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紈看起來與世無爭,她真的是個厚道人嗎?

2021-01-21 紅樓風採

一. 桃李春風結子完

李紈的丈夫賈珠是賈政的長子,賈寶玉的哥哥,賈珠不幸在二十歲左右就因病亡故了。

封建社會不允許女性改嫁,李紈青春守寡,心也死了,書中說她,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無見無聞。

所謂「桃李春風結子完」。

李紈沒了丈夫,只有一個兒子賈蘭,便唯知侍奉親子,外則陪侍小姑針黹誦讀而已。

李紈是榮國府的正牌大兒媳,王夫人卻沒有叫她來管家,而是把寧國府賈赦的兒媳婦王熙鳳請過來管家。

李紈平時只是管教陪伴兒子賈蘭,外加陪她的小姑子們,主要就是迎春探春惜春三個,陪她們寫寫畫畫或者照管一下生活中的小瑣事。

李紈是榮國府的大奶奶,這是下人以及丫頭們的稱呼,王熙鳳和寶釵、黛玉、寶玉,以及三春等都稱呼李紈為大嫂子。

李紈性格溫厚寬容,與這些兄弟姊妹相處比較融洽。

有一回,探春等姊妹在大觀園裡辦了詩社,探春想把鳳姐叫來作監社御史。

鳳姐便說: 我又不會做什麼溼的幹的。別哄我了,分明是叫我做個進錢的銅商。

李紈就笑話鳳姐,諷刺她是個水晶心肝玻璃人。

鳳姐立馬反唇相譏,說李紈沒有當大嫂子的樣,老太太可憐她寡婦失業的,又有個小子,便足足給了她二十兩月銀。

除此之外,李紈還有園子地,年終還有分紅,主子奴才加起來也沒十個人,吃的穿的還是官中的,哪一年都得有四五百銀子的收入呢!

李紈的嘴也不會輕易饒人的,她接過話茬就笑罵鳳姐,這東西虧你是個名門閨秀,這樣貧嘴惡舌呢!

然後李紈話題一轉,又罵鳳姐打平兒的事,替平兒打抱不平,說鳳姐,給平兒拾鞋也不要,你們倆該換一個過兒才是!

李紈雖然是個寡婦,但她也有比鳳姐幸運的地方,就是她有兒子,在當時的社會,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有兒子的女人說話也比較硬氣一點。

鳳姐最終笑著答應拿出五十兩銀子做詩社的經費。

二.枉與他人作笑談

李紈年少守寡,但是有賈母老太太憐惜她孤兒寡母,光是每月給她的月銀就不是小數目。

賈母和王夫人每月有二十兩,鳳姐才拿每月五兩的月銀,李紈和鳳姐平級,但李紈拿二十兩,比鳳姐足足多了四倍!

李紈在賈府雖然是個寡婦,但她真的算是比較富裕的一個了。

她過日子滴水不漏,基本上屬於只進不出的那種,但這一點也情有可原,她沒了丈夫,一個人帶著賈蘭,孤兒寡母的,安全感只能寄托在錢財上了。

李紈在陪賈蘭讀書的同時,也沒忘記讓賈蘭強健體魄,經常抽時間讓賈蘭演習騎射。

一次,賈蘭正在射殺一隻小鹿,讓賈寶玉看見了,就問他為什麼追殺小鹿,他說這會兒不念書了,閒著沒事幹,所以演習一下騎射,賈寶玉很反感,就諷刺賈蘭說,把牙栽了,那時才不演呢!

