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環「殺人」案

2020-08-26 濮陽在線

最近,每天的新聞都在推送著張玉環殺人案的一個個新動向,在含冤入獄9778天後,張玉環終於沉冤昭雪,被無罪釋放。我們無法想像此時此刻被網友當成飯後談資的一件「小事」是如何在每一個日夜殘忍摧殘著一個家庭的。與此同時,我們感慨於普通人的愛情、親情、友情與責任感創造的巨大力量,那些平凡世界裡的善良與熱情是可以創造奇蹟的,也是我們最需要銘記的。


27年前的1993年,張玉環被警方認定將兩個同村男童殺害,並拋屍水庫。而在法庭審理時,張玉環一直喊冤,稱遭到了警方的刑訊逼供。在沒有有力客觀物證、兩份有罪供述前後矛盾的情況下,南昌市中院於1995年和2001年做出兩次有罪判決,判處他死刑,緩期兩年執行。自此,張玉環開啟了長達27年的申訴之路。


但申訴之路並不好走,不會寫字,不懂法律知識,寄出去的信石沉大海……困難重重,處處碰壁,自救的信念在自殺兩次未成功後依舊反反覆覆的燃燒著,「我就是不服,不甘心,我就是想討回一個公道」,也正是他的堅定信念,讓別人拉住了他在絕望深淵掙扎的手,一點一點的蓄力,將他帶回這個平凡又不平凡的世界。


這個案件之所以能夠出現奇蹟,是因為張玉環的永不甘心,是因為張民強顧念的兄弟情深,是因為宋小女放不下的夫妻情義,是因為張幼玲的惻隱之心,是因為曹映蘭的記者責任,是因為王飛和尚滿慶的律師情懷……是因為每一個平凡角色的善良


張民強「長兄如父,必須要為他辦這件事」


張玉環被判刑後,哥哥張民強探監時問他:「人到底是不是你殺的?如果是你殺的,你就活該。」張玉環流著淚說:「哥,真不是我殺的。」張民強:「那我相信你。」張民強決定為弟弟伸冤,他每周都會寫一封信,寄往各級司法部門,陳述弟弟的冤情。在這20年時間裡,他為弟弟寫了一千多封申冤信。不僅僅是寫信,他也到處去反映:「我走了南昌市政法委、南昌市中院、南昌市人民檢察院,每到一個部門,人家都知道這個事,但回復都是『等』!」這一等就是20年,在這20年裡,張民強遭受了太多白眼,也遭受了太多委屈,但他一直沒有放棄:「父親去世了,長兄如父,自己作為家裡的老大,必須要為他辦這個事情。」


宋小女「我信你,你欠我一個擁抱」


張玉環的妻子宋小女,也跟張民強一樣,她去探望張玉環時,問了同樣的一句話:「到底是不是你幹的?」張玉環:「真不是。」宋小女:「我信你。」宋小女一邊打工,一邊替張玉環申冤。她跑省高院,跑公安廳,跑政法委,跑信訪辦,宋小女只上過小學一年級,寫不了伸冤信,便只好去找張民強代筆。但這些信交上去後,依然石沉大海。1999年,生活的壓力與病痛的折磨壓垮了這個堅強的女人,他們離婚了。宋小女再婚後,沒有忘了張玉環,她多次從福建趕回江西,一次又一次替張玉環喊冤,並繼續照顧著自己的婆婆。2020年8月4日,江西省高院重審宣判:「張玉環,無罪釋放。」張玉環被無罪釋放後,必然會獲得巨額賠償。但對於這個巨額賠償,她只是淡淡說了一句:「我不會回到張玉環身邊,我會加倍對我現在這個老公好,因為他為我們母子三人付出太多了。」


張幼玲「我想為張玉環爭取一個機會」


張玉環能夠無罪釋放,一個關鍵節點就是村醫張幼玲。他的朋友因為持刀搶劫,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刑滿釋放後,朋友無意間提起張玉環,說「他可能真的是被冤枉的,因為這些年,他一直在喊冤,一直在寫申訴信,如果不是被冤枉的,他不可能這樣。」張幼玲聽到了心裡,2016年,他找到記者曹映蘭,「我想為張玉環爭取一個機會」。


曹映蘭「記者的責任感告訴我應該站出來做點事情」


她是第一個介入此案的記者,2017年1月,曹映蘭來到張家村,經過一番走訪調查後,撰寫了一篇報導。但這篇報導因為諸多原因,最後並沒有發出來。但曹映蘭並沒有就此放棄,一個記者的責任讓她覺得:「如果張玉環真是被冤枉的,那他心裡該有多絕望啊!」曹映蘭心裡放不下,就把此案介紹給了律師王飛和尚滿慶,「希望你們能免費代理。」


