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雅醫院探索機器人手術結合日間手術切除肺腫瘤

2020-12-23 瀟湘晨報

(記者 鄧雅靜 通訊員 劉微)12月12日上午,在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分別接受了肺腫瘤切除手術和縱膈腫瘤不到12小時的兩位患者就順利康復出院了,而兩位患者的住院時間也還不到24小時。如此神奇的一幕令人不可思議,卻有賴於該院胸外科團隊將達文西手術機器人與日間手術的優勢相結合,產生了1+1>2的效果。據悉,其中一臺肺腫瘤手術還是全球首例胸外科機器人輔助肺腫瘤切除日間手術。

56歲的黃先生在一次體檢中發現左下肺背段長有腫塊,為求進一步治療來到湘雅醫院就診。胸外科主任張春芳教授接診後評估,患者腫瘤部位比較局限,病種相對單一,沒有複雜的併發症,很適合做機器人腫瘤切除的日間手術。

「像這一類的腫瘤,以前一般採用胸腔鏡進行手術。今年引進『達文西手術機器人』後,我們在機器人手術方面進行了更多探索,也為患者帶來了更多的福音。」據張春芳教授介紹,相對於傳統的胸腔鏡手術,機器人手術具有許多優勢:一是作業系統具有3D視野,可以360度空間下靈活操作,任何刁鑽角度都不在話下,在病人體內有5至10倍放大效果,顯示更加清晰,操作更加精準;二是傳統胸腔鏡需要在患者肋間開12mm的小孔,而機器人手術只需要8mm,更適應正常人的肋間解剖距離,對患者傷害更小,更利於恢復。

此次手術,張春芳教授更是想將機器人手術與日間手術的優勢結合起來。所謂日間手術,是指患者有計劃入院,住院當天手術、術後經過短時的觀察和康復,於24小時內出院的一種外科手術模式,可以縮短病人手術時間,加速康復,降低住院費用。

據了解,這種機器人胸外科日間手術在全球範圍內都是首次嘗試。12月11日中午12點,張春芳教授帶領手術團隊操作手術機器人為黃先生切除了左下肺背段一個2cm×1.8cm大小腫塊,考慮良性腫瘤,整臺手術僅花費10分鐘。

