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慘慘黃泉路近」的人,究竟是李紈,還是賈蘭?

2020-12-20 三順說名著

「鏡裡恩情,更那堪夢裡功名。那美韶華去之何迅!再休提繡帳鴛衾,只這帶珠冠,披鳳襖,也低不了無償性命。雖說是,人生莫受老來貧,也須要陰騭積兒孫。氣昂昂頭戴簪纓,氣昂昂頭戴簪纓;光燦燦胸懸金印。威赫赫爵位高登,威赫赫爵位高登;昏慘慘黃泉路近。問古來將相可還存?也只是虛名兒與後人欽敬。」

這首《晚韶華》,道盡了榮國府中的珠大奶奶李紈,一生的坎坷與無奈。曾經,她也是名門閨秀,李家也是書香門第。李紈雖然讀書不多,卻頗有幾分靈性,也能順手寫出幾首詩來。

李紈曾經的婚姻,也似乎非常美滿。一個是國子監祭酒的女兒,一個是榮國府的少爺,十四歲就進了學。然而,這幸福美滿,卻如此短暫。賈珠在婚後不久,染病身亡,年輕美麗的女子李紈,成了「槁木死灰一般」的寡婦。

「那美韶華去之何迅」!一年的婚姻,要李紈搭進去一生來陪葬。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賈珠給妻子留下一個兒子。這個從小失怙的孩子賈蘭,遺傳了父親的聰明好學。小小年紀,沒有貪玩之心,不愛惹是生非,只求讀書上進。

當他那位眾星捧月一般的叔叔賈寶玉,在大觀園中百無聊賴的時候,他沒有念書,也在忙著演習騎射,不肯浪費一絲光陰,只恐辜負了寡母的良苦用心。

光陰不負有心人。在賈府衰敗之後,一直都在刻苦念書的賈蘭,成了賈府碩果僅存的公子。他開始了「氣昂昂頭戴簪纓,光燦燦胸懸金印」的生活。他終於為寡居多年的母親,掙來了鳳冠霞帔,李紈成了賈府中最後一位誥命夫人。

然而,轉折來得如此之快。這對母子的榮耀,並沒有保持太久,「昏慘慘黃泉路近」,到來的如此突然。

這首《晚韶華》,寫的是李紈的人生,那麼「昏慘慘黃泉路近」的人,究竟是李紈還是賈蘭呢?其實,聯繫上一句「威赫赫爵位高登」,我們不難得到答案,雖然《晚韶華》寫的是李紈的人生,但「昏慘慘黃泉路近」的人,是她的兒子賈蘭。

「白髮人送黑髮人」,這個兒子又是李紈一生中所有的希望和精神寄託,這才是李紈人生中最大的悲劇,甚至比丈夫的早逝,更令人肝腸寸斷。

然而,曹雪芹對李紈的遭遇,卻顯然並沒有太多的同情,因為他在李紈的判詞中,寫了一句「如冰水好空相妒,枉與他人作笑談」,李紈的人生,顯然成了一個笑話。曹雪芹對她的不滿的原因,透過一句「雖說是人生莫受老來貧,也須要陰騭積兒孫」,表達了出來。

這其中的原因,很多讀者都認為,是因為李紈做了誥命夫人之後,眼看著巧姐兒落難,卻沒有伸出援手。這個結局,在《紅樓夢》中並沒有明顯的證據,但李紈在「壽怡紅群芳開夜宴」的時候,一句「我自吃一杯,不問你們的廢與興」,卻也透露出這一層意思。

然而,故事到這裡並沒有結束,因為在這首《晚韶華》中,還有至關重要的一句,「只這戴珠冠,披鳳襖,也抵不了無常性命」,很顯然,李紈的人生,最終也是和兒子賈蘭一樣,命染黃泉。

為什麼李紈也會命染黃泉?其實,原因也不難推測。唯一的兒子賈蘭就是李紈的命根子,賈蘭的突然夭亡,對於李紈來說,肯定是致命的打擊,在這種情況下,李紈很難再有活下去的希望。

所以,這首《晚韶華》,寫的其實是李紈和賈蘭共同的命運,賈蘭在「威赫赫爵位高登」的之後,便「昏慘慘黃泉路近」;而李紈則因為兒子的早夭,備受打擊,不久之後,「也抵不了無常性命」。