但李紈就非常注重培養自己的兒子,想讓他長大後文武雙全。

最終,賈蘭不負所望,「氣昂昂頭戴簪纓,光燦燦胸懸金印,威赫赫爵祿高登」。

賈蘭當了官,李紈也終於揚眉吐氣,封了誥命夫人。

從李紈的判詞中:

桃李春風結子完,到頭誰似一盆蘭。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與他人作笑談。

可以看出,曹公對於李紈這個人物並非全盤褒獎,她雖然表面上比其他十一釵的命運都好,但她的餘生,為人處世的某些方面,還是遭人非議,遭人嘲笑的。

當賈府呼啦啦似大廈傾,昏慘慘似燈將盡的時候,李紈和賈蘭卻可以逃過劫難,別的水都凍成冰了,他們還是水,可以自由流動,最後還能加官進爵。

《晚韶華》裡有一句話是對李紈和賈蘭的諷刺,「雖說是,人生莫受老來貧,也須要陰騭積兒孫」。

其寓意就是,你總是怕老了受窮,一味地積蓄錢財,但你卻可以眼睜睜的見死不救,吝嗇到一毛不拔,人在活著的時候,也應該為兒孫積點陰德啊!

巧姐落難時,李紈不願救助,賈蘭也耍奸使滑,擺脫了板兒等前來借錢救助的人,使賈蘭成了與狠舅王仁所並列的奸兄。

李紈雖然成了誥命夫人,也只是「空名兒與人欽敬」,「枉與他人作笑談」罷了……

相關焦點

  • 李紈:說我貪財吝嗇的人,知道我活得有多苦嗎?
    這東西虧他託生在詩書大宦名門之家做小姐,出了嫁又是這樣,他還是這麼著;若是生在貧寒小戶人家,作個小子,還不知怎麼下作貧嘴惡舌的呢……」有人認為,這是因為王熙鳳觸碰到了李紈的底線,涉及到了錢財問題,所以李紈才寸步不讓的。也因為這種說法,李紈被貼上了「貪財」的標籤。然而,誰不貪財呢?
  • 林黛玉一段話逼得李紈撒潑,讓人拍手叫絕,這張嘴王熙鳳也不如
    王熙鳳能說會道,周瑞家的說她「再要賭口齒,十個會說話的男人也說他不過。」可王熙鳳沒讀過書,不免言語粗俗,有時候胡攪蠻纏取勝,不如林黛玉這樣伶牙俐齒有文化的話一擊中地。林黛玉會說話,口齒不比王熙鳳差,更兼文化程度好,她說起人來沒幾個扛得住。
  • 《紅樓夢》李紈判詞中「陰騭積兒孫」指哪件事
    就這個判詞而言,其實這樣的估計也是站不住腳的,因為曲中說「也需要,陰騭積兒孫」直接理解是;」要為兒孫積陰德「不然會遭報應,這裡不是說為自己積陰德,是為子孫積陰德,而事實是賈蘭爵位高登,也就是說李紈為了兒女積了陰德。不為兒女積陰德的話就算報應也會報應在兒孫身上,不應該報應在李紈身上。從紅樓夢前八十回可以看到,李紈中規中矩,是標準的節婦,是婦德婦功的化身。
  • 揭秘《紅樓夢》中李紈的結局,出現不多的她,卻是最後的贏家
    不同於書中的其他人,李紈本色其實並沒有被真的感受到來自賈府上下人的溫暖的,我們來看書中關於李紈的相關描寫,其實也是會發覺到,在李紈的身上夾雜著的也是一種封建家族的貞潔觀念,這其實對於李紈而言並不是公平的,畢竟女性並非一定要掛靠這男性而存在。
  • 《紅樓夢》中為何以「老梅」喻李紈?
    李紈其名出自李白詩中「閨人理紈素」一句,其號「宮裁」出自唐人鄭畋的《杪秋直夜》「蕊宮裁詔與宵分」句,李紈所居之處稻香村就是李紈花籤那一句「竹籬茅舍自甘心」。已經有學者指出「『竹籬茅舍自甘心』一句固然已能明示其幽居若素的情態,但還必須配合原詩首句的『不受塵埃半點侵』,才更能表現她那心如止水,波瀾不興的徹底沉寂。」
  • 李紈為什麼能成為賈府的大少奶奶呢?王夫人看中了她哪一點?
