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充分條件、必要條件判斷的三種方法

2021-02-19 高中數學競賽

對於充要條件的判斷,許多同學感覺困難,下面結合典型例題說明充要條件判斷的三種常用方法,供大家參考。

 

1. 利用定義判斷

如果已知,則p是q的充分條件,q是p的必要條件。根據定義可進行判斷。

例1. 已知p、q都是r的必要條件,s是r的充分條件,q是s的充分條件,那麼s是q的_________條件;r是q的_______________條件;p是q的____________條件。

解:根據題意可表示為:

由傳遞性可得圖1

圖1

所以s是q的充要條件;r是q的充要條件;p是q的必要條件。

 

2. 利用等價命題判斷

原命題與其逆否命題是「同真同假」的等價命題,當我們直接判斷原命題的真假有困難時,可以轉化為判斷其逆否命題的真假。這一點在充要條件的判斷時經常用到。

由,容易理解p是q的充分條件,而q是p的必要條件卻有點抽象。與是等價的,可以解釋為若q不成立,則p不成立,條件q是必要的。

例2. 已知真命題「若」和「若」,則「」是「」的____________條件。

解:「若」的逆否命題為「若」。

又「若

所以「若」為真命題。

故「」是「」的充分條件。

 

3. 把充要條件「直觀化」

如果,我們可以形象地認為p是q的「子集」;如果,我們認為p不是q的「子集」,根據集合的包含關係,可藉助韋恩圖說明,現歸納如下。

圖2反映了p是q的充分不必要條件時的情形。圖3反映了p是q的必要不充分條件時的情形。圖4反映了p是q的充要條件時的情形。圖5、圖6反映了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時的情形。

例3. 若,則p是q的什麼條件?

解:由題設可知

參照圖3,可得p是q的必要不充分條件。

▍ 來源:綜合網絡

▍ 編輯:Wordwuli

▍ 聲明: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若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 提示:①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文章標題下方的公眾號名稱查看;②進入公眾號後,發送關鍵詞給我,我會立即回復相關內容給您。

