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味兒」走過這條梨花巷,你便走了3600年

2020-12-22 大河網

大河網記者 莫韶華

河南歷史看鄭州,鄭州歷史看管城。在文化底蘊豐厚的鄭州市管城區,有一條長340米、寬5米的小巷,小巷一頭連著繁華了1000多年的歷史老街西大街;一頭牽著今天的商城遺址公園西南城垣。

所以這條街上的居民自豪地說:「走過這條街,就穿越了3600年。」

鄭州史料記載最早的胡同:孫家園胡同(又稱磚牌坊街)

鄭州有記載年代最早的胡同在哪?

從鄭州西大街和南大街路口向西步行200多米,在路南有一條小巷,叫平等街。走進平等街向深處再走200多米,便到了磚牌坊街。雖然整條街道只有340米,卻有說不盡道不完的故事。

其實,鄭州現存的胡同街巷還屬管城區最多。平等街舊稱道學胡同,1927年,馮玉祥將軍督豫期間改名為平等街。後改為迎新街,1978年恢復街名平等街。

舊稱道學胡同的平等街

而今天要講的磚牌坊街也曾叫孫家園胡同。此外,它在歷史上還有很多名字,梨花巷、立新街,後來又恢復了磚牌坊街,而這些名字背後隱藏著的動人故事,宣揚著中華民族的優秀品德。

磚牌坊街舊照

據西大街街道黨工委委員胡婧菁告訴大河網記者:「磚牌坊街是因磚牌坊得名的,牌坊是清朝的,但這條街的歷史更長,在元朝時就有了,有人說磚牌坊街可能是鄭州市有記載的年代最早的胡同。」

明朝進士孫綬家後花園小門

為什麼居民叫它梨花巷?

雖然地圖上這條街叫磚牌坊街,但是這裡的居民更喜歡稱它為梨花巷,如此詩情畫意的名字並不是隨意取的。

在平等街和磚牌坊街交叉口,至今還有一處灰磚砌成的遺蹟。

孫家園胡同舊景,目前正在改造中

「明朝時,這裡是進士孫綬家的後花園。孫宅很大,大門坐落在南學街北側,磚牌坊街的路北是孫家的後花園,園內種了300多棵梨樹,每到陽春三月,梨花盛開,銀白如雪,一望無際,淡淡的清香在空中瀰漫,當時居民就把這條街叫做『梨花巷』,由於梨大汁甜,州府曾將這裡出產的梨進貢給朝廷。」胡婧菁告訴記者,「而這處遺址正是通向孫家後花園的小門。」

為什麼又改名磚牌坊街?

相傳在清朝,這條街上出了一位王氏,22歲就死了丈夫,獨自一人撐起家庭,贍養公婆,撫養孩子,守節30餘年。王氏教子有方,兒子和孫子都考取功名,孫子做官做到青州知府。於是,乾隆四年,為旌錶王氏節烈,遂在梨花巷西頭北側修建了一座磚結構的牌坊,梨花巷也隨之改稱為磚牌坊街。

曾經在附近生活的居民/資料圖

據胡婧菁介紹,磚牌坊整體高大,有三門四柱,雙層挑簷,上面刻有各種珍禽異獸、奇花異草、八仙過海的浮雕紋飾,惟妙惟肖,十分精緻,不過後來被毀掉了。

雖然磚牌坊已不復存在,但還是保存下來了西邊的一截柱子,柱子上刻有四個字——丸熊畫荻,其意是表彰王氏教子有方。如今這塊殘柱被保存在鄭州市文物局,在磚牌坊街修復完成後或將放置原位。

鄭州首位女教師出自這裡 340米長的小巷處處典故

在磚牌坊的歷史上還有一位女塾師,可以說是鄭州最早的女教師。

這位女教師叫鄭培真,1889年出生,自幼喪父,隨其長兄鄭培芝習讀經史,學問精深。清末,學校剛剛興起,她就學於開封女子師範學堂,改學新課。辛亥革命後,她輟學回家,在貢院街(今法院東街)東頭路南設立女塾,名叫「自立女學堂」,後來搬到磚牌坊街,女塾很快就停辦了。