下午2點,張春芳教授團隊再為54歲的尹女士行機器人日間手術,切除2cm×2cm大小右後縱膈腫瘤,此臺手術為近半年來胸外科完成的第290臺機器人手術。

【來源:905交通廣播】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湘雅醫院全球首創機器人手術搭配日間手術切除肺腫瘤
    12月12日上午,在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分別接受了肺腫瘤切除手術和縱膈腫瘤不到12小時的兩位患者就順利康復出院了,而兩位患者的住院時間也還不到24小時。如此神奇的一幕令人不可思議,卻有賴於該院胸外科團隊將達文西手術機器人與日間手術的優勢相結合,產生了1+1>2的效果。
  • 不到24小時就出院 湘雅醫院首創機器人手術搭配日間手術切除肺腫瘤
    手術現場。紅網時刻12月12日訊(通訊員 劉微)12月12日上午,在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分別接受了肺腫瘤和縱膈腫瘤切除手術不到12小時的兩位患者就順利康復出院了,而兩位患者的住院時間也還不到24小時。如此神奇的一幕令人不可思議,卻有賴於該院胸外科團隊將達文西手術機器人與日間手術的優勢相結合,產生了1+1>2的效果。據悉,其中一臺肺腫瘤手術還是全球首例胸外科機器人輔助肺腫瘤切除日間手術。56歲的黃先生在一次體檢中發現左下肺背段長有腫塊,為求進一步治療來到湘雅醫院就診。
  • 切腫瘤後12小時出院?湘雅醫院全球首創機器人+日間手術切除腫瘤
    這得益於該院胸外科團隊將達文西手術機器人與日間手術的優勢相結合,產生了1+1>2的效果。其中一臺肺腫瘤手術還是全球首例胸外科機器人輔助肺腫瘤切除日間手術。 手術團隊進行達文西手術機器人手術。56歲的黃先生在一次體檢中發現左下肺背段長有腫塊,為求進一步治療來到湘雅醫院就診。
  • 24小時內出入院,湘雅醫院這兩臺腫瘤手術如何做到?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2月12日訊(記者 段涵敏 通訊員 劉微 羅聞 嚴麗)12月12日上午,兩位接受了肺腫瘤切除手術和縱膈腫瘤切除手術的患者,從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出院了。令人沒想到的是,他們從入院到住院,時間不到24小時。醫生正在進行機器人手術。
  • 機器人輔助縱隔腫瘤手術中國專家共識(2019 版)
    我國 2006 年引進達文西機器人手術系統並在臨床應用以來,國內一些醫院成功開展了機器人輔助胸外科手術[11]。隨著機器人安裝單位增加,機器人輔助縱隔腫瘤切除術者逐漸增多,穩定可傳播的手術技術方法成為目前探索重點。
  • 湘雅醫院成立國內規模最大日間手術中心
    早上入院,當天手術,傍晚回家……今後,膽囊切除術、靜脈曲張結紮術、三叉神經痛介入治療等數十種常見病的手術治療,病人可以在24小時內出院。湘雅醫院院長孫虹教授告訴記者,日間手術在醫生的選擇上,除了有具體的職稱、技術等方面的硬性標準外,更強調良好的醫患溝通能力和快速康復的外科理念。「再過不久,我們醫院將有超過兩成的手術會在日間手術間完成。」劉蔚東表示。
  • 湖南首例全腹腔鏡下巨脾切除聯合膽囊切除手術在湘雅醫院完成
    &nbsp&nbsp&nbsp&nbsp紅網長沙1月30日訊(通訊員 黃辣 曹明)近日,湘雅醫院肝膽腸外科傳來喜訊:一月前,該科腹腔鏡微創外科專家彭健教授主刀完成的極高難度的完全腹腔鏡下肝硬化門靜脈高壓性巨脾聯合肝中葉肝癌切除患者,返院複查,腹部CT掃描未見腫瘤殘留及復發、再發、轉移徵象,肝功能
  • 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達文西」手術機器人正式啟用
    核心提示:據悉,這是2016年1月1日達文西手術機器人系統在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裝機使用以來,該院泌尿外科完成的第7例手術,泌尿外科主任周芳堅教授表示,達文西手術機器人系統在泌尿外科領域中應用最為廣泛,除去前列腺癌病例數逐年升高的原因外,其出血少、恢復快、手術更精細也是病人選擇其主要原因。
  • 達文西機器人手術治療縱隔腫瘤的病例對照研究
    達文西機器人手術治療縱隔腫瘤的病例對照研究. 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誌, 2018, 25(5): 382-386. doi: 10.7507/1007-4848.201711043 縱隔腫瘤是胸外科常見的一類疾病,以良性多見。手術切除是目前主要的有效治療縱隔腫瘤的手段。
  • 湖南省腫瘤醫院泌尿外科成功完成100臺機器人手術
