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米煮到糜爛的廣東粥,滿足清晨人們,讓新的一天充滿回味

2020-12-17 美食小課堂知識

大家好,本期小編分享給大家的美食是廣東粥,廣東粥做法豐富多樣,大家千萬可不要眨眼,希望可以滿足大家的味蕾。

廣東粥

這次歐陽柏燕邀去金門誦詩,投宿的「金寶來大飯店」剛被廈門陸島酒店公司收購。大概是旅館剛賣掉,沒有了自助式早餐,改叫外賣,送至櫃檯供房客取用。第一天吃廣東粥配油條,粥內的配料甚豐,包括豬肝、肉丸、魚丸、雞蛋、魚片、蝦仁;問櫃檯,果然是買自「壽記」。可惜粥已經涼了,味道稍劣,湯亦幹故矣。

壽記在「邱良功母節孝坊」旁,那附近聚集了些風味小吃,如「永春」廣東粥、「和記」油條、「石坊腳」鹹粿、「蚵嗲之家」炸芝麻球、「文記」蚵仔大腸面線。

白靈注重養生,覺得早餐吃廣東粥太豐盛了,要求往後三天簡單點。真想勒他脖子。果然翌日起早點變成炸焦的蛋餅、寡餡的大菜包、無糖豆漿,吃一口就覺得人生乏味。

廣東粥最明顯的特色是將米煮到糜爛,煮的過程會將較大的米粒撈起,搗碎,再和大骨湯一起煮到稀爛,令米飯完全溶解於水中,是為「糜」。當顧客點食,舀起一瓢糜湯在小鍋中煮滾,加入新鮮的肉類、海鮮、內臟等料鼓猛火煮至翻滾,以臻鮮嫩香滑,再打一個蛋下去,起鍋前撒上油蔥酥、青蔥,謂生滾粥;多搭配油條或燒餅吃。粵式茶樓供應的粥多裝在砂鍋裡,餐車推到桌旁,掀蓋,蒸騰著熱氣。

若虞熬煮費時,米洗淨後用一點油泡半小時再煮,較易糜爛。金門的「廣東粥」普遍優於臺灣,臺灣的廣東粥多以連鎖店經營,所制其實不能叫「粥」,泡飯罷了。

我服兵役時在金門十八個月,後來又舊地重遊了幾次,「科記」是我在金門嘗的第一家廣東粥,店中最好吃的是油條;可油條並非他們自製,是附近油條專賣店買來的。大部分的旅遊指南多介紹這一家,可見一般旅遊指南常東抄西抄,缺乏實際考察的功夫。

「永春」的廣東粥是我最喜歡的,肉片柔滑,豬肝、魚丸、蝦仁、肉丸都鮮美,裡面還有一整顆蛋。我聽見老闆娘跟顧客談兩地早餐的差異:「臺灣人是燒餅包油條,金門人是油條包燒餅。」回到臺灣,不曉得去哪裡吃美味的廣東粥?

大清早就來「和記」買油條,想邊走邊吃。我並不知道地址,賣廣東粥的店家僅說在附近,遙指了一個方向。其實一點也不困難,清晨的空氣中飄散著油條的氣味,聞香尋味,準確來到排隊買油條的地方。老闆已經在換炸油,排隊的人龍忽然長了起來,堵住了道路。和記每天早晨五點開始營業,沒有招牌,一間非常不起眼的狹窄店面,卻是附近知名廣東粥店、早餐店固定買油條的地方。

我天生有很強的自我憐憫能力,植牙那段時間醫囑吃流質食物,遂每天買廣東粥吃,可能深深同情自己的遭遇,除了廣東粥,另吃了不少冰激凌、果汁、豆花和街頭所見的流質甜品。植牙工程結束,胖了好幾公斤。

廣東粥名目繁複,舉凡魚生粥、海鮮粥、及第粥、鮑魚雞絲粥、瑤柱白果粥、滑雞粥、牛肉粥、艇仔粥、皮蛋瘦肉粥、綠豆粥、菜心粥……艇仔粥內有牛肉、炸米粉絲、炸花生、魷魚須、豬皮絲等。及第粥的原料包括肉丸、豬粉腸、豬腰、豬肝。臺灣、金門的廣東粥帶著福建味:水量較少,儘量維持米粒外觀。我們通過轉喻,則粥底像舞臺,因材料而變化無窮,有豪奢有清貧,有俚俗有清雅,演出繁華或寂寞的各種故事。

