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一些人,喜歡用暴力的手段欺凌別人,通過欺凌別人,獲得病態的滿足感,這種情況,在孩童時叫學校暴力,在少年時叫混子天團。而當暴力搭乘了網絡的快車,通過網絡和鍵盤的敲擊快速擴散後,什么正義,什麼邪惡,全都成為了虛無一片,所圖的,只是一時的口舌之利和見獵欣喜的快感。
網絡暴力的威力,相信很多人都已經或多或少地知曉,但是當暴力的主角不是自己的時候,就會毫不猶豫地給予一擊。12月8日,成都一確診女孩的行程軌跡引發熱議,其個人隱私也被洩露,遭到無數的網友謾罵。
「去酒吧玩的女孩能是什麼好東西」、「一晚上跑四個場,不愧是『轉場皇后』」、「她知道自己患了新冠還故意去人多的地方傳染給別人」在事情的真相還沒調查清楚前,網絡暴力就佔領了道德的制高點,對那位姑娘的指責和謾罵,其中很多人只是在借題發揮,趁人燒紙,最終傳出一些嚴重偏離事實的謠言。
說實話,這使我想到了疫情期間,面對湖北人的聞湖色變,而忘了我們敵人是病毒和疫情,不是感染病毒的人。像該起事件的女孩,她之前的工作本來就是在酒吧負責氣氛和營銷,發現確診後第一時間配合調查。
俗話說得好,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當一些人為四處傳播的謠言而津津樂道的時候,卻不知受害者為了闢謠要經歷多大的痛苦,就像今年按下葫蘆起了瓢的幾起網絡暴力事件」女孩取快遞因為造謠偷情患上了抑鬱症「、」北大臀姐聲稱被學弟摸了臀要讓其社死「等等。
魯迅曾在《藥》這篇文章裡隱喻出人們吃人血饅頭的冷血事件卻依舊層出不窮,無數的人,待在網絡的某個角落,瞪著獵鷹般的眼睛,等待著下一個獵物的出現,然後擁而上,吃個酣暢漓淋,瀟灑轉身離去,至於自己的行為給別人造成了怎樣的傷害,卻已經是毫不在意了。
哪怕最終事情如先前那些網絡暴力事情一樣出現了反轉,很多人都會輕飄飄的說上一句:」我又不知道會是這樣,而且又不是我一個人說了……「其實,對於這些跟風就將鍵盤化成利刃的人,其中相當一部分所求的並不是真正的正義,停立的也不是道德的高坡,而是將其當成了發洩自己內心陰暗一面的渠道。
但是,當你手指按擊在鍵盤之上的時候,當你義憤填膺準備對又一個目標發起進攻的時候,你要想一想自己對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了解多少,又知道多少。同時,還要在準備惡言惡語針對別人的時候,想一想,自己也是一個人,一個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而你口誅筆伐的,並不一定是你想像中的惡人,他可能是你的同胞、親人,當然,也有可能就是不久後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