當時鄭縣已成立女子小學,但很多人不願送女兒到公立學校跟男老師上學,聽說鄭培真曾辦過私塾,便一起到鄭家請她再設私塾收下這些女孩子,鄭培真只好再次辦塾收徒。學生慢慢從五六個到十幾個人,她騰出三間臨街房改為教室,教學採用混合班制,課本有新有舊。她教學有方,學生們受益匪淺。

在胡同奔跑玩耍的孩子/資料圖

而現位於磚牌坊街的南學街小學也是大有來頭,它創辦於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原名鄭縣官立高等小學堂。

在這裡居住的一位81歲的老居民告訴記者,以前在磚牌坊街的西頭路北有一口鑿於清雍正十二年的大水井。除了供給附近居民,城外很多商行店鋪都來這打水。一些無業之人就挑這井水去賣,賺錢維持生計。民國初年,這條街附近因此叫「甘泉鎮」。到20世紀60年代,自來水普及街巷,該井始廢棄。

走到磚牌坊街西頭,還能看到一處清朝建築,居民稱它為「在理局」,作用就相當於現在的居委會,是鄭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鄭州南學街上的早餐攤/資料圖

為什麼說「東街窮西街富,穿靴戴帽住南街,挑挑擔擔在北街」?

鄭州老城區的居民都聽過一句順口溜:東街窮西街富,穿靴戴帽住南街,挑挑擔擔在北街。

在過去,東大街上住的窮人多,居民大都以農業為生,房屋破舊,生活貧困,跟農村差不多;而過去的西大街則遍布商店,車水馬龍;南大街則是做官、懂知識的人較多;北大街是挑夫、出力人較多。

胡婧菁告訴記者:「聽老人們說,民國時期,磚牌坊街異常繁華,很多老字號都在附近,這裡自然而然成了商客小販的首選居住地,所以相比而言更加富裕。」

相信現在不少老饕們會經常光顧西大街上的郭記燒雞,作為百年老字號,如今依然生意興隆遠近聞名。其實,當時還有很多家喻戶曉的名店,比如做水煙雜貨生意的廣茂煙坊、廣德厚;做瓜子、大米生意的信義城和祥太長;專做鞋生意的慶福齋等。還有曾經在老鄭州大名鼎鼎的玉泰生醬菜鋪,舊址就在西大街西段路北(現裴昌廟街南口東側),主要經營醬菜、糕點、雜貨,是當時鄭州人買醬菜、糕點的首選。