相關焦點

  • 賈蘭怎樣「爵祿高登」,卻忽地「黃泉路近」,箇中原因令人唏噓①
    今天講講賈蘭「爵祿高登」、「黃泉路近」的來龍去脈,這個系列大約用三篇文章,這是第一篇。賈蘭在《紅樓夢》中是一個另類的存在,其母李紈是大觀園的詩社掌壇,而他的詩好像也挺有內涵,其母來自書香門第,其父出身簪纓世家——到底是家學源遠。
  • 紅樓夢:從杏花的寓意,淺析探春和李紈命運的共同點
    但杏花卻例外,它不僅隱喻了探春,同時也隱喻了李紈。群芳夜宴上,探春抽到杏花籤,可見探春是杏花無疑。李紈雖然抽到的是老梅,但大觀園裡,唯獨她的稻香村種滿杏花,可見杏花也代表了李紈。從人物形象來說,探春和李紈截然不同。探春未出閣,脾氣火爆,從不怕得罪人;李紈守寡,平時最會明哲保身,從不得罪人。
  • 賈蘭在賈府地位的矛盾,大概跟他的原型和曹雪芹一家的糾葛有關
    一切不過是造化弄人……讀者好像沒有注意過,賈蘭究竟有多大?什麼時候才才能升官?救助賈府眾人之時,榮國府的鳳凰賈寶玉哪去了?一.賈蘭艱難的成長經歷其實賈蘭,沒並沒有享受過多少榮國府的富貴與繁華。李紈是一個寡婦,而賈蘭只是一個小孩子。這樣孤兒寡母的組合,使得他們在羈後所呆一段時間之後,便會被放出來。那時候的賈蘭除了苦讀之外,別無他路!能全心全意支持賈蘭讀書的人,只有一個。那就是她的生母李紈。李紈這個人,愛攢錢。就算榮國府被抄沒,李紈也一定藏好了自己的私房錢。
  • 蘭桂齊芳是往死裡罵人的話,不信你看作者怎麼評價賈蘭
    題:賈蘭當官,究竟是光宗耀祖,還是辱沒門風?升黜無時背後有啥秘密?文/姜子說書《紅樓夢》故事裡,最耐人尋味的兩個詞語,便是:才(偷)子(香)佳(竊)人(玉)、蘭(國)桂(賊)齊(祿)芳(鬼),兩種截然不同的意思,分別通過《風月寶鑑》的正面與反面折射出來,世人多有不知。
  • 李紈到底有多吝嗇和貪財?看看曹雪芹怎麼說的
    每個人眼中都有不同的《紅樓夢》,對《紅樓夢》中人的閱讀也不盡相同。李紈雖然不聲不響,同樣也有大量爭議。其中對李紈「貪財」「吝嗇」的說法尤其如此。那麼李紈是這樣慳吝的人麼?看看原文怎麼說的。鳳姐兒笑道:「你們別哄我,我猜著了,那裡是請我作監社御史!分明是叫我作個進錢的銅商。
  • 李紈看起來與世無爭,她真的是個厚道人嗎?
    除此之外,李紈還有園子地,年終還有分紅,主子奴才加起來也沒十個人,吃的穿的還是官中的,哪一年都得有四五百銀子的收入呢!李紈的嘴也不會輕易饒人的,她接過話茬就笑罵鳳姐,這東西虧你是個名門閨秀,這樣貧嘴惡舌呢!然後李紈話題一轉,又罵鳳姐打平兒的事,替平兒打抱不平,說鳳姐,給平兒拾鞋也不要,你們倆該換一個過兒才是!
  • 《紅樓夢》李紈判詞中「陰騭積兒孫」指哪件事
    現在網上流傳一種說法,說賈府衰敗以後,賈蘭考取了功名,在賈府一枝獨秀,可是李紈太過吝惜,自己發達後不肯出錢救賈府其他人,因而遭報應,早早就死了,我個人認為,這個證據不足,只是憑空臆造的,估計就是根據紅樓夢曲中 「只這戴珠冠,披鳳襖,也抵不了無常性命。
  • 紅樓夢第一境界~《傳記之說》李紈之人物原型
    政令繁多反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虛靜。通過以上分析發現,這個守中不簡單。喻指李紈是處於風箱軸心的位置並可對仁心有相互作用力的女子。這個女子秉持守住中宮原則,並在此位置上保持屹立不倒。李即李子,多數都以酸澀著名,道旁苦李喻結了很多果實,但卻不能吃。也可為木子,諧音沒子!
  • 《紅樓夢》中為何以「老梅」喻李紈?
    李紈的老梅花喻出自第六十三回掣花籤,《紅樓夢》作者為李紈安排一枝老梅,是很有意思的。金陵十二釵正冊十二人有梅花之喻的只有兩人,一個是自居「檻外人」的妙玉,一個是自稱「稻香老農」的李紈;一個是時時刻刻為清規戒律所拘束的帶發女尼,一個是心心念念要守程朱理學規矩的年輕寡婦。
  • 賈政的一道命令,暴露出他對賈蘭的喜愛之深