廣東人在夏天另有一種「神仙粥」,也是熬煮幾小時至米粒幾近溶化,曰「明火白粥」,開鍋前放下腐皮、白果,熬好粥後移去鍋蓋,以洗淨的荷葉蓋嚴扣上十分鐘,白粥變成淺綠,宛如碧玉溶漿,荷香四溢。這跟《食憲鴻秘》所載不同,朱彝尊說神仙粥可治療初期感冒傷風:「糯米半合,生薑五大片,河水二碗,入砂鍋煮二滾,加入帶須蔥頭七八個,煮至米爛。入醋半小鍾,趁熱吃。或只吃粥湯,亦效。米以補之,蔥以散之,醋以收之,三合甚妙。」朱彝尊特別強調用水,「凡煮粥,用井水則香,用河水則淡而無味。然河水久宿煮粥,亦佳。」他用來煮粥的河水顯然放了幾夜。

幾次帶家人旅行澳門,品嘗過正宗廣東粥。「成記粥品」是澳門喝粥的老字號,卻是我較晚認識的吃食攤,頗有相見恨晚的慚愧。小小的攤位,有一隻大鍋,用柴燒煲粥底;一隻小鍋則用來煲熟配料。此攤專門賣粥,粥品甚豐富,都是一些在臺北常見的名稱,遺憾沒有任何一家及得上。成記非但粥好,白煮的魚皮、粉腸都很美味。

老闆阿龍,人稱「口水龍」,足見他的多話聞名如粥品,我站在攤前買粥,他的嘴巴像麻雀般嘰嘰喳喳說個不停。我加點一碗肉丸粥時,他老兄竟邊煮邊唱了起來。那肉丸使用兩成肥、八成瘦的豬肉,剁碎,調味,再摔打出彈性。有人說阿龍的肉丸粥天下第一。我離去時稱讚他煲粥真高明,「口水龍」毫不謙虛,猶碎碎念:「粥底求清不求稠,配料求精不求多。」這是我服膺的美學手段,單純,專情,綿軟,水火交融。