磚牌坊街西邊是斷頭路,往南被稱為西門南拐,直走兩分鐘便到了商城遺址西南城垣的大門。

附近的孩子經常爬到商城遺址西南城牆上寫作業、玩耍/資料圖

時移世易,600多年來,梨花巷歷經滄桑,幾經更名,見證著老鄭州的變遷。為了更好地留住歷史,政府目前正在對其進行修復改造,工期預計將於本月月底之前結束。

鄭州商城遺址西南城垣

來鄭州的遊客,不妨來此走一遭,體驗一下從現代走向3600年前商代的感覺。

相關焦點

  • 「河南味兒」商城遺址的「城南舊事」
    公元前1600年,商湯起兵推翻夏桀統治,建立商朝,定都於亳,位置就在今天的鄭州商城遺址。你知道商城遺址,但你知道它的範圍嗎?1950年秋天,有一位名叫韓維周的小學教師,在鄭州東南郊二裡崗一帶,採集到一些繩紋陶片和磨光石器,經文物考古部門鑑定,確認為商代遺物。
  • 我家門前,城市之變|鄭州有條梨花巷,你去過嗎?
    園中種有梨樹300棵,後門有一條小巷,故稱「梨花巷」。這條老街在歷經風雲變化,洗去鉛塵浮華之後,如今有了嶄新的面貌,全新的氣象。前世矮牆小巷,鬧市裡的寧靜鄉從鄭州西大街和順城街路口向東步行200多米,在路南有一條小巷,叫維新街。
  • 都包3600!友人喝喜酒笑「包太少」 她一看對方傻眼:你還不如我
    ▲原PO一個人包3600元被說「包太少」。最近有許多人都收到紅色炸彈,但到底要包多少錢,就看個人誠意和交情。一名女網友日前到五星級飯店參加婚禮,包了3600元給交情程度有8年的好友,沒想到卻被一家兩大兩小、同樣包3600元的友人說「包太少」,讓她超無奈。看到貼文後,其他人也傻眼「2大2小3600竟敢說嘴」、「回:我不許你這樣說自己」。「啊啊啊!年底真是結婚旺季啊!
  • 日本衝繩「那霸國際通」旅行攻略:走九遍吃不完之「平價美食篇」
    「那霸國際通」可說是全衝繩最好逛的街,今天先來看看這條大街有什麼走過路過絕不可錯過的推薦美食小吃!一起跟著記者來盡情逛一逛吧!關於「那霸國際通」:那霸市中心的國際通是自戰後所發展興起,當時在這條大街道中央曾有一座「Ernie Pyle國際劇場」,「國際通」便因此而得名。
  • 在合肥都走過這條美食之路
    紅星路,早在土著的記憶裡生根,談起這裡他們能和你聊滿三頓飯。以為改造總是雷聲大雨點小,再走一遍,才發現紅星路的變化令人欣喜。漫步紅星路新陳交迭,恍若隔世 西起金寨路,東至省委大院,一條不長不短的單行道。有人笑稱紅星路就像人生,一旦駛入就不能回頭。由西向東,並不曲折蜿蜒。
  • 關於「廖彩杏書單」,我走過的彎路你就不要走了
    昨天的文章,還是有很多媽媽對廖彩杏書單疑惑很多,所以今天分享這篇是果果媽媽的投稿作品,這是她在四年多親子閱讀時光和廖彩杏書單執行過程中走過的一些彎路和思考
  • 你家孩子,有自己「隱秘的角落」嗎?
    但我們今天想聊的,不是那條「心形曲線」,不是張東升約你「一起去爬山」,也不是朱朝陽的「黑化歷程」。我們想談的,是一個中國大多數家長都忽視的問題:你的孩子,能在城市裡,找到那個讓他們開心的那個「隱秘的角落」嗎?
  • 「成功的孩子」太多,請作為家長的你,多培養「好孩子」
    他認為,阿部走的這條「少有人走的路」,讓我想起鄭淵潔說過的一句話:「一個好的教育者,應該用50種教育方式,去教育1個孩子,而不是用1種方法,去教育50個孩子」但我們無法阻止的,是「教育成功學」的遍地開花:「你兒子去了哈佛?
  • 華岡「四月」天 — 河南姑娘的臺灣交換生紀實
    歷時一學期四個月的臺灣生活,恍如一夢……2015年秋季,我作為交換生赴臺灣中國文化大學研習。文大又名華岡,因其在陽明山的校地原為一片橘子園,未有名稱。創辦人張其昀在建校之時,以「美哉中華,鳳鳴高岡」勉勵文大師生要有崇高胸懷,為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善盡心力,學校所在地因此得名「華岡」。故在中國文化大學就學或服務的人員都可稱為華岡人。
  • 日本新瀉職人之都「三條」一日遊行程
    位於新瀉的三條市與鄰近的燕市合稱「燕三條」,自古就是手制金屬器具、鍋碗瓢盆的「職人之都」,餐具、指甲剪等生活器具的品質都是一流的。不只主婦必入手的鍋具任意選,還可以體驗傳統工藝和享受新瀉當地的美食,去一趟絕對能讓你有個充滿回憶的旅程喔!
