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分享之羅森塔爾效應

2020-12-15 佳興讀書會

羅森塔爾效應是羅森塔爾做的實驗得出的結論,指的是老師對學生的殷切希望能戲劇性地收到預期效果的現象。這個效應也同樣啟示著家長們,適當的誇獎可以讓小朋友更有動力學習。

什麼是羅森塔爾效應

什麼是羅森塔爾效應?對於這個名詞大家不是很了解,其實它指的是當教師對一個學生的期待值很高時,這個學生往往會受到影響而達到預期效果。 1968年,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L.雅各布森來到一所小學,進行了7項實驗。 他們從一至六年級各選了3個班,對這18個班的學生進行了「未來發展趨勢測驗」。之後,羅森塔爾以讚許的口吻將一份「最有發展前途者」的名單交給了校長和相關老師,並叮囑他們務必要保密,以免影響實驗的正確性。其實,羅森塔爾名單上的學生是隨便挑選出來的。8個月後,羅森塔爾和助手們對那18個班級的學生進行複試,結果讓人意外,因為凡是上了名單的學生,每一個成績有了較大的進步,而且性格活潑開朗,自信心強,求知慾旺盛,更樂於和別人打交道。 以此類推,這種效應在另一面同樣是有效果的。比如你本來穿了一件自認為是很好看的鞋子去上班,結果好幾個同事都說不好看。當第一個同事說的時候,你可能還覺得只是她的個人看法,但是說的人多了你就慢慢開始懷疑自己的判斷力和審美眼光了。於是到了下班後,你回家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鞋子換下來,並且決定再也不穿它去上班了。總而言之,這種效應其實是一種心理暗示。

羅森塔爾效應的教育啟示

羅森塔爾效應,即人際期望效應給我們同樣帶來啟示,也就是要給人鼓勵。比如家長要給孩子鼓勵,這也是羅森塔爾效應的教育啟示。 在親子教育上,羅森塔爾效應提示我們,鼓勵式教育遠優於「棍棒教育」,你認為自己的孩子是聰明的、優秀的,他/她就會成為聰明、優秀的孩子,因為在這個過程中,你會關注自己的孩子,會給予孩子更多的情感和讚揚。同時心理學研究表明,成功來自於信任、期待,來自於讚揚,來自於母愛/父愛。當然,這種信任和期待應當是積極、現實的,而不是盲目的。

除了親子教育上,在學校裡,羅森塔爾效應是同樣有效。老師對學生抱有期望,而且有意無意地通過態度、表情、體諒和給予更多提問、輔導、讚許等行為方式,將隱含的期望傳遞給這些學生,學生則給老師以積極的反饋。這種反饋又激起老師更大的教育熱情,維持其原有期望,並對這些學生給予更多關照。如此循環往復,以致這些學生的智力、學業成績以及社會行為朝著教師期望的方向靠攏,使期望成為現實。

羅森塔爾期望效應

羅森塔爾期望效應,即由於老師對學生的期望,其暗示會傳達給學生,學生會受到鼓勵從而達到老師的期望值。這個效應同時也給家長帶來了教育啟示,如果家長們依舊不能很好的理解,下面小編就將幾個關於羅森塔爾期望效應的事例。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經做過實驗。他把一群小老鼠一分為二,把A群交給一個實驗員說這一群特別聰明的老鼠。他把B群老鼠交給另外一名實驗員,告訴他這是智力普通的老鼠。兩個實驗員分別對這兩群老鼠進行訓練。一段時間後,羅森塔爾教授讓這兩群老鼠穿越迷宮,結果發現,A群老鼠比B群老鼠聰明得多,都先跑出去了。其實,羅森塔爾教授對這兩群老鼠的分組是隨機的。當實驗員認為這群老鼠特別聰明時,他就用對待聰明老鼠的方法進行訓練。反之,另一個實驗員用對待笨老鼠的辦法訓練。

羅森塔爾效應的管理啟示下屬就會積極

一個成功的管理者,應該充分運用羅森塔爾效應。這就要求,管理者對下屬要投入感情和期望,進行特別的誘導,使他們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例如,管理者在布置某項工作時,應該對下屬如是說,「我相信你一定能辦好」、「你們能夠勝任這工作」等。如此一來,下屬就會積極向你的期待邁進,自身的能力也會很快有所進步。