本期到這就結束了,感謝大家的閱讀,希望大家也分享自己知道的美食,讓大夥一起去感受美食。

相關焦點

  • 叫醒我的不是夢想,是廣東生滾粥
    早餐,更是一天中生活美學的開始人們走街串巷,聞香食味只為尋找廣東早餐的地道風味在這一份充滿儀式感的治癒系早餐中回想家人的口味與故鄉的記憶常有人說,一座城市中最簡單的幸福就藏在那充滿煙火氣息的早餐店中清晨的第一縷煙火喚醒了人們吃上一頓用心且美味的早餐像是擁有了一份小而確定的幸福廣東的清晨也是熱熱鬧鬧的大街小巷的早餐店裡
  • 教你煮「乾貝鮑魚粥」,喜歡廣東粥的各位別錯過哦!
    教你煮「乾貝鮑魚粥」,喜歡廣東粥的各位別錯過哦!乾貝鮑魚粥是小編家常做的粥,老婆和孩子們都很喜歡,所有食材都是家中的常備品,於是老婆一聲令下,小編趕緊領了食材進廚房準備去。滋補滑潤的乾貝鮑魚粥在煮的時候就香氣逼人呢~。喜歡廣東粥的朋友一定要來仔細看看,基本的學會了,就可以變化各式粥品哦~。以下是具體的做法:步驟一:米泡水一個鐘頭後瀝乾,照片中的量是一杯米的量。
  • 廣東僑鄉臺山人的家鄉味道:無需煲煮的「粥」
    粥中的上品「番薯粥」 李曉春 攝中新網江門11月25日電 題:廣東僑鄉臺山人的家鄉味道:無需煲煮的「粥」作者 李曉春 郭軍在廣東,人們熟知的皮蛋瘦肉粥、艇仔粥、豬雜粥在廣東臺山,有一款無需煲煮的粥,在普通百姓家的日常餐桌上每餐都可速成,當地人把它稱為「粥」。
  • 一天的小美好,從清晨的一碗熱粥開始,鹹蛋黃皮蛋瘦肉粥,超溫暖
    一天的小美好,從清晨的一碗熱粥開始,鹹蛋黃皮蛋瘦肉粥,超溫暖都說一日之計在於晨,每天早上都是一天中比較重要的時刻,早上睡到自然醒就會感覺到非常的幸福,這一天都會有一個比較不錯的心情,但是由於現在社會的這大環境,好像很少能有年輕人睡到自然醒,不能睡到自然醒那是生活所迫,但在忙碌的生活中
  • 廣東的生滾粥看似簡單,而其實是你不了解它的粥底
    廣東人喜歡喝粥,這是一種情懷,綿綿的情意,傳達著對生活熱愛。早上起來喝上一碗熱粥,不但可以清理一下腸胃,還能暖胃醒脾,一天的美好從這一刻開始。如果要吃宵夜,當必少不了喝上一碗夜粥,這個時候就叫做安胃安神,一天的精彩和辛勞落幕,喝完這一口,明天再繼續!
  • 一碗米油粥,背後竟然藏了這麼多知識點?
    即便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絕大多數電飯煲仍難以解決如何快速煮出米油粥的難題。而如今,美的找到了解決難題的鑰匙。傻瓜式操作,45分鐘一鍋米油粥米油粥之所以難做,因為其極其繁複的步驟,且需要恰到好處的火候。
  • 砂鍋粥、老火粥……廣東人到底有多愛喝粥?
    有人說,除了湯,廣東人最不能離開的就是粥了。廣式老火粥多用砂鍋,將食材和米水同時放入煲中,粥底煮滾之後轉為小火慢煲。和老火湯一樣,老火粥經過長時間的熬製,粥底綿密,米香濃醇。老火粥的代表是金銀雞粥,美食家唐魯孫都曾誇它:「清純味永,分外好吃。」
  • 有米油的粥比較好喝,粥煮出米油的方法
    小米1、煮粥前泡水現在大家都知道米中是有營養的,在清洗的過程中不宜搓洗,淘洗多次,這樣會使米中的營養流失,因此就有些人比較糾結要不要泡米了,怕營養流失。其實糧食浸泡這個過程是在清洗之後,也就是說在淘洗好了之後,加入適量的清水浸泡,後續這些清水並不會倒掉,而是直接拿來煮粥,這也就意味著即使糧食中有營養物質流失到清水中,也不影響什麼,因為後續這些營養物質也是要被食用的,而在煮粥之前把糧食泡水,讓糧食充分的吸收水分,這樣煮出來的粥比較容易軟爛,尤其是像糙米,紫米這些本來就比較不容易煮軟爛的糧食,在泡水3-4個小時之後再煮就比較容易煮軟爛了。
  • 北方人的稀飯和南方人的粥,廣東人對粥的堅持,是其他人比不了的
    但是廣東的粥不一樣,是用「煲」「熬」出來的,所以煮出來的米已經糊化,米和水是已經開始融合在一起的。北方的粥物料很豐富,會用薏米、銀耳、枸杞、黑豆、麥片等穀物一同熬製,營養豐富。但是在廣東人眼裡,就不太夠看了。
  • 「清粥」已過萬重山,一碗粥的萬種風情
    千百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已從文火熬製白粥的過程中體會到了中正平和的人生智慧。白粥的精華在於「米油」。粥熬好後,粥上面浮著一層細膩、黏稠、形如膏油的物質,中醫稱它為米油。關於米油的好處,許多中醫都有著述,清代藥學家趙學敏在《本草綱目拾遺》中強調:「米油滋陰,功勝於熟地。」
  • 廣東的粥到底有多好喝?看完這四種粥你就知道了!
