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森塔爾效應:越被看好,發展越好

2020-12-15 36kr

編者按:本文來源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 旺仔九號,36氪經授權發布。

很多產品人對心理學都很感興趣,認為生活中、產品中處處皆有心理學。

但去學習心理知識的時候又會發現——很多經典名著如《夢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論》、《自卑與超越》等距離當下太過遙遠,裡面所講到的各種理論聽起很高深,不是那麼容易理解,也難以運用到實踐當中。

但我想說的是,心理學離我們並不遙遠,當下熱門的網際網路產品中就蘊含著大量的心理學知識。

所以,我打算撰寫一檔系列專欄,取名曰「聊聊產品中的心理學」,以接地氣的方式去解讀心理學中的那些複雜理論;同時輔以當下網際網路的案例去幫助小夥伴們理解和吸收,從而將其更好地運用到實踐當中。

今天所講的理論是:羅森塔爾效應。

一、趣味解析

「羅森塔爾效應」又叫「皮格馬利翁效應」:

在古希臘有位年輕的國王叫皮格馬利翁,他讓工匠精心雕刻一具美輪美奐的少女石像。

這位國王特別喜愛這具石像,放在身邊每天含情脈脈的注視著,時間長了這具少女石像竟然活了起來。

當然,這是神話故事。

而現實中也發生了類似的事情:

1968年,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到美國的一所小學裡隨機選出了一些學生,然後鄭重其事地告訴全校師生:相較於其它學生,這部分學生更有潛力和能力,將來肯定更為優秀。

過了8個月之後,羅森塔爾再次到這所學校裡調研發現,相較於普通學生,被選中的那些學生在過去的時間裡學習成績進步更快、性格上更為活潑開朗、與老師的關係也更為親密。

這個效應說明,當你以積極的期望去對待一件事物時,這件事物本身也會朝著越來越積極的方向發展。

這個效應聽起來有些遙遠,那麼它是如何如何在網際網路產品中進行運用的呢?

二、網際網路案例

1.傳奇遊戲

「傳奇」是第一款在國內流行起來的大型網遊,跟我年齡差不多的90後男生應該都有玩過;當年放學之後和小夥伴們一起衝進網吧「徵戰沙巴克」的場景,我到現在都還歷歷在目。

話說前段時間,我剛好與一位做遊戲策劃的朋友聊天。

他告訴我,他們遊戲裡的極品裝備都是通過寶箱爆出來的,每個寶箱折合人民幣大概要100多塊錢。最初,很多玩家都不願意花費這麼高的錢去開寶箱;後來,他採用了一種策略讓開寶箱的玩家數量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這個策略中就很好地利用了「羅森塔爾效應」:

起初玩家開寶箱都是一個人默默地開啟,獲得了裝備了也是一個人興奮。

他將這個過程改為,當一個玩家開寶箱的時候,系統會通知整個幫會裡的人,然後大家會集合起來觀看這名玩家開寶箱。

而且,在爆出極品道具之後,全服都會發公告、其他玩家也都紛紛表示祝賀(當然其中有部分是託兒)。

相較於單純的開寶箱,第二種方式讓開寶箱的玩家獲得了極大的關注度和心理滿足感;並且周圍人都認為他開出了極品道具,這給他帶來了較高的心理預期,覺得必須要開出極品道具,有了這種心理後,他就會不停購買新的寶箱。

而這也就達到了遊戲策劃者的目的,並且是對羅森塔爾效應很好的應用,別人都認為你行的時候,你也就一定行嘛。

2. 鬥魚直播 & 映客直播

無聊的時候,我會打開「鬥魚網站」看看遊戲直播。時間長了,我就發現直播差不多的內容,有些主播的收入就是要比其他主播高一些,背後的原因就是這部分收入高的主播很好地利用了「羅森塔爾效應」。

打開鬥魚網站後,如果我隨機進入一個直播間,這個時候我與主播的關係,其實只是主播與內容觀看者的關係,普通主播大多沉默寡言地專注於玩遊戲,時間長了我也就默默離開了。

而優秀的主播則會不停與觀看者進行互動,不僅回應你的問題、而且還會與你簡單的聊天,這個時候仿佛就是在告訴你:你看,我注意到你了!我們已經是朋友關係了。

如果只是路人關係,我完全可以不用贈送任何禮物。但一旦我們之間是朋友關係了,我每次看到朋友那麼賣力的直播,我不贈送禮物怎麼好意思呢?

