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有寒氣,一張方子逼出來!化解膝涼、膝痛、膝關節炎,請細學

2021-01-09 網易


  (本文僅供學習、參考,不能替代醫囑和處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劑,須在中醫師當面辨證指導下來借鑑、應用,不可盲目嘗試!)

  本文理論依據:《實用中醫風溼病學》、《中藥學》、《實用中醫外科學》

  你好,我是中醫人,文君然。

  這幾天,我的後臺上,總有讀者朋友跟我講,希望我說說關於膝蓋疼的事兒。我覺得,這可能和全國的降溫天氣有關係。一些肢體疼痛類的毛病,這時候會嚴重一些。

  在這裡,我想給你講一張醫案,一張配伍。通過它,我們可以學習到一些東西。

  故事的主人公,是中國中醫科學院的老教授,內科教研室主任,吳幼卿老先生。

  吳師的學術成就,我就不多說了。您有時間的話,自己查查看吧。

  有一次,吳師接待一個患者,女性,您65歲。

  此人以前曾經在工廠工作,幾乎是幹了多半輩子體力活。

  但是在最近這一年裡,她反覆感受到自己的左側膝關節,疼痛,發涼,似乎總有冷氣、寒氣往膝蓋裡鑽。尤其是活動多起來,或者氣溫低下來,它的症狀就會加重。求治吳師之前,此人曾經到醫院骨科就診,經過保守治療後,狀態有所改善,但是依然不見徹底好轉。


  最近這段時間,疼痛、發涼,不耐勞碌的現象加重 ,於是求治中醫。

  刻診,見脈弦緊,舌白苔膩,影像學檢查顯示,雙側膝關節退變,左側膝關節有增生。

  這時候,吳師給開了一張配伍。但見——

  獨活10克,秦艽12克,桑寄生15克,威靈仙15克,川牛膝15克,茯苓20克,赤芍15克,老鸛草30克,炙附子15克,甘草6克。一共是七劑,水煎服,每日一劑,分2次溫服。

  結果,用藥之後,患者感覺左側膝蓋疼痛不適大大緩解。於是,原方加入乳香、沒藥各3克,繼續服用14劑。

  到最後,患者左側膝蓋冷痛、乏力之感消失,走路幾乎沒有影響。但是吳師囑咐,今後切勿過勞,務必保暖,尤其是在冬天,一定要避風寒。登山、爬高、上樓、持重物等,都要小心。

  這配伍,是吳師治療風寒痺痛的代表配伍之一。早年,中國中醫科學院出版一套集子,收錄了該院老專家的驗案良方。我有幸獲贈一套。上面這個案例,就出在其中。

  我建議大家,把上頭這個配伍記住。它容易理解,而且實用性很強。

  其實,這個患者的問題,很簡單,就是外感寒邪,導致痛痺。此人年輕的時候在工廠工作,筋骨勞累,正氣不足。到了晚年,外感寒邪,所以病邪長驅直入,傷及膝蓋。於是,膝蓋冷痛,不適,活動受限。舌白苔膩,說明寒邪入體,未曾化熱,而且因寒邪傷陽,導致水溼不化,形成痰溼。脈象弦緊,主痛,主寒。

  這個時候怎麼辦啊?關鍵是散寒,把膝蓋裡的寒氣逼出來。


  當然,散寒,也要有方法。我們要配合扶正,補益肝腎,還要配合利水除溼。因為如果正氣不足,則邪氣不退,溼氣不散,則寒邪留戀。

  正因如此,吳師開出了上面的配伍。我再給你重複一下——

  獨活10克,秦艽12克,桑寄生15克,威靈仙15克,川牛膝15克,茯苓20克,赤芍15克,老鸛草30克,制附子15克,甘草6克。

  這裡頭,桑寄生重在扶正,茯苓重在利水除溼,赤芍和川牛膝重在活血。其他的,你看獨活、秦艽、威靈仙、制附子、老鸛草,都是散寒祛風除溼的。尤其是制附子,溫陽散寒之力很大。

  這就是我對這張配伍的簡單理解,不見得百分之百合理。

  但無論怎麼樣吧,這張配伍,啟迪我治療寒痺、痛痺的一般組藥思路。它是值得借鑑的,無論是對業內人士而言,還是對普通患者而言,都值得一說。


  其實啊,在當下這季節裡,膝蓋不好、冷痛、走路費勁的人很多。說實在的,治療方法有不少。你要是去藥店,店員會給你推薦一大堆膏藥。而我說的這個呢,則源於專家的真實臨床經驗,因此可取之處更多。當然,落實到應用上,普通讀者必須在中醫師辨證指導下來借鑑應用,尤其是附子的應用,必須先煎,否則有中毒之虞。但是就指導意義來說,它是可貴的。因此,我懇請大家予以重視、研究。

