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看待「得失」之心

2020-12-17 觸發思考

真真正正的得失取決於你如何看待得失,當你得到的同時,必定會有所失去,在你失會的同時,也必定會有所得到。

有失必然會有所得。如果彌爾頓沒有失去視力,可能寫不出如此精彩的詩;如果貝多芬沒有耳聾,可能也無法創造出動人的音長作品;如果海倫·凱勒沒有耳聾目盲,她的創作事業也許不會那麼成功;如果託爾斯泰與陀斯妥耶失斯基的命運沒有那麼悲慘,也許不能寫出流傳千古的動人小說;如果柴可夫斯基的婚姻不是那麼的悲慘,基至要去自殺,他可能難以創作出不朽的《悲愴交響曲》。

不管人生的得與失,你所失去的終將會以另一種形式歸來,而你所得到的,也終將會有所失去。所以說大失大得,小失小得,不失不得。這只是教你如何看待得失之心,而並非所有事情都用得失之心去衡量,所以說每一次的失去都會有所得到,每一次得到都會有所失去。學會為所失去的感恩,也學會為所得到的慶幸。

相關焦點

  • 得失心
    因為有得失之心,所以才會有患得患失的心情。最近,我忘了為一個好消息而感到開心。遲鈍的我還是經過了朋友的熱烈反應,才發現自己的心情竟然像白開水,沒有喜悅也沒有失落感。他們的興奮和喜悅,遠遠超乎當事人。   還記得4年前完成第一部獨立影片時,總會期待影片能到外國的電影展參展。等待能否被錄取的心情就像過山車,大幅度的起起落落。每每被一個個國際影展回絕,心情就越來越沮喪和失落。
  • 擁有一顆寧靜的心,才能平靜地看待世間的得失,如何獲得寧靜呢
    靜是一種大知大覺的靈機;是高山野雲般的空靈智慧;是修行之人必持的禪定智慧,寧靜即釋迦。我們的心若能常常清淨,沒有貪、嗔、痴,遇到什麼境界都不會受影響,不論外在的誘惑還是遇到的危險,內心都不受其影響,這就叫做寧靜。
  • 王陽明: 你的人生慌亂,根源是得失之心太重
    你的人生慌亂,根源就是得失之心太重如果我們的內心永遠盯著那些外物,必然會累得死去活來。而心學的最大妙處在於:我們可以在身心幸福的情況下追逐外物,只要能以良知為指引,追求什麼都是可以的。因此,王陽明心學不僅是我們身心修行的法寶,還是我們人生問題的靈丹妙藥。
  • 放下得失心,便是自在人
    煙火歲月中,得失乃是人生常事,該如何應對,每個人都需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和充分的心理準備。得之我命,失之我幸。如果一個人得失心太重,心情就不會愉悅,整天憂慮重重。得失心,就像一團亂麻,一旦纏繞著你,心裡就會亂糟糟的。讓自己成為一個內心完善的人,只有內心真正有了從容淡定,才不會被人生起伏而左右。
  •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正確看待得失
    用良好的心態看待問題,其實一切都可以很明朗。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何必為錯過憂傷?如果錯過了,那麼剛好,也得到了。使人煩惱懊悔的根本原因在於看不透,放不下。錯過讓人心理不平衡。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錯過,也是一種美。
  • 佛緣專欄:放下得失心自在
    專欄56期:佛緣專欄:放下得失心自在編輯:滅空若人無堅心 尚不成小事 何況成佛道世間無上者師父常說:「平常心是道」,平常心就是沒有得失之心,心裡沒有太多負擔、沒有憂慮或害怕。人之所以會有得失心,就是對外在事物財、色、名、利的執著與貪念,貪著心愈重,得失心就愈重。而要能放得下,唯有靠自己在因地上不斷努力用功與發心,了悟一切萬法都是因緣和合所生,緣盡還無,不再患得患失,心自然就能得自在。
  • 得失心太重!
    需要先了解得失心是如何在大腦裡工作的。知道了原理,然後扭轉錯誤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並且根據一些實際操作才能一定程度上降低得失心。從我的實際訓練和體驗中感覺,人是情感的動物,只要你有情感波動,就無法100%的去掉得失心,但至少可以幫助你減少到很低的程度,至少能幫助你比其他人心態更好。人為什麼有時候會得失心重,有患得患失的感覺?
  • 兩個故事告訴你:得失心太重的人,反而容易失敗!(恍然大悟)
    兩個故事告訴你:得失心太重的人,反而容易失敗!看完這兩個故事,我才明白:得失心太重,是一個人最大的破綻!故事一有一天,一個嗜好下棋且自認為棋力天下第一的人,去找莊子下棋。的確,一個人,得失心太重,太過在意輸贏勝敗,內心就會緊張,情緒就會失控,就無法發揮自己的正常水平,反而就容易失敗,這可以說是很多人的一個破綻,
  • 學會看淡得失,一切不可強求
    有句話說:「得之,我幸;失之,我命。」通常,人們將得到視為一種幸運,將失去視為一種不幸。殊不知,這世間的幸運還是不幸,都是瞬間可以轉換的,它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因此,如何正確看待得失就顯得尤為重要。但是如何看待這些,如何在這些變化之中學會從容地面對,如何在這無能為力的變化面前讓我們還是我們,還是那個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努力的我們,卻是我們自己可以決定的。