相關焦點

  • 高中數學|充分條件和必要條件
    請點擊上方藍字「高中知識小課堂」關注,獲取更多知識!
  • 高中數學《充分條件與必要條件》微課精講+知識點+教案課件+習題
    資料人教高中數學必修第三冊(B版)精講+資料人教版高中數學必修第四冊(B版)精講+資料人教版高中數學必修選修學生用書電子版 ▼視頻教學:知識點:當命題「若 A 則 B」為真時,A 稱為 B 的充分條件,B 稱為 A 的必要條件
  • [知識點]判斷充分與必要條件常用方法
    充分條件與必要條件是高中階段非常重要的數學概念,它涉及知識範圍廣,綜合性強,能與高中任何知識相結合,有一定的深度與難度,此類題目能有力地考查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那麼我們如何把握和解決此類問題呢?   一、 定義法   對於「?
  • 新高一數學新課預習教學講義:充分條件與必要條件
    理解充分條件、必要條件、充要條件的概念,掌握充分條件、必要條件、充要條件的判斷方法.3.掌握證明充要條件的一般方法. 充要條件的證明的方法:(1)充要條件的證明問題,關鍵是理清題意,認清條件與結論分別是什麼.
  • 教學研討|1.4 充分條件與必要條件(2019版新教材)
    一、單元教學內容及內容解析  1.內容  充分條件、必要條件以及充要條件的意義;性質定理與必要條件的關係,判定定理與  充分條件的關係,數學定義與充要條件的關係.  本單元內容可分2課時完成:第1課時,充分條件和必要條件;第2課時,充要條件.也可以先把「三種條件」一氣呵成地學完,再進行練習等深化理解。
  • 高三數學增分專題---充分條件、必要條件
    在高三模擬綜合測試中,很多同學對充分條件、必要條件等概念混淆不清,不能準確理解這些概念的本質內涵,導致解題過程中失分嚴重。因此下面就充分條件、必要條件概念與綜合應用進行辨析,以期對同學們的學習有所幫助。一、 充分條件、必要條件的定義。
  • 《充分條件與必要條件》
    全國中小學公開課電視展示活動一等獎,河北省中小學學科教學評比一等獎,河北省教師省級培訓高中數學說課比賽一等獎,河北省優秀教育科研成果評選一等獎,邯鄲市高中青年數學教師優質課比賽一等獎,邯鄲市教學能手,邯鄲市教學標兵,邯鄲市高中數學優質課大賽一等獎。主持 「十二五」省級規劃課題、「十二五」市級規劃課題並結題。
  • 高二數學知識點:判斷充分與必要條件的方法
    圯」,可以簡單的記為箭頭所指為必要,箭尾所指為充分。在解答此類題目時,利用定義直接推導,一定要抓住命題的條件和結論的四種關係的定義。   例1已知p:-2   分析條件p確定了m,n的範圍,結論q則明確了方程的根的特點,且m,n作為係數,因此理應聯想到根與係數的關係,然後再進一步化簡。
  • 包學習丨必要條件與充分條件
    生活中的數學:日常現象小思考「只要天下雨,地上就溼」,是什麼條件?2. 對充分條件和必要條件的理解2-1 對充分條件的理解p是q的充分條件,是指由p可以推出q,但不是說只能由p才能推出q.一般來說,對於給定結論q,使q成立的條件是不唯一的.
  • 人教A版高中數學必修一《1.4 充分條件與必要條件》優質課公開課課件、教案
    (人教A版) 教材分析本節內容比較抽象,首先從命題出發,分清命題的條件和結論,看條件能否推出結論,從而判斷命題的真假;然後從命題出髮結合實例引出充分條件、必要條件、充要條件這三個概念,再詳細講述概念,最後再應用概念進行論證.
  • 【數學必修第一冊】1.4 充分條件與必要條件
    充分條件與必要條件充分條件與必要條件條件充分性判斷秒殺
  • 充分條件與必要條件
    充分條件與必要條件知識點一、命題定義可以判斷真假的語句叫命題(必須是陳述句)由題設和結論組成,常用小寫的拉丁字母,,,,……表示命題.2. ①若,稱是的充分條件,是的必要條件.②如果既有,又有,就記作,這時是的充分必要條件,稱是的充要條件.
  • 1.4.1充分條件與必要條件
    全國中小學公開課電視展示活動一等獎,河北省中小學學科教學評比一等獎,河北省教師省級培訓高中數學說課比賽一等獎,河北省優秀教育科研成果評選一等獎,邯鄲市高中青年數學教師優質課比賽一等獎,邯鄲市教學能手,邯鄲市教學標兵,邯鄲市高中數學優質課大賽一等獎。主持 「十二五」省級規劃課題、「十二五」市級規劃課題並結題。
  • 新高一數學新課預習教學講義:充分條件與必要條件
    理解充分條件、必要條件、充要條件的概念,掌握充分條件、必要條件、充要條件的判斷方法.3.掌握證明充要條件的一般方法.解題方法和技巧講解:充要條件的證明(1)充要條件的證明問題,關鍵是理清題意,認清條件與結論分別是什麼.
  • 高一高二高三複習:命題及其關係,充分條件與必要條件(可收藏)
    同學們,我們再來看一下第二節,第二節講的是命題及其關係,充分條件與必要條件。在這一節我們需要掌握四種命題及其關係四種命題分別是原命題,逆命題,否命題,逆否命題,同學們還要掌握住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在這節同學們還要掌握充分條件,必要條件與充分必要條件的概念,關於這一節,大家一定要詳細地掌握,為什麼呢?因為這一節在我們高考的時候是非常容易遇到的,大家為了能夠獲得一個好成績,也應該仔細仔細認認認真真的掌握。
  • 高中數學:命題及其關係和充分條件專題詳解,夯實基礎、突破考點
    清北助學團隊:由清華北大學子組成,致力於高中教育,每天分享高中提分秘籍,答題技巧,幫助高中生快速提分。高考對命題及其關係和充分條件、必要條件的考查找事以小題的形式來考查,由於知識載體,因此題目是有一定綜合性的,屬於中、低檔題。
  • 2021年高考數學必考考點之充分必要條件剖析
    01解讀2021年高考數學考點系列之該如何應對充分必要條件考點?2021年高考數學必考的考點之充分必要條件,我們通過講解簡單的概念,循循善誘引導學生從基礎抓起,然後再慢慢結合具體的實例引導學生從簡單到難一步步理解考點,最後給大家布置相關的作業,希望家長能夠監督學生認真完成哦。
  • 透析考研中充分條件、必要條件
    大家在複習時,是不是經常遇到必要條件、充分條件、充要條件呢,比如級數收斂的必要條件、函數極值的必要條件、函數極值的充分條件等等之類,那麼你能說出為什麼有的時候是必要條件,有的時候是充分條件,有時卻又是充要條件嗎?
  • 充分必要條件專題
    一、知識點回顧:1、充分條件、必要條件與充要條件的概念若p⇒q,則p是q的充分條件,q是p的必要條件
  • 關於充分條件、必要條件、充要條件的通俗解讀
    從事社會科學研究,理解社會問題,經常要對各種變量之間的相互關係,各種觀點的真偽進行判斷推理,這就需要研究者對必要條件、充分條件、充分必要條件(充要條件)這三個概念有非常清楚的認知,並能熟練運用。充分認識了以上三個實例中各個命題之間的關係,就能對充分條件、必要條件和充要條件有清晰的認知。二、充分條件在實例一中,條件A1、B1、C1、D1 與結論E1之間有如下三個關係:(1)只要A1、B1、C1、D1具備其中的任何一個,E1張三家有肉吃就必定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