  好了,關於這個事兒,我就說這麼多吧。文老師感謝你的閱讀,盼你一切都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不瞞你說: 一味藥,膝蓋不用咔咔響!膝關節炎「軟肋」就是它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其實有一個口訣。低筋粉100克。也不一定能穿出想要的效果。即使你的身材再好。用的都是上次剩下的老面。列位看官,今天我們這篇文說,給您聊一個話題,這就是膝蓋咔咔響。這個現象,可以說在生活中很常見。有些人就懷疑了,自己的膝蓋總這樣咔咔響,到底算不算是病呢?其實,就常見的膝關節炎來說,的確可以有咔咔作響的症狀。但是,生活中沒有膝關節炎的人,也可能咔咔響。這就要求我們學會分辨了。
  • 秋冬交替時節,關節炎高發期,做好3點膝痛腿僵繞道走
    到了這個階段,幾乎是很多中老年人的「蜷縮期」,稍微出門走動一會兒就可能開始膝蓋疼,讓不少膝關節炎患者苦不堪言,那麼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做呢? 我們首先要了解到其原因,秋冬季之所以易引發膝關節炎,是因為氣溫驟降,而很多人往往沒有做好準備所導致的,寒冷氣息刺激血管和肌肉收縮,血液循環功能受到影響,長期如此易致膝蓋發涼、
  • 屁股涼、膝蓋疼,「催陽氣」的方子來了!方子很小,來頭挺大
    前幾天,我寫過一篇文字,給大家講了寒溼之邪,導致「屁股發涼」的問題。  我本以為,這就是一篇不起眼的小文說。  沒想到,很多讀者朋友在看了之後給我留言,紛紛向我傾訴自己腰臀發涼、腿腳不利的事兒。  其中有一位讀者還說,他確診過腰椎間盤突出,經過多方治療而無效,現在屁股涼,腰疼,膝蓋也發涼、冷痛、乏力。日子久了,他對生活逐漸失去了興趣。
  • 膝蓋為什麼受涼就痛?當心是膝關節炎的信號
    膝關節炎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有所了解,這是一種膝關節退化所產生的問題,通常在中老年人的身上十分常見。 骨骼可謂是人體最堅硬的部分,但是它也會隨著人體衰老、過度使用、外界刺激等原因加劇退變老化的過程。而這退化老化的過程中會導致軟骨異變,容易磨損給關節部位帶來不適甚至更嚴重的後果。
  • 膝關節炎引發的o型腿怎麼辦?膝關節炎腿變形怎麼矯正?
    膝關節炎會導致患者關節疼痛、僵硬、無法提重物、受涼或者陰雨天氣會變得更加嚴重。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治療,可能會讓關節畸形,甚至殘廢,同時還會引發膝關節滑膜炎、半月板損傷等疾病。目前在臨床上發病率很高,多發於中老年人群,及早發現針對性治療,可以儘快恢復。膝關節炎引發的o型腿怎麼辦?
  • 膝關節炎的治療方法 膝關節炎怎麼治 治療膝關節炎
    膝關節炎有什麼表現 早期膝關節炎主要表現為上下樓梯、爬山或長距離行走後,膝關節酸痛、腫脹,休息後可緩解。如果此時沒有重視和診治,病情將會進一步進展。研究顯示,在兩腿同時站立、無屈曲時,雙膝關節分別承受膝以上體重的一半,約43%的體重;在平地行走時,膝關節承載的負荷可達體重的2倍~3倍;平地快速行走時,可增加到體重的4.3倍;而上下樓時,則分別達到4.4倍和4.9倍。也就是說,一個體重50公斤的人,每上一個臺階,膝蓋約要承受250公斤的重量。
  • 且行且珍「膝」!一個穴位,讓你的膝蓋年輕10歲
    1老年人研究顯示,從20歲開始,約5%的人關節就有退行性改變。40歲時,幾乎90%的負重關節都有或多或少的骨質增生改變。防寒護膝,試試膝陽關穴!膝陽關 柔筋通絡膝陽關為膽經陽氣通行的重要關卡,且位於膝關節局部,能夠起到很好的溫陽通經、行氣止痛的作用。
  • 跑步時骨盆不穩、膝蓋內扣和膝痛?很有可能是你屁股出了問題
    因為膝關節不穩是導致膝痛的重要原因之一。那膝關節不穩與臀中肌又有什麼關係?臀中肌的重要功能是腿外展外旋。與之相反,臀中肌力量不夠就會導致腿內收內旋,即俗稱的「X型腿」「膝內扣」。有些跑者,跑步時膝內扣或腳外翻,這就是膝關節不穩的重要表現,而這樣的跑姿將會對膝關節產生極大壓力,同時還會引起髕骨運動軌跡異常,從而誘發髕股關節面過度磨損。
  • 健身知識:天涼做套暖膝操(組圖)