王飛「給絕望者以希望,善莫大焉」


在辦案過程中,王飛坦言,差旅費都需要自己負擔,但他說「有時候沒辦法,人都有惻隱之心,面對一個被冤枉這麼多年的人,你看到了就想幫他一把。」王飛稱,張玉環案的平反與社會媒體、家屬以及法律界均密不可分,三環之中,缺少一環都不可。當聽到張玉環被宣判無罪時,王飛說「我覺得心中的一塊石頭終於落地了,我的使命終於完成了。雖然我見張玉環的時候,我沒有給他承諾,我內心其實在想,我要救他出來……」


王飛透露,在辦案過程中,刑訊逼供存在三種原因:第一,可能是當時命案必破這種不合理的硬性規定給刑訊逼供提供了一種可能性。命案必破勢必給下面的辦案人員很大壓力,在真的沒有頭緒破不了的情況下,他們很可能基於這種壓力去尋找替罪羊,讓一個不是真兇的人成為真兇,那就必須要進行刑訊逼供。第二,是辦案人員急功近利,急於立功受獎。因為一般殺人的命案肯定是大案,在任何一個地方大案破了以後都會立功,基於這種利益的驅使,讓一些辦案人員可能會無視一些最基本的客觀事實。第三,也有可能在特殊的歷史時期,根深蒂固的有罪推定思維導致的刑訊逼供。很多辦案人員靠一種經驗主義,他僅僅憑一些人的說話表情等因素,來造成一些先入為主的觀念。


行文至此,我們被一個個平凡世界裡的善良所感動著,張玉環用9778天告訴我們,真相雖然會遲到,但不會缺席。願世界不再有冤假錯案,願每一個善良的人都能一生幸福!