    對於她的性格,原文中也是說到,自丈夫死後,她就成了一個死灰般的人。我們都知道,在那個年代,女性最重要的便是自己的貞潔,甚至比自己的性命還要重要,李紈這種青年喪夫、被迫守節一輩子這種事情在今日的觀點看來是十分殘忍的,這是對女性的極大傷害,但是在當時看來這種做法卻是值得表揚和提倡的,尤其是對於賈家的人來說,有這麼一個循規蹈矩、潔身自好的兒媳婦是一件好事。
  • 厚道人有福報,這是老天的公平,亦是人心的和善
    人可以是各種各樣的,人有性格方面的不同,不可能要求做人都是"「清一色」的面孔,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這就是做人要做老實人,做厚道之人,只有做老實人,做厚道之人才會有福報。做張狂之人,做霸道之人,就會吃苦果子,這是不爭和現實。看一看,哪個「勞斯萊斯女」,有錢就任性,有錢脾氣也大了,最終她牽出三個案中案,她是自作自受,這就是報應。
  • 李紈的人生智慧: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同時,滿人還有個風俗是兒媳管家。所以,李紈是帶著文明的光環,承擔著幾代祖輩的殷殷期望,來到了賈家。她出身清貴,族長之女,書香門第。她明媒正娶,下嫁賈府,長孫兒媳,宜室宜家。她育有嫡子,教養有道,令其完全有別於賈府的紈絝之風,苛刻的賈政對兒子永遠有一萬個不滿意,唯獨對賈蘭「喜不自勝」。
  • 紅樓夢:為什麼說李紈是老梅?李紈的詩意和反差萌~
    大家都知道,李紈是寡婦,因為理學的枷鎖,明清貞潔烈女數量大幅攀升,寡婦不能穿漂亮衣服,不能管家。李紈表現出枯槁狀態,何嘗不是對自己的保護呢?大家留心一下就會發現,李紈發自真心的笑容只對大觀園的姐妹們展露,在長輩們面前,她必須扮演好為賈珠守節的未亡人形象,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和活力。
  • 《紅樓夢》裡王熙鳳為什麼要算李紈的收入帳?
    作者:韓雪麗李紈一直是低調的,因為身份是寡婦。掌權的王熙鳳,對於這個寡嫂子也一直挺客氣,起碼錶面上客氣,她過生日的時候,賈母帶領大家湊份子,到了李紈,王熙鳳說這一份她出。可知,她非常明白,對於李紈,必須要尊重。
  • 小戲骨版《紅樓夢》王夫人撞臉白凱南,被李紈的回眸一笑驚豔到了
    最近小戲骨們又拍攝了一版《紅樓夢》,和之前的版本大致相同,都是同一個團隊,不同的是有些演員換掉了,孩子們也長大了不少,但是演技依然是讓人佩服!這一版本的《紅樓夢》賈寶玉的演員換成了段智文,林黛玉換成了蘇魏舞!
  • 「昏慘慘黃泉路近」的人,究竟是李紈,還是賈蘭?
    這首《晚韶華》,道盡了榮國府中的珠大奶奶李紈,一生的坎坷與無奈。曾經,她也是名門閨秀,李家也是書香門第。李紈雖然讀書不多,卻頗有幾分靈性,也能順手寫出幾首詩來。李紈曾經的婚姻,也似乎非常美滿。一個是國子監祭酒的女兒,一個是榮國府的少爺,十四歲就進了學。然而,這幸福美滿,卻如此短暫。
  • 「人若厚道,必有福報」:厚道的人,福報會發四個暗號,悄悄來到
    作者:南山大叔原創作品,抄襲、洗稿必究01◆卷首語在我們身邊,有一些人,看起來很是聰明,但是,他們卻往往沒有多大的福報。如果我們是一個厚道的人,當有一天,有人突然來到我們身邊,想出資和我們合作,或者想利用自己的能量,幫助我們一起創業的時候,這就說明,這個貴人已經向我們發出「暗號」了,我們要記得及時去接收,並在這個貴人的幫助下,努力奮鬥,我們的福報,必然會如約而至的。03◆第二個暗號:事業順意。
  • 紅樓夢:李紈和妙玉的關係,曹雪芹為讀者布下的又一迷魂陣!