    除了湯,廣東人最不能離開的就是粥了。可以說是愛粥如命,一天不喝一碗粥,都覺得這一天過的不夠完整。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粥更是被極度需要!一到冬天,不僅僅是廣東人,所有地方的人們都想吃上一些熱乎乎的美食,而味道鮮美又營養的粥類美食,就是廣東人日常最愛吃的一種美食,今天給大家介紹幾種廣東人最愛吃的幾種粥類美食!第一道是砂鍋粥。
  • 廣東人喝個粥也不簡單,花樣多到數不清,這「4碗粥」必須嘗嘗
    中國的粥文化歷史悠久,其中廣東粥在國內尤為有名,廣東粥種類繁多,一碗普通的粥,從大米的選擇,到粥底的烹飪,再到食材的選擇,都是細心細緻的。煮粥的食材沒有局限,可以是雞鴨等家禽,也可以是海鮮,還可以是藥材。廣東粥的種類多到數不清,今天就給大家介紹4碗最有名的。
  • 廣東地方傳統名吃:及第粥
    看到王府燈籠的考官忙戰戰兢兢地代作一篇呈上,肉販又高中。後來有人問肉販靠什麼高中,肉販答曰:「豬肉、豬肝、豬粉腸。」因此,後人便把用這三種材料熬的粥叫「及第粥」。三說說清朝時,廣東林召棠中狀元回鄉(今廣東湛江市吳川市吳陽鎮)拜祖,他每天都喜歡用豬肝、豬腰子和豬肚子煮粥而食。有一天,一位退居廣州的御史前來探訪林召棠,剛巧林狀元正在吃粥,連忙招呼老御史同吃。
  • 煮大米粥,先泡米還是直接煮?不少人做錯,難怪粥難喝,不粘不香
    煮大米粥,先泡米還是直接煮?不少人做錯,難怪粥難喝,不粘不香各位讀者朋友們好,感謝大家閱讀我分享的美食文章,經驗和大家一起共享,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內容是:『煮大米粥,先泡米還是直接煮?不少人做錯,難怪粥難喝,不粘不香,教你正確做法!
  • 跟著廣東人這樣喝粥就對了
    聰明的廣東人選擇把無窮的生活智慧都煮進冒著熱氣的粥裡一起來看看吧~↓↓↓艇仔粥一碗艇仔粥煩惱一掃而光艇仔粥深藏在廣東的小巷子裡也是一款隨處可見的家常美味能讓奔波歸來的人頓時沒了煩惱>煮好粥底後加入醃製好的豬肉、薑絲、小塊的皮蛋出鍋前再放入生菜絲、油條絲攪拌到粥底粘稠肉、蛋的香氣溢出富含更豐富胺基酸的皮蛋
  • 冬天早餐喝粥,養胃又暖身,教你3道廣東家常粥做法,一學就會!
    一、皮蛋瘦肉粥皮蛋瘦肉粥是廣東地區非常常見的早餐之一,每個買早餐的腸粉店都會有這道粥,大多數廣東家庭也會做這道粥,現在就教你詳細方法。主要材料有:大米,皮蛋,瘦肉,薑絲,鹽,蔥花皮蛋改刀切丁做法如下:1.先將大米淘洗乾淨,然後按照米水比例1:8倒入清水,煮到米粒開花即可。
  • 廣州:一碗贊到爆的廣東好粥有3個標準,讓粵菜師傅告訴你
    港式廣東粥與一般的粥/稀飯大不同,熬煮到米粒開花,融合成一鍋綿密又順滑的粥。一碗廣東粥,最重要的就是「粥底」。這是一個基本粥底的方子,粥底成功了就可以按喜好加入各種食材,比如牛肉粥,雞絲粥,蝦粥等,例如牛肉粥就先把牛肉醃製好,在等粥快煮好的時候下牛肉燙熟即可。只要掌握廣東粥做法關鍵,就能輕鬆做出美味的粥,也能夠變化出不同口味。
  • 令人引以為傲的廣東粥
    在廣東經常會用海鮮來熬煮粥為的就是讓螃蟹的鮮味能夠滲入其中,螃蟹海鮮粥就是其中代表。將螃蟹洗淨處理好後放入粥內加入薑絲去腥一起熬煮就完成了這份美味的螃蟹海鮮粥。最常見的廣東粥便是皮蛋瘦肉粥,將切好的瘦肉與洗淨的大米混合進行小火熬製,等到粥變得綿稠再加入打好的皮蛋大火快煮,這樣既保持了皮蛋的嫩滑更是達到了廣東粥綿稠感的追求。靠海的廣東省自然不會浪費海上資源,在煮粥的時候加上切成塊狀或條狀的鮮蝦,鮑魚,瑤柱等,再放入薑絲去除腥味,經,如此一碗豐盛的鮮蝦粥又怎能不招人喜歡。
  • 粥底火鍋,晶瑩綿滑的粥水吸收了肉類精華,讓火鍋底料也可以吃
    將肉類加入白粥一起烹煮是嶺南人的創舉,平凡樸素的白粥,加入肉類後,快速汆燙則口感爽滑,長時間燉煮則滋味豐厚。而經過長時間的研究,順德的廚師發現,用白粥當做鍋底拿來打火鍋,滋味豐厚,又符合廣東人怕上火溼熱的特點,於是粥底火鍋就此誕生。
  • 中國人煮的粥,日本人煮的粥,印度人煮的粥,為什麼差距那麼大?
    潮汕人的白糜,幾乎看不到米的顆粒,吃起來只有米香,入口即化,不需要咀嚼。搭配白糜的,是各種不同的下飯菜,小到生醃海鮮,大到價格不菲的滷鵝頭,在潮汕白糜的襯託下,所有下飯菜都會變得柔和美味。潮汕白糜潮汕位於廣東,以白糜聞名,而廣東不止只有白糜,還有海鮮粥。廣東的海鮮粥以鮮美為特色,放入粥裡的海鮮必須新鮮,必須質量好。可以是鮮美的海蝦,也可以是肥香的膏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