相關焦點

  • 世界大案要案紀實:張玉環「殺人」案
    27年前的1993年,張玉環被警方認定將兩個同村男童殺害,並拋屍水庫。而在法庭審理時,張玉環一直喊冤,稱遭到了警方的刑訊逼供。在沒有有力客觀物證、兩份有罪供述前後矛盾的情況下,南昌市中院於1995年和2001年做出兩次有罪判決,判處他死刑,緩期兩年執行。自此,張玉環開啟了長達27年的申訴之路。
  • 張玉環殺人再審案審判長答問
    張玉環故意殺人再審案宣判後,審判長田甘霖接受了記者採訪,就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1、本案再審宣判張玉環無罪的主要理由和依據是什麼?本院再審認為,原審認定張玉環作案的事實不清、證據不足,主要表現為:作為作案工具的麻袋和麻繩,經查與本案或張玉環缺乏關聯;原審認定被害人將張玉環手背抓傷所依據的人體損傷檢驗證明,僅能證明傷痕手抓可形成,不具有排他性;原審認定的第一作案現場,公安機關在現場勘查中沒有發現、提取到任何與案件相關的痕跡物證;張玉環的兩次有罪供述在殺人地點、作案工具、作案過程等方面存在明顯矛盾,真實性存疑
  • 張玉環殺人再審案審判長答問
    張玉環故意殺人再審案宣判後,審判長田甘霖接受了記者採訪,就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1、本案再審宣判張玉環無罪的主要理由和依據是什麼?本院再審認為,原審認定張玉環作案的事實不清、證據不足,主要表現為:作為作案工具的麻袋和麻繩,經查與本案或張玉環缺乏關聯;原審認定被害人將張玉環手背抓傷所依據的人體損傷檢驗證明,僅能證明傷痕手抓可形成,不具有排他性;原審認定的第一作案現場,公安機關在現場勘查中沒有發現、提取到任何與案件相關的痕跡物證;張玉環的兩次有罪供述在殺人地點、作案工具、作案過程等方面存在明顯矛盾,真實性存疑,依法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 侃整理|中 張玉環案報導梳理
    張玉環案是目前大眾關注的焦點之一,關於此案的報導很多,為了讓網友能夠更清晰的了解這條新聞,特整理和總結了目前關於此案的報導。由於內容過多特分為上、中、三篇。  第一次看到希望是2000年江西省政法委換了領導會重審一批案件,張玉環案就在其中。法院指派的律師查閱案卷後對張民強說案件存在疑點,張玉環很有可能是被冤枉的。  20年來的申訴只有2008年在最高檢有過一次正式回復。  2017年輾轉聯繫到王飛律師。
  • 張玉環案:冤假錯案從何而來?
    1995年1月26日,南昌中院一審判處張玉環死刑,緩期兩年執行。經過25年的申述,2018年6月20日,江西高院已對張玉環案複查,並已通知律師閱卷1994年10月1日,聶樹斌被刑事拘留;1995年,因被懷疑故意殺人、強姦婦女被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已在1995年被槍決。 2005年,王書金承認自己為「聶樹斌案」的真兇。2013年9月27日,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裁定王書金非聶樹斌案真兇,駁回王書金上訴、維持原判。
  • 張玉環案判決書全文
    江西省南昌市人民檢察院指控被告人張玉環犯故意殺人罪一案,南昌市中級人民法院於1995年1月26日作出(1994)中刑初字第74號刑事判決,以故意殺人罪判處張玉環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宣判後,張玉環向本院提出上訴。本院於1995年3月30日作出(1995)贛刑終字第89號刑事裁定,撤銷原判,發回重審。
  • 張玉環案:炒作出來的中國「好前妻」
    本來不想寫張玉環案的,因為這裡有太多的信息嚴重不對稱,媒體所關注的焦點,基本上都是網絡上人為炒出來的熱點。但也正因為種種反常的現象,還是來一起聊聊這起蹊蹺的逆轉殺人案。2019年3月,江西高院對此案覆審。2020年7月,江西高院一審未宣判,2020年8月4日,江西高院認定張玉環案證據不足,事實不清,宣判其無罪,並向其道歉。到此,張玉環已被羈押26年,也獲得數百萬元的國家賠償。
  • 張玉環的無罪判決,真的能夠證明他不是殺人兇手嗎?
    殺害兩幼童的兇手仍未找到,村裡人對張玉環還是孤立的;儘管張玉環被釋放了,網上還有人認為張玉環是兇手。而他的妻子宋小女也被認為構成重婚罪。今天就想討論一下張玉環的無罪判決能否證明他不是殺人兇手?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按照疑罪從無的原則,不能認定張玉環有罪。
  • 張玉環案中那些關鍵的推動者
    27載春秋,9778個日夜,被冤枉的張玉環終於有了重見天日的機會。 他蒙冤27年,起點是1993年。那一年,26歲的張玉環被警方認定將兩個同村男童殺害後拋屍水庫。在沒有有利客觀物證且兩份有罪供述前後矛盾的情況下,法院於1995年和2001年做出兩次有罪判決,判處他死刑,緩期兩年執行。 直到2020年8月4日,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撤銷了原審裁判,宣判張玉環無罪。
  • 氣朗風清,人間不再有冤案——張玉環案思考