    ,一個青春守寡,一個入得空門,都是應該遠離紅塵之人,也就是說對李紈來說,只宜清靜守節。原文明寫李紈是槁木死灰一般,只有兩件正事,一是教子讀書,二是陪侍小姑,清心寡欲,不事凡塵。作者寫妙玉是模樣極好、文墨極通,為人孤僻,萬人不入他的目。和她做過十年鄰居又有半師之誼的邢岫煙評價她:不合時宜,為權勢不容,放誕詭僻,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不成個道理。
  • 章子怡二胎生子,真的是母以子貴?曹雪芹早已經告訴你真相
    難道,真的是母以子貴嗎?《紅樓夢》裡生兒子的女人不少,她們的結局也不盡相同,所謂母以子貴的真相,曹雪芹早已經告訴我們了。賈母是一個品味高雅,很有生活情趣的老太太,她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有一顆熱愛生活的心,能發現美的人,懂得享受生活的人。賈母的一生也不像看上去那麼的一帆風順,她經歷過「大驚大險」,感受過「大喜大悲」,但是她從未消極頹喪、悲觀厭世。賈母在歷經千帆後,依舊熱愛生活,享受生活,內心擁有美好,生活中才擁有幸福。
  • 厚道的人總是吃虧嗎?
    生活中厚道的人和精明的人,誰會輸誰會贏呢?厚道的人是不是總是吃虧呢?我們單位銷售部,有兩個小夥子。小生老實厚道,濃眉大眼,憨憨得挺淳樸。小高呢?機靈聰明,單眼皮小眼睛忽閃靈動,時時透著精明勁。銷售部的兩個精英,各有長短,不相上下。小高時常風一樣的來來去去,拿下不少客戶。他來去無蹤,喜歡單打獨鬥。時常爆一個大單,讓人刮目相看。
  • 橙紅年代李紈和劉子光不是情人關係 那李紈醉酒後擁抱的男人是誰
    電視劇《橙紅年代》中,李紈身為集團總裁,卻心甘情願跟在身份不明的劉子光身邊,那麼李紈和劉子光之間有什麼聯繫?李紈在劉子光身邊幫了不少忙,可惜劉子光根本不喜歡李紈。在原著小說中,李紈和劉子光可是情人關係,但電視劇總李紈角色有所改變,據說不是情人關係,而是女追男隔層紗。
  • 紅樓夢:從杏花的寓意,淺析探春和李紈命運的共同點
    但杏花卻例外,它不僅隱喻了探春,同時也隱喻了李紈。群芳夜宴上,探春抽到杏花籤,可見探春是杏花無疑。李紈雖然抽到的是老梅,但大觀園裡,唯獨她的稻香村種滿杏花,可見杏花也代表了李紈。從人物形象來說,探春和李紈截然不同。探春未出閣,脾氣火爆,從不怕得罪人;李紈守寡,平時最會明哲保身,從不得罪人。
  • 李紈到底有多吝嗇和貪財?看看曹雪芹怎麼說的
    每個人眼中都有不同的《紅樓夢》,對《紅樓夢》中人的閱讀也不盡相同。李紈雖然不聲不響,同樣也有大量爭議。其中對李紈「貪財」「吝嗇」的說法尤其如此。那麼李紈是這樣慳吝的人麼?看看原文怎麼說的。鳳姐兒笑道:「你們別哄我,我猜著了,那裡是請我作監社御史!分明是叫我作個進錢的銅商。
  • 賈家最窩囊兒媳——李紈,被強行奪走管家之權,一生活得戰戰兢兢
    關於這一點,目前有很多劍走偏鋒的解讀,比如有的論者認為,因為李紈是個寡婦,她只適合清淨守節,所以賈母、王夫人等人才不讓她管家,此類解讀用粗淺二字來形容一點兒都不為過,實在太過想當然了。榮國府第二代的管家是賈母,其後賈母年老,又是個精緻的享樂主義者,於是便將管家之權交給了兒媳王夫人,王夫人精力、能力都有限,無法管理如此龐大的家族事務,於是她必須選擇一個助手來幫助她,她選擇了誰呢——我們都知道,是王熙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