    《紅樓夢》中的賈政,無疑正是一位這樣的父親,所以,無論是看到兒子賈寶玉還是賈環,他基本上都沒有好臉。賈寶玉每次聽見父親叫,立刻就在頭頂上打了一個焦雷;賈環看到父親,也是嚇得骨軟筋酥。然而,對於賈蘭來說,賈政卻是一個很慈愛的祖父。賈寶玉的詩做的再好,也終不過落賈政一句「到底不太懇切」,而對於賈蘭的明顯比不上賈寶玉的詩,賈政卻笑著說道:「稚子口角,也還難為他。」
  • 揭秘《紅樓夢》中李紈的結局,出現不多的她,卻是最後的贏家
    在《紅樓夢》中,幾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花語,這也算是在紅樓夢中大家一直關注著的內容,寶釵的花語是牡丹,探春的花語是杏花,此時的到了李紈,花語又是什麼呢?李紈在第63回中的壽宴上抽到的是一隻老梅,上書「霜曉寒姿」,詩云:「竹籬茅舍自甘心」。
  • 李紈:說我貪財吝嗇的人,知道我活得有多苦嗎?
    這東西虧他託生在詩書大宦名門之家做小姐,出了嫁又是這樣,他還是這麼著;若是生在貧寒小戶人家,作個小子,還不知怎麼下作貧嘴惡舌的呢……」有人認為,這是因為王熙鳳觸碰到了李紈的底線,涉及到了錢財問題,所以李紈才寸步不讓的。也因為這種說法,李紈被貼上了「貪財」的標籤。然而,誰不貪財呢?
  • 李紈:單身母親的悲涼一生,都寫在四句話裡
    紅樓夢裡,寫到了一個特殊的群體——寡婦,如賈母、劉姥姥、薛姨媽等人,而我們最熟悉的則是位列金陵十二釵正冊的李紈。李紈年紀輕輕就守了寡,這在女子丟命事小失節事大的古代,丈夫賈珠一病死了之後,等待李紈的,便是漫長的獨守空閨的一生,好在,賈珠為她留下了活下去的唯一希望——兒子賈蘭。
  • 賈蘭中高官後,為何不肯拯救賈家?
    在八十回中,不止一次預示著賈蘭將來會身穿紫色蟒袍、身任高官、仁途得意。於是難免有人會奇怪,賈蘭既然有權有勢,為什麼對敗落的賈家視而不見、不肯施以援手?賈蘭的不施援 ,主要有這麼三個方面:坐視親叔叔寶玉「寒冬噎酸薺,雪夜圍破氈」;不肯救助被「狠舅奸兄」拐賣的侄女巧姐,(如果他肯援手,就不需要劉姥姥來搭救了);任由賈府「子孫流散」。先說寶玉這個方面:茗煙鬧學,別人誤砸了賈蘭的硯水壺,濺髒了書,與他同座的賈菌要還手,賈蘭「忙按住硯,極口勸道:『好兄弟,不與咱們相干『。」
  • 《紅樓夢》人物出淤泥而不染的節婦淑女李紈
    李紈出生於書香門第,其父李守中,曾任國子監祭酒。在清朝,國子監是最高學府。國子監祭酒是最高學官,主要任務是掌管教育和科舉考試。擔任國子監祭酒的人文化水平是很高的。 《紅樓夢》人物李紈是賈政的長子賈珠的妻子,賈珠十四歲進學,不到二十歲娶妻生子賈蘭,因病早逝。
  • 李紈唯一的一首詩,翻譯過來就是一句話:貴妃娘娘,求關注!
    不過,賈府中那些姑娘們,個個都是能寫詩能作對,李紈本就認得字,再加上耳濡目染,多少也有一定的鑑賞水平。「海棠詩社」的時候,李紈自薦當了社長,卻並不寫詩,只不過給小姑子、小叔子們改卷子,評名次。「蘆雪廣聯詩」的時候,李紈也只續了一句,「開門雪尚飄」,「入泥憐潔白」,便給大家準備熱酒去了。
  • 曹雪芹用了30個字,去寫李紈午睡的故事,人物頓時亮了
    紅樓夢第七回,曹雪芹用周瑞家這個人物,做了一番穿針引線的鋪墊,主寫「賈璉戲熙鳳」,次寫周瑞家的「送宮花」,寫法別具一格,寫到了很多主要人物的性情與趣味,值得細品,似乎很多人都在玩樂,林黛玉與賈寶玉在玩「解九連環」的遊戲,笑聲盈盈,王熙鳳這廂描寫的寥寥幾筆,卻令讀者朋友讀來心領神會。
  • 紅樓夢:為什麼說李紈是老梅?李紈的詩意和反差萌~
    我昨天看到一篇文章,標題是《寡婦李紈的稻香村,為什麼會安排那麼多的杏花呢?》,作者從杏花代表變節、李紈佔出老梅和李紈尋手帕幾個細節,認為賈寶玉評論稻香村的「穿鑿扭捏」是在批判李紈,曹公的判詞也是在嘲笑李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