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一碗贊到爆的廣東好粥有3個標準,讓粵菜師傅告訴你

2020-12-20 愛美食的表哥

廣東人對「粥」情有獨鍾,一勺米、一瓢水、一把火,便可熬煮出一鍋濃鬱的好味道。這是屬於廣東人的智慧,也是粥可溫高級廚師吳子良的拿手廚藝。外婆熬煮的粥,散發著簡單濃鬱的米香味,這個香味,是吳子良童年幸福感的來源之一。已有27年廚師經歷的吳子良,對粵菜技藝諳熟於心。這次,他對自己下了一封「戰書」——把「一碗好粥」的標準立起來

廣東粥,吃米不見米。「見水不見米,非粥也;見米不見水,非粥也。必使水米融洽,柔膩如一,而後謂之粥。」

港式廣東粥與一般的粥/稀飯大不同,熬煮到米粒開花,融合成一鍋綿密又順滑的粥。一碗廣東粥,最重要的就是「粥底」。這是一個基本粥底的方子,粥底成功了就可以按喜好加入各種食材,比如牛肉粥,雞絲粥,蝦粥等,例如牛肉粥就先把牛肉醃製好,在等粥快煮好的時候下牛肉燙熟即可。只要掌握廣東粥做法關鍵,就能輕鬆做出美味的粥,也能夠變化出不同口味。

為此,吳子良下到田間地頭參與收割,先了解米的特性後再進行選米。

經過數百次的嘗試,吳子良反覆調整水與米的比例,創新運用油粘米、珍珠米等5種不同性質的米,終於搭配出了完美比例。

怎樣才能煲出一碗好粥?一是滾湯,讓大米粒粒翻滾;二是慢煲,從武火到文火煲上3小時,讓米與水盡情融合;三是靜靜放置。達到粥水交融、粒粒開花的粥,才能在吳子良的手上拿到出品「畢業證」。

清粥為底,可配以千百種食材。粥,儼然成為吳子良的靈感基底。

做法關鍵

先選對米,最好是長米,最道地當然是廣東米。

再決定米量:

半杯米=1碗飯=2碗稀飯=4碗廣東粥

1杯米=2碗飯=4碗稀飯=8碗廣東粥

1碗=普通的飯碗=250ml

再了解米粒開花的小秘訣:混了鹽油的生米冷凍過夜。也有聽說把生米用果汁機打碎再煮,也有白飯冷凍過再煮,這些也容易煮出米花粥。其實煮出道地廣東粥,不一定要用特別技巧,時間也是最好的方法。也可以煮不用任何秘方的,只需火候夠,一樣煮出綿滑廣東粥。只是上班族時間不夠,等不起啊。

米和水的(體積)比例為1:10 ~ 1:20之間,試幾次才能知道最適合你的米水比例,我用1:12。先將水煮滾再下米,不僅節省時間還能防止糊底。下米後,可在鍋中放一個陶或瓷的湯匙,增加鍋內的循環對流,防止糊底和溢鍋(我沒放也很少攪拌,用鑄鐵鍋不易糊底,但還是應該多攪拌讓粥濃稠)

熬煮前,將洗淨瀝乾的米拌入少許油(沙拉油/花生油/橄欖油/香油都可),靜置半小時以上(冰箱冷凍過夜更佳),以破壞米的表層組織,讓米粒很快能熬成糊。

科普一下常見的廣東粥:

艇仔粥

據說起源自以前廣州荔灣的水上小販,撐著艇仔(小艇)賣的粥,稱為「荔灣艇仔粥」。內有牛肉拌炸米粉絲碎、炸花生、魷魚絲或魷魚須、及豬皮絲等。

及第粥

據說以前有一書生落難,得人施捨一碗粥,內放有各式內臟等廚房雜碎。後書生高中狀元及第,故以及第命名此粥。原料包括肉丸,豬粉腸,豬潤與豬腰。

皮蛋鹹瘦肉粥

在大多數廣東粥店中常有的粥品,而多特別加入芫茜,被稱為下火粥。

鯇魚片粥

簡稱「魚片粥」,在廣東生滾粥中頗具盛名,除廚師以生滾方式煮成之外,也有人要求把鯇魚肉切成雙飛薄片(兩薄片中間輕微連在一起像蝴蝶似的)另外碟上,自行放進特別加熱的滾粥中,自己掌控生熟程度,再加進大量的薑絲、蔥絲和少許白胡椒粉,然後進食。