相關焦點

  • 羅森塔爾效應
    羅森塔爾效應羅森塔爾效應,亦稱「皮格馬利翁效應」、「人際期望效應」,是一種社會心理效應,指的是教師對學生的殷切希望能戲劇性地收到預期效果的現象。由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L.雅各布森於1968年通過實驗發現。一般而言,這種效應主要是因為教師對高成就者和低成就者分別期望著不同的行為,並以不同的方式對待他們,從而維持了他們原有的行為模式。實驗過程1968年的一天,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L.雅各布森來到一所小學,說要進行7項實驗。他們從一至六年級各選了3個班,對這18個班的學生進行了「未來發展趨勢測驗」。
  • 羅森塔爾效應給我們家長的啟示
    一、羅森塔爾效應簡介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心理學上一個非常著名的理論。大凡當過老師的都知道,也一定還記得心理學中有那個著名的效應——羅森塔爾效應。羅森塔爾效應,亦稱「皮格馬利翁效應」、「人際期望效應」,是一種社會心理效應,指的是教師對學生的殷切希望能戲劇性地收到預期效果的現象。由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L.雅各布森於1968年通過實驗發現。
  • 聊聊產品中的心理學之「羅森塔爾效應」
    羅森塔爾效應指的是當你以積極的期望去對待一件事物時,這件事物本身也會朝著越來越積極的方向發展。本文就結合案例來看看,在哪些產品中應用了羅森塔爾效應。很多產品人對心理學都很感興趣,認為生活中、產品中處處皆有心理學。
  • 職場效應之:刻板效應、羅森塔爾效應、權威效應
    刻板效應——我們與別人還沒進行實質性的交往,就對他們產生了固有的看法。職場刻板效應:職場中至少有2個表現;第一,如果我們看到某個人比較沉默,我們可能認為他是個城府比較深的人。羅森塔爾效應——你期望什麼,你就會得到什麼職場羅森塔爾效應:這個效應告訴我們,你對自己或者別人期望什麼,別人收到積極的期望,他們就會發展得更好,最後更加接近你期待的樣子,如果你對別人予以否定,傳遞負能量,最後可能影響別人的發揮,讓別人自暴自棄。
  • 全恩說教育:應用羅森塔爾效應
    今天我給大家分享的案例是,應用羅森塔爾效應將孩子培養成一個優秀、卓越的人。這種企盼將美好的願望變成現實的心理,在心理學上稱為「期待效應」。它表明: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成功,但是能不能成功,取決於周圍的人能不能像對待成功人士那樣愛他、期望他、教育他。羅森塔爾效應告訴我們,對一個人傳遞積極的期望,就會使他進步得更快,發展得更好;反之,向一個人傳遞消極的「期望」則會使他自暴自棄,放棄努力。
  • 從心理學角度解析《小男孩》:探究「羅森塔爾效應」對孩子的意義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美國電影《小男孩》以二戰時期為背景,講述一個8歲的美國小男孩因愛的信念戰勝生活困難的故事。從心理學角度看,《小男孩》中爸爸對兒子的安慰是"羅森塔爾效應"一個十分成功的案例。在他人看來,只有爸爸一個人的安慰難以撼動孩子的整個人生,但是爸爸無私的愛和信念內化為了孩子心中積極的想法,這份小小的期待變為孩子成長的"助推器"。
  • 心理學經典與證券投資——羅森塔爾效應
    今天就向大家介紹,十大著名理論之羅森塔爾效應。羅森塔爾效應羅森塔爾效應又稱期待效應,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格布森在小學教學上予以驗證提出。暗示在本質上,是人的情感和觀念,會不同程度地受到別人下意識的影響。人們會不自覺地接受自己喜歡、欽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響和暗示。而這種暗示,正是讓你夢想成真的基石之一。
  • 羅森塔爾效應與孩子的成長
    所謂羅森塔爾效應是指:我們的熱切期望會使我們期望的人達到我們的要求,心理學`中把這種現象叫做羅森塔爾現象。羅森塔爾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作過這樣一個實驗:他來到一座小學從一至六年級中胡亂挑了十八位學生,並給代課老師強調道「名單上的孩子將來更有發展空間」令教師驚訝的是,這十八名學生大都不優秀有的還學的很差。但因羅森塔爾聲望太高,沒有人懷疑他的眼光。
  • 羅森塔爾效應 | 相信,是最大的動力
    「羅森塔爾效應」又稱為「皮格馬利翁效應」,是指人的情感和觀念,會不同程度地受到他人潛意識作用的影響。
  • 羅森塔爾效應例談
    據說伊藤兩歲時,她媽媽哄她睡覺時就唸叨:『能打敗中國女乒的只有你……"這是羅森塔爾效應的又一例證。所以,學校每次考試都公布分數的做法,就有違羅森塔爾效應這一心理學規律的。也不利於學生樹立自信心。長此以往,學校還是多數孩子的樂園嗎?請正在從事教育工作的同行記住:未來的錢學森、鄧稼先、袁隆平、屠呦呦……就在你們校你的班中。
  • 什麼是心理上的羅森塔爾效應和超限效應
    什麼是心理上的羅森塔爾效應?在班級裡隨便走了一趟,然後在上面圈出了幾個名字,並且告訴他們這幾個孩子智商很高,以後絕對會有大有作為,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教授又來到這所中學,他發現那幾個被選出的學生真的成為了佼佼者,由於這種對於家長的期待產生的積極效應,便叫做羅森塔爾效應,在小學低年級的小孩當中更容易產生,所以在班級裡,老師可以應用這樣的方法來鼓勵那些差生,私底下和他們友好的進行溝通交流,告訴他們你們其實並不差