    近日,張玉環案牽動著億萬熱心網友的心。案件回顧: 27載申訴路,陳冤終於得昭雪8月4日下午4點,江西省高院再審張玉環案,認定&34;,宣告張玉環無罪。至此背負故意殺人罪名近27載的張玉環,終於等來了無罪判決。1993年10月24日,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凰嶺鄉張家村男童張振榮和張振偉被人殺害。
  • 侃整理 | 上 拼湊碎片 看清脈絡 回溯張玉環案
    張玉環案是目前大眾關注的焦點之一,關於此案的報導很多,為了讓網友能夠更清晰的了解這條新聞,特整理和總結了目前關於此案的報導。由於內容過多特分為上、中、三篇。,27年後,張玉環終於重獲自由身。  (補:26歲的張玉環被認定是「殺人嫌犯」,主要依據是:兩份有罪供述,一個麻袋、一條麻繩和兩道傷痕。  警方發現,在拋屍現場提取到的一個麻袋和張玉環穿過的工作服,都是黃麻纖維。張玉環左右手各有一道被認定為「手抓可形成」的傷痕,懷疑是男童遇害時掙扎留下的。)
  • 張玉環案:國家需要賠多少錢?
    宋女士接受採訪背負故意殺人罪名近27載,現年53歲的張玉環被江西高院最終認定「原審判決事實不清,證據不足」,宣告張玉環無罪。我沒殺人02 2014年12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指令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對聶樹斌案進行複查,開啟了中國異地覆審的先河。2016年12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迴法庭對原審被告人聶樹斌故意殺人、強姦婦女再審案公開宣判,宣告撤銷原審判決,改判聶樹斌無罪。2017年3月30日,聶樹斌家屬獲268萬餘元國家賠償,聶母表示不申訴。
  • 張玉環案:是不是只有抓住真兇才算無罪?
    張玉環案張玉環左右手各有一道被認定為「手抓可形成」的傷痕,懷疑是男童遇害時掙扎留下的。 最開始的時候,張玉環被押到派出所時反覆表示自己根本沒有殺人,但是沒有人相信他。在嚴刑逼供下(經受了慘無人道的折磨,甚至放狼狗咬他),張玉環為了保命,服軟了,承認是自己殺害了兩個男孩。
  • 張玉環案:2234萬賠償金的背後,或許藏著一個天大的隱情
    律師的力量圍繞張玉環案,有好幾撥律師出於尋求真相,幫助受害人家庭的目的,打算到張玉環家鄉進行實地走訪。讓她真正對張玉環產生懷疑的是,他接受央視白巖松採訪的那段視頻。(頭條搜索白巖松採訪張玉環案)視頻中,張玉環淡定的指證,普遍引起了外界對張玉環正是殺人兇手的質疑。網友說,張玉環情知說漏了嘴,短暫愣了一下,趕緊轉移了話題。
  • 張玉環案給我們的啟示
    張玉環,緣於1993年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凰嶺鄉張家村年僅6歲和4歲的兩名男孩,被殺後拋屍案有關。 這個百餘戶人家、平日冷清的張家村熱鬧了,網絡熱鬧了,村民的疑惑仍然存在,到底誰是殺害兩個孩子的兇手?網民質問著,為什麼讓張玉環等了27年,這到底是誰的錯?如果沒有張玉環哥哥張民強的堅持,沒有其前妻宋小女的執著,沒有現在網絡環境的透明,那麼張玉環還要等多少年?
  • 熱點話題 | 張玉環案:哪些問題值得我們關注?
    張玉環更加氣憤,將張振榮拖至其兄堆放雜物的房內,用手掐住張振榮的頸部,直至其不能動彈。接著,張玉環持木棍朝張振榮胸、背部擊打數下,又用麻繩順著張振榮的嘴角兩側往後頸部猛勒數分鐘,致張振榮窒息死亡。張玉環害怕殺人罪行敗露,又將還在屋前玩的張振偉提進房內,用手猛掐張振偉頸部,致其窒息死亡。隨後將兩具屍體藏好,繼續到田裡拖禾草。
  • 在張玉環案中受害者家屬需要告慰,但疑罪從無原則仍需堅持
    1993年11月3日和11月4日被警方帶走的張玉環作出了全案僅有的兩份有罪供述,然而當南昌中院第一次開庭審理該案時張玉環當庭翻供稱有罪供述是公安局逼打招認的。1995年1月26日南昌中院一審判決張玉環犯故意殺人罪,不服判決的張玉環隨即提出上訴。1995年3月30日江西高院以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為由裁定撤銷原判、發回重審。此後該案陷入了長達數年的停滯。
  • 張玉環案件該何去何從
    7月28日,從張玉環的申訴代理律師尚滿慶處獲悉,他當天收到江西高院的出庭通知,稱該院受理的張玉環故意殺人再審一案,定於2020年8月4日下午16時在江西高院第四審判庭公開開庭宣判。此前的7月9日上午9點,江西高院開庭再審張玉環故意殺人申訴一案,經歷一個上午的庭審,合議庭宣布擇期宣判。法庭上,江西省人民檢察院出庭檢察員發表出庭意見,建議改判張玉環無罪。
  • 張玉環案2234萬餘元賠償數字何來?按標準三倍申請
    除申請國家賠償,張玉環還遞交了追責控告書。在追責控告書中,張玉環控告江西高院法官周某某、漆某某涉嫌玩忽職守罪,二人系張玉環案2001年重審時的審判人員。上述判決書載明:張玉環心中氣憤,頓起殺人惡念,將張振榮拖至其兄後房內,用手卡住張振榮的頸部數分鐘,致其不會動彈,又用木棍對張振榮胸、背部擊打,用麻繩順著張振榮的口角往後頸部猛勒,將其活活勒死。
  • 張玉環案留給人們的反思
    近幾天來,社會上最為引人矚目的事件,莫過於張玉環案。張玉環案是發生在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的一起殺人案,由於家人和社會力量,久經周折,歷時23年的申訴,最終有江西省高院以疑罪從無宣判張玉環無罪,重蕕自由,張玉環被羈押9778天,也就是近27年後,他是截止目前公開報導中,我國被羈押時間最長的申冤者。