所以,主播提升自己收入的一個有效辦法就是:多與直播間的觀眾進行互動,讓他們感到自己是受到關注的,把他們當作你的朋友看待,積極讚揚他們的行為,他們就真的會打賞給你更多的禮物。

3. 網易雲音樂 & bilibili視頻

網易雲的月活已經過億,你會發現每年年底網易雲音樂都會給你發送一份總結報告,內容大概是這樣的:在過去的一年裡,你一共在雲村聽了3300首歌曲,你聽的最多的歌曲是《晴天》,這首歌你一共聽了1000次,你最喜愛的十首歌曲是……

這段總結用數據化的方式很好地暗示了「你對網易雲音樂」的忠誠度,用「羅森塔爾效應」翻譯之後是什麼意思呢?

在過去的一年時間裡,你與網易雲音樂共同度過了大量的時間,我們給你提供了如此多的內容,你對網易雲音樂是很忠誠的,你要繼續忠誠下去喲,別去使用 QQ、酷狗之類的。

另一個例子是B站。

現在,很多視頻網站都有彈幕。但因為這些彈幕質量普遍不高,我一般都是不看的,而只有一個網站除外,就是嗶哩嗶哩(bilibili)。

相較於其它網站,嗶哩嗶哩的彈幕氛圍可謂出奇的好,在其它網站上,是人是鬼都可以隨便發彈幕;而在嗶哩嗶哩上,只有通過嚴格考試的會員才可以發彈幕,我當時是花了半個小時查詢了很多資料才通過考試的。

當時嚴格的考試給了我兩重暗示:

好了,這次的介紹就到這裡。

留下的思考題是:如何在你的產品中運用羅森塔爾效應?

