疾病和Takotsubo症候群,真的風馬牛不相及嗎?
    Takotsubo症候群與冠狀動脈疾病常並存過往的醫學文獻中已經有一些與冠脈疾病相關的Takotsubo症候群病例或小型註冊研究,而在臨床上也發現許多典型Takotsubo症候群病例表現為阻塞性/非阻塞性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但無法證明其與心肌功能障礙相關。
  • 冠脈痙攣是什麼?
    冠狀動脈痙攣,可能會誘發心肌缺血,甚至出現類似心肌梗死的表現;如果胸痛發生在凌晨到上午,或由吸菸、寒冷刺激誘發,持續幾分鐘到半小時以內,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以緩解,應該考慮冠狀動脈痙攣的可能性,需要進一步檢查確診和治療。 您好!
  • 心臟冠狀動脈CT解剖中文詳細標註(圖文)
    心臟冠狀動脈CT解剖中文詳細標註 所屬相冊:心臟冠狀動脈CT解剖中文詳細標註(圖文) Cardiac A 所屬相冊:心臟冠狀動脈CT解剖中文詳細標註(圖文) Cardiac A 所屬相冊:心臟冠狀動脈CT解剖中文詳細標註(圖文) Cardiac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