    圖4   李迪畫   進入秋季,溫度變低,不少人受涼後會出現膝蓋疼痛在此,給大家推薦一套「暖膝操」,每天做一次,有助緩解膝關節炎。   第1招:高位馬步(圖1)。兩膝稍彎曲,以膝蓋不超過腳尖為宜。靜蹲不動,兩手平舉,目視前方,堅持1分鐘,並逐漸增加時間。   第2招:坐位伸膝。坐在椅子上,將雙足平放在地上,然後逐漸將左(右)膝伸直,並保持伸腿姿勢5~10秒鐘,再慢慢放下。雙腿交替進行,重複練習10~20次。
  • 抽出膝蓋溼氣!一張方子,治膝關節滑膜炎,受業界肯定,請學習
    咱們的膝蓋,挺脆弱的。越是年紀大,在活動、運動不當的情況下,越容易發生膝關節損傷。滑膜炎,就是膝關節損傷裡頭最常見的一種。 因此,後臺上,諮詢這個問題的讀者不少。 現在,我給你講一張我一直以來非常重視的配伍。我把它看作是治療慢性滑膜炎、膝蓋積液的「正方」。它很周正,很典型,值得效仿。
  • 沈潛老師:《退行性膝關節炎》
    觀看方法:點擊文章最下方閱讀原文,即可進入系統,選擇相應課程進行⊙編輯:杏林君膝關節炎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疾患。多患於中老年人群,其症狀多表現為膝蓋紅腫痛、上下樓梯痛、坐起立行時膝部酸痛不適等。
  • 12個既運動又保護膝蓋的方法,非常實用!
    因為富有力量的膝周肌肉和韌帶,本就是「天然護膝」,要時常鍛鍊才能有勁兒。走跑長時間佩戴護膝,會代替一部分膝周肌肉功能,使肌肉力量慢慢衰弱,對保護膝蓋真的沒啥好處。03「跑步膝」是跑出來的嗎?並不是。長期跑步不是一定會患「跑步膝」。
  • 退行性膝骨關節炎的治療方法_治療膝蓋關節炎的方法-健康百科
    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是會碰到身邊的老人說自己年紀大了腿不好,膝蓋痛,去醫院一看病說是自己得了膝骨關節炎。 然而,好端端的膝蓋,這咋就突然得上了關節炎呢?到底是哪裡「發炎」了?
  • 滑膜炎不用怕,老中醫:一個外敷法,不到一月,輕鬆解決膝蓋腫脹
    滑膜炎不用怕,老中醫:一個外敷法,不到一月,輕鬆解決膝蓋腫脹一到天冷的時候,膝蓋就發冷疼痛,穿著的也夠多呀,是怎麼回事呢?可能是你的膝蓋長期在寒氣溼氣大的地方待著,寒氣進入了關節,如果一直沒注意保養,就很可能患上了膝蓋滑膜炎。不要以為這是個老年病了,現在不管什麼年紀,什麼環境,每個人都有可能被這個病找上來。所學習它的發前病原因和防治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 膝蓋僵硬、使不上勁?警惕是膝骨關節炎,預防這樣最有效!
    很多中老年人經常在上下樓梯的時候會感覺自己膝蓋不能使勁兒,有一種僵硬的感覺,平時的正常走動也會有一定限制。這很可能是早期症狀性膝骨關節炎 (knee osteoarthritis, KOA) 的表現。
  • 3個方法堅持可預防膝關節炎,不信試試
    雖然膝關節炎一旦嚴重甚至可能導致關節變形,但這是任由其發展的結果,其實只要保護得當,膝關節炎也沒那麼可怕,日常護理搭配鍛鍊就是很不錯的緩解之法,想要進一步的改善,也可以了解一下正商磁 療 貼。
  • 膝關節炎只是膝痛腿僵硬?沒那麼簡單!嚴重了真的會癱瘓
    說起膝關節炎,很多人認為膝關節炎就是膝蓋經常會疼,但事實並非如此,膝關節炎的早期和中期表現,一般是膝蓋疼、腿僵硬、膝蓋紅腫、活動困難等。膝關節退化到嚴重的程度,關節畸形、甚至癱瘓的情況真的會發生。
  • 膝蓋疼痛、無力?你可能得了膝關節炎!這種病無法治癒!
    膝關節炎一般在秋冬季發作,很多患者因為長時間吹空調,腿部受涼誘發了膝關節炎,目前它是無法治癒的,由於膝關節面的軟骨受到磨損,造成膝關節疼痛、腫脹、無力、畸形、活動受限等症狀。得了膝關節炎注意事項儘量減少活動。
  • 一到冬天,膝蓋就「發涼」,骨科醫生表示,炎症或許已經盯上了你
    導語:許多人在日常中會感到膝蓋陣陣發涼,特別是目前已經入冬,天氣轉冷,有這種情況的人更多了。有人認為這是沒有保暖的原因引起的。但事實是,即便穿得再厚,膝蓋仍有寒冷的感覺。原來,膝蓋的發涼可能是關節炎來了,而引發關節炎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體內溼氣太重。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又該如何防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