    紅網時刻1月12日訊(通訊員 彭璐 裴夏明)近日,湖南省腫瘤醫院泌尿外科主任謝宇帶領其團隊,為年僅31的劉女士,通過達文西機器人手術,不僅切除了患者右腎門附近的腎臟腫瘤,還成功地保住了她的腎臟,這是湖南省腫瘤醫院自引進第四代達文西機器人手術以來,泌尿外科完成的第100臺機器人手術。
  • 口腔癌患者切除面部腫瘤 手術19小時完成「換臉術」
    口腔癌患者切除面部腫瘤,1根血管要縫8至10針,用的線比頭髮絲還細—— 手術19小時完成「換臉術」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段涵敏 通訊員 王潔 高興 「換臉術」從科幻變為現實。 7月26日,從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換臉」出院的張先生,傷口癒合順利,講話清楚,很快就可以恢復正常飲食。 2個月前,因患口腔癌,他口腔裡黃豆大小的腫塊開始瘋狂生長,很快佔滿整個右半邊臉。疼痛讓他無法進食,兩個月瘦了10公斤。 「患者入院以來,我們看到腫瘤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生長。」
  • 骨科手術走向智能化:脊柱手術機器人輔助下脊柱腫瘤切除術
    近日,上海首臺正式裝備醫院的全球第一代Mazor脊柱手術機器人在上海交大附屬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完成「首秀」,協助醫生為一青年男性成功切除脊柱腫瘤。  劉先生(化名)於半個多月前出現腰部和右側大腿酸痛無力症狀,在當地經中藥治療以及理療、拔火罐、針灸等保守治療均無效。
  • Tubeless 經劍突下胸腔鏡前縱隔腫瘤切除手術的病例對照
    正文絕大多數原發性前縱隔腫瘤如無禁忌均應行手術治療[1]。自 1992 年 Lewis 等首次將胸腔鏡技術應用於縱隔腫瘤切除手術[2],因具有手術視野清晰、避免損傷肋間神經等優勢[3],經劍突下已成為目前胸腔鏡前縱隔腫瘤切除手術的主要入路。
  • 常德男子腹膜後腫瘤切除風險大!醫生手術靠3D虛擬「指路」
    漢壽47歲的丁先生近幾日發現自己的身體出現了狀況,於是在當地醫院就診。 發現在腹腔裡面有個10幾釐米的腫瘤,腫瘤體積巨大且與周邊膀胱、結腸、輸尿管及幾支粗大動靜脈關係密切。
  • 肺部腫瘤手術切除後會復發嗎?
    2021-01-07 16:02:00   現階段,醫學界普遍認為控制肺部腫瘤原發灶或者轉移灶最為有效的方法就是手術治療。手術時需要將部分正常的肺組織切除,因此患者術後可能出現功能障礙或者後遺症。
  • ...之心——胸科醫院巧用機器人微創手術為患者摘除拳頭大小胸壁腫瘤
    【新聞速遞】手到病除,更成全了她的愛美之心——胸科醫院巧用機器人微創手術為患者摘除拳頭大小胸壁腫瘤 2020-12-10 16: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連續1000 例機器人輔助胸腔鏡肺部手術回顧性分析
    李重武,黃佳,李劍濤,李函玥,林皓,陸佩吉,羅清泉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 腫瘤外科 肺部腫瘤臨床醫學中心(上海  200030)通信作者:羅清泉,Email:luoqingquan@hotmail.com關鍵詞:達文西機器人手術;圍手術期結局;非小細胞肺癌;住院費用引用本文:李重武
  • 7歲男童身患惡性脊柱腫瘤,湘雅專家同期手術解決兩大難題
    紅網時刻9月22日訊(通訊員 劉微 王昱翔)近日,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脊柱外科通過同期手術為一名年僅7歲的尤文肉瘤患兒解決了腫瘤全切及後方脊髓神經壓迫兩大難題,讓截癱患兒下肢恢復知覺。今年7歲的江西患兒誠誠,正是活潑好動的年紀。五一期間,誠誠突然覺得腰背部有些疼痛,但並未引起重視,幾天後疼痛明顯加重,漸漸出現雙下肢乏力,最終無法行走,只能癱瘓在床。
  • 西南地區首例內鏡微創切除脊髓巨大腫瘤手術在國科大重慶醫院完成
    【騰訊大渝網】近日,國科大重慶醫院(重慶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脊柱脊髓亞專業組與神經內鏡亞專業組在神經內鏡輔助下合作完成了西南地區首例巨大椎管腫瘤切除手術。這距離該團隊2016年完成西南地區首例內鏡微創切除脊髓腫瘤手術不過4年時間,切除腫瘤大小從1.5釐米到3.2釐米,手術創口卻從2.5釐米縮短至2釐米,出血進一步減少,患者2天即可下地行走。這是醫療技術前進了一大步,也是患者獲得感提升了一大步。
  • 照樣切除腫瘤——冷凍消融手術
    壞消息是,無論癌灶的發現有多早,外科手術依然是目前切除的主要方式。   雖然切除手術的傷口在逐漸縮小,但只要手術刀劃開了身體,就肯定會留下傷口,還要忍受淋巴水腫等可能出現的後遺症,承受併發症的風險。更不要說切除特殊位置時的額外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