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暴力」是什麼心理?我們該如何面對?

2020-09-05 爭渡心理

什麼是網絡暴力?


網絡暴力是一種危害嚴重、影響惡劣的暴力形式,它是指一類由網民發表在網絡上的並且具有「誹謗性、誣衊性、侵犯名譽、損害權益和煽動性」這五個特點的言論、文字、圖片、視頻,這一類言論、文字、圖片、視頻會針對他人的名譽、權益與精神造成損害,人們習慣稱其為「網絡暴力」。

網絡暴力的人是一種什麼心理?

洩憤是一種比較大眾的心理。洩憤的動機的話,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它是作為排解壓力的一種攻擊性行為。像仇富心理也是因為自己的生活不滿意,看到別人的美好生活就產生嫉妒以及仇恨的心理。

往往這樣的人在道德水平上有缺陷,在自由的網絡環境下, 匿名性的保護,讓他們選擇一種對他人的攻擊性來解壓,來宣洩自己的不滿。

有些人,看似本身過得不錯,但是也這樣使用網絡暴力,最有可能的就是,他也有和仇富心理相似的心理。此外,更重要的一點是他具有狹隘的民族主義思想觀點,這樣的人在性格中有屬於病理性的顯性自戀的可能性較高,往往選擇攻擊他人來滿足自己。

怎麼樣面對網絡暴力?

1、出面澄清

出面澄清自己的清白這是之一,但是也是必須要做的一件事,不能什麼都不說,因為你什麼都不說也有錯,什麼都說了亦是錯,那倒不如澄清說明一下,清者自清。

2、保留好證據

如果收到施暴者的包裹或者信件,請不要損壞任何證據,儘量完好地保存下來,最好把物品或者是信件放入塑膠袋中保護可能有的指紋。如果在網上有人對你進行人身攻擊或者辱罵,應該將證據截圖,提交給相應的司法人員處理。

3、不要和他們「對噴」

其次,我們可以選擇沉默。沉默是金,沉默是最能夠打敗一切的神器,我們學會沉默,遇到這種事情,我們應該學會用沉默去抵抗,用我們自己的意願去解決問題,這是無可厚非的,我們不能遇見事情就動怒,就想著要還回去,這樣對於我們整個人的身體、心理的健康成長是不好的,不利於我們未來路上的良好成長。所以,面對網絡暴力,我們應該做到不怒不動,以靜制動。然後,我們應該從正確的角度去分析問題,遇見網絡暴力,我們暴力反抗是沒有用的,但是,我們一定要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自己的人身安全,對於給自己造成人生攻擊的現象,我們一定不能姑息,定要嚴懲不貸。有時候,我們可以選擇報警,讓警察來處理,反而更方便一些。

4、不理會

如果對方一直在網絡暴力進行人身攻擊,最好的方法就是採取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把他們說的話當作耳邊風,當他自己唱獨角戲,發現沒有絲毫回應,他也就自動消停下來了。

5、好好愛自己,別對自己殘忍

你要相信你是最好的,你一點也不差,什麼也沒錯,你根本就不是他們嘴巴裡的那樣,你不能被魔鬼打敗,這點人生挫折,挺一挺就過去了,多愛愛自己,愛愛身邊的人,人生苦短,短短幾十年,既然來了,就好好品味一下,畢竟世界上更慘的人也一樣為了活著活著,相信活著就會有希望。