相關焦點

  • 廣東首個粵菜師傅工作室「開張」,第一講談粵菜文化與農家菜
    廣東首個粵菜師傅工作室在這裡正式啟動。當天下午,工作室進行了第一講,當地幾十位粵菜師傅前來「取經」,盛讚活動辦得好、免費學習機會難得。工作室的粵菜名師則表示,有些從化農莊的出品不輸廣州的大酒店,要互相學習,攜手把粵菜傳承發揚光大。
  • 「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廣州交流會啟動
    9月27日,廣州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市人社局等單位聯合舉辦的「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廣州交流會在廣州市青年文化宮啟動。交流會為期3個月,現場設置有「三項工程」項目技能展示交流區、服務諮詢區及文創集市等區域,分別圍繞工作成果、技能和產品、互動體驗、人才服務、要素對接等內容進行交流。
  • 如何成為專業的「粵菜師傅」? 八項考核標準出爐
    」專項考核首批八個標準出爐  羊城晚報訊 記者周聰報導:廣東燒味、客家點心、潮州滷味……你真的吃過正宗的粵菜嗎?近日,省人社廳鑑定中心以廣府菜、客家菜、潮汕菜等粵菜系列為重點,完成廣府風味菜烹飪等8個「粵菜師傅」專項考核標準。  同時,今年首批「粵菜師傅」還將持證上崗。記者從省人社廳了解到,今年年底前,按計劃將在廣州、梅州、潮州市組織首批「粵菜師傅」專項職業能力考評測試,對考評合格的,頒發粵菜師傅專項職業能力證書。
  • 廣東成立首家「粵菜師傅」產業學院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劉盾 通訊員 連燕純 彭玫)「我們承接了『粵菜師傅』工程的技能扶貧、學制培養、短期培訓等多項任務,『粵菜師傅』產業學院的成立真是『及時雨』。」廣州酒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培訓部經理李鴻朝介紹說,集團人員的技能培訓、學歷提升也有了自己的產業學院,訂單班、學徒制培養精準到崗,將有效縮減人才流轉的時間成本。
  • 廣東首家「粵菜師傅」產業學院成立
    廣東首家「粵菜師傅」產業學院成立金羊網  作者:崔文燦 彭玫  2020-08-01 將培養高素質、強技能、大潛力的複合型粵菜師傅專門人才
  • 粵菜師傅已經幫你想好了 廣東推出「粵菜師傅·幸福...
    粵菜師傅已經幫你想好了 廣東推出「粵菜師傅·幸福菜譜」金羊網  作者:周聰  2020-01-11 金雞報喜、笑口常開、添丁添財、榮華富貴、家肥屋潤、年年有餘、福壽雙全、春意盎然、金玉滿堂、團團圓圓
  • 粵菜大師:廣東老饕都要光碟的餐館,這個節目全整理好了
    看到上面這些美食的動圖,你有沒有食指大開的感覺?是不是光是看著,就能夠吃下整整一碗的白飯?在這樣的餐館裡,別說光碟了,大廳裡一定不止有絡繹不絕的客人,還有此起彼伏的「服務員!加菜!」真正讓人有光碟欲望的,不是隨隨便便泡的麥片,也不是糊成一團的剩菜剩飯。只有每一寸的食材都被廚師善待,才能收穫來自食客的珍惜。
  • 廣東首家「粵菜師傅」產業學院揭牌,學生「入學即就業」
    8月1日,由廣東省外語藝術職業學院、廣東省貿易職業技術學校與廣東省餐飲技師協會聯合多家廣東餐飲知名企業合作建立的廣東首家「粵菜師傅」產業學院正式揭牌,將以產業需求為導向,為粵菜產業建設高標準培訓基地,培養複合型粵菜產業專門人才。
  • 廣東首家粵菜師傅產業學院成立
    羊城晚報訊 崔文燦、通訊員彭玫報導:8月1日,廣東省首家「粵菜師傅」產業學院於廣東省外語藝術職業學院花都校區成立,將致力於打造「粵菜師傅」人才培養高地,築起大灣區「粵菜師傅」人才蓄水池,對「粵菜師傅」工程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粵菜師傅」產業學院由廣東省外語藝術職業學院、廣東省貿易職業技術學校,聯合廣東省餐飲技師協會以及多家廣東餐飲知名企業合作建立。
  • 從貧困戶到特色粥店老闆 參加「粵菜師傅」培訓班後,盧金花的人生...
    早年間,她在扶貧工作組的幫扶下,在大新縣城桃源路開了一間水果店,但由於經營不善,生意一直都不太好,於2019年年初結業。得知盧金花水果店結業的消息後,當地社區扶貧工作組又找到她,勸說她參加省際「粵菜師傅」技能扶貧項目,到廣東臺山參加「粵菜師傅」培訓學習。盧金花馬上響應,報名參加。事實上,在水果店結業後,盧金花一直在為做什麼而糾結。
  • 團廣州市委等在畢節建立「粵菜師傅」培訓基地
    ,設有「粵菜文化展示室」「嶺南集團粵菜烹飪實訓室」「嶺南集團廣式點心實訓室」「嶺南集團『粵菜師傅』模擬餐廳」「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青年創業孵化基地)以及「粵菜師傅廣州酒家班實訓室」等六大實訓室。「粵菜文化展示室」內「粵菜文化長廊」六大實訓室實景還原「粵菜文化」輸出「粵式標準」講好「粵味故事」六大實訓室中,「粵菜文化展示室」通過實物家具擺放、菜品模型復原等方式,布置了獨具特色的嶺南茶具、八仙桌、南越王宴、廣式點心,展示了粵菜溯源、材料
  • 廣州酒家:培養「工匠精神」粵菜人才