  • 孩子得失心重如何教?3個方法培養小朋友正確勝負觀
    不過社會生活難以避免競爭,即使不談輸嬴,如果小朋友在成長的過程中沒有好好確立正面而健康的競爭心態,在群體生活中面對輸贏結果招架不住,又或產生太重的得失心,都會對性格和人際相處帶來相當大的壞影響。一、正確認識勝負觀
  • 孩子得失心重如何教?3個方法培養小朋友正確勝負觀
    不過社會生活難以避免競爭,即使不談輸嬴,如果小朋友在成長的過程中沒有好好確立正面而健康的競爭心態,在群體生活中面對輸贏結果招架不住,又或產生太重的得失心,都會對性格和人際相處帶來相當大的壞影響。事實上,競爭意識也屬於認知功能的一部份,當小朋友2至3歲時,是語言能力迅速擴展的時期,爸爸媽媽可以在孩子3歲左右,適時引導他們的競爭意識。
  • 真正有福的人,具備一個共同的特點:不計較,容易放下得失之心
    文/唐若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增廣賢文》 有一句話說道,無福之人跑斷腸,有福之人不必忙。02二、放下得失之心,我們會更有福氣真正有福的人往往容易放下得失之心。當一個人越懂得放下得失之心,其實我們越有福氣。從生命的角度來說,得失本來就是一體的。如果我們總是渴望把什麼東西都抓得緊緊的,反而會束縛我們生命的終極體驗。唯有學會放下得失之心,懂得本質上得失是一體的,那麼我們就能活出豁然開朗的生命來。
  • 孩子得失心太重,家長講授孩子「瓦倫達效應」,避免孩子患得患失
    孩子得失心太重,家長講授孩子"瓦倫達效應",避免孩子患得患失下午小劉跟我說,自己的孩子最近變得奇奇怪怪的,總擔心有的沒的事情,小劉很清楚的知道孩子想要學習鋼琴,為此也準備給孩子找一個鋼琴老師,但孩子自己卻阻止了小劉的計劃,說:不敢報,鋼琴太難了,自己學不好的。
  • 得失心非常重的三大星座
    有舍才有得這個道理相信很多人都懂,可是明白是一回事,能夠做到卻又是另一回事,有些人天生得失心重。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十二星座中得失心最重的三大星座,分別是誰?第二名:天蠍座天蠍座的人其實非常固執,尤其是在得失心方面。他們總是喜歡將一切都計算的非常好,一旦事情和他們的計劃有所出入,他們就會變得特別焦躁不安。一旦他麼的計劃被打破,或者是他們的付出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他們就很容易抓狂!
  • 孩子得失心太重?原因很簡單,多半是因為父母的幾句話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都會遇到各種各樣教育難題,其中很多家長反應孩子在不知不覺中有過於重的得失心。其中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孩子,因為輸不起造成的心理傷害很大,其實就是抗挫折能力比較弱,家長平時的做法孩子看在眼裡,這幾點可能造成孩子過重的得失心。
  • 應去除「得失之心」障礙隨心瀏覽
    此話我時時牢記在心。和大學時夏老師的話不約而同。他詩詞背得很多,用工楷抄了一本詩詞選,題為《詩詞我愛錄》。後來我也學他把自己心愛詩詞抄一本《詩詞我愛錄》。此抄本曾帶來臺灣,不意竟在辦公室抽屜中不知被何人盜去,十分痛心。網絡配圖他和父親談哲學、宋明理學,說來頭頭是道,連佛經他都看了不少。
  • 孩子得失心很重怎麼辦?做到這幾點哦
    當孩子得失心重,家長該怎麼辦?首先,關於得失心,可以試著先檢視孩子對於得與失的後果,在意的可能會使什麼。同樣的,父母也必須先思考我們平時是否太過於強調孩子不能輸,或者在孩子輸了之後,我們可能呈現出失落或落寞的反應。另外,請留意我們平時是否常不知不覺的容易做出比較的反應。
  • 是非審之於己,得失安之於數|炒股日記
    是非審之於己 毀譽聽之於人 得失安之於數,昨天無意中聽到樊登講這句話,很有道理。也許只有這句話才能自圓其說。 現在在股市只能做一下力所能及的事,至於得失安之於數。在炒股模式方面,基本成熟了,按照操作就可以。有時需要等機會。正確等待,學會打發無聊時光。 是非審之於己,這句還是很好的。做得對和錯,在於自己的判斷。
  • 如何正確看待得與失
    得失其實是矛盾的統一體,沒有得到就不會有失去,反之亦然,相輔相成。有時得到或許更有害,比如好不容易中舉的範進,沒中時儘管落魄,起碼正常,中了反而瘋了。所以,任何的得失對每一個生命來說,都是過程中的必然,得失的發生和轉化每天都在進行。
  • 得失心太重,不是個好事兒!
    持續半年的高壓力工作,今天早晨起床,突然悟得一句真理——得失心太重,不是個好事兒!自新年伊始,我就一直在準備考試。我知道青春的可貴,早日考上遠比再次複習容易得多,爭取一次考上。這樣看重得失的心態每天折磨我的精神,消耗著我的能量。人的能量需要循環,持續消耗總會枯竭。如果一味地消耗自己,身體和精神上都會不堪負荷,那些讓你太過在意的東西,反而會更快地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