  • 羅森塔爾效應——你是最棒的!
    其實,「羅森塔爾效應」是賞識教育的理論基礎,其理論價值遠遠沒有得到老師們的普遍重視。從這個期望效應中我們可以獲得一點啟示,那就是老師應給予學生更多的鼓勵與期望,還應該把這種效應用於學生身上。老師要讓學生對自己增強自信心,對自己的人生前途更充滿希望。在教學實際中,用對待聰明學生的態度方法對待所有的學生,多給他們一些積極的期待,學生將會越來越聰明。
  • 公務員考試常識積累:什麼是羅森塔爾效應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常識相關考點是什麼是羅森塔爾效應。  什麼是羅森塔爾效應  羅森塔爾效應,亦稱「皮格馬利翁效應(Pygmalion Effect)」、「人際期望效應」,是一種社會心理效應。  原理是人們基於對某種情境的知覺而形成的期望或預言,會使該情境產生適應這一期望或預言的效應。
  • 孩子自我否定,家長嘗試「羅森塔爾效應」,還您一個自信的孩子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羅森塔爾效應」?這種效應運用到家教中的話,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自信。一、什麼是「羅森塔爾效應」?2、「羅森塔爾效應」的產生過程這個效應來源於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的一個實驗。這就是「羅森塔爾效應」在生活中的現實意義。總之,如果經常運用「羅森塔爾效應」的話,人就會獲得更多自信,從而為將來的成功推波助瀾。那麼,如果把「羅森塔爾效應」運用到孩子身上,又會產生什麼效果呢?二、「羅森塔爾效應」能給孩子哪些改變?
  • 羅森塔爾效應——對我們有什麼啟示
    這就要講講心理學裡的一個名詞:皮格馬利翁效應,也叫羅森塔爾效應。羅森塔爾效應先來解釋它的第一個名字,皮格馬利翁效應。皮格馬利翁是古希臘神話中的賽普勒斯國王,性格很孤僻,喜歡獨居。這個古希臘的神話就是皮格馬利翁效應的由來,這個名詞的意思是,如果你對一些人賦予強烈的期待,這份期待就會奏效。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用實驗證明了這一點。
  • 羅森塔爾效應:越被看好,發展越好
    今天所講的理論是:羅森塔爾效應。 一、趣味解析 「羅森塔爾效應」又叫「皮格馬利翁效應」: 在古希臘有位年輕的國王叫皮格馬利翁,他讓工匠精心雕刻一具美輪美奐的少女石像。 過了8個月之後,羅森塔爾再次到這所學校裡調研發現,相較於普通學生,被選中的那些學生在過去的時間裡學習成績進步更快、性格上更為活潑開朗、與老師的關係也更為親密。 這個效應說明,當你以積極的期望去對待一件事物時,這件事物本身也會朝著越來越積極的方向發展。 這個效應聽起來有些遙遠,那麼它是如何如何在網際網路產品中進行運用的呢?
  • 孩子父母需懂的心理學「開墾心靈綠洲的羅森塔爾效應 」
    這種由教師或家長的期待和熱愛而在孩子身上產生符合期望的心理現象,羅森塔爾把它叫做「皮格馬利翁效應」。他對自已雕刻的一個少女塑像發生愛戀之情,強烈地期望能賦予這一美女形象以生命。他天天注目,夜夜思念,有一天塑像果真變為活人,從雕座上走下來,使他如願以償地與之結為伉儷。羅森塔爾以此借喻所做實驗產生的心理效應。因為這一心理效應是羅森塔爾發現的,故名「羅森塔爾效應」。
  • 從心理學解析教育的力量:論羅森塔爾效應對孩子成長的積極意義
    文|夢夕辰世界之大,每天都在加快腳步尋找生命的真諦,有時我們應該放慢腳步,擁抱自己,傾聽內心深處的聲音,我的故事,想和你一起分享今天我們就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來看看期待效應,又稱羅森塔爾效應在孩子成長中的積極意義。
  • 好孩子是誇出來的,「羅森塔爾效應」讓誇獎力發威,比打罵強百倍
    「文/豆寶奶奶(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曾有網友諮詢過這樣一個問題,說自己的孩子今年8歲了,在學校裡調皮搗蛋經常惹禍,而且學習成績也不好,每次考試都在班裡墊底。我當時建議這位網友了解一下「羅森塔爾效應」,並按照該效應改變對孩子的教育方法。過了幾個月後,我收到了該網友的反饋。他說這種教育方法簡直太讓人吃驚了,短短幾個月孩子就像變了個人一樣,不說表現得多麼突出,但是整個人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學習成績進步了許多,也變得懂事了許多,連老師都非常驚訝。那麼究竟什麼是羅森塔爾效應呢?
  • 「羅森塔爾效應」,帶給孩子怎樣的肯定和期望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經提出過「羅森塔爾效應」,也可以可以成為「人際期望效應」。是一種社會心理效應,指的是教師對學生的殷切希望能戲劇性地收到預期效果的現象。由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L.雅各布森於1968年通過實驗發現。一般而言,這種效應主要是因為教師對高成就者和低成就者分別期望著不同的行為,並以不同的方式對待他們,從而維持了他們原有的行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