  • ​我是一個「男生」,這是我留長髮的第 5 年
    漸漸地我也放棄了和他們溝通的想法,因此那些年的假期裡也是遭受了不少冷嘲熱諷,甚至是從他們口中聽到了「變態」、「不倫不類」這樣的描述。大概這也是我喜歡校園的原因之一吧。某一個雨夜裡,媽媽走到我的房間和我說,能不能去剪掉你的頭髮呢?以前短髮的樣子不是也很好看嗎?為什麼要成這個鬼樣子?老實說,我內心已經有了一個答案,但我也十分清楚,這是一個不能告訴他們的答案。「不剪。而且這個樣子一樣也有很多人接受,我留長髮他們都說好看」,我說。「他們說你好看只是應付你討好你……」「哦。我還挺希望他們真的能來討好我的。」
  • 專注老年陪伴機器人領域,「Intuition Robotics」獲 3600 萬美元 B...
    據外媒報導,智慧機器人公司「Intuition Robotics」於近期完成3600萬美元B輪融資,由SPARX Group和OurCrowd領投,豐田AI基金,Sompo Holdings,iRobot,Union Tech Ventures等機構跟投,目前公司總融資額為5800萬美元。
  • 弱肉強食的世界裡,太多家長把孩子的「善良」當「懦弱」
    他認為,阿部走的這條「少有人走的路」,讓我想起鄭淵潔說過的一句話:「一個好的教育者,應該用50種教育方式,去教育1個孩子,而不是用1種方法,去教育50個孩子」但我們無法阻止的,是「教育成功學」的遍地開花:「你兒子去了哈佛?
  • 關於「如月站」的都市傳說 (終)
    你在看電影、電視劇的時候,都能明白這些愛恨情仇是假的,那幹嘛要揪著原本就是「都市傳說」的真實與否不放呢?======================在2004年1月的「第一次如月站事件」之後,日本的網絡上便開始了各種各樣相關的印證,甚至有人聲稱自己也看到了這個站臺。
  • 一篇帶你認識日本金屬工藝聖地「燕三條」
    喜歡買日本制的刀具、餐具等生活用品的人,絕對要認識日本職人之都「燕三條」!位在新瀉的燕三條不但是餐具的知名產地,還有許多日本隱形冠軍!這篇文章就要帶你認識燕三條這個歷史悠久的工藝都市,還要告訴你有哪些東西是燕三條必買!▋「燕三條」是什麼?在哪裡?燕三條在哪裡?
  • 宜家這東北味兒的文案,是想笑死我?
    東北話,一種大碴子味嘣兒濃的北方方言,與四川話、臺灣話一併被我封為「民間藝術之瑰寶」,以及「互懟藝術的寶藏」,一般來說,東北話除了是東北三省的日常用語,更是言簡意賅的頂尖文案,在哈爾濱,連宜家的文案都可以是東北味兒的。
  • 「說走就走」用英語怎麼說?(沒有say也沒有walk!)
    我不能說走就走。🍊2019年6月17日長沙的夏天來了🌿。樓下小吃店把桌子擺了出來,晚上就成了長長的一條夜宵街,人們坐在路邊喝酒、吃蝦,偶爾還會有人搬出音響唱唱老歌。躺在床上的時候,燒烤的味道總是會從窗戶外遠遠的飄進來,又被晚風吹散。也吹得人心痒痒。
  • 金庸筆下「風陵渡」,如何改變中國?_鳳凰網
    「神鵰俠侶」中讓女俠郭襄「初相遇」「誤終身」的風陵渡並非虛構之地。這是一個位居山西省芮城縣西南角的老渡口。地方不大,卻守著山西、陝西、河南三個省的大門。「風陵」的名字,從五千年前走來風陵,聽起來文藝又浪漫。其實,她所承載的歷史文化遠比這更厚重、滄桑。名字的誕生,與傳說中五千年前的華夏領袖黃帝有關。
  • 你怎樣管理精力,便怎樣過一生 | 寫給一下班便回家「葛優躺」的你
    一句「我太南了」也開始從一句調侃,變成了一種生活裡的常態。換句話說,壓力是一種持續的狀態,如果沒有辦法得到妥善管理,便像是「強弩之末」一樣,終有一天會徹底地擊垮你。,那麼,你更多的應該是回到當下這一個瞬間,先把正在進行著的這一秒過好。
  • 日本人為何會將12月稱之為「師走」
    日本會將一年四季的月份用季節感更強的「和風月名」來命名,而12月卻不同於其他月份,叫做「師走」。那麼「師走」的由來為何呢?原本「師走」是指舊曆的12月,大致是現在的12月末至2月上旬的時期,但由於日本自明治初期開始使用西曆,「師走」也便成為了12月的別稱。我們將這個詞語拆開進行解讀,意思是「師」非常忙碌四處奔走之意,那麼此「師」到底是指什麼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