(對本文內容有喜歡的記得點讚,轉發,收藏哦!關注我們,更多精彩內容與您分享!本文摘自anotherhelp.com

相關焦點

  • 面對網絡暴力,我們應該怎麼做?
    而當暴力搭乘了網絡的快車,通過網絡和鍵盤的敲擊快速擴散後,什么正義,什麼邪惡,全都成為了虛無一片,所圖的,只是一時的口舌之利和見獵欣喜的快感。網絡暴力的威力,相信很多人都已經或多或少地知曉,但是當暴力的主角不是自己的時候,就會毫不猶豫地給予一擊。12月8日,成都一確診女孩的行程軌跡引發熱議,其個人隱私也被洩露,遭到無數的網友謾罵。
  • 面對校園暴力,該如何教會孩子應對
    校園暴力,這是一個大家都不願提起的問題,可這又是一個真真實實存在的問題,而且是一個特別嚴重的問題。孩子們身處校園,身處這麼一個最純潔的地方,卻有時又難免忍校園暴力的凌辱。關鍵是孩子們一般此時還處於成長階段,心智尚未成熟,所以校園暴力對他們的心靈及身體的傷害一般也特別深,往往會產生嚴重的後果,甚至留下一輩子的心理陰影。
  • 楊紫名譽權案被告被罰10萬,面對網絡暴力,你該如何做?
    都說樹大招風人紅是非多,現代社會通訊發達網絡盛行,很多人在網絡扮演著「網絡噴子」的角色,面對一點點自己看不順眼的,就開始「口吐芬芳」,打著「言論自由」的幌子,用聖母的口吻對別人進行批判。那麼,面對網絡暴力,我們該如何做?那些有著極大曝光率的明星們的又是如何做的呢?
  • 鍵盤≠武器 遭遇網絡暴力如何維權?
    拒絕網絡暴力【鍵盤≠武器 遭遇網絡暴力如何維權?】什麼是網絡暴力?生活中哪些行為屬於網絡暴力?面對網絡暴力該如何維權?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解構《心靈捕手》,面對家庭暴力,孩子該拿什麼自救?
    《心靈捕手》是1997上上映的勵志劇情電影,電影講述的麻省理工清潔工威爾是如何通過專業心理治療師的幫助,從一個劣跡斑斑的叛逆少年絕境重生的故事。個人成長題材向來為電影市場青睞,佳作頻出同時也深陷套路既定化的泥沼,可在這種情況下,《心靈捕手》依舊能脫穎而出,備受喜愛,自有獨到之處,今天我們繼續重回經典,將視角聚焦於《心靈捕手》淺嘗輒止的暗線——原生家庭暴力,一同分析當面對家庭暴力時,作為孩子該如何自救。
  • 我們該如何面對霸凌?
    學校不管,媽媽就通過網絡求助。後來澳大利亞的一個足球隊帶著這個男孩開場才使得他的近況好些。但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這機會。目的也是讓學生認識到暴力、面對和處理暴力。跟孩子探討哪些是霸凌,這些行為會給我們和他人帶來什麼感覺。霸凌行為會讓孩子恐懼、害怕、身體受傷,嚴重的帶來長期的心理創傷。父母要嚴密觀察和關注孩子,特別是孩子變的反常的時候。下面這套書是我們一直在看的,每本書說一種霸凌。這種霸凌的表現形式、傷害、怎樣應對。
  • 日本網暴施暴者個人信息將被公開,面對網絡暴力,我們如何解決
    其實,隨著時代的發展,網絡暴力逐漸龐大,越發受到人們的重視,但因為網絡世界的隱蔽性,很多人傷害了別人,卻無法受到懲罰,這個現象讓無數人寒心。帶著面具,隔著屏幕,用語言大肆傷害他人,將受害者逼入深淵,這樣的人,和惡魔有什麼區別?
  • 如何正確面對孩子手機網絡成癮問題?
    後來,在心理醫生的幫助下,才弄明白,他已背著父母悄悄地玩了差不多一年的暴力遊戲,頭腦已被暴力色情搞得混亂不堪,產生心理紊亂和障礙,已經分不清現實和遊戲了,不得不退學治療。案例二:重慶市郊區某校的一個女生周X(化名),剛讀初中,由於家離學校很遠,竟在電子遊戲室通宵玩遊戲。
  • 面對校園暴力,檢察官告你該咋辦
    但近年來,幾乎每隔一段時間,「校園欺凌」「校園暴力」這些刺眼的詞兒就會進入我們的視野,那些不堪的畫面揪痛著我們的心。10月22日,山西晚報記者從山西省人民檢察院獲悉,為了貫徹高檢院「一號檢察建議」的精神指示,構建文明和諧的校園環境,我省各級檢察機關積極開展各類「法治進校園」活動,以「面對面」形式告訴學生,遭遇校園暴力,該如何正確處置?
  • 面對校園欺凌 我們該做什麼?
    面對校園欺凌 我們該做什麼?校園欺凌是青少年學生面臨的最常見的一種人際暴力。經常被欺凌不僅會導致兒童身體受到傷害,而且會引發一系列社會心理問題。日前,天津師範大學心理學部、天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和天津市中醫藥大學的心理學專家,對天津市中小學校園欺凌情況,做了一次調查和研究。據了解,此次調查隨機抽取了天津市2390名中小學生。其中,包括小學生、初中生和高中生。那麼,中小學校園欺凌情況如何?孩子被欺凌後,學校、老師和家長又該如何應對?
  • 面對家庭暴力,該怎麼辦呢?