相關焦點

  • 孩子越誇越好,越罵越糟?「羅森塔爾效應」告訴你,父母別忽視了
    相信每個人教育孩子自有自己的道理,但是父母們常常會疑惑一個問題,那就是孩子是越誇越好,越罵越糟嗎?今天就讓「羅森塔爾效應」告訴你,父母也別再忽視了。>「羅森塔爾效應」這一理論是由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提出來的,大意指的是期望和展能夠產生奇蹟,也就是說期望者通過一種強烈的心理暗示,可以使被期望者的行為做法達到他的預期要求。
  • 孩子越誇越好,越罵越糟?「羅森塔爾效應」的影響,父母不能忽視
    導讀:孩子越誇越好,越罵越糟?「羅森塔爾效應」的影響,父母不能忽視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越誇越好,越罵越糟?「羅森塔爾效應」的影響,父母不能忽視!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越誇越優秀,越罵越叛逆,羅森塔爾效應: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
    導讀:孩子越誇越優秀,越罵越叛逆,羅森塔爾效應: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越誇越優秀,越罵越叛逆,羅森塔爾效應: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羅森塔爾效應
    羅森塔爾效應羅森塔爾效應,亦稱「皮格馬利翁效應」、「人際期望效應」,是一種社會心理效應,指的是教師對學生的殷切希望能戲劇性地收到預期效果的現象。由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L.雅各布森於1968年通過實驗發現。一般而言,這種效應主要是因為教師對高成就者和低成就者分別期望著不同的行為,並以不同的方式對待他們,從而維持了他們原有的行為模式。實驗過程1968年的一天,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L.雅各布森來到一所小學,說要進行7項實驗。他們從一至六年級各選了3個班,對這18個班的學生進行了「未來發展趨勢測驗」。
  • 孩子越努力成績越差?了解「羅森塔爾效應」,幫助孩子獲得進步
    相信每個人身邊都會有很勤奮,但是越努力成績越差的同學可當你覺得孩子不行,一味在否認他們的時候,就會發現孩子越來越差,這就是心理學中的"羅森塔爾效應",也叫"皮格馬利翁"。
  • 公務員考試常識積累:什麼是羅森塔爾效應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常識相關考點是什麼是羅森塔爾效應。  什麼是羅森塔爾效應  羅森塔爾效應,亦稱「皮格馬利翁效應(Pygmalion Effect)」、「人際期望效應」,是一種社會心理效應。  原理是人們基於對某種情境的知覺而形成的期望或預言,會使該情境產生適應這一期望或預言的效應。
  • 每日分享之羅森塔爾效應
    羅森塔爾效應是羅森塔爾做的實驗得出的結論,指的是老師對學生的殷切希望能戲劇性地收到預期效果的現象。這個效應也同樣啟示著家長們,適當的誇獎可以讓小朋友更有動力學習。什麼是羅森塔爾效應什麼是羅森塔爾效應?對於這個名詞大家不是很了解,其實它指的是當教師對一個學生的期待值很高時,這個學生往往會受到影響而達到預期效果。 1968年,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L.雅各布森來到一所小學,進行了7項實驗。
  • 羅森塔爾效應與孩子的成長
    所謂羅森塔爾效應是指:我們的熱切期望會使我們期望的人達到我們的要求,心理學`中把這種現象叫做羅森塔爾現象。羅森塔爾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作過這樣一個實驗:他來到一座小學從一至六年級中胡亂挑了十八位學生,並給代課老師強調道「名單上的孩子將來更有發展空間」令教師驚訝的是,這十八名學生大都不優秀有的還學的很差。但因羅森塔爾聲望太高,沒有人懷疑他的眼光。
  • 孩子越罵越叛逆?「羅森塔爾效應」告訴你: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
    因此,好多家長都感覺對孩子管教越多,越適得其反,不怎麼管教的,孩子反而越長越優秀。那麼,為什麼孩子越罵越叛逆呢?「羅森塔爾效應」告訴你: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神奇的「羅森塔爾效應」,讓孩子進步非凡「羅森塔爾效應」,也叫作皮格馬利翁效應(或譯為「畢馬龍效應」)、「期待效應」。它是由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格布森在小學教學上通過驗證提出的,主要指人們基於對某種情境的知覺而形成的期望或預言,進而使該情境產生適應這一期望或預言的效應。
  • 孩子越罵越叛逆?「羅森塔爾效應」告訴你: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