    如今,廣州酒家在廣東梅州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設立「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為當地貧困地區脫貧致富、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支撐。培育粵菜人才作為己任「廣州酒家粵菜的傳承到我們已經第6代了,而現在我們通過設立『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繼續培養粵菜人才,讓我們的菜式既能繼承傳統標準,也會在傳統基礎上進行創新。」
  • 廣州上演美味巔峰對決,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粵菜師傅」技能大賽...
    今明兩天,來自廣東21個地市及香港、澳門共23個城市地區的名廚雲集羊城競技,共同角逐「粵菜廚王」「粵菜新秀」和「粵菜精品」。競技23個城市地區名廚同臺比拼3項賽事食在廣州、味在潮州。粵菜分為廣府菜、潮州菜和客家菜。
  • 團廣州市委廣州共青團聯合嶺南集團等企業 在畢節建立「粵菜師傅...
    ,廣州工青婦積極推進「廣東技工、粵菜師傅、南粵家政」三大工程。廣式點心實訓室」「模擬餐廳」「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青年創業孵化基地)以及「粵菜師傅廣州酒家班實訓室」等六大實訓室,依託「粵菜師傅——嶺南班(中技班、高職班)」「粵菜師傅——廣州酒家班」三個合作辦學班,通過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定向培養,探索建立「校—企—團」三方聯動、優勢互補的「一條龍」合作模式。
  • 粵菜師傅∣林中文:冼沙魚丸變「妃子笑」,讓莞味年輕有活力
    你咬一口就知道它只是長著荔枝的外表:脆米入口是炸物特有的香,包裹著裡面彈牙鮮甜的魚肉餡,哇,還會爆汁!淡淡的麻辣味湯汁盈滿口腔。這一道名為「妃子笑」的美食確實能讓食客會心一笑!這是粵菜廚師林中文根據東莞冼沙魚丸開發的新菜,他說:「年輕人不像老一輩,追求口味清淡。
  • 好師傅打擂臺,烹製粵菜盛宴
    《粵菜好師傅》開機,蔡瀾、莊臣攜手李艾、戴軍加盟 近日,由廣東廣播電視臺主辦、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擔任指導單位、廣東衛視原創打造的文化美食綜藝節目《粵菜好師傅》在廣州開機錄製。
  • 在廣東人眼中,那最樸素的粥粉面飯,似乎更像四大發明一樣存在
    早幾年有部在粵港地區很熱的動漫電影《麥兜故事》,裡面有一幕很多廣東人看了都會會心一笑: Miss Chan問麥兜小朋友:中國四大發明系咩啊(是什麼)?麥兜答:粥粉面飯。MissChan:唉,算你嘴啦(算你答對了)。粵菜起源於珠江出海口衝刷出來的那片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背山面海,這一帶山珍海味物產豐富。
  • 粵菜師傅克「食」艱擦亮名片 廣州餐飲業復甦率領跑一線城市
    16日,廣州市舉行第157場疫情防控新聞通氣會,相關負責人介紹了「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大工程羊城行動推進情況及特色亮點。此外,今年廣州將發放2萬張家政「安心服務證」。粵菜師傅打造「百廚百店」特色產品「食在廣州」是一張亮麗的城市名片。2018年以來,廣州大力開展「粵菜師傅」工程,在打造嶺南文化品牌的同時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
  • 廣州白雲區粵菜師傅飲食文化推廣基地在這家酒樓揭牌
    據介紹,白雲區「粵菜師傅」工程啟動以來,充分發揮轄內廣州市輕工技師學院、廣州白雲行知職業技術學校、廣州市白雲工商技師學院3所省級培訓基地作用,協同白雲區供銷聯社,研發了米崗火龍果、沙田檸檬、雄偉楊桃等特色系列菜品,含熱涼菜、湯品、甜飲品等40款,舉辦了推廣會、交流培訓、烹飪技藝展示等系列活動,並結合「一村一品」產業推廣,擴大特色菜影響力,帶動鄉村美食旅遊。
  • 「粵菜師傅」架起創業「彩虹橋」
    編者按粵菜師傅添好味,美好生活在手中。2018年以來,廣東大力推進「粵菜師傅」工程,在傳承粵菜文化的同時,有效促進城鄉勞動者實現技能就業和脫貧致富。作為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富民工程,「粵菜師傅」工程著眼於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支撐高質量發展,兩年多來累計培訓約5萬人次,帶動約16萬人實現就業創業。從今天起,南方日報推出「粵菜師傅 美好生活」系列報導,發掘粵菜師傅就業創業的追夢故事,展現廣東各地紮實推進「粵菜師傅」工程的火熱場景,透視「粵菜師傅」工程背後走向全面小康的廣東步伐。敬請垂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