    家庭暴力,既是一個相對嚴重的家庭問題,也是一個備受關注的社會問題。面對家庭暴力,我們很多人都顯得力不從心,除了恐慌,似乎沒有一個根本的解決辦法。那麼,面對家庭暴力的時候,我們到底該怎麼辦呢?首先,還是要了解實施家庭暴力的原因。
  • 面對疫情如何做好我們的心理調整
    面對危及生命的災難時,我們都可能出現一些與平常不一樣的心理、行為反應,下面我們將羅列一些最為常見的表現,這些表現是任何正常人群應對任何危機事件的正常反應:情緒方面:出現了對這場疫情的無法控制的緊張、擔心、焦慮、恐懼,控制不住擔心會不會被感染,甚至出現對傳染來源、對政府、對幹預措施的抱怨
  • 我們該共同抵制的是網絡暴力
    肖戰工作室轉發肖戰被非法利用信息網絡案代理律師的微博,呼籲所有正遭受網絡暴力的人依法維權,如有必要願意提供法律援助。依然先梳理一下:眾所周知,肖戰被非法利用信息網絡案這一刑事案件尚在調查處理中。可以說也不僅是近日,一直以來網絡不乏有博主宣稱自己受到肖戰粉絲網暴,有的聲稱退圈,有的聲稱憤而揭竿而起。代理律師受肖戰方所託,堅決反對和抵制一切網絡暴力行為,並主動聯繫宣稱遭受其害的博主,願提供法律援助,支持依法維權。
  • 面對疫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我們該如何建築心理防線?
    積攢了一年的祈盼團圓,期待自由暢快的心情被壓制了,很多人都沒有足夠的心理準備。面對每天手機彈出來的疫情信息,各個省事自治區的防控措施不斷升級,還有連續攀升的感染人數,人們焦慮、緊張、誠惶誠恐。天災面前心理防線是一道看不見摸不著的門,但這道門卻駐守著人們共克時艱的決心和信心。心理建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也正因為如此,全國多地開展了線上心理危機幹預。
  • 校園暴力屢禁不止,作為父母的我們,該如何有效地預防悲劇的發生
    這位父親的做法無疑值得稱讚,也值得很多家長學習,有時候校園暴力發生的背後,就有一對不作為的父母。校園暴力屢禁不止,那麼作為父母的我們,該怎麼去面對或者去對待這樣的校園暴力呢?每個孩子的性格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在相處的過程當中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摩擦,這樣的摩擦有大有小,小的來說只是拌嘴,大的來說就會是校園暴力。而作為成年人,我們是會處理自己情緒的,知道自己性格上的一些缺點,在與人相處的過程當中,會儘量的去避免這樣的缺點。
  • 代駕大姐救助醉酒女孩,網友評論讓人吃驚,該如何面對語言暴力?
    本身來講,看見一個女孩喝的手腳都軟,被人「撿屍」般的架走,能夠出手相救,阻止幾人,一直等到警察到來,這應該是個特別值得表揚的事,然而,我們在事件視頻的評論當中看到了什麼?這些網絡語言暴力真的是無孔不入啊!而真實的講,這些語言暴力絕不僅僅體現在這一件事情當中,它已經成為一把無形的利刃在傷害著眾多的人。語言暴力列舉分析談到語言暴力,真的是隨處可見,尤其是在網絡上。而出現源頭也多數屬於遇到了一些比較有爭議性的事,由於沒有統一的思想認識,所以也就有了多元化的看法。
  • 暴力及被暴力都該被阻止,而面對冷暴力,我們還要控制好「情緒」
    現實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人都曾見過或被暴力過,可以說是一件比較常見的行為,但是無論多麼的常見,"暴力"就都是令人唾棄的一種不良行為。今天,我們要聊的是"冷暴力",它與危害肢體健康的熱暴力不同,但是帶來的危害卻比熱暴力大很多。
  • 面對孩子的攻擊性行為,父母該如何面對?
    模仿攻擊性行為:通過電視、電影、網路遊戲,不自覺地模仿暴力行為。 取樂性攻擊行為:用肢體語言、侮辱性言語或工具直接或間接向他人實施攻擊,以滿足自己快樂的需求。比如,搞一下惡作劇,故意取笑別人等。
  • 面對校園霸凌我們究竟該怎麼辦怎麼辦?
    在面對校園霸凌時,大多學生是無助且害怕的,小編作為一名校園霸凌的受害者,很能夠感同身受,被「欺負」的那段時光是難熬且灰暗的。在這幾天拉開帷幕的兩會上,委員建議「對校園霸凌單獨立法」,可見校園霸凌的影響的確很嚴重。今天小編就通過分享校園欺凌的親身經歷,來告訴大家面對校園欺凌時該如何做!
  • 以我的命抵你的心理創傷:一起網絡暴力事件帶來的反思
    原本在民警調解下,雙方暫時和解,但潘莉認為喬先生在炫耀感情,不是誠心道歉,於是第二天帶著表妹等人到喬先生和安醫生的單位鬧,要求開除夫妻倆,並將監控視頻剪輯成有利自己的一面,發布網絡,交給媒體。引發了一場網絡暴力,最終安醫生不堪輿論壓力,於2018年8月25日下午選擇自殺。不久,網絡暴力轉向潘莉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