    很多家長會有這樣的感受,自己整天嚴管孩子,但越罵孩子越叛逆。而身邊其他家長,不怎麼管孩子,只是偶爾讚美孩子幾句,孩子就乖巧聽話,讓人特別省心。因此,好多家長都感覺對孩子管教越多,越適得其反,不怎麼管教的,孩子反而越長越優秀。那麼,為什麼孩子越罵越叛逆呢?「羅森塔爾效應」告訴你: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
  • 羅森塔爾效應給我們家長的啟示
    一、羅森塔爾效應簡介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心理學上一個非常著名的理論。大凡當過老師的都知道,也一定還記得心理學中有那個著名的效應——羅森塔爾效應。羅森塔爾效應,亦稱「皮格馬利翁效應」、「人際期望效應」,是一種社會心理效應,指的是教師對學生的殷切希望能戲劇性地收到預期效果的現象。由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L.雅各布森於1968年通過實驗發現。
  • 羅森塔爾效應 | 相信,是最大的動力
    「羅森塔爾效應」又稱為「皮格馬利翁效應」,是指人的情感和觀念,會不同程度地受到他人潛意識作用的影響。
  • 職場效應之:刻板效應、羅森塔爾效應、權威效應
    刻板效應——我們與別人還沒進行實質性的交往,就對他們產生了固有的看法。職場刻板效應:職場中至少有2個表現;第一,如果我們看到某個人比較沉默,我們可能認為他是個城府比較深的人。這些都是刻板映像,但這其實都很影響我們個人在職場的發展,我們需要「眼見為實」以及「拓展認知」,不能僅憑自己的刻板映像就去判斷一個人,或者一件事情。
  • 全恩說教育:應用羅森塔爾效應
    今天我給大家分享的案例是,應用羅森塔爾效應將孩子培養成一個優秀這種企盼將美好的願望變成現實的心理,在心理學上稱為「期待效應」。它表明: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成功,但是能不能成功,取決於周圍的人能不能像對待成功人士那樣愛他、期望他、教育他。羅森塔爾效應告訴我們,對一個人傳遞積極的期望,就會使他進步得更快,發展得更好;反之,向一個人傳遞消極的「期望」則會使他自暴自棄,放棄努力。
  • 心理學經典與證券投資——羅森塔爾效應
    今天就向大家介紹,十大著名理論之羅森塔爾效應。羅森塔爾效應羅森塔爾效應又稱期待效應,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格布森在小學教學上予以驗證提出。暗示在本質上,是人的情感和觀念,會不同程度地受到別人下意識的影響。人們會不自覺地接受自己喜歡、欽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響和暗示。而這種暗示,正是讓你夢想成真的基石之一。
  • 運用羅森塔爾效應,讓他們自信滿滿
    運用羅森塔爾效應,讓他們自信滿滿。有了自信之後孩子才會膽子大,才不會過多的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才能勇敢的展現自己。☆了解羅森塔爾效應→羅森塔爾在心理學上的體現←羅森塔爾效應指的是老師對學生的教育、態度能受到超乎預期的結果。
  • 羅森塔爾效應——你是最棒的!
    其實,「羅森塔爾效應」是賞識教育的理論基礎,其理論價值遠遠沒有得到老師們的普遍重視。從這個期望效應中我們可以獲得一點啟示,那就是老師應給予學生更多的鼓勵與期望,還應該把這種效應用於學生身上。老師要讓學生對自己增強自信心,對自己的人生前途更充滿希望。在教學實際中,用對待聰明學生的態度方法對待所有的學生,多給他們一些積極的期待,學生將會越來越聰明。
  • 羅森塔爾效應例談
    據說伊藤兩歲時,她媽媽哄她睡覺時就唸叨:『能打敗中國女乒的只有你……"這是羅森塔爾效應的又一例證。所以,學校每次考試都公布分數的做法,就有違羅森塔爾效應這一心理學規律的。也不利於學生樹立自信心。長此以往,學校還是多數孩子的樂園嗎?請正在從事教育工作的同行記住:未來的錢學森、鄧稼先、袁隆平、屠呦呦……就在你們校你的班中。
  • 什麼是心理上的羅森塔爾效應和超限效應
    什麼是心理上的羅森塔爾效應?在班級裡隨便走了一趟,然後在上面圈出了幾個名字,並且告訴他們這幾個孩子智商很高,以後絕對會有大有作為,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教授又來到這所中學,他發現那幾個被選出的學生真的成為了佼佼者,由於這種對於家長的期待產生的積極效應,便叫做羅森塔爾效應,在小學低年級的小孩當中更容易產生,所以在班級裡,老師可以應用這樣的方法來鼓勵那些差生,私底下和他們友好的進行溝通交流,告訴他們你們其實並不差
  • 太難我學不會,孩子自我放棄怎麼辦,不妨嘗試「羅森塔爾效應」
    我就跟她說'你彈鋼琴進步很快,我相信接下來你一定能夠做得更好,我很看好你。'"我說了一句:"相信的力量。"鋼琴老師說:"對,就是相信和期望的力量,你給予孩子多大的期望,孩子就能給予你相應的回饋,這其實是有科學依據的,這在心理學